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48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6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docx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

黑龙江工程学院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引言2

一、黑龙江工程学院基本概况2

1.历史沿革2

2.办学条件3

3.学科专业4

4.国际交流与合作4

5.人才培养5

6.教学成效5

7.科学研究6

二、学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6

1.学校办学定位6

2.学校人才培养目标7

3.学校办学特色7

三、提高本科教学的举措与效果分析8

1.师资队伍8

2.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12

3.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16

4.质量工程建设20

5.教学运行与管理23

6.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25

7.教学条件与利用28

8.教学效果30

四、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33

1.存在的主要问题33

2.对策分析34

五、结语37

附表(1—24)38

黑龙江工程学院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征求意见稿)

引言

2011年,黑龙江工程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

全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目标,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三项试点”为契机,以“五大体系”、“十项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教育教学的内涵建设为重点,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的各项建设事业始终沿着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发展实际,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轨道上前行。

一、学校基本概况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院校。

学校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提供工程技术服务。

1.历史沿革学校是由原黑龙江省交通厅主管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国家冶金工业部主管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组建的。

(见下图。

两校在合校前都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应用型人才,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合校伊始,学校就明确提出“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全,不照搬照抄,不简单延伸,不降低标准”的发展思路,坚持“错位式发展,差异性竞争”,积极探索与实践应用型本科学校建设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在建设加速办学基础条件的同时,坚持以育人为本,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的办学层次提升,于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大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科研促教学,强化制度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办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夯实了本科办学基础,于2008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大学目标迈进。

2.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有3个校区(东校区、西校区、松北校区。

其东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大街999号;西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153号;松北校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占地总面积77.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8.9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8.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

教职工1330人,教职工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1100人,其中,专任教师83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40人,占40.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50人,占77.57%。

校级学科带头人18人、后备带头人5人、学术骨干35人,有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宝钢奖优秀教师14人。

图书馆面积2.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11.5万册。

全校共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110间,座位数12277个,普通教室108间,座位数10432个。

拥有各类实验室和实习实训中心107个、校外实习基地115余个。

拥有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俱乐部等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设施,各类运动场所总面积6.4万平方米。

建设有高速安全、运行稳定的校园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3.学科专业学校现有14个教学院(系部)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技交流培训中心、驾驶员培训中心、成教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国际合作教育中心;学校设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文、理、经、法六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

2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企合作工程中心4个。

建有“黑龙江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人才培训中心2个。

4.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学习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成功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交流互访、科研合作、合作教育项目,巩固和深化了与英语区国家已有的合作关系,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了具有国际化人才。

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与日本新澙大学开展了合作项目研究,与日本丰田公司合作建立了丰田技术培训学校,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及澳大利亚威斯特公司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加强了与日本丰田公司、瑞士徕卡公司、美国卡特彼勒有限公司及代理商澳大利亚威斯特中国有限公司、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10个国际大公司合作,通过“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协议。

5.人才培养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4313人,其中,本科生13105人、高职高专生1208人;函授学生2514人。

学校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以黑龙江省为主。

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输送了6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以素质高、能力强、工作踏实、吃苦耐劳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很多毕业生已经走上技术及行政的领导岗位,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近三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省内本科第一志愿录取率100%。

6.教学成效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承担各级各类教育科研项目145项,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23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43门,校级重点课程106门,反映我校办学特色的工程文化选修课程9门。

学生评教结果显示,理论课优秀率为91.7%,良好率7.96%;2010-2011学年度无教学事故发生。

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发表教研论文123篇,省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30余项,获得各类教研成果奖20余项。

涌现出省级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基金获得者、师德先进个人等14人;建成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8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19项。

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外语大赛、力学大赛等科技创新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项24项、省级奖项38项。

学校四级通过率50.5%,考研人数不断提高,全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各种学术报告、文化讲座近百场,开展各类科技文化艺术活动300多项,参与学生5万余人次,学生的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教风、学风明显增强。

7.科学研究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7项,年科研经费813.4万元。

教师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等10余项,科研获奖11项,其中省部级4项,厅局级7项。

出版著作、教材共27部。

获得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32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9篇。

学校主办的公开出版物有《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测绘工程》、《交通科技与经济》。

二、学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

1.学校办学定位

类别定位:

工科院校。

类型定位:

教学型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定位:

以工为主,做强工科,适度发展管理学科、文科和理科,工、管、文、理等多学科相互依托促进、协调发展。

办学层次定位:

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提供工程应用技术服务。

办学目标定位:

努力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大学。

2.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积极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产学合作教育新机制;以工程文化教育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以“五大体系”和“十项工程”建设为牵引,全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创新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挖掘多年行业办学底蕴,凸显为行业全方位服务理念,强化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拓展和开辟新的服务领域,使原有的行业企业与学校的血脉联系继续传承,并创新发展。

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学校引进了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先进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国际化标准,拓展了办学国际视野,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校以工程文化教育为载体,丰富了具有工程背景、工程环境、工程意识、工程伦理、工程训练、工程素质教育的内涵。

建设了一大批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开出了一批工程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初步形成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工程文化氛围。

2008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以实践为基础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给予‘鲜明的办学特色’的高度评价。

 

三、提高本科教学的举措与效果分析

1.师资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学历教育与能力提高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采取“引进、培养、提高”相结合的一系列措施,着力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基本建成了一支数量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1.1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见附表6)

截至2011年9月,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83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为40.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50人,占77.57%。

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比例为78.88%,具有外校学缘教师的比例为98.32%;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4.74%,具有行业背景、工程背景教师数量明显增加,并涌现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教师。

与学校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相比,专任教师数量由759人增加到838人,增幅为10.4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从409人增加到650人,增幅为58.9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量由评估时的11人增加到54人。

职称结构图学位结构图

2010-2011学年专任教师队伍情况

学年

2010-2011

教师数量

838

职称

正高级

88

副高级

252

中级

473

初级

25

无职称

0

学位

博士

54

硕士

596

学士

162

无学位

26

年龄

35岁及以下

324

36~45岁

337

46~55岁

159

56岁及以上

18

学缘

本校

14

外校

824

1.2实验技术人员情况(见附表7)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具有硕士学位人员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鼓励青年教师到实验室工作,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职提高学位层次,有计划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实验课程培训、生产实践锻炼、实验技术交流和专业知识学习等措施,不断改善队伍结构和提高整体水平。

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概况

 

教师数量

总计

76

职称

正高级

1

副高级

28

中级

37

初级

10

无职称

 

学位

博士

1

硕士

35

学士

26

无学位

14

年龄

35岁及以下

22

36~45岁

32

46~55岁

20

56岁及以上

2

学校现有专任实验技术人员7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9人,比例为38.1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6人,比例为47.37%,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54人,比例为71.05%,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保证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

1.3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从严执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学校制定了《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条例》、《黑龙江工程学院师德建设先进评选办法》、《黑龙江工程学院师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等相关管理文件。

严格执行《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规程》,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加强教研室标准化建设,大力倡导集体备课与教学观摩,充分发挥高职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力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实验技能、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等专项评估活动,实施学生网上评教,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生评教结果显示,理论课优秀率91.7%,良好率7.96%;2010-2011学年度无教学事故发生。

实施了师德先进个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

学校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8个;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近一届,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有研究与创作(校级以上文化体育创作、演出、比赛活动)国家奖2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教师11人,获省部级其他奖励教师18人。

2010-2011学年度教师发表教研论文105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5部。

开展“青年教师风采”、“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会”等会议,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塑造了良好的氛围。

1.4教师培训进修情况(见附表4)

学校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制定了《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师培训工作管理暂行规定》、《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管理办法》、《黑龙江工程学院选派国内(外)访问学者的暂行规定》、《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师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培养培训工作。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做访问学者,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双语教学能力培训、国家精品课程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各种高级研修班项目的专项培训,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青年教师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学校重点加强了青年教师培养,以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和提高。

首先,完善新进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所有新进青年教师均参加了岗前培训。

其次,建立青年导师制度,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导师,通过导师的“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制定了《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要求青年教师从事社会实践和到实验室工作,要求35岁以下工科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重大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或重要技术服务项目等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对用人的要求。

四是设立专项基金,鼓励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五是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

2010-2011学年,教师队伍中有359人次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其中:

选派25名教师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等国外高校、企业进行培训;选派28名教师到行业培训;有76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30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2008年至今共选派14名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教师队伍中已有12人具有境外三个月以上交流学习经历。

教师培训进修情况

学年

境内(人次)

境外(人次)

到行业培训(人次)

攻读学位(人)

出访

总数

其中:

3个月以上

总数

其中:

境内

境外

博士

硕士

 

2010-2011

359

25

 

28

106

76

30

14

12

1.5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见附表5)

学校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662人,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教授、副教授263人,其中2010-2011学年为低年级授课的教授、副教授199人,占承担教学任务的教授、副教授占75.7%;本科课程总门次3074门次,由教授、副教授承担的课程门次1326门次,占课程总门次的43.14%。

表2-18本科课程、授课情况表

1.本科课程总门次

(门次)

2.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

3.授课情况

总人数(人)

 其中

由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

(门次)

由副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

(门次)

符合岗位资格(人)

教授(人)

副教授(人)

为低年级授课的教授(人)

为低年级授课的副教授(人)

 3074

 662

 662

 69

 194

 44

 155

 253

 1073

2.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1专业建设(见附表15)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专业建设。

紧密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需要,注重传承创新,特色发展,设置了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会计学等4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经、法6个学科门类,构建了适应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主干的工科、适当的理科、必要的文科”的多科性、应用型专业体系,专业结构总体合理。

学校注重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的建设与培育。

立项建设“测绘工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4个省级重点专业,“工程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建筑学、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社会工作”16个校级重点专业,“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7个教育部及黑龙江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充分体现我校在土木、测绘、汽车、交通等领域一批专业的比较优势和特色。

2.2课程建设与教材(见附表16)

2010-2011学年度,学校总计有课程门数1044门,其中多媒体教学课程门数为659门(占比为63.12%),网上教学课程门数为46门;学校总计有本科课程3074门次,其中小班授课817门次。

学校加强了通识教育和综合教育模块的课程建设,进行了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企联合课程开发,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建设数量,加大精品课建设投入,全面提升我校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43门,校级重点课程106门,能够反映我校办学特色的工程文化选修课程9门。

 

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列表

序号

名称

级别

负责人

获准时间

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省级

叶树江

2004年9月20日

2

土木工程材料

省级

孙凌

2005年8月11日

3

道路勘测设计

省级

赵永平

2006年8月11日

4

桥梁工程

省级

王丽荣

2007年12月28日

5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省级

黑志坚

2008年11月28日

6

汽车构造

省级

臧杰

2009年12月10日

7

汽车维修工程

省级

张金柱

2010年10月25日

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建设。

学校注重教材建设,针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科学、合理地组织编写反映学校专业特点的教材,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和质量监管制度;2011年组织编写各类规划教材16部,其中国家级2部,省部级14部。

学校使用规划、获奖教材总计399册,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数303册,占75.93%;省级规划教材数为72册,占18.04%;国家级获奖教材数22册,占5.51%;省级获奖教材数为2册,占0.5%。

2.3实践教学(附表7)

学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黑龙江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培养具有现代大学理念和工程文化背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实践教师队伍。

几年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选派实践教师到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培训、顶岗锻炼,使实践教师队伍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目前,实践教师队伍共76人,其中:

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9人,占实践教师总数的38.1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6人,占实践教师总数的47.37%。

注重顶层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置实践性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其中,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经管文法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不低于25%。

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训练,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生产实习、专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

重视实验内容的更新。

积极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55.69%,效果较好;确保实验开出率,实验开出率为100%。

制定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明确了实验室开放范围、开放内容、开放实验类型、开放组织实施等具体要求。

加强实习基地开发和建设。

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选择能够满足实习教学要求的单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

现有黑龙江省路桥公司、黑龙江省测绘局、哈飞集团、哈尔滨电站集团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5个。

重视毕业设计管理。

出台了《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修订),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严把选题、开题、过程指导、答辩、成绩评定、总结“六道关”。

2011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完成毕业综合课题数共2915个,其中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2082个,占总课题数71%。

难度适中,合格率达99.67%,良好以上占43.14%。

学校指导2011年本科生毕业综合训练的专任教师有461人、外聘教师53人,平均每位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综合训练人数为5.67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