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638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docx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总6页)

2014年5月关于风湿性心脏病?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患者姓名:

xxx性别:

女年龄:

57岁

时间:

2014年5月30日7PM地点:

内一科护士值班室讨论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参加人员:

主讲人:

xxx?

责任护士xxx进行病情介绍:

病例特点:

1.中老年女性患者,病程急,起病长,因"反复喘累14年,双下肢水肿9年,腹胀1年,加重2天"入院。

2.1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休息后稍缓解,无胸闷、胸痛,于大足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间断输液治疗后缓解。

9年前,患者于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双下肢水肿,间断治疗。

1年前,患者在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腹胀,右侧肝区疼痛不适。

2天前,患者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喘累、腹胀较前明显,门诊以"风心病"收治入院。

3.既往史:

13年前因腹痛于永川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

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年。

1年前于我院住院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4.查体:

T:

36.7℃

,P:

111次/分,R:

24次/分,BP:

119/92mmHg。

端坐呼吸,二尖瓣面容。

口唇紫绀,咽充血,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语颤无增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湿啰音。

心率125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

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

双下肢无水肿。

5.辅助检查:

心电图:

心房纤颤;轻度的ST-T异常;胸导低电压;心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初步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Ⅳ级;2、腹腔积液;3、心源性肝硬化;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慢性胃炎;6、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

1、风湿性心脏病;1.1心房纤颤;1.2二尖瓣关闭不全;1.3前间壁梗塞1.4心功能Ⅲ级依据:

(1)老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

(2)以"反复喘累"为主要表现;(3)查体:

P:

111分,心率125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

(5)辅查:

心电图支持,故诊断。

2、腹腔积液依据:

(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

(2)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

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

故诊断。

3、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依据:

(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

(2)以"反复喘累、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

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

(4)既往有风心病病史14年。

(5)既往诊断已明确,故诊断。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依据:

(1)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1年,故诊断。

5、慢性胃炎依据:

患者以中上腹胀痛为临床表现,既往曾诊断。

6、2型糖尿病依据:

1年前于我院住院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

故诊断。

鉴别诊断:

肺心病:

患者既往无慢支炎、肺气肿病史,既往胸片已排除。

诊疗计划:

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病危、吸氧、留陪、予利尿、纠正心衰、保护胃肠粘膜及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护士长:

根据该患者的病例特点,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该病例及该类疾病的治疗、诊断、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护士xxx提出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心衰致肺淤血有关2.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有关3.活动无耐力:

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4.焦虑不安:

与疾病反复发作、病情重、缺氧有关5.自理缺陷:

与病人呼吸困难和肢体活动障碍有关6.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栓塞、洋地黄中毒7.家庭应对无效:

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有关8.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与双下肢水肿有关护士xxx提出一般护理:

1.环境:

①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②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③定期消毒,减少陪人探视。

2.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限制水分的摄入。

3.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病情好转后可逐步过渡到坐床边或下床活动。

4.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水肿部位防压疮。

5.吸氧:

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缓解呼吸困难,警惕氧中毒。

6.心理护理:

首先要认识到患者焦虑,承认患者的感受,对患者表示理解;其次执行各项治疗前,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减少其不安和紧张。

住院期间也可以向患者介绍其他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士xxx补充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

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发热,体温过高者予以降温。

②有无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尿少等症状,有无肺部湿啰音、下肢水肿加重等体征,防止出现心衰。

③观察有无出现心律失常,防止猝死。

2.皮肤、水肿程度:

①观察患者面色、嘴唇、甲床颜色是否转红,缺氧症状是否改善。

由于缺氧患者常面色发青或灰白,皮肤湿冷,嘴唇和甲床明显发绀。

②观察患者水肿的部位、程度、水肿处皮肤颜色和温度。

Ⅰ度:

轻微压陷,几乎测量不到;Ⅱ度:

凹陷深度<5mm;Ⅲ度:

凹陷深度介于5~10mm;Ⅳ度:

凹陷深度>10mm。

3.咳嗽咳痰情况:

观察咳嗽的时间、节律、音色、性质、伴随症状、与体位改变的关系等。

应多喝水,雾化吸入,促使痰液咳出。

4.防水电解质紊乱:

注意有无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出现时及时处理,口服或静脉补给。

护士xxx补充用药护理:

1.强心剂:

一般选用西地兰等洋地黄类药物静脉注射或地高辛口服。

静推西地兰时应缓慢,推药过程中观察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毒副作用。

且用药前纠正缺氧和低钾血症,以防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2.利尿剂:

患者双下肢水肿,使用利尿剂脱水。

利尿剂常选用速尿、安体舒通口服,监测患者尿量,避免因大剂量利尿引起脱水,酸碱失衡如低钾、低钠、低氯血症等副作用。

3.抗生素: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预防真菌感染,注意观察有无药物副作用。

护士xxx补充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冒、大量输液等诱发因素。

2.饮食:

低盐、低脂肪饮食,避免饮水过多,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

3.2周后来我院复诊,复查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常规。

4.出院带药按时按量服用,门诊随访。

护士长总结发言:

1.风湿性心脏病是由A簇乙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反复发作的非化脓性炎症,可发生于全身各部分的胶原组织,尤以心脏和关节最为特征。

急性发作后,若波及心脏会导致心瓣膜显着损害,而成为风湿性心瓣膜病。

主要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较多,在我国北方较南方发病率略高,多发于冬春季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以二尖瓣受累之机率最高,主动脉瓣次之,三尖瓣较少见,肺动脉瓣受累极为罕见。

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

(1)炎症渗出期:

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映,瓣膜肿胀,变性,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增殖期:

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

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

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瘢痕形成期:

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部位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

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2、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1)心功能不全(心衰):

最常见,发生于50~75%的风心病患者,并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常由于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重体力劳动,妊娠及分娩等诱发。

(2)心律失常:

最常见为房颤,发生于30~40%风心病患者,尤其是左心房显着扩大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多见。

在房颤发生前,多先有房早,房扑或阵发性房颤,以后才转为持久性心房颤动。

(3)呼吸道感染:

由于长期肺郁血,易引起肺部感染,并进一步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4)栓塞(多以脑栓塞为主):

约占5-10%。

是风心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5)咯血:

多见于二尖瓣病变,特别是二尖瓣狭窄。

3、发生急性肺水肿如何处理?

①减少静脉回流:

病人应取端坐位,双腿下垂②吸氧:

高流量,病情特别严重时使用面罩以麻醉剂加压给氧50%酒精湿化吸入③镇静:

吗啡5~10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隔15分钟注射一次。

病情轻者5~10mg皮下或肌肉注射。

吗啡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对于高龄、哮喘、昏迷、严重肺部病变、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者应慎用或禁用。

④扩血管药物:

可静滴血管扩张剂,常用硝普钠、硝酸甘油、酸妥拉明等。

⑤利尿:

静注速尿20~4Omg,以减轻血容量,降低前负荷。

⑥强心:

对于肺水肿伴有心房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很快的病人,给予西地兰0.2~0.4mg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推。

⑦解除支气管痉挛:

氨茶碱0.25g+生理盐水20mliv。

4.如何进行心功能分级

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

I级: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I级:

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IV级: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