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69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docx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课件doc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九):

主讲人:

孙宝刚

一、营养

(一)营养素

营养素可多啦,它包括: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维生素、糖。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脂肪主要是供给人体热能和储

存能量;糖也能提供能量;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都参与人体生长发育。

它们都十分有用!

(二)营养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素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可重要啦,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少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呀,会

引起疾病呢。

像蛋白质缺少会使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智力发育迟缓;维生素的缺少会导致夜

盲症软骨症的出现;大脖子病、骨质疏松症则是由于缺乏某种无机盐引起的。

所以呀,我们

一定要注意全面吸收营养,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发育。

(三)营养过剩

你们知道吗?

营养摄入不平衡或营养过剩,都会发胖哦。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性可大了,它不仅破坏了身体的线条美,使你的行动很不方便,它还能引

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呢。

(四)饮食卫生

饭菜天天吃,卫生时时讲。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饮食卫生的顺口溜:

勤刷牙,常

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

吃东西,要全面;挑食偏食营养欠。

吃零食,要节制;暴饮暴食伤体质。

一日里,吃三餐;定时定量保健康。

要点:

1.为什么要多喝白开水?

一个成年人的体内,水分占到60%~70%,儿童则更高。

一个人只喝不吃能活70天,

不吃不喝则只能活7天,难怪有人说,水是生命的维持者。

人体血液中的90%是水分,它

在吐故纳新、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成人日饮水量为

3000毫升,1/3来自饭菜里,2/3来自水的补充。

儿童相对需水量更多。

在口渴情况下应再

多喝一点。

白开水营养丰富,是理想的最佳饮料,应多喝。

2.为什么要多吃含硒的食物?

硒是一种微量元素,它在人体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人体里缺少硒

会怎么样呢?

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急慢性传染病、心肌炎、肝炎等,其中癌症是最引人

关注的。

调查表明在食物含硒量较多的地区,癌症发病率较低;而缺硒地区,不但易患癌症,

且难过化疗关。

所以,多吃含硒食品,如花生、果仁、核桃、葵花子、栗子等,这对老年人

尤为重要。

3.人为什么要吃一点儿肥肉?

常见到有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点儿肥肉也不吃,他们担心肥肉里的高脂肪和胆固醇,

会给心血管带来麻烦。

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研究表明,冠心病和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之

间,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倒是肥肉中含有的共轭亚油酸,具有抗癌的作用。

适当地吃一点

肥肉,不但无害,反倒有益呢!

4.为什么维生素E有抗衰老的作用?

维生素E又叫生育醇,富含于新鲜果菜、白芝麻和植物油中。

因为它具有抗衰老的作

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

维生素E有干扰人体内游离基形成的作用。

而人类正

是由于游离基对细胞和脑功能的破坏,加速了衰老的过程。

维生素E使人们看到了延年益

寿的希望。

5.为什么牛奶宜在睡觉前喝?

牛奶中含有一种色氨酸的生化物,能使人产生疲倦的感觉,有镇静剂的作用,睡眠前喝

奶,可以帮助人们顺利地进入梦乡,这对于劳累了一天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美事,又可以

为新一天的工作学习带来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

另外,睡眠中为维持血液对钙的需求,

骨骼中的钙必须要出来为其补充,而牛奶中正好含有丰富的钙,这样又给骨骼的生长发育提

供了充足的营养,从而帮助小朋友们长高、长壮。

二、合理的营养与膳食

(一)合理膳食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主要靠膳食来提供,因此,膳食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

青年发育成长的好坏,体质的强弱,乃至寿命的长短。

A.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很重要,每个人都要合理安排好,每餐的热能分配以

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较合适,而且要注意:

早餐要吃好,

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B.食物金字塔。

营养学家们根据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不同和人所需的比例设置了一个

“食物金字塔”。

食物金字塔由四层组成,底层由谷类食物组成,第二层是水果蔬菜,第三层

由肉、蛋、奶、家禽、鱼、豆制品组成,第四层是油和糖。

我们应该按照食物金字塔的比例

来选择食物,第一层的食物应该最多吃,其次是第二层,第三层的食物要吃得适量,第四层

食物每天要少吃一些。

C.合理膳食指南。

合理的膳食是合理的营养的前提。

没有合理的膳食,就谈不上合理的

营养;没有合理的营养,就没有健康的身体。

少年儿童在合理膳食方面一定要做到:

1.饮食多样化,吃些粗杂粮。

2.多吃蔬菜和水果。

3.饮食规则,不暴饮暴食,多吃豆类和坚果食物。

4.限制含脂肪高的食物摄入。

5.每周最好能吃2~3次鱼或鸡肉。

6.每日最多食用一个鸡蛋。

7.控制食盐和含盐食物的摄入。

8.适当增加奶制品的摄入。

9.适度饮酒,但不酗酒。

(二)不良饮食

坏的饮食习惯往往导致营养成分摄入不全面,营养缺乏就不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

要,影响身体健康。

1.零食:

不少青少年终日瓜子、熟食等食品吃不离口,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使胃肠得

不到正常的休息,故可引起食欲减退,影响进食,久而久之,造成各种营养素的缺乏。

2.暴食:

碰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就大吃大喝,这样不但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诱发各种

疾病,如胃下垂,急性胃扩张,油腻食物迫使胆汁和胰液大量分泌,有可能诱发胆道疾病和

胰腺炎。

3.偏食:

不爱吃荤菜的人,优质蛋白的来源受限,偏吃荤菜的人,能导致热量过剩和各

种无机盐、维生素的缺乏,引起瘌痢。

所以膳食应当荤素合理搭理。

4.烫食:

食物太烫,容易引起舌头、口腔粘膜、食道等烫伤,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

5.快食:

“囫囵吞枣”,既加重胃的负担,又容易发生胃炎和胃溃疡,而且由于食物咀嚼

不细,势必导致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全,造成各种营养成分的散失。

6.咸食:

爱吃咸食的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大大超过正常水平,由于体内驻留的钠太多,

体液增多,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使肾、心负担超重。

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症。

凡有不良饮食习惯的青少年,一定要尽快的纠正。

要点:

1.平衡膳食,补足维生素。

人体缺乏维生素是很难早期识别的,往往在出现严重后果时才会引起人们注意。

所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强调食用多种食物,组成平衡膳食,以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包

括维生素。

在某些情况下,当饮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则可以适当使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2.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饭前1小时生食水果,对身体不会产生有害的反应,出现白细胞增多,相反有利于提高

机体的免疫力,对防病抗癌有重要意义,饭后吃水果则没有此作用,日久还可导致消化功能

紊乱。

3.三餐要合理。

建立合理饮食制度,切忌暴食暴饮,提倡少吃零食。

每人都要安排好一日三餐,每餐的

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合适。

当然还要照顾到生

活和工作制度,可以适当调整,要提倡吃早餐,并且吃得好一些,因为上午的工作和学习都

比较紧张,营养不足就不能坚持。

4.食物的四气。

食物四气,即寒、热、温、凉。

除这四气外,还有性平,即不偏热亦不偏寒,这是食物

本身的性质。

如粮食中小麦、大麦均具有寒凉之性,而糯米、籼米为温性。

在肉类中,猪肉、

牛肉性平,狗肉性温。

水果中,大多数寒平之性,亦有少数是温性。

5.食物的五味。

食物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辛味:

具有散发、行气血的作用;具有补

益、和中的作用;酸味:

也是具有补益、和中的作用;酸味: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

具有

清热、利水等作用。

咸味:

具有软坚、散结作用。

三、运动与饮食卫生

(一)饮水习惯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体育锻炼时,身体会大量消耗水分,因此需要适时的补充水分我们需要避免一些不良饮

水习惯给身体健康带来的麻烦。

首先,在运动前不宜大量饮水。

运动前大量喝水会冲淡血液中盐和钙的含量,可能引起

肌肉抽搐。

运动中也不能大量喝水。

运动中大量喝水会增加胃的负担,冲淡胃内的消化液和

血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且使人感到上腹部闷胀,影响呼吸。

运动过后也不能立即大

量饮水。

运动过后立即大量喝水,一部分水经胃肠吸收后进入血液中,使循环血量增加,又

会给心脏加重负担。

(二)怎样科学饮水

剧烈运动后,常使人感到格外口渴,这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呼吸加强,水分蒸发加快,唾

液分泌减少变稠,致使口腔、咽喉、食道上的粘膜比较干燥,因而产生口渴的感觉。

这时候

只要漱漱口,使这一部分粘膜湿润一下,那么口渴的感觉就会减轻,等到身体处于平静状态

时,可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来补充水分。

(三)饭前剧烈运动对身体的危害

体育锻炼时,身体要消耗大量能量,致使身体内的营养迅速减少,因此需要及时补充食

物。

但是,饭前、饭后绝不可以剧烈运动。

饭前,身体处于空腹状态,血液中糖的含量降低,

能量不足,加上体育运动时,人体内又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在饭前进行剧烈运动,就容

易发生低血糖,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甚至使人休克。

饭后剧烈运动对身体的危害。

烈体育运动时,血液会集中到运动器官,使腹内各器官血液减少,胃、肠活动减弱。

如果饭

后立即进行较剧烈的运动,也会因消化系统血液供给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使食物

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引起吐酸水和肚子疼痛等不良反应。

体育活动必须安排在饭后一个小

时之后。

(四)运动后吃过冷食物对身体的危害

运动前后的饮食一定要符合卫生要求,才能有利于提高体育运动成绩,增加体质,促进

身体健康发展。

在剧烈运动后不要吃过冷的食物。

剧烈运动后立即吃大量冷饮,会刺激胃、

肠,使它们产生剧烈收缩,引起腹痛、腹泻。

咽部也会因强冷的刺激而引起喉痛、音哑。

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进食、饮水都必须严格遵守卫生要求,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特别提示:

1.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不能大量饮水;

2.饭前、饭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3.剧烈运动后不能吃过冷的食物。

要点:

1.饱食贪坐。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习惯于晚饭吃得很饱,吃完就往那儿一坐,读书、看报或看电视。

日久,腹部便会逐渐凸出,臂部松垂,体态臃肿。

合理的方式是饭后“小劳”,适度的体育活

动会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的代谢能力,有助消化。

2.水的作用。

水在身体里的作用很多,它能帮助吸收和消化食物,并且通过血液循环将营养送至全身。

同时水通过呼气、出汗和排出大、小便把废物带出体外。

水还能帮助人体散热、保温,维持

正常体温。

水又是皮肤、肌肉、关节的润滑剂,使身体保持运动机能。

3.为什么饭后要休息一会再干活?

人在饭后往往感到疲劳,本能地想坐下来歇歇气,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

机体一种保护性抑制作用。

因为在吃饭和饭后一段时间内,大部分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去参加

消化工作,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大脑的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4.运动后的饮水。

剧烈运动后,常使人感到格外口渴,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呼吸加强,水分蒸发较快,唾液

分泌减少变稠,致使口腔、咽喉、食道上的粘膜比较干燥,因而产生口渴的感觉,这时只漱

漱口,使这一部分粘膜湿润一下,口渴的感觉就会减轻,待身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可采用少

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来补充水分。

5.剧烈运动后不要吃过冷的食物。

剧烈运动后立即大量吃冷饮,会刺激胃、肠,使它们产生剧烈收缩,引起腹痛、腹泻。

咽也会因为强冷的刺激而引起喉痛、音哑。

四、正确的读书姿势

(一)正确的读书听课姿势

人的躯干是靠什么支撑呢?

大家一定会回答:

是“脊柱”。

这脊柱呀,并不是一根骨连接

起来的,随着成长而发育,人要到了20来岁,脊柱才完全发育。

人小的时候,脊柱是很容

易弯曲异常的。

这正像树木一样,幼苗时,受到什么东西的挤压,就长成了歪脖子树了。

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总强调,大家姿势要正确,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同学们的脊

柱变形。

正确的读书、听课姿势应该是:

腰板直,坐端正,背部不要弯,胸部稍稍挺起,手

臂自然下垂,大腿平放椅面,腰部靠在椅背,小腿直立地面,或稍向前伸一些。

特别注意胸

部和桌面,要保持一拳距离,让呼吸和血液流动都很自然。

书本不要直立,也不要放平,要

把书本的上端垫高一点。

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尺的距离。

(二)正确姿势的好处

脊柱是很重要的骨骼,它像柱子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

阶段,可塑性强。

小孩的骨头里含有较多的水分,胶质比较多,钙质比较少,所以骨头比较

软,不像成人那样较硬,容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

这个时候是小学生培养正确姿势最佳阶段。

因此从小时候起,培养正确的姿势塑造健康美、形态美,让我们有十足的信心,饱满的精神,

去努力学习。

坚持正确的姿势会使学生在听课读书的时候倍感轻松。

因为身体的重量分散在

臀部、腰部和足底各个支点上,让下肢肌肉、神经、血管不受到压迫,也使胸腔,脏器不受

到任何挤压,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舒畅。

如果手持书本与平直的桌面形成40~60度角,那

么头只要稍稍向前倾一些就可以看清楚字体了,能避免眼睛近视和减轻颈部肌肉和疲劳。

年级的小朋友要注意,一次看书的时间不要太长,累了就要起来活动。

上课时,老师也会安

排些休息的活动,这些都是很有好处的。

只要能够坐得端端正正,对身体是绝对没有害处的。

(三)读书姿势不正确会带来什么害处

优美的体态必须有发育良好的骨骼和肌肉。

进入学校学习是小时候生长发育过程当中最

重要的阶段。

小学生读书、听课的时间较长,脊柱、眼睛却很柔嫩。

如果不坚持正确的读书

姿势,经常歪着头、扭着脖子、弓着身子看书,会使胸腔里的内脏器官受到压迫,有碍正常

呼吸和血液循环,感觉很不舒服,影响上课的情绪,不能认真的听好课。

时间长了还会发生

变化,使脊柱产生畸形,成了驼背,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和形态美。

另外,读书时,眼睛也在紧张地活动。

如果姿势不正确,让眼睛离书本太近,慢慢的,

视力就会下降,形成近视,严重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要点:

1.同一姿势坐久了手脚为什么会发麻?

同一姿势坐久了,局部的血液会因你自身重量的压迫,而有不通畅的现象发生,静脉的

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动脉血也不能通畅流过,而使得部分组织处于缺氧的状态。

经过末稍神

经,传回大脑,就使人们的手脚发麻了。

2.为什么坐在小腿上久了腿发麻?

小朋友有时坐在小腿上,时间久了,就发麻。

这是因为,腿部受到了长时间压迫,身体

局部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动脉血和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各器官所需的氧气和排泄出的废

料无法输入和输出。

使组织缺氧和废料堆积,刺激神经末稍,所以会有发麻的感觉。

3.脊柱是怎样发育的?

新生儿的脊柱几乎是直的,2~3个月会抬头时,颈部脊柱开始形成向后凸的胸曲。

10~11个月能站立时,腰部脊柱形成向前凸的腰曲。

颈曲、胸曲、腰曲的形成使脊柱成为“S”

形。

这些弯曲是由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而引起的,这叫生理性弯曲,一般到16~18岁时基

本固定下来。

4.脊柱有怎样的作用?

我们人体的脊柱很像一个弹簧装置,但它并不是笔直的。

它有四段正常的生理性弯曲:

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有了这些弯曲,才构成了人体昂首、挺胸、收腹的身体姿态,增

加了脊柱的弹性,缓冲行走和跑跳时对脑和脊髓的震荡,并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

5.导致脊柱侧弯的原因。

先天性的椎骨畸形出现半椎体或楔开体。

后天性的因素中有因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引起姿

势性脊柱侧弯,有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脊柱两侧肌力不平衡导致的神经原性脊柱侧弯,有

因胸部的炎症或疤痕挛缩致脊柱侧弯,以及腰间盘突出症引起代偿性的脊柱侧弯。

还有脊柱

结核、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引起脊柱侧弯,须仔细鉴别。

五、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

小学生在注意正确的读书听课姿势时,也不要忽略了写字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

(1)双脚自然平放。

(2)全身的重量平均落在臀部上。

(3)腰干要挺直。

(4)前臂平放桌面、左手五指自然分开平置以固定或移动书本。

(5)两肩持平、头部端正。

(6)眼与书本距离保持35公分以上。

也许有的小朋友会说:

“太难记了!

”那么,我们就把它编成“四个一”的口诀,这样就容

易记多了。

眼离作业本一尺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胸部离桌沿一拳远,两肩要保持一样平。

(二)正确的握笔方法

儿童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比较大的肌肉先发育,细小的肌肉发育要晚一些。

初入小

学,跑、跳都是自然和协调的。

但是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活动的能力较差,握笔写

字也是比较费劲的。

家长和老师要耐心指导,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右手执笔,

左手按纸,纸要放正。

前臂平放桌面以保持稳定性。

小学生要记住不要歪着身体写字,要把

两肩放平,这样,两只手也要放平,身子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歪了,字也写得漂亮了。

干什么,

都要讲究方法。

你看那些游泳的、跳舞的,动作多美呀!

写字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姿势对,

方法对,都能把字写好。

要是大家坚持按正确的姿势练下去,要不了多久,定会写出一手漂

亮的字来,将来的大书法家就在你们中间了!

(三)写字姿势不正确有什么害处

正确的写字姿势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形体美同样很重要。

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容易引起脊

柱异常与近视。

胸部紧贴桌沿,压迫胸腔内的脏器,妨碍呼吸和心脏正常活动。

握笔的手指

离笔尖太近,写字费力,手也容易疲劳。

而且因手影遮暗写字区,要想看清字就得将头伏得

更低,眼睛与书面的直角缩小,离作业本太近,时间长了引起近视。

这样一直下去,如果不

及时改正,畸形和近视一旦形成,就很难矫正了。

要点:

1.驼背是怎样形成的?

脊柱是人体的“大梁”,是由二十多块小骨头组成的。

正常人的脊柱有颈曲、胸曲、腰曲

和骶曲四个前后的弯曲,一般要到18~20岁时才定型。

少年时如果坐姿不正或读书写字的

姿势不好,习惯用某一肩背书包,营养不良以及患佝偻病等都可使脊柱变形,严重的可同时

导致胸廓变形,变成驼背。

2.怎样运笔?

(1)手指轻握,指关节成圆弧状,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排列密合,无名指与小指辅助

中指,掌心中空。

(2)以小指下方手掌侧缘为支点,腕关节运笔为主。

手指关节运笔为辅。

(3)左右笔划运腕,上下笔划运指,斜向笔划腕指并用。

3.小学生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1)写字时注意姿势是否正确。

(2)注意不能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写字。

(3)铅笔以B或HB笔芯为宜。

(4)簿面纸质勿太光滑,低年级作业簿格子长宽为二公分×二公分。

(5)每一笔划至少0.5毫米粗,颜色不宜太淡。

4.怎样在学习、生活中预防脊柱异常侧弯?

(1)特别注意选择符合自己坐高的课桌椅。

(2)书包要用双肩背的,携带重物步行时,也应双手或双肩轮流交替使用。

(3)在劳动中搬抬重物时要量力而行,防止脊柱受伤。

(4)饮食上要加强营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防止营养不良而影响脊柱的生长发育。

(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使身体各部位协调发展。

5.脊柱侧弯对身体的影响。

脊柱侧弯者常发生在胸段或胸腰段。

早期是无症状的,只是站立时被人发现两肩及两侧

不一样高。

这种脊柱侧弯在平卧或悬身时减轻或消失,属于可逆性的功能改变。

如果平卧或

悬身,脊柱侧弯不减轻,已属于结构性的改变了。

若不注意纠正,即使在骨骺闭合后,畸形

仍会因脊柱承重等原因而发展,以每年增加一度加重,进而影响心肺的功能。

六、眼睛卫生

近视是视力不良的一种。

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劳动和生活能力。

人出生时绝大多数

是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眼的生长发育,远视逐渐减少,6~7岁年龄组仍有一部分学生

为远视,至6~14岁正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4岁以后正视率逐步下降,近视率急剧增加。

近视眼是指因眼轴过长或屈光力过强,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所形

成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即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

视眼。

近视眼的特点是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但是,真正确定是否近视、近视强度有多

严重,怎样治疗,应到眼科散瞳验光,才能最后确定。

(一)流行病学

国内外文献均认为,中国(汉族)和日本是近视眼多发的国家。

近年来,随着学习任务增

加,我国近视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高中生,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生率大致随学龄而

增加,学生中的视力不良患病率很高。

视力不良中98%以上是近视。

近视已成为我国学生

最常见的疾病,呈以下特点:

1.低年龄小学生生理性远视较多。

随年龄增长,远视率减少,近视率越来越高。

2.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

3.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4.重点学校学生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

5.近视眼好发年龄在青春发育期发病率较高,初中一、二年级是近视发病最高的阶段。

身体发育停止后即趋于稳定。

近10年来近视出现了新的变化:

1.中小城市患病率增长迅速,原因主要与学习负担重、升学考试压力大有关。

2.乡村学生近视率迅速上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3.近视发病有低龄化趋势。

既是因儿童生长发育提前,造成从生理性远视-正视-近视的

转变进程提早出现,也和儿童上学前的近视活动增多有关。

(二)分类

1.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1)-3.0D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2)-3.0~-6.0D者为中度近视眼。

(3)-6.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

2.按照屈光成分分类

(1)弯曲度性近视眼:

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2)指数性近视眼:

是由屈光介质的屈折指数过高引起的。

以上两种统称屈折性近视眼,均属屈光性近视。

(3)轴性近视眼:

是由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4)此外,还有因晶状体向前移位引起的近视眼,则属少见。

3.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

(1)单纯性近视眼:

大多数近视眼的曲光度在-6.0D度之内,这种近视眼称为单纯性近视

眼。

单纯性者绝大多数的眼是健康的,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

(2)病理性近视眼:

又叫变性近视,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起病早,青春期阶

段发展快;成年后还继续发展,其曲光度一般在-10.0~-20.0D。

这种近视发病率不到1/200,

但危害性很大。

常会并发视网膜剥离、白内障和青光眼,甚至导致失明。

(三)病因

目前对近视的病因还没有最后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导致近视的发生与环境、遗传和体

质健康因素有密切关系。

1.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具有很强的遗传倾向,遗传可表现为家族性和种族性。

(1)家族性:

双亲均是高度近视眼,其子女100%为近视。

双亲有一方为高度近视,其子

女有50%为近视。

双亲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有25%为近视。

(2)种族性:

黄色人种近视眼发病率高,可达50%,白种人次之,黑人无论居住在哪里

发生率均很低,即使在移民中调查也是如此。

爱斯基摩人、冰岛人近视发病率也很低。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很多,主要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

(1)学生处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书写的学习环境,对单纯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起

着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