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49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docx

鹤峰地质地层构造

鹤峰地质构造

一、地质

(一)地层

地层特征鹤峰县地质层次出露较完整,下自元古代前震旦纪,上至中生代三叠纪中世纪末。

各系地层即前震旦纪、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出露完整。

侏罗纪、新生代第四纪仅个别地点出露,未形成地层。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岩类齐全。

出露地表的岩层主要是沉积岩,占地表的94%,岩石种类以碳酸盐岩(石灰岩、泥质灰炭、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占地表面积的60.5%;页岩(灰绿色页岩、泥质页岩、碳质页岩)次之,占27.6%;石英砂岩和磷块岩各占2.5%,第四季纪粘土占0.8%,有少量变质岩地层,主要岩类是千枚岩、板岩、冰碛砾岩、均系沉积岩变质而成,岩浆岩类主要是出露于走马红罗沟有内斜煌斑岩脉。

地层发育鹤峰县境内地层发育历时13.9亿年,海陆变迁,沧海桑田,曲折演化,演变历程为四个明显阶段。

距今5.1亿年前,县境所处地壳时值大陆开始形成不久,地壳沉降,地形不平,海水广布,前震旦纪、震旦纪地层完整。

距今约3.13亿-5.1亿年,经加里东造山运动,地壳抬升为华南古陆,但地壳继续沉降,再度被海水浸没,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地壳完整。

距今1.83-3.13亿年,地壳沉积加厚,发育了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地层。

到天山造山运动时,沉积系列告一段落。

距今1.52-1.82亿年间,县境地壳渐渐露出海面,到越南造山运动时,进一步抬升变成陆地,从此再没有被海水淹没过。

在燕山造山运动所形成的断褶构造单元和华夏式构造带的影响下,宁静的地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短期剥蚀夷平后,形成了河流深切,山高坡陡的山区地貌。

境内地壳,经内外营力作用,露出地表的岩层,纯系沉积岩类及少量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岩浆岩多为侵入体,为数很少。

早在元生界沉积时期,县境内所处地壳属于古地中海组成部分,地史上各大造山运动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及,到三叠纪中世期末,各系地层出露完整,海陆变迁,沧海桑田,历时13.9亿年左右,后经燕山造山运动抬升为黔东褶皱带组成部分,就再未被海浸过。

(二) 地质构造

境内大地构造主要受华夏构造体系的北东向“多”字形构造,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南段呈北北东—北东向及北北东—北东东向展布的黔东褶皱带的控制,还受到八面山弧形状旋转构造带的影响。

区域上属湘鄂西拗陷,构造线处于北北东向与北东东向的转折部位,构造类型以断褶构造和华夏式褶皱为主。

境内有13条较大断裂,褶皱向斜12条,背斜12条,其分布范围,断裂与褶皱基本一致。

罗川岩断裂   位于中营区青岩村一带,发生在罗川岩复向斜槽部,挤压破碎带宽约百米,糜陵岩化现象显著,先压扭、后压性,致使三叠系岩层局部变质,裂隙深处岩溶发育,多溶洞、漏斗、延伸11公里。

八字山断裂   位于北佳区与中营区交界地段,张性断裂,发生在八字山背斜轴部延伸长约50公里,走向与背斜轴一致,其中长岭至芭蕉湾段还有断层三条,断层处岩层破碎,角砾岩多,侧旁局部则形成众多小型褶皱。

红鹞坪断裂   位于下坪区两凤乡红鹞坪村一带,压扭性断裂,延伸11公里,破碎带宽约10-25米,岩石呈现糜棱化硅化、且多挤压片理。

王家台断裂   位于下坪、城郊、燕子三区交界地段,为先挤压后张开断裂型,延伸6公里,形成挤压透镜体及挤压劈理结构,岩石破碎多。

清官渡断裂   压性断裂,延伸长约25公里(县域内为延伸段),与东山峰背斜轴部呈现剪刀状交叉,从杨坪经金岗、大沟、走马红茶、红罗沟、阳河、金山直到曲溪村,切割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层。

断层面深部呈弧形,沿线岩石破碎,海拔600米以上断层面倾向西北,500米以上倾向东南。

自生桥断裂   走向北东,压性断裂,延伸15公里,位于三锁村、万寺村、大典村、三望村交界处,西抵芭蕉村,该断裂与清官渡断裂之间形成破碎带,含内生金属矿床。

罗川岩复向斜  由罗川岩向斜、大岭背斜及任家台向斜组成。

位于中营区烂泥池经大蒜坪到十望坪一带,延长约40公里,槽底为嘉陵江组地层、东西两翼不对称,西宽东窄、东翼倾角较陡,地层有时倒转,西翼平缓,地层经反复波折成次级褶皱。

八字山背斜位于北佳区内,延伸35公里,轴部出露寒武系地层,严重错位,两翼倾斜相反,西北翼以志留系地层为主,地形较陡,东南翼志留系地层面积宽广,缓坡为主。

鹤峰向斜   位于县城中部至西部,从溪坪经石龙洞、新庄、容美镇、太平、毛坝直抵分水岭,向西同来凤向斜联成一体。

县境内延伸约45公里,槽部地层以嘉陵江组为主,县城附近为巴东组中、下段紫红色砂页岩地层,东部两翼存在次级构造单元。

朝阳坪背斜,延伸10公里,两翼对称,产状较陡,轴部较缓,坡度在5-14度之间。

下角岩向斜,延伸6公里,东高西低,两翼呈明显不对称状。

长岭向斜位于坪溪长岭村一带,北距县城15公里,延伸约10公里,槽部志留系地层中,盛产百合石(生物大理石)。

东山峰复背斜   位于北镇一所坪一白果一走马一水坪一潼泉一坪溪一带,面积约占全县三分之一,由主支和南北两大分支组成。

主支轴线北东向,与走马林场场部杨柳池水库附近分为南、北两大分支。

主支延伸长度约25公里,轴部核心为板溪群地层,被清官渡断裂所切错。

北支从杨柳池至黄柏棚,此段延伸约40公里,杨柳池至骡子界轴线近东西向,后转北东东向,轴面向西北倾斜,两翼极不对称,轴部宽阔,震旦系及寒武系地层为主。

南部分支堰垭背斜,延伸约20公里。

大塘湾至桐油湾轴线大致呈北东向,与主支相接处存在断裂破碎带,轴部地层震旦系到二叠系上统(湖南境内)一次出露,向西南倾没,轴面正常,两翼对称。

二、地貌

(一)地形

鹤峰地处武陵山脉,石门支脉。

主要山脉呈现西南东北走向,形成分水岭断褶相向的石灰岩山地。

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群山矗立,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表破碎,切割深、坡度大。

全县平均海拔1147米。

东南面的江口谷地海拔194.6米,为最低海拔高程点;东北中部的牛驰海拔2098.1米,为最高海拔高程点,两地相对高差1903.5米。

地表坡度平均24.1度。

全县划为低山、中高山、高山三种地貌形态。

(二)山脉境内山脉起伏,山峰林立,主要山脉有9条,大都呈西南至东北走向。

大岭山脉  主峰鹰咀岩海拔2097.5米,长约40多公里。

由于咸盈河切割,分成东西两段。

西段自马鞍山一任家台一大龄一黑神庙一龙竹坪一鹰嘴岩一沙坡一白河岭一彭家山;东段邓家大龄一大明岩一风吹岭一杨树垭一熊掌坪。

马鬃岭山脉   主峰云蒙山海拔2054.2米,由于溇水支流唐家河切割分成东西两段,西段为马鬃岭,东段为云蒙山。

马鬃岭长约29公里,主峰黄龙大包海拔1801.3米,西起鹤宣交界之一天门,经柏杨台一裴家荒一十二台一保老荒一樊家岭一南架山一马鬃岭一黄龙大包一望乡台,然后南折经碑垭一二台一长岭。

云蒙山长约23公里,位于唐家河之南,经神仙茶园一轿顶山一熊掌坪一土地岭一面山一喻家垭一洞儿湾,又在云蒙山处向西北方向分出一支,经土垭一矿垭一丁家岩一青村岭,长约15公里、

牛形界山脉   位于北佳区、太平区境内,为一单列山脉,长约16公里,位于三岔乡的主峰郭家垴,海拔1719米,西起郭家垴一牛形界一横冲一杨家垭一阴坡一芥子坡止。

老土界山脉  主峰牛池海拔2095.6米,地跨溇水与咸盈两大河流域。

被溇水河上游支流切割成三段,西段为老土界,中段为大界,东段为牛池。

老土界主峰燕家大湾海拔1945米,自西经燕家大湾一西家界一肖家坪一肖家垭一秋尖高一老土界一辛亩垭,为太平区西北中部主要山脉,长约14.6公里,山体最宽处7.6公里。

南坡缓、北坡陡,难坡有堆峭型山脊13条,穹形山脊2条,v形山谷14条,u型谷1条,北坡尖峭型山脊19条,穹形山脊2条,v形山谷24条,。

老土界向东北延伸至城郊七泉乡猴子界,其主支山脉长约12.6公里,延伸在枪杆坪、麻旺、二果坪及大溪村四组交界线上,止于芭蕉湾。

山体最宽处3.9公里,南坡度,北坡缓。

难坡有堆峭型山脊13条,v形山谷13条,北坡尖峭型山脊10条,穹形山脊2条,v形山谷13条。

东南分支经三丈坡一八字台一嘿气峰一撒骨龄,直抵鸡公洞,长6.6公里,山体最宽处406公里。

北坡较陡,有堆峭型山脊9条, v形山谷9条,南坡缓,有堆峭型山脊5条, v形山谷7条,猴子界在沙子垴附近向南分出一支山脉名为向家界,向东南转折展布在潭子洞与姜家坪、四坪二村交界线上,经头坡止于康家岭。

中断大界,位于北佳镇与石门乡交界线上,长约10公里,中断除大界外,还有位于石门乡与容美镇交界线上的毛竹山,自大河口一毛竹山一谢家岩。

东段牛池,位于城郊、下坪、燕子三区交界线上,主脉长约31公里,西端起自屏山羊角山一火烧岭一下岩角一三姊妹尖一黄柏营一牛池一木林子,向北经三道拐一安氏坡一八仙岩一郭家岭。

自木林子向西折经天花板一油榨荒一土王寨一下大亮平,长约6公里,自王家山一寻木岭再折向西北经三里荒一龚家垭一小寨子止于云蒙山,向西北方向的分支,长约10公里,这条主脉是溇水河与咸盈河左支流的分水岭。

又在黄柏营处向北再向西折经王家台一簸箕山一土地垭一朱家坡,长约10公里,再从黄柏营处向西南延伸经马鬃岭一长岭一关门山一北古荒一盔骨龄,长约10公里。

还有一支分脉从牛池东北拐角处分出,先向东延至黄柏棚,然后向西南经朱家界一七垭一积谷岭一卢家岭一绳索岭一马鹿山,长约13公里。

青岗岭山脉  位于太平、城郊、燕子三区南部及中部地区,全长52.5公里,被溇水河主支流切割成三段,西段即青岗岭,中断为五峰山,东段走向“s”型,主峰花皮界海拔1701.7米。

西段青岗岭为太平区南部主要山脉,长19.5公里,山体最宽处5公里,西起莫家山一杉木界一卢池岭一熊家坡一青龙咀一沙尖子一青岗岭一牛角尖一阳坡台一土地垭一汪家岭,主峰牛角尖海拔1408.1米。

南坡较陡,北坡较缓,山脊线对称各有28条,南坡v形谷29条,北坡v形谷28条,u型谷1条。

青岗岭向北突出的山结七家山又分为两支平行展布在龙潭、芦坪、官屋三村之间,多为穹形山脊,岩容地貌为主。

中段五峰山,位于坪溪乡境内,长约13公里。

主峰五峰山海拔1430米,北面的八峰山,南面的羊角岩与之平行。

五峰山北折东拐至山崩的红岩与西起朝上坡一龚家坡的山脉相连。

东段西起三里荒一刘家界唐家界一大垭头一廖家垭一火镰岩,然后折向东北经手爬岩一花皮界一大垭一黄家大山一海口尖,又向东折经王家垭一新路破一九金头,自海口尖向北越过青湖岩溶槽地又分为两条呈南北走向的山脉。

西部分支南自唐家沟向北经三台坡一罗家坡一朱家岩一老关寨,老关寨向西至稚鸡岭,向东至三峡又形成一小支东西走向山脊,呈“T”型,全长19公里,主峰老关寨海拔1942米。

东部分支南自腰台坪向北经麻湾一和尚包一云头山,主峰云头山海拔1940米,长约14公里。

朱家山山脉  位于太平、城郊、五里三区境内,被溇水河主支流切割成四段,全长52公里。

主峰黄柏棚海拔1814.5米,西段朱家山起自周家坪村与湖南省交界鸡毛岭一千沟一长坪一管界一朱家山一朱家界一夹湾,长约13公里,主峰1648.6米。

第二段全部位于老村乡境内,名为黄柏棚,呈西北一西南走向,长9公里。

第三段名为失娘尖,位于老村乡与潼泉乡境内,南起风箱台向北东经骡背山一失尖娘一板凳台东折一桥头一史家山一阴坡一卖马台,长15公里左右,山体最宽处7.9公里,主峰失娘尖海拔1632米,北坡陡,南坡缓。

除潼泉村境内有一段穹形山脊外,其余均为尖峭型山脊,南坡有尖峭型山脊线12条,穹形山脊2条,v型谷15条,北坡有尖峭型山脊12条,穹形山脊1条,v型谷15条。

第四段即东段南自白雁头向北经蚂蝗坡一沙岭再折向东北经水桶荒一朱家界一三姊妹尖一大八峰,长15公里以上,为五里区西北边境主要山脉,主峰三姊妹尖海拔1664米。

桅杆坡山脉  位于走马镇境内,总长49公里。

主峰邓家山海拔1913米。

西段桅杆破,从桑、鹤交界冉家湾入境经桅杆破一火烧垭一甄家台一张家台,长约8公里,主峰火烧垭海拔1406.8米。

中段木耳山海拔1233.1米。

东北段邓家山自然岩关以西位于黄连坪与柴沟系林场境内,大岩关以东位于五里与走马两区及湘鄂交界线上。

自西南夏金山起,向东北经金家山一高耳尖一风车口一于家垭一万寺坪一邓家山一朱家台一大垭一辛家界一大岩关一木头界一七姐妹山一牛嘴山一曾家大界一高尖嘴一青草垭一鼓罗山,此段长约33公里,山体最宽处9公里,系断层山构造地貌,三角面山保留完好。

北坡缓,南坡陡,尖峭型山脊只有17条,另有穹形山脊7条,v型谷25条。

该山脉是县城内关内、关外天然屏障,山脊线上垭口众多,从东到西为青草垭,大岩关,堰垭、于家垭、大风垭、风车口、土地垭等都是从关内通往关外的隘口。

七庄界山脉  位于走马区中南部,可分成东西两大段,由南向北平行排列有三列小型山脉,呈格网状,主山脊线总长70公里,主峰测量台海拔1623米。

西段包括七庄界、骡子界、谢家界、王家界、前山、平顶山、木耳山。

东段有三望坡、六二破、王家岭、九岭头等小山。

笔架山山脉  位于走马区东南与湖南省交界线上。

面向西北呈新月状展布,期间有8条主要支脉,整体山脊线呈梳状,总长23公里,主峰饭盆岩海拔1571.2米。

西南自望岭尖一猪梁脊一河鹰包一反盆岩一笔架山一岩门口一阳坡界一黄连尖一黒塘岩向东北止于风头。

另有一条五峰县入境的山脉高家界,经白家坡一牛圈一长湾,长7公里,主峰1737.9米。

(三)山峰

境内山脉海拔高程1000~1200米有14座,1200~1400米20座,1600~1800米30座,1800~2000米15座,2000米以上3座。

鹰咀岩  因山峰突出部位状如鹰咀而得名,海拔2079.5米,位于高原乡迎春埫东北40公里处,为全县第二座最高峰。

云头山  因山峰顶上经常为云雾缭绕而得名,海拔1940米,位于荞云乡响溪坪东北2.5公里处,山脚与五峰交界,

牛池  海拔2095.6米,为本县第一高峰,位于下坪与燕子区交界线上。

峰顶部有一水池,相传曾有一条独角牛,经常来水池中洗澡,故得名牛池。

大明岩  位于县北高峰乡西南边缘,海拔1787.8米,为一刀削般风的特大岩壁而得名。

黄龙大包  位于中营区隔山溪西南1.5公里,别名天鹅孵蛋,海拔1801.3米。

主峰下的众小岭,蜿蜒似龙。

夕阳返照,余辉呈金黄色。

铁肩岭  位于五里区六峰乡,海拔1725米,山峰状如人肩,山上岩石呈铁黑色而得名。

冒鹤尖  位于城郊区新庄乡八峰村境内,西南距碾子坪1.2公里,因是县城附近最高的山峰,得名冒鹤尖,海拔1059米。

麻王寨  位于五里区杨柳乡南村东部800米处,海拔1606米。

改土归流前,土王曾在此扎寨而闻名于世。

容阳寨  位于五里区庙坪东南1.8公里。

海拔1482.6米,传说明末将军唐荣阳在此扎寨抗清。

都会尖  位于坪溪乡沈家河西南105公里,海拔1040米。

此地曾设田土王哨所。

黄柏棚  位于老村乡南9.5公里处,海拔1814.5米,为县城南部最高峰,因盛产中药材黄柏而得名。

牛角尖  位于骡子界林场东北2.3公里处,海拔1569.3米,山峰远眺微曲形似牛角。

观音尖  位于七里坪东北2.3米处,海拔1403米,另有一处山峰位于千户坪西北2.2公里,海拔1079.7米。

此二峰之顶均曾建过观音庙。

听狗尖  位于唐家渡西北面3.5公里处,海拔821.3米。

解放前群众为躲兵伏,常到此处之尖听犬吠声。

庙儿尖  位于马家峪西南2.2公里处,海拔112.米,因山顶之上曾建有土地庙而得名。

(四)高丘

全县共有高丘24个,总面积32.5平方公里,最大的5平方公里,最小的仅有0.4平方公里,海拔在960~1886米之间。

书房湾  位于高原乡迎春埫北1公里处,海拔1886米,面积1平方公里,此湾解放前曾有人在此兴办私塾学堂而闻名。

箩筐岩  位于中营坪西北2公里,面积0.9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次高丘岩形状如箩筐。

龙头包  位于隔山溪西南3.6公里处。

在马鬃岭去土地垭的人行道上。

面积1.3平方公里,海拔1605米,山包形似龙头状。

九蔸台  位于板寮西南2.5公里处,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1319.5米,为山顶峪地,过去此地长有九株大杉树而传名。

水沙坪  位于大坪村东南1.5公里处。

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在湘、鄂两省交界处,因有浸水,土壤为砂质而名。

(五)垭口、关隘

土垭  位于沙家坪东北2.2公里处,海拔1780米,山口宽10米,黄土层侵蚀而成。

一碗水  位于迎春埫西北4.3公里处,海拔1860米,山口宽50米。

山口处生有一眼泉水,井口小如碗,远近闻名。

蛟圆垭  位于下坪西北4.3公里处,海拔1200米,山口宽100米。

此山口有出过蛟龙的传说,是鄔阳至下坪的必经之道。

腊树垭  位于八字山东北2公里处,海拔900米,山口宽30米,过去此垭因有不少白蜡树而闻名,现有公路从垭中通过。

大垭 位于县茅虎坡电视差转站西南0.5公里处,垭口海拔1500米,两侧山高1800米以上,山口宽60米,鹤南公路从此经过。

青草垭  位于刚家湾东北3公里处,海拔1500米,山口宽50米,是锁坪乡向北通往石门县的必经之道,因山口青草茂盛而得名。

大岩关  位于三路口南2.5公里处,海拔1460米,山口宽20米。

是鹤峰关内、外的分界线,为土司时代雄关之一,兵家必争之地。

关口内山坡较缓,关口外山峰壁立。

有“之”字形人行道上到关口,统称九十九道拐。

岩门垭  位于五里区拓洞坪东北2.7公里处。

海拔800米,山口宽30米,山口石壁如刀削,状如岩门。

分水岭  位于杉园西部3公里处,海拔1400米,山口宽100米,是宣恩与鹤峰天然分界线。

又是酉水源头与澧水河支流的分水岭。

水漂子  位于张家包西北2.3公里处,海拔1600米,山口宽200米,垭旁有泉水形成瀑布而闻名。

中龙垭  位于上九洞坪西北3公里处。

海拔1000米,山口宽120米。

山口边有一山逶迤似龙状。

大斗凉坪  位于海坪竹塌西南500米处,海拔1200米,山口宽110米,山口上一平地,当风而凉爽。

岩门口  位于马家峪东南4.4公里、湘鄂两省沿线上。

海拔1400米,山口宽15米,两侧岩石如门状。

火烧垭  位于杜家村西南3公里、湘鄂两省沿线上。

海拔1340米,山口宽40米。

该地山林曾被火烧过而有此称谓。

奇峰关  位于太平区,是鹤峰西部隘口。

地势险要,来鹤公路从关前路过。

(六)岩洞

境内石灰岩面积广,岩容地貌发育,生成岩洞众多。

万全洞  位于县城东北的屏山村,洞高60米,深约50米,内宽40米,门口有巨石砌成的台基,洞门呈圆形在绝壁上端,洞内空旷开阔。

洞内涓涓细流从缝中渗出,各种形状的钟石乳,千姿百态,为容美土司王藏书之所。

晴田洞  位于太平镇东南岩山峭壁上。

洞口似圆顶大门,高25米,宽20米,洞顶岩层厚厚百余米。

洞内宽约50米,高约20米,深150米,面积达7500平方米。

内有伏流,水源充足,系石灰岩溶洞。

洞内生有石钟乳、石桌、石箱,还发现有书卷、画轴、陶器等,洞底表面高低不平,略有起伏,洞型曲折幽深,昔日曾为土王居住。

燕喜洞  位于南村西南300米处,宽2米,高1.7米,深未测。

此洞曾建过庙,并住过土王。

万人洞  位于县城东北4公里处,又名鱼泉寨。

系容美土司营建的“盘石重城”,是迄今保留最完整的土司遗址之一。

洞檐高25米,宽20米,呈椭圆形。

洞外筑有宽3米、高4米、厚约4米得城门,为第一道屏障,城门为条石所筑,保存完好无损。

过了城门后,便是一道封洞式的城垭,仅留一门,为第二屏障,已被洪水冲塌。

城门上刻有“万人洞记”碑文,系土司王田舜年撰写。

牛洞  位于大典东南1.5公里处,宽7米,高7米,深20米,曾有人在洞中养过牛而得名。

(七)峡谷

全县共有峡谷121处,其中峡4处,谷117处,峡长1~12公里,宽0.42~1.5公里,深24~740米。

三峡  位于三园河东南,因有三道峡口而得名。

全长12公里,宽1.5公里,深740米。

车子溪  位于陈家山东南,因地形状如手推车得名。

长1000米,宽200米,深110米。

水溧子  位于白鸟坪3.4公里处,该谷有瀑布飞溅闻名。

孤谷深700米。

海口  位于管扎营西北600米处。

该地形盆口向上,谷深700米。

铜厂沟  位于高坪东北2.5公里处,曾在沟中土法办过铜厂,谷深400米。

大溧  位于庙包东北2.7公里处,此地大片岩石裸露,山水从石面流过,谷深80米,现已在此建立大溧水电站。

黄溧  位于碾子坪东北2.8公里处,岩石裸露呈黄色,谷深180米。

(八)洼地

冷草埫  位于迎春埫东北2公里处,面积0.7平方公里,埫中成长着一种,名叫冷草的高寒草本植物。

岩立坪  位于管扎营东北1.5公里处,面积0.5平方公里,坪中有高大石柱矗立其间。

大堰池  位于万寺坪东北1.7公里处,面积0.3平方公里,洼地中积水成堰,属天然堰塘,因而得名。

后湄  位于红鱼坪西北2公里处,面积0.2平方公里,此埫山后有一湄洞谓为后湄。

金盆盔  位于吕坪西南2公里处,面积0.2平方公里,洼地如盆状,传说此处有一金盆而得名。

水涨坪  位于竹塌东北1.1公里处,面积0.4平方公里,因地势低洼,故雨后常遭水淹。

毛坝  位于太平镇西南3公里处,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2公里,为一狭长平川,盛产稻谷,是本县主要产粮区。

(九)台地

屏山  位于城郊区,离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

宽约2公里,长约40公里,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

西南低,东北高,呈狭长弧形状。

分上、中、下三段,称上、中、下屏山。

屏山地形险要,四周皆峭壁,区域内峰峦连绵,为比较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为一古夷平面抬升而成。

平顶山  位于走马周家台东北2公里处。

四周峭壁千仞,山顶地形平坦,面积2平方公里,为一断块山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