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547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docx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

 

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

(报批稿)

 

余杭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〇一六年五月

 

前言

当前,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数据正逐渐成为新的核心资源,信息网络正成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互联互通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正加快融合、渗透到各产业领域,带来生产和组织效率的提升,互联网思维正不断颠覆传统生产、生活、流通方式。

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新常态”下“新动能”的培育重点和“旧动能”的重要转换器。

国家相继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并将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作为“十三五”发展的重点;浙江省在全国率先举起信息经济发展大旗,制订出台全国首个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杭州市已将“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

余杭作为省内信息经济发展领先地区,已基本形成龙头引领和“双创”推动的发展格局。

“十三五”期间,为加快建设浙江信息经济新蓝海、开辟产业智慧发展新模式、打造中国创新创业新高地,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编制《余杭区“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到2020年。

目录

一、背景与现状1

(一)宏观背景1

(二)重要意义2

(三)现有基础4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战略思路8

(三)发展目标9

三、空间布局13

(一)三城定位13

(二)“互联网+”新业态带15

(三)智能制造带18

(四)“互联网+”绿色生态圈19

四、智慧产业化22

(一)提升强化两大基础领域,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2

(二)引领发展七大新兴产业,构筑创新发展高地24

五、产业智慧化34

(一)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工业新模式34

(二)积极拥抱互联网新思维,培育智慧服务新业态37

(三)开展互联网+融合创新,打造绿色生态新产业39

六、智慧应用42

(一)适度超前,完善信息基础设施42

(二)加快整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45

(三)民生为本,提高惠民服务水平47

七、发展举措50

(一)实施一号工程50

(二)培育两型主体50

(三)加强三城交流52

(四)集聚四大要素53

(五)强化五大保障55

一、背景与现状

(一)宏观背景

1.信息技术突破加快世界经济大变革

当前,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和在各领域的广泛深度应用,带来了世界经济的重大变革:

从生产资料来看,IT时代向DT时代的转变,海量数据不断汇聚、利用开始产生巨大价值,信息资源成为堪比石油的新战略性资源;从生产方式来看,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到一、二、三产各行业、各领域,不但成为不可替代的生产工具,更颠覆原有规则带动产业变革;从生产关系来看,基于互联网兴盛的分享经济冲击传统生产组织关系,打破传统经济秩序,以更优模式对接供需,迸发出大量新业态和新模式。

在此变革期,余杭必须抢抓机遇、率先发力,领跑信息经济新时代。

2.网络经济成为中国动能转换新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强,人口数量红利逐步消减,增长速度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亟需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作为重要内容,提出“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余杭应按国家战略导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十三五”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和经济发展平稳高质。

3.信息经济成为省市跨越发展着力点

从省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战略部署来看,浙江省将信息经济作为七大万亿产业之首,出台了《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力争信息经济发展实现“引领全省、领跑全国”,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

杭州市正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加快信息经济发展作为全市“一号工程”,积极构建信息经济“六大中心”,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余杭作为全省首批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全市信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应根据浙江省和杭州市信息经济发展导向与定位,抓住杭州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机遇期,加快创新、率先发展,力争成为浙江信息经济创新创业的典范和标杆。

(二)重要意义

1.加快智慧产业化是开辟经济新蓝海的核心任务

经济新常态下,余杭面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供给紧张、能耗成本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

而与之相对,近年来信息经济逆势上扬,通过信息技术创新、融合、扩散,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转变社会沟通方式、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和带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因此,化经济转型的挑战为契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集聚信息经济专业人才、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是余杭开辟信息经济新蓝海的核心任务。

2.推进产业智慧化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余杭作为工业强区,基本形成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经济和纺织服装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结构,但在当前全球产业竞争中,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回归战略和东南亚、东欧、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积极承接国际转移的“前后夹击”之势,亟需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以信息经济串联现有产业,以智能制造驱动生产模式变革、以数据驱动生产效率提升,以互联网思维带动供需精准对接,是加快余杭产业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突出全球市场竞争重围,打造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新高地的重要路径。

3.加强智慧应用是建设宜居宜游新城区的核心支撑

随着杭州城市不断“北扩西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余杭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但快速扩张的城市发展也凸显出交通拥堵、医疗教育资源紧张等一系列城市治理新问题。

为适应杭州现代大都市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构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空间,迫切需要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治理城市和服务民生,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打造杭州宜居宜游、产城人景融合的新城区,力争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三)现有基础

1.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新兴业态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余杭信息经济经历了爆炸式增长,2014年余杭信息经济发展指数得分为146.31,位列全省第二。

2015年,实现信息经济增加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占全区GDP的50.1%,领衔全区经济发展。

239家规上(限上)信息经济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剔除重复)1428.42亿元,增长58.6%,总量列全市第二,增速列全市第一。

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电子商务服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主导产业增长均超过30%。

同时,交通、健康、家居、环境等各领域的互联网+新业态和O2O、C2B、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余杭信息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创新、不断融合的大势已经显现。

2.平台载体不断优化,龙头企业支撑增强

“十二五”期间,国家级未来科技城在余杭投入使用,以海创园为核心,梦想小镇、淘宝城、恒生科技园、华立科技园、利尔达物联网科技园、五常西溪软件园、良渚大学科技园、杭州良渚跨境电子商务园等一大批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科创型园区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余杭发展信息经济的平台完善程度居全国前列,是省首批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余杭已引培了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华立科技、达峰科技、利尔达等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并以此为核心集聚和衍生出一大批配套协作企业、关联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3.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创业生态不断完善

以海创园、梦想小镇为代表的平台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创业路演、创业分享、投融资等活动吸引了大量项目、资本、媒体、服务资源。

余杭是全省人才高地之一,多年来一直坚持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政策体制优势、平台集聚优势、龙头企业优势、高校智力资源优势等,吸引和集聚以海归系、阿里系、浙大系为代表的信息经济领域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

目前余杭已累计引进“国千”人才86名,“省千”人才115名,数量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

创业人才、创新项目、资本要素、政策体系的紧密融合,形成“民企+资金+人才”的发展模式,营造了独特而又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

4.两化融合持续推进,智慧应用不断深化

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各领域信息化应用的深化。

2015年,余杭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1.264,位列全省第四;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6.58,全省第一梯队中领先,是首批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智能制造示范区;华立科技、春风动力、老板电器、钱江压缩机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智慧应用方面,华立科技、炬华科技、达峰科技、世导通讯、智坤农业等企业各有侧重,推动了余杭“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镇街“良安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多领域的智慧应用,不断提升余杭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5.政府工作推进有力,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余杭已经把信息经济智慧应用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主攻的“一号工程”,成立了信息经济智慧应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全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重点工作推进和重大项目建设,并形成了人人推进信息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

已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信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信息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设立了信息经济产业引导基金,提高对重点支撑产业、重大示范性项目的扶持力度,仅2015年,已落实信息经济相关企业补助资金约5.8亿元,对信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

总的来说,“十二五”期间,余杭在建立了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较为突出的发展生态、经历了爆炸式的快速增长。

然而针对当前新形势、新趋势,余杭信息经济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期间,余杭应处理好几方面问题:

一是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国在信息经济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现象突出,余杭要在全国信息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必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二是要破解地域发展不协调的格局,余杭信息经济发展中,已出现了未来科技城“进入难”、而临平等地“引进难”的矛盾局面,必须进一步强化未来科技城财智溢出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促进区域协调、产业联动发展。

三是要加快培育好大带小的产业梯队,余杭信息经济领域企业梯队存在断层现象,部分企业加速成长受到空间限制,产业发展中坚力量有待加快培育。

此外,还应正确对待增长速度的问题,余杭在经历了近几年爆炸式增长之后,“十三五”将逐步进入前期项目的消化吸收阶段,增长速度可能回归快速平稳阶段,强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应是这一阶段的主旋律。

综上所述,“十三五”时期余杭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国家产业战略导向和余杭区情特点的重要战略选择,是余杭培育新动能、转换旧动能的重要途径,对于余杭践行“五个发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必须进一步开放合作、主动谋划,突破瓶颈,最大限度发挥出信息经济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努力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版图中的关键板块。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切实贯彻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按照省、市发展信息经济部署和要求,抢抓杭州建设“两区”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驱动,按照“一张图、一本帐、一盘棋+一张网”工作机制要求,以“一号工程”为统领,布局“三城两带一圈”发展空间,加快构筑智慧产业生态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产业智慧化转型,构建产业新体系,不断在全社会推广智慧应用,助力便捷新生活,通过“12345”发展举措,将余杭打造为浙江信息经济发展重要示范基地、全国信息经济重要创新创业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高地和全球消费互联网中心。

(二)战略思路

创新驱动,领先发展。

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基础,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入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加快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同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主动有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打造信息经济领域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发展的先行区。

市场推动,开放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推动信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改革治理机制,优化政府服务,强化制度监管,促进产业创新和规范发展;同时,强化全社会多方参与信息经济发展,继续集聚区域内外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各类资源,着眼全球资源,深化国际高端合作,形成共同发展、开放发展的格局。

生态带动,共享发展。

深化良好的产业生态对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持续营造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营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信息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加快构建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推动各领域的跨界融合、联动发展,形成产业带动应用、应用推动产业的发展格局,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使全社会共享信息经济发展成果。

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抢抓大杭州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根据余杭“三城三镇”各自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差异发展定位,完善配套服务,实现错位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未来科技城在信息经济领域资源要素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平台间协作交流,探索跨区域协同的产业成长、转移、承接发展机制,推动东中西协调联动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信息经济综合评价排名保持全省前三,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1.50以上,信息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00亿元,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继续保持在全区经济中的先导地位,将余杭打造为浙江信息经济发展重要示范基地、全国信息经济重要创新创业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高地和全球消费互联网中心。

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智慧产业化。

力争到2020年,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5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围绕新兴产业领域,力争培育电子商务服务、数字文创、移动互联网三大千亿产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四个百亿产业,基本形成“2+7”智慧产业生态体系。

建成智慧产业科创型园区10个、一批孵化平台和创客空间,力争打造国家级平台载体进一步优化完善。

智慧产业百亿企业达到3家、十亿企业达到8家、亿元企业达到50家、规上(限上)企业500家,并集聚一大批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形成完整的企业梯队。

——产业智慧化。

力争到2020年,全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0,工业企业ERP应用率、MES普及应用率、数控化率明显提高,10家以上企业在信息化“登高”计划中达到两化深度融合卓越水平(A级),全面建成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集聚区和智慧集群。

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力争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互联网金融行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形成较为完善的互联网融资生态圈;智慧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6亿元,建成2个智慧物流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余杭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美丽乡村智慧旅游等示范点;农业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建成4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

——智慧应用与基础设施。

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区、惠及民生、服务产业、提升管理的智慧应用体系。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公共服务基本涵盖全体居民;电子政务管理和应用加快推进,政府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不断提升;基于网格化和集成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基本覆盖主城区。

力争到2020年,全区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40%,其中农产品网络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

全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高,4G网络全面覆盖,5G网络率先试用和商用。

免费无线局域网(wifi)实现公共服务场所和公共区域的广泛覆盖;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200Gbps,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度达到70Mbps、每平方公里拥有移动基站数量3.72个、固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0户/百人、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户/百人;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5G/人。

 

表1余杭信息经济发展现状及目标表

指标

单位

2015

2020

年均增长[累计]

总体水平

信息经济综合评价排名

2*

保持前三

信息经济增加值(剔重)

亿元

619.15

1000

12%

信息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剔重)

亿元

1428.42

2800

14%

信息化发展指数

1.26

1.5

[0.24]

智慧产业化(不剔重)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536.52

950

12%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

亿元

50.49

75

8%

电子商务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526.77

930

12%

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增加值

亿元

214.75

430

15%

物联网产业增加值

亿元

11.51

20

10%

移动互联网增加值

亿元

522.01

920

12%

信息安全产业增加值

亿元

0.30

2.5

50%

数字文创产业增加值

亿元

514.44

910

12%

产业智慧化

两化融合发展指数

86.58

100

[14]

互联网金融行业增加值

亿元

8.63

14

10%

智慧物流产业增加值

亿元

3.67

6

10%

智慧农业示范园区个数

1

4

[3]

智慧应用与基础设施

智慧应用

网络零售额

亿元

332

500

8.5%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

90

95

[5]

信息基础设施

城域网出口带宽

Gbps

800

1200

9.9%

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度

Mbps

33.6

70

16%

每平方公里拥有移动基站数量

3.06

3.72

14%

信息消费

固定互联网普及率

户/百人

33.6

40

[6]

移动互联网普及率

户/百人

85

95

[10]

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G/人

8.2

15

13%

注:

1.带*为2014年数据,出自《2015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可能进一步调整。

2.智慧产业化部分个行业之间未剔重.

三、空间布局

根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总体布局要求,按照余杭点轴系统“三城三镇+大径山”布局形态,以及融入杭州主城的圈层式开发格局的趋势,综合考虑各区块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差异,分别定位,着力打造“三城两带一圈”。

三城定位,根据余杭三城总体布局定位,根据信息经济发展趋势,将未来科技城打造为智慧产业核心区,将良渚文化城打造为“互联网+”融合区,将临平创业城打造为产业智慧化示范区。

两带布局,根据余杭圈层式布局,根据内部圈层(依托优势发展圈)及中部圈层(打造优势发展圈)产业梯度布局的特征,分别打造“互联网+”新业态带和智能制造带。

绿色生态圈,根据大径山生态区的生态保护要求和未来创新创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定位,以互联网助力山地特色的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互联网+”绿色生态圈。

(一)三城定位

按照“一张图、一本帐、一盘棋”的工作推进要求,遵循余杭对于东、中、西临平创业城、良渚文化城、未来科技城三城中长期总体布局规划,根据三城各自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加快信息经济的差异布局、产业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1.未来科技城:

智慧产业核心区

突出未来科技城作为杭州创新大走廊中核心区的作用,利用海创园、梦想小镇、淘宝城、恒生科技园等智慧产业创业创新平台优势,汇聚信息经济高端人才、金融、科技等要素,着力打造智慧产业核心区。

重点以智慧产业化发展为主导,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金融创新为支撑,打造研发经济为主、服务经济与总部经济相协调发展的信息经济生态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高端信息经济核心产业研发基地,对接硅谷资源,构筑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中国新硅谷。

2.良渚文化城:

“互联网+”融合区

根据良渚文化城产业形态、资源要素较为丰富的特点,充分利用环浙大的区位条件优势、良渚文化的历史积淀优势和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代表的工业平台基础,以创意设计为主导,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兼顾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打造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创新区。

着力发展数字内容、工业设计、智能硬件、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科技创新企业的集聚区、院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的试验先导区、先进智能装备制造业重要集聚区。

3.临平创业城:

产业互联网示范区

根据临平创业城城区南拓、加快融入杭州主城区的整体趋势,依托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主平台,以产业智慧化为主线,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着力推进智能制造,兼顾发展物联网、新型电商,积极创建产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打造产业智慧化示范区。

重点以艺尚小镇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拓展区,培育专业化电商楼宇,打造世界时尚品牌跨境电子商务聚合中心;围绕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核心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区以及全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先行区,并加快培育“互联网+”示范集群;同时,加快特色产业园区的智能制造转型,通过产用联动将临平创业城打造为产业互联网示范区。

(二)“互联网+”新业态带

“互联网+”新业态带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服务化趋势明显的余杭内部圈层(依托优势发展圈)及相邻的中部圈层(打造优势发展圈),是杭州主城区功能延伸与拓展区,包括未来科技城核心区、五常、仓前、良渚、乔司、南苑、临平等镇。

“互联网+”新业态带应以海创园为引领,突出梦想小镇、梦栖小镇、艺尚小镇特色,同时加快培育和提升一批智慧产业科创园、一批平台经济集聚园、一批众创空间,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与“互联网+”融合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

1.发挥“海创”引领

加快海创园建设完善,充分利用海创园人才改革发展试验区的优势,浙大、阿里、西溪生态优势等,瞄准信息经济各重点领域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技术与项目,加快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优质科技资源集聚,促进项目孵化和加速成长,不断推进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和全国信息经济创新创业高地。

2.突出“三镇”特色

——梦想小镇:

互联网创业首选地。

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为主导,加快集聚创业大学生、创新项目、投资基金、相关服务机构等,着力发展电子商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互联网产业及相关金融产业,打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