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188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8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docx

质量管理计划方案

一、项目概况………………………………………………………………………2

二、编制依据………………………………………………………………………3

三、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4

四、质量保证体系.…………………………………………………………………4

五、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9

六、主要技术保证措施.…………………………………………………………12

七、主要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和控制要点…………………………………………15

八、工程质量创优措施……………………………………………………………40

九、试验、测量质量计划…………………………………………………………41

十、施工质量缺陷的处理…………………………………………………………43

十一、工程质量档案管理………………………………………………………48

十二、结束语……………………………………………………………………48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高新园N区2#路(K0+000-K1+720)道路及配套工程、天宫殿N区立交(D、F工程)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人和组团天宫殿N区,为人和主团八个功能区之一,向东、向北至内环高速,向南至龙头寺火车站,向西至龙头寺M区A路,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N区2#路起于合记东路交叉口,向东延伸,道路途径龙头寺火车北站北站场、三八水库,至于O区A路及环线交叉口。

道路全线共设置两处平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m。

道路与M区A路相交,形成刘家院子立交,在K0+960处的西行方向最外侧设置一条左转定向匝道,与龙头寺火车站北站场±0.000层相接,在K1+419.263处通过匝道与天宫殿N区立交D工程相接,实现N区2#路向D工程右进右出的交通功能。

由2#路道路、D工程和F工程组成。

2#路线路走向基本与1#路平行,依次与环线、F路、D路相交,终点接O区A路及N区环线交叉口,道路全长2094.019米,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40Km/h。

其中K0+000-K0+720路段标准路幅宽度为32m,K0+720-K1+450路幅宽53.5m。

D工程是连接火车北站场与金童路南段的通道,解决从金童路南段及内环路方向进出火车北站场的交通。

该工程南起N区2#路,北止于金童路南段N区1#路交叉口,由D工程主线、A、B匝道组成,道路全线为一直线,全长318.098m,标准路幅宽44m,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A、B匝道设计车速30Km/h。

F工程是连接庐山大道与火车北站场的立交工程,主要解决从庐山大道进入火车北站场的交通需求,由A、B、C三条匝道组成,设计车速30Km/h,地面匝道为单/双车道,下穿道部分为单向双车道,单车道车行道净宽3.5m,总宽7m,双车道车行道宽为9.0m。

该工程主要包括跨线桥、车行地通道、人行地通道、挡土墙、护面墙、道路、排水、基础强夯、高压铁塔保护、电照、交通及土建工程等。

道路结构形式由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改性沥青稀浆封层和沥青砼组成。

2、工程特点和难点

本合同段包括桥梁、地通道、挡护,特殊路基处理,高压铁塔保护,排水等工程,工序环节交错、施工路线长、质量要求高、工期紧,施工管理难度大。

特殊路基的处理——强夯施工路段为松散堆积物,年限尚不到半年,填土最大厚度约20m,施工段多,处理难度大。

高压铁塔保护工作共2座,分别是220KV和110KV的高压铁塔,高压铁塔边坡保护施工和监测难度大。

该工程涉及友邻施工单位多,交叉作业以及外部协调难度大。

本工程规模大,物资需求量大,给各类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供应带来极大的压力,需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科学组织。

因此为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实施,特编制本质量管理计划,以保证该工程的内在和外在的质量,使其达到优良工程。

二、编制依据

(一)、高新园N区立交2#路(K0+000-K1+720)道路及配套工程、天宫殿N区立交(D、F工程)设计图技术说明;

(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

(三)、《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86-2008);

(四)、《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五)、《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六)、《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

(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八)、《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

(九)、《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十)、《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

(十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十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十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6-2006);

(十四)、《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

(十五)、其它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

三、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

(一)质量管理方针:

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服务一流、工程创优

(二)工程质量目标

1、满足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工程验收一次性合格。

按《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评定。

2、确保获得重庆市“金杯奖”,争创重庆市“示范文明工地”。

四、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组织管理机构

1、组织管理机构

组织管理机构实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终身制,从项目经理部到各工程施工作业组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

在项目经理部设立质检部,专职质检工程师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班组设专人兼职质检工作。

施工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等三检制度,以控制工程质量。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图如下:

(二)项目主要人员工程质量责任制

为实现每项工程都达到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明确各级员工的工程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工程标准,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工程质量责任制。

1、项目经理质量责任

(1)、对本项目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和上级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负责贯彻落实企业制订的工程质量责任制,负责对项目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特别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员工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3)、确定在建工程的质量方针目标,定期组织质量大检查,掌握工程质量状况,经常对项目部施工的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4)、负责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称职的人员,有计划地对质量检查人员进行培训,支持质量部门工作。

制定质量奖惩办法,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议,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工作做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批评处罚忽视质量的部门和个人.对质量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推行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机构,逐步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管理。

2、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责任

(1)、项目总工程师是本项目技术工作的总负责人,对本工程的技术管理、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技术规范、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使用等负全面技术责任。

(2)、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质量管理,组织质量计划的编制、检查、督促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

(3)、负责本工程主要技术方案、施工方法的确定,确定本项目的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组织制定特殊过程控制措施,并确定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分工和工艺标准、工法的引用;

(4)、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5)、负责掌握有关质量技术标准和办理变更设计等事宜。

(6)、参加质量大检查,支持质量部门贯彻执行“三检制”。

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3、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责任

(1)、贯彻实施质量体系,对项目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合理组织、协调施工力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3)、主持定期的安全、质量大检查,就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同上级领导、业主、监理及地方主管部门接口协调。

4、工程技术部质量责任

(1)、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开工前必须认真进行图纸会审,使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最大限度在图纸上消除。

组织工程技术交底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范、规程、质量方针及政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对质量事故提出技术处理意见。

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季节性施工质量。

(3)、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审查。

加强测量放线工作质量管理,落实测量复核。

(4)、组织好技术培训、技术比赛、技术考核,提高工人技术素质,促进工人提高工程质量。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应参加对责任者的调查处理。

5、质检、试验部质量责任

(1)、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检验的方针、政策、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对施工质量负监督、检查、把关的质量责任。

(2)、制订质量规划,确定质量目标,检查、督促质量计划任务的实现。

(3)、参与质量验收工作、负责对质量的批准、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隐蔽工程的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4)经常深入现场,掌握质量动态,对不合格品及时加以制止,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实施,并作好质量记录。

6、综合部质量责任

(1)、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劳动力,配备专业工种应技术结构合理。

(2)、负责分包施工队伍管理。

对分包单位施工资质和有关资料审核,对其技术素质进行审查。

在签订分包工程劳务合同时,要有质量指标和保证工程质量的经济制约措施。

(3)、制订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破坏性工程质量事故。

认真做好消防保卫工作,加强检查,消除隐患,防止火灾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

(4)、参加破坏性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

(5)、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有计划的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管理培训班,逐步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干部的业务能力及技术管理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7、物资设备部质量责任

(1)负责物资采购、进货检验和试验、搬运、储存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2)负责物资和设备的采购计划的编制及实施工作。

(3)负责组织对分供方的评价,制定合格分供方名录。

(4)负责对采购的物资产品实施有效的控制。

(5)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管理规定,负责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等工作,确保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6)组织设备人员培训,坚持持证上岗,确保机械设备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7)负责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和资料。

(8)、按职责分配做好《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管理办法》的工作。

8、公司质量部门

(1)对所承担工程的质量负责深入进行质量教育,使每个员工都理解本工程的质量要求。

(2)贯彻落实项目质量计划和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标准和安全施工操作规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

(3)支持有关检验、试验人员和技术人员作好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和质量记录工作,确保施工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程序化、文件化。

(4)建立和完善班组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并亲自参与全员运作,确保质量体系运作的有效性。

(5)落实各项职责和制度,组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6)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及时按规定要求实施纠正。

(三)技术保障措施

本工程的施工及技术管理除了按管理权限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落实到具体技术管理人员外,我们还将实行如下的管理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有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部其它业务主管人员的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开工前15天报项目总监审批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经业主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4)、根据需要须经专家审核的必须经专家审核合格后才能实施。

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2)、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3)、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制度是技术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技术交底,使得技术工作传递信息时,作到全面、准确,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和语言表达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联系业主尽快组织设计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审批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工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作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4)、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发生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测量成果等在向基层进行信息传达的时候,都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4、三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作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2)、分项隐蔽工程在自检通过后,上报质量安全部,由质检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表上签字认可后,再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技术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工区主管确认,最终评定由质量安全部核定。

(4)、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由项目经理组织签定,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5)、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要经项目部、总监、设计院、业主签证确认上报。

(四)质量保证制度

(1)、工程质量责任制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对所有施工项目明确领导责任,所有参与施工的有关负责人,按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2)、质量包保责任制

采取质量包保责任制,签订承包合同,将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个人,使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

(3)、质检工程师监督制

设立专职质检工程师,以制度化管理确保现场质检工程师对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的有效性;同时以行政手段赋予质检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实施奖惩权威性。

项目部对工区的验收计价,必须经质检工程师签字,项目经理审批后,财务部才能支付。

(4)、质量教育培训制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技术措施、质量要求等,充分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组织技术业务学习、岗前培训等形式,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

(7)、质量检查制

施工期间,各工区必须严格建立各种检查制度,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自查自检自评和抽查制度,并对检查结果予以真实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措施,限期改正。

定期检查:

项目部在每月末,由质量管理小组组织实施,各工区领导、质检工程师并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

不定期检查:

主要对验工计价项目进行抽检。

(8)、建立与监理工程师联系制度

项目部、各工区的质检工程师为与监理工程师的联络员,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五、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

(一)质量管理控制依据

1、合同文件:

所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合同文件

2、设计图纸与设计变更:

所有施工工程与设计图符合,并符合有关设计变更

3、质量标准:

所有工程质量均应符合合同文件明确的质量标准

(二)质量控制的任务和目的

参与本工程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指导、检查、管理,严格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评定,使完成的工程项目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规定。

(三)质量控制方法

按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由各部门分工负责,专职质量管理部门统一协调。

根据目标明确、抓住重点、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及时检查总结的要求,每个质量管理过程均按四个阶段进行质量管理。

1、计划阶段——按工程任务要求,确定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编制计划和制定措施。

2、实施阶段——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严肃认真地按质、按量、按计划进度完成规定的施工任务。

3、检查阶段——预检,重点检查计划措施的分工情况;中检,检查计划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情况;终检,对计划措施执行的结果进行检查,并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

4、处理阶段——对计划措施的执行结果进行总结,积累资料。

(四)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

1、工程开工报告

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开工之前,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开工报告审批。

开工报告提出工程实施计划和施工方案;依据技术规范,质量控制指标及检验频率和方法;说明材料、设备、劳力及现场管理人员等项的准备情况;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基础资料

2、分项工程自检报验程序

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班组长检查、施工人员和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申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中间交工报告程序

当组成工程的单位、分部或分项工程完工后,质检人员进行系统的自检,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提出交工报告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经检验合格的工程,方可进行下项工程项目的施工。

(五)施工质量因素控制

1、人员因素控制

人员因素控制,就是对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各种行为进行控制。

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尽量避免人为失误。

坚持以其工作质量确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在人员因素控制中,充分考虑人员的素质,如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为和错误行为对项目质量的影响;要本着量才录用和扬长避短原则,加以综合考虑和全面控制。

要加强政治思想、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质量第一和用户至上”思想;全面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严禁无技术资质人员上岗操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技术交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和工序交接检查等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

改善劳动条件,杜绝人为因素对项目质量的不利影响。

2、材料、制品和构配件质量因素控制

材料、成品和构配件是项目施工的基本物资条件,其质量情况对工程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内容包括:

材料质量标准、性能、取样、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检验程度和标准,以及施工要求的。

所有材料、成品和构配件,均需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或材质检验报告单;钢筋和水泥等主要材料需进行复试;现场配制的材料,必须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验合格后采用。

3、机械设备控制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分为:

施工机械设备控制和生产工艺设备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资基础;机械设备类型、性能和操作要求,施工方案和有关组织管理因素,均直接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

因此必须从机械化施工方案制定、机械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和操作要求等方面严格控制质量。

4、施工方案因素控制

施工方案是项目施工规划的基础;它包括:

施工起点流向、施工程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等内容。

施工方案优劣,将直接影响项目施工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目标实现。

对施工方案的控制,主要是保证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施工环境因素控制

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有:

自然环境,如气温、雨、电和风等;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如地形、地质、地下水和地面水等;技术经济环境:

如地方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供水和供电等;管理环境:

如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织和工作面,以及前道工序结果为后道工序提供的操作环境。

环境因素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特点,要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相结合。

冬季对严寒环境的控制;夏季对炎热环境的合理安排等。

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质量标准保证措施等要求组织实施。

施工测量:

放样是否经过复核无误。

是否进行换手复核,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保证管段在施工中的准确性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以及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验收规定,抽查质量评定表格和工程实际是否相符。

原始记录是否完善,记载是否详实。

是否按规定进行材料实验和检验,其结果是够满足实际要求,合格证件是否齐全。

配料计量是否准确。

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情况,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否正常开展。

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有效地运行。

对违反规定的施工操作方法,施工技术人员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指导纠正后施工。

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检查值班情况,核实值班记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

六、主要技术保证措施

1、模板工程

在模板安装前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方案施工,把好模板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负责人、施工员应经常检查督促。

必须做好垂直和水平的复测,确保模板几何尺寸的准确。

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的验收规范,本工程的模板聚氨酯木模板或胶合竹模板,要确保安装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1)、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根据各部位图纸不同的要求,技术部门先制定模板施工方案。

(2)、作好材料的供应工作,不合格的材料不采用。

做好模板的保养维修工作,选用优质脱模剂。

(3)、做好工序交接的验收工作,坚持本工序工作未完善验收决不插入下一工序的工作。

(4)、质检员必须每日手持检测工具对每个部位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模板安装决不验收。

(5)、防模板变形措施:

模板安装按要求设置对拉螺栓,加固模板的支撑,对拉螺栓应专人检查,选用合格钢筋制作螺栓、螺帽、松紧螺栓;在浇筑砼前所有模板进行测量检查,并在浇筑砼时派有经验的模板工护模,及时检查修正模板,支撑等。

(6)、防漏浆措施:

选用模板或用修复合格的模板安装,避免模板之间缝隙过大,在与已浇砼接搓处,用水泥砂浆抹缝隙,避免砼在接缝处出现漏浆,影响观感质量。

2、钢筋工程

钢筋的各项指标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钢筋制作必须严把制作质量关。

现场应加强钢筋的验收工作,包括技术资料的检验,不合格的钢材决不用在工程上。

技术资料的检验由试验员和资料员共同负责。

钢筋安装过程中,质检员和施工员就应开始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和绑扎质量。

完成后通过班组自检、专职质检员复检,合格后再通知甲方和监理办理隐蔽验收。

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要求由施工负责人开下料单,并有专人复核。

制作时,按编号下料、断料,弯曲误差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制作成型的钢筋应堆码整齐并绑扎编号。

(2)、根据设计要求需用直螺纹连接的钢材在钢筋剥丝时质检员每天不定时检查钢筋制作场,要求连接钢筋的外露丝扣每端不应大于1一个螺距。

(3)、绑扎钢筋前认真看图及有关修改资料,校对料单,按编号取料绑扎。

钢筋间距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绑扎,在绑扎前用量尺量好并用粉笔等工具做好标尺后进行绑扎,偏差控制在验收范围要求内。

(3)、焊接钢筋绑扎接头不得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接头距钢筋弯折处应≥10d。

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4)、钢筋的级别、钢号和直径按设计要求加工,需要替换时,应提前征得设计人同意,办妥签证手续。

(5)、对焊接钢筋应提供焊接试验报告及焊条合格证,焊工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