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163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docx

最新微生物模拟题

  一、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必须在厌氧环境中培养的细菌是:

A.炭疽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变形杆菌

D.肉毒杆菌

E.伤寒沙门菌

(E)1.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生物的微生物是:

A.鼠疫杆菌

B.梅毒螺旋体

C.普氏立克次体

D.沙眼衣原体

E.白色念珠菌

(D)2.芽胞具有耐热性的主要原因是:

A.含水量少

B.多层厚膜结构

C.含有磷壁酸

D.含有吡啶二羧酸

E.含有几丁质

(A)3.质粒:

A.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B.含有DNA和RNA

C.宿主菌生长的必需因子

D.参与溶原性转换

E.革兰染色阳性

(E)4.能在体外人工无生命培养基上培养的最小微生物是: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朊病毒

D.放线菌

E.支原体.

(A)5.鉴定肠道杆菌致病性的重要试验是:

A.乳糖发酵试验

B.溶血试验

C.凝固酶试验

D.菊糖发酵试验

E.胆汁溶菌试验

(B)6.下列属于难以培养的的微生物是:

A.钩端螺旋体

B.麻风分枝杆菌

C.肺炎支原体

D.铜绿假单胞菌

E.沙眼衣原体

()7.引起“黑死病”的病原微生物是:

A.炭疽芽胞杆菌

B.鼠疫耶尔森菌

C.伯氏疏螺旋体

D.钩端螺旋体

E.布鲁菌

(D)8.引起人类致盲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A.疱疹病毒

B.腺病毒

C.肠道病毒70型

D.沙眼衣原体

E.风疹病毒

(C)9.异染颗粒常见于:

A.百日咳杆菌

B.白色念珠菌

C.白喉杆菌

D.沙眼衣原体

E.军团杆菌

(C)10.最常引起成人普通感冒的病毒是:

A.冠状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鼻病毒

D.柯萨基病毒

E.流感病毒

(A)11.最常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毒是:

A.腺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鼻病毒

E.冠状病毒

(C)12.细菌结构中与其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壁

C.鞭毛

D.芽胞

E.菌毛

(B)13.对分离获得的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时,取菌的时机应选在细菌培养时生长周期的: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二次增殖期

(C)14.下列引起败血症的细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是: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产气荚膜杆菌

C.脆弱类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脑膜炎奈瑟菌

(C)15.抗“O”试验可用于辅助诊断:

A.猩红热

B.恙虫热

C.风湿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

(A)16.肥达反应的原理和血清学反应类型属:

A.试管凝集反应

B.单向免疫电泳

C.补体结合反应

D.对流免疫电泳

E.玻片凝集反应

(A)17.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菌毛

D.荚膜

E.鞭毛

(c)18.引起出血性结肠炎的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是:

A.O111:

H2

B.O1:

H7

C.O157:

H7

D.O2:

H4

E.O139:

H5

(C)19.如要获得单个细菌菌落,所用的培养基应为:

A.液体培养基

B.半固体培养基

C.固体平板培养基

D.固体斜面培养基

E.上述均可

(E)20.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衣原体

C.RNA病毒

D.类病毒

E.朊病毒

(A)21.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

A.冠状病毒

B.衣原体

C.支原体

D.腺病毒

E.立克次体

(A)22.病毒增殖的方式是:

A.复制方式

B.配子方式

C.二分裂方式

D.孢子方式

E.芽生方式

(c)23.杀灭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法

B.煮沸消毒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甲醛喷雾法

E.75%乙醇浸泡

(c)23.一病人发热1周,疑为肠伤寒,此时分离培养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临床标本是:

A.粪便

B.尿液

C.血液

D.呕吐物

E.唾液

(B)24.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

A.用化学药物

B.接种疫苗

C.注射抗病毒血清

D.注射干扰素

E.使用抗生素

(c)25.下列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中属于缺陷病毒的是:

A.乙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丁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甲型肝炎病毒

(A)26.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分型主要依据:

A.核蛋白(NP)抗原和膜(M)蛋白抗原

B.RNA节段和RNA聚合酶类型

C.包膜糖蛋白HA和NA

D.基质蛋白M1和M2

E.衣壳蛋白

(D)27.一病人消瘦,反复腹泻。

近2周来发热、咳嗽。

X线片示两肺渗出性炎症阴影。

追问病史,病人承认静脉药瘾和性乱史。

为明确诊断,应检查:

A.军团菌抗体

B.肺炎支原体抗体

C.肺炎双球菌抗体

D.HIV抗体

E.HCMV抗体

(D)28.病毒性疾病的早期病因学诊断可采用:

A.血凝试验

B.特异性IgG测定

C.补体结合试验

D.特异性IgM测定

E.中和试验

(D)29.下列可用作病毒学感染快速诊断的检验法是:

A.病毒的分离培养

B.病理组织切片以免疫组化法测组织中病毒抗原

C.以中和试验检测病毒中和抗体

D.PCR或RT-PCR检测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

E.ELISA检测病毒特异性抗原或者抗体

(D)30.在脑组织切片中神经细胞内查到内基小体,可协助诊断:

A.狂犬病

B.SSPE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登革热

E.脑炎病毒

(D)31.病毒特异的CD8+CTL细胞所识别的病毒抗原一般由:

A.MHC-I分子递呈

B.CD1a分子递呈

C.MHC-II分子递呈

D.HSP分子递呈

E.MHC-III分子递呈

(B)32.下列病毒感染时需要以蚊子作为传播媒介的是:

A.SRAS病毒

B.乙型脑炎病毒

C.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D.腺病毒

E.汉滩病毒

(C)33.破伤风病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临床表现是:

A.高热

B.剧烈的呕吐、腹泻

C.牙关紧闭、肌肉紧张

D.肌肉麻痹

E.全身乏力

(A)34.下列病原微生物中通过鼠蚤作为传播媒介而感染人的是:

A.莫氏立克次体

B.乙型脑炎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钩端螺旋体

E.普氏立克次体

(C)35.沙眼衣原体除了可引起眼结膜的感染外还可引起:

A.呼吸道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泌尿生殖道感染

D.创伤感染

E.神经系统感染

(D)36.气性坏疽是一种创伤性感染,其病原体主要是:

A.炭疽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乙型溶血链球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脆弱类杆菌

(D)37.下列微生物中不属于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的是:

A.梅毒螺旋体

B.溶脲脲原体

C.人乳头瘤病毒

D.肺炎球菌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38.引起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沙门菌

B.立克次体

C.疱疹病毒

D.风疹病毒

E..衣原体

(a)39.下列传染病中,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是:

A.登革热

B.回归热

C.恙虫热

D.波浪热

E.稽留热

(d)40.狂犬病是一种动物源性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传播该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

A.鼠

B.猪

C.牛、羊

D.狼、犬、狐

E.鹿

(d)41.一病人反复发生生殖器疱疹,其病原体是: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麻疹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人类疱疹病毒6型

(d)42.下列参与引起恶性肿瘤的病毒中属于RNA逆转录病毒的是:

A.EBV

B.HBV

C.HHV-8

D.HTLV

E.HPV

(b)43..B细胞表面的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结构是

A.Fc受体

B.mIg

C.LPS受体

D.E受体

E.Toll样受体

(d)44.能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有:

A胎盘球蛋白

B.抗病毒血清

C.内毒素

D.类毒素

E.外毒素

(d)45.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淋巴器官是

A胸腺

B法氏囊

C脾脏

D骨髓

E.淋巴结

(b)46.用木瓜蛋白酶处理IgG后,能获得:

A2条H链和2条L链

B2个Fab段和1个Fc段

CF(ab)2+pFc

D2个Fab和2个Fc段

E.1个Fab段和2个Fc段

(d)47.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物为

A.抗原

B.抗体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凝聚IgA

E.细胞因子

(a)48.食物过敏症属于哪种超敏反应

A.I型超敏反应

B.II型超敏反应

C.III型超敏反应

D.IV型超敏反应

E.V型超敏反应

(b)49.产生IL-1的细胞为

A活化的Th细胞

B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

C活化的B细胞

D活化的Tc细胞

E.活化的浆细胞

(C)50.关于变态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态反应也属免疫应答

B.变态反应是由于免疫应答引起的病理过程

C.变态反应和生理性免疫应答是两种机理完全不同的免疫应答

D.变态反应的发生取决于抗原的性质和机体反应两方面

E.变态反应属于免疫缺陷

(a)51.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双识别”是指识别

A.自身MHC-Ⅰ/Ⅱ类分子与异物性抗原肽段复合物

B.自身MHC-Ⅰ/Ⅱ类分子与自身肽段复合物

C.异型MHC-Ⅰ/Ⅱ类分子与异物性抗原肽段复合物

D.异型MHC-Ⅰ/Ⅱ类分子与自身肽段复合物

E.CD1分子与脂类抗原

(d)52.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何种分子的配对

A.CD40与CD40L

B.CD4与MHC分子

C.CD8与MHC分子

D.B7与CD28分子

E.TCR-peptide-MHC

(A)53.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何种分子的配对

A.CD40与CD40L

B.CD4与MHC分子

C.CD8与MHC分子

D.B7与CD28分子

E.BCR-Ag

(b)54人容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时期是:

A.成年期

B.胚胎期

C.童年期

D.老年期

E.少年期

(A)55.机体抗肿瘤免疫主要靠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吞噬细胞系统

D补体系统

E.固有免疫

(A)56.高压蒸气灭菌法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A.121.3℃15~20min

B.100℃15~20min

C.150℃10min

D.120℃10min

E.200℃10min

(d)57质粒是细菌的:

A核质DNA

B.胞质中核蛋白体

C.胞浆颗粒

D.核质外(或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E.遗传物质

(b)58具有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及保护细菌免受各种体液因子损伤的结构是:

A.荚膜

B.芽胞

C.菌毛

D.鞭毛

E.细胞壁

(A)59.细菌LPS的组成成分中的主要毒性成分是

A.脂质A

B.磷壁酸

C.核心多糖

D.特异多糖

E.脂蛋白

(d)60.观察到白喉杆菌的异染颗粒的常用用染色方法是

A.镀银染色  

B.抗酸染色   

C.革兰氏染色   

D.Albert染色

E.墨汁负染

(b)61.淋球菌致病性的特点是:

A外毒素致病

B性传播疾病

C破坏淋巴细胞

D属菌群失调症

E.非化脓性感染

(c)62.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A食物中毒

B.菌痢

C.菌群失调症

D.过敏性肠炎

E.阿米巴痢疾

(A)63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有

A.布鲁氏菌

B.弯曲杆菌

C.白喉杆菌

D.变形杆菌

E.幽门螺旋杆菌

(A)64朊粒是

A.传染性蛋白质颗粒

B.传染性核酸

C.核酸和蛋白

D.变性核酸

E.化学本质未知

(d)65.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是

A.痢疾杆菌

B.EPEC

C.埃可病毒

D.轮状病毒

E.肠道腺病毒

(d)66.内基小体(negri小体)可用于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A.斑疹伤寒

B.鹦鹉热

C.麻疹

D.狂犬病

E.风疹

(A)67最易发生变异并在人群中造成大流行的病原微生物是

A流感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肺炎支原体

D.钩端螺旋体

E.肺炎衣原体

(c)68.多细菌真菌的繁殖结构是

A.菌丝

B.假菌丝

C.孢子

D.芽孢

E.菌丝体

(d)69.梅毒螺旋体引起获得性梅毒,临床分期特点是

A.I期和II期传染性不强

B.II期和III期传染性强

C.I期和II期破坏性强

D.III期梅毒破坏性强

E.III期梅毒螺旋体容易被检出

(A)70.儿科临床最常见的新生隐球菌感染是

A隐球菌性脑膜炎

B隐球菌性肺炎

C隐球菌性肠炎

D隐球菌性败血症

E.隐球菌性中耳炎

(c)71.区分T、B细胞最重要的标志是:

A.CD1

B.CD2

C.CD3

D.CD4

E.CD5

(E)72.区分B1和B2细胞最重要的标志是:

A.CD1

B.CD2

C.CD3

D.CD4

E.CD5

(E)73.抗原与抗体结合部位是

A.VL和VH

B.CH1区

C.铰链区

D.CH2区

E.HVR

(D)74.能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生物制剂是

A.灭活疫苗

B.类毒素

C.卡介苗

D.抗毒素

E.亚单位疫苗

(c)75.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常见淋巴细胞是:

A.Th细胞  

B.CTL细胞  

C.Bm细胞  

D.NK细胞

E.B1细胞 

(a)76.可以活化初始T细胞的抗原呈递细胞是:

A.DCs  

B.Macrophage  

C.Bm细胞  

D.monocytes

E.M细胞

(a)77.E-花环实验中,羊红细胞与T细胞表面的结合受体是

A.CD2

B.TCR

C.CD28

D.CD4

E.CD8

(c)78.Arthur’s反应属于

A.I型超敏反应

B.II型超敏反应

C.III型超敏反应

D.IV型超敏反应

E.V型超敏反应

(b)79.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A.H-2

B.HLA

C.SLA

D.DLA

E.TLA

(b)80.与初次抗体产生的反应相比较,再次抗体反应的特点是

A.须由高浓度抗原诱发

B.主要为IgG类抗体,产生迅速

C.反应后期出现IgM

D.抗体产生前有一段长的诱导期

E.不依赖记忆性淋巴细胞

(a)81.预防母婴Rh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症,可于首次分娩Rh阳性胎儿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

A抗Rh免疫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可溶性Rh抗原

D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

E.大量干扰素

(a)82.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从何处开始?

A.C1q

B.C3

C.C1s

D.C1qrs

E.C1r

(a)83.补体替代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指

A.C4b2b

B.C4b2b3b

C.C3bBb

D.C3bnBb

E.C3d

(a)84.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发病机制是由于

A.BtK缺陷

B.CD40L缺陷

C.胸腺发育不全

D.ADA缺陷

E.骨髓发育障碍

(e)85.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特点为

A主要原因是受体内存在预存抗体

B与多次输血、血透及妊娠有关

CⅡ、Ⅲ型超敏反应参与

D在术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发生

E.以上均正确

(d)86.HLA型别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与强直性脊柱炎有最强关联性的是

A.HLA-DR2

B.HLA-DR3

C..HLA-Cw6

D.HLA-B27

E.HLA-B17

(B)87.细胞因子的特点不包括

A.部分细胞因子具有内分泌的作用

B.一种细胞因子往往只能有一种细胞产生

C.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的多肽或者糖蛋白

D.具有高效性、多效性

E.细胞因子的作用多样,不同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重叠性

(B)88.T淋巴细胞进行阳性和阴性选择的免疫器官是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脏

(C)89.抗原递呈过程中内源性抗原指的是

A.细胞产生的抗原就是内源性抗原

B.只能由细胞自身合成表达

C.是指没有通过摄入途径而存在于抗原递呈细胞内部的抗原

D.不包括细胞的正常蛋白分子

E.就是自身抗原

(C)90.补体的主要免疫学功能不包括

A.溶菌、溶细胞作用

B.调理作用

C.多克隆活化淋巴细胞的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E.免疫黏附作用

二、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30岁男性,左下后牙疼痛,伴左颌下区肿痛1周,经切开引流,有黄色粘稠脓液流出,其感染菌最可能是

  A.链球菌

  B.结核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绿脓杆菌

  E.混合细菌感染

(e)1.36岁妇女下腹部疼痛4天,左下腹部有中变痉挛性疼痛,阴道有大量黄色、元气味的分泌物。

一周前曾做过经阴道的结扎手术,患者阴道后穹隆穿刺术,得20ml、带血、恶臭的脓性液体,厌氧菌培养得G—杆菌。

下述哪种可能正确

A.大肠杆菌

B.肺炎杆菌

C.变形杆菌

D.绿脓杆菌

E.脆弱类杆菌

(b)2.28岁女性,从前天起左眼充血,有分泌物和流泪。

今朝右眼边出现同样症状。

体检发现结膜充血,但无出血,角膜有病变。

耳前淋巴结肿胀且有压痛、诊断为急性角膜结膜炎。

下列哪种微生物最易引起本病

A.肠道病毒70型

B.腺病毒

C.沙眼衣原体

D.麻疹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一I型

(e)3.儿童患传染病隔离终止时间,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正确 

A.流感病毒为退热后两日

B.风疹病毒为到皮疹消退为止

C.腮腺炎病毒到腮腺肿胀消失为止

D.麻疹病毒到退热后3日为止

E.水痘病毒到部分皮疹结痂为止

(b)4.男,30岁,一个月前感到疲劳,食欲减少,体重减轻,发烧咳嗽,咯痰带血丝。

取标本涂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下见到染成红色细长弯曲有分枝的杆菌。

谁最先发现了该种细菌

A.巴斯德

B.郭霍

C.李斯特

D.伊万诺夫斯基

E.汉斯

(B)5.六岁女孩发烧,体检咽部红肿,有颈强直,有脑膜刺激症状,腰穿有脓性脑脊液,但未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

临床诊断为脑膜炎,请问下列哪种细菌还能引起本病 

A.肺炎双球菌

B.流感杆菌

C.B群链球菌

D.新型隐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6.40岁男性患者恶心,呕吐2天。

l天前上腹部开始疼痛,食物的气味可诱发恶心,尿颜色变深。

该患者是一名服务员,嗜烟,嗜酒,在近3个月内有4个性伙伴,无输血或静脉滥用药史。

眼球巩膜黄染,肝大肋下4厘米。

血清学检查结果:

抗HAVIgM(-),HBSAg(+),抗HBcIgM(T),抗—HBS(-)问该患者为下述哪种情况

A.急性期体内有病毒复制

B.急性期传染性强

C.急性期已开始恢复

D.感染过HBV,已开始恢复

E.感染过HBV,已产生免疫力

(E)7.某人在参加一次聚餐3天后,突然出现发热、腹痛和腹泻,腹泻,始为水样便,1天后转变为粘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感。

根据以上症状应考虑的疾病和检查方法是

A.伤寒;取脓血便进行免疫荧光检

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取剩余食物分离致病菌

C.沙门菌食物中毒;取剩余食物分离致病菌

D.霍乱;取脓血便直接镜检

E.细菌性痢疾;取脓血便分离肠道致病菌

(b)8.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多例剥脱性皮炎患者,为追踪传染源,对从医务人员及病儿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进一步做的试验是

A.血浆凝固酶

B.耐热核酸酶

C.溶血性

D.噬菌体分型

E.甘露醇发酵

(a)9.一患者皮下脂肪瘤的病人,在手术切除脂肪瘤前,注射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但药物注射3min后,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冒冷汗、胸闷心荒、呼吸困难,血压有所下降。

请分析患者可能出现了

A.过敏性休克

B.脂肪瘤破裂

C.低血压性休克

D.脑卒中

E.血清病

(b)10。

一个病人突然出现心律不齐,心慌、胸闷、乏力。

3d前病人曾经有“感冒”、腹泻。

经过2个月的治疗和卧床休息,心脏不适和乏力的临床表现逐渐减轻、消失。

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病毒性心肌炎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肝炎

E.结缔组织病

三、B1型题(标准配伍题)

  答题说明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某个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1-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引起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

B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

C使EF-2延伸因子失活,阻断蛋白质的合成

D选择性促进中性粒细胞中溶酶体的释放

E选择性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11.白喉毒素

12霍乱肠毒素

13破伤风痉挛毒素

14红疹毒素

15链球菌溶血素O

A.痉挛毒素

B.表皮剥脱毒素

C.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