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554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格式.docx

649737

-14.3

高粱

13600

-6.7

谷子

66391

-4.2

糜子

12513

-36.1

荞麦

18122

4.5

豆类

129118

-8.8

#绿豆

31850

薯类

496526

-16.4

#马铃薯

453570

-16.7

油料

69821

-2.2

蔬菜

564417

-0.3

红枣

488429

57.2

注:

因国家统计局从2006年开始统一下调粮食产量数据,导致2011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

年末规模以上养殖单位725个。

全年羊子饲养量927.22万只,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存栏588.17万只,增长4.3%;

出栏339.05万只,增长0.2%。

猪饲养量227.58万头,增长3.6%,其中存栏96.59万头,增长0.1%;

出栏130.99万头,增长6.3%。

大牲畜饲养量33.40万头,增长0.4%,存栏27.62万头,下降1.31%;

出栏5.78万头,增长9.2%。

家禽饲养量1004.68万只,增长13.3%,其中存栏535.18万只,增长10.0%;

出栏469.50万只,增长17.3%。

肉、奶、蛋产量分别为16.45万吨、8.3万吨、4.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6.4%、1.5%、14.6%。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

单位

产品产量

肉类

164523

6.4

#牛肉

5211

12.0

猪肉

94696

7.2

羊肉

54625

6.7

蛋类

48101

14.6

奶类

83232

1.5

#牛奶

77927

-1.5

羊绒

公斤

1447495

6.2

全年造林面积103.88万亩。

其中,人工造林94.88万公顷,飞播造林9万亩。

樟子松基地22万亩,长柄扁桃基地8.2万亩,红枣基地10.7万亩;

千里绿色长廊绿化总里程1100公里,造林面积17万亩;

能源企业造林完成10.8万亩;

其它造林面积11.18万亩。

全市全年义务植树1047.5万株。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8.10万千瓦,增长7.9%。

当年机耕面积21.52万公顷,机播面积13.42万公顷,机收面积6.6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6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

工业增加值1597.96亿元,增长16.5%。

其中,全市53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56.85亿元,增长38.6%;

增加值1563.70亿元,增长16.7%。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4.7亿元,增长13.2%;

增加值34.26,增长12.4%。

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2356.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8%;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95.3%,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207.83亿元,增长34.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578.04亿元,增长34.8%;

石油加工和炼焦业352.25亿元,增长63.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4.89亿元,增长69.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94.21亿元,增长26.5%。

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25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8.9%;

轻工业产值28.07亿元,下降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

全年530户直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93.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9%;

利润总额549.66亿元,增长39.4%;

税金781.94亿元,增长40.6%;

亏损企业亏损额11.81亿元,同比减少17.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原煤(万吨)

28355.95

11.8

#地方

13309.93

12.8

原油(万吨)

1082.64

10.1

原盐(万吨)

41.87

2.2

精甲醇(万吨)

132.13

10.7

41.14

-2.7

天然气(亿立方米)

120.76

9.9

白酒(千升)

2290.31

77.5

原油加工量(万吨)

305.03

16.9

兰炭(万吨)

1470.75

38.4

电石(万吨)

108.92

17.4

聚氯乙烯树脂(万吨)

45.57

177.8

合成氨(吨)

23493.00

34.6

氮肥(吨)

18137.00

34.3

水泥(万吨)

301.21

215.8

玻璃(万重量箱)

839.58

22.9

铁合金(万吨)

25.38

106.3

发电量(亿千瓦时)

396.77

11.1

金属镁(万吨)

24.21

26.8

氢氧化钠(烧碱)(万吨)

37.83

161.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05.9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直报企业消费量1734.40万吨标准煤,增长16.5%;

反馈企业消费量271.51万吨标准煤,增长12.1%。

全社会用电量为169.70亿度,增长28.1%。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9.6亿元,增长17.9%。

建筑业增加值31.7亿元,增长6.2%。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51.3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0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1%。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89.08亿元,增长32.0%;

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7.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第二产业投资758.81亿元,增长50.4%;

第三产业投资402.89亿元,增长29.0%。

在第一产业中,农业投资10.2亿元,增长96.2%。

在第二产业中,采矿业投资343.17亿元,增长32.3%;

制造业投资280.45亿元,增长54.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0.54亿元,下降31.3%;

建筑业投资74.65亿元,下降11.6%。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69.82亿元,增长45.3%;

批发和零售业投资4.08亿元,下降14.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11.04亿元,增长49.2%.

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97.2万平方米,增长5.3%;

商品房销售额43.84亿元,增长27.8%。

五、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8258公里,比上年增加992公里。

在总里程中,高速公路741公里,国道673公里,省道685公里,农村公路26158公里,其中县道2640公里,乡道3479公里。

公路客运量7251万人,比上年增长16.6%,公路旅客周转量458942万人公里,增长18.3%。

公路货运量7924万吨,增长21.3%,公路货物周转量4168489万吨公里,增长19.1%。

民航旅客吞吐量91.04万人。

全年邮电通讯业务总收入2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76亿元,增长11.8%;

通讯业务收入26.87亿元,增长2%。

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361.6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49.34万部,移动电话312.29万部。

六、贸易和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53.6亿元,增长33.1%;

限额以下零售额78.65亿元,增长0.8%。

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60.75亿元,增长22.0%;

乡村零售额71.50亿元,增长10.8%。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3.91亿元,增长25.8%;

零售业零售额151.07亿元,增长16.5%;

住宿业零售额3.70亿元,增长12.7%;

餐饮业零售额23.58亿元,增长15.1%。

分商品类别看,汽车类零售额56.67亿元,增长31.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6.52亿元,增长46.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2.2%。

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中,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呈现七升一降态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别

上年价格=100

106.6

食品

111.9

烟酒及用品

103.8

衣着

98.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0

交通和通讯

109.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6.2

居住

111.2

七、旅游

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48个,星级以上饭店29家,对外售票的景点15个。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4%。

入境游客2895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771人。

旅游收入29.5亿元,增长28.3%。

八、财政

全年财政总收入558.16亿元,比上年增长39.2%;

地方财政收入达180.25亿元,增长43.6%。

全市财政支出316.1亿元,增长33.3%。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44.51亿元,比年初增加389.82亿元,增长37.2%;

各项贷款余额1179.39亿元,比年初增加280.86亿元,增长26.8%。

年末全市证券开户数21051户,其中2011年新开户3677户。

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197.39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量195.51亿元,基金交易量0.11亿元,国债现货回购交易量24万元,权证交易量1.77亿元。

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5家,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6%。

其中,财产险收入14.89亿元,增长12.6%;

寿险收入7.28亿元,增长19.5%。

各类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7.53亿元,增长19.5%。

其中财产赔付支出7.21亿元,增长17.2%;

寿险赔付支出0.31亿元,增长93.8%。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39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

中等专业学校8所;

普通中学231所;

职业中学22所;

小学593所;

幼儿园475所;

特殊教育学校8所。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累计招生191242人,毕业179552人,在校学生数609114人.在校学生中,小学243914人、初中135753人、高中89569人、职中(高职)36677人、特殊教育547人。

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0407人,代理教师3009人。

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102.5%和99.4%。

全高考市录取人数为29298人,其中,本科录取18625人,专科录取10673人,达到省一本分数线以上的有3551人,二本分数线以上的有9949人。

全年共组织鉴定(评议)、登记科技成果23项,其中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5项。

登记省级科技成果6项,获“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

申请专利265件,其中发明专利84件,实用新型专利54件,外观设计专利127件。

授权专利134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86件、外观专利40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影剧院13个,文化艺术馆13个,艺术学校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226个,博物馆8处,娱乐场所363个,网吧221个。

文化“三下乡”活动共下乡送戏3100场、送书21.2万册、送电影69910场。

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大型文艺歌舞晚会。

组织举办了第六届榆林国际民歌艺术节、陕北说书大赛等文化活动。

参加全省第三届说书大赛,获得多项大奖。

全市有国家级文化先进县1个,省级文化先进县4个。

二级文化馆4个,三级文化馆一个。

全市有广播调频台16座,农村直播卫星用户64360座,电视转播台16座。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5%。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0.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32万户。

全市共有医疗机构810个,已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个,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综合医院16个。

共有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中医医院12个,专科医院10个。

共有病床1275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580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达3.2张、卫技人员数3.4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以上。

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78.39万人,参合率达97.06%。

全市全年共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200余次,承办四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女篮邀请赛等国家级以上体育赛事2次;

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群众体育比赛共6次。

2011年陕西省年度比赛,我市共参加了13个大项的比赛,获得金牌59枚、银牌39枚、铜牌37枚,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9个,金牌榜名列全省第四,总分列全省第五。

我市培养选送出去的优秀运动员景瑞雪,取得了世界摔跤锦标赛女子63公斤级季军,为中国队参加该项目比赛取得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

赵呼和获得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国际式摔跤男子55公斤级冠军。

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超过2.4亿元,全省排名第2,比上年增长28.4%。

十二、人口

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5.24万人,出生率11.01‰,死亡率5.99‰,自然增长率5.02‰。

全市城镇化率48.56%。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1元,比上年增加3176元,增长18.1%。

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21211元,增加3174元,增长17.6%。

其中,工资性收入13018元,增长18%;

经营性收入2484元,增长19.8%;

财产性收入2531元,增长21.8%;

转移性收入3177元,增长11.5%。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50元,增长22.6%。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2平方米,增长3.7%。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520元,比上年增加1407元,增长27.5%。

其中,工资性收入2264元,增长23.5%;

家庭经营性收入3443元,增长26.7%;

财产性收入279元,增长69.1%;

转移性收入534元,增长34.2%。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75元,增长15.8%。

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9.9平方米,增长12.4%。

年末城镇已参加社会保障人数161.4万人,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74.69%。

其中参加医疗保险62.6万人;

参加养老保险19.2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17万人;

参加生育保险20.2万人;

参加工伤保险23.2万人。

年末全市有福利企业15家,福利院7家,其中,儿童福利机构2家,社会福利机构5家。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总额5.96亿元。

十四、水利水保

全年完成水利水保投资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新修基本农田1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75万亩;

完成口粮田建设19.78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9.7平方公里,新建5条小流域坝系工程,总投资940.58万元;

清淤整修渠道100公里;

新修、补修、加固淤地坝875座;

启动了煤油气水土流失补偿费治理项目,新建水土流失控制站1处、径流观测场2处、风蚀监测站1处。

年末农村饮水工程投资合计241.1万元。

新建供水工程5处,均为集中式供水。

新建饮水工程11处。

全市农村饮水工程全年供水量为5299.8万吨。

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242万人,达标率81.91%。

十五、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榆林城区二级天数334天,比上年增加1天,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42天,比上年增加15天。

全市各监测断面无V类水质,其中无定河米脂断面水质由四类改善为三类。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54起,比上年下降3.2%。

死亡250人,下降6.7%;

受伤329人,上升1.9%;

直接经济损失3296万元,下降2%。

发生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3起,死亡12人。

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责任重大事故和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