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6556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CL报告影响体温变化因素的研究Word格式.docx

在人体一日体温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人体在一天中,在清晨刚醒时最低,从7~9时急剧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至17~19时达最高值,继而下降,至23~24时达稳定值。

正常人上、下午温度相比较,一般下午比上午高,但也有下午比上午体温低者。

在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的差异的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男性比女性的体温略微偏高。

在运动对人体体温的影响这一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大量放热,引起体温升高,但是,由于运动过程中由于出汗的缘故,使得汗液蒸发带走大量的热,往往导致体表温度降低。

在饮食对人体体温的影响这一实验中,我们发现,进食后人体体温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暂时性的升高。

在情绪变化对人体体温的影响这一实验中,我们发现,一般来说,强烈的情绪波动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跳加快。

从而引起体温升高。

在药物对人体体温的影响的实验中,我们仅对对乙酰氨基酚这种退烧药对人体体温影响作了粗略的研究,发现它在人发烧时有较明显的退烧作用,而在人体无发烧症状时,对体温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体温饮食运动情绪变化药物

Abstract

Bodytemperatureisnotonlyanimportantreferenceindex,butalsooneofthemostbasicphysiologicalindexesinclinicaltreatment.Bodytemperaturechangeswithtime,diet,exercise,moodchanges,drugsandsoonmanykindsofotherfactors.Thispaperisstudiedthelawoftemperaturechangesinonedayandrelatefactorsontemperaturechanges.

Weresearchedsomerelevantliterature,andthenweformulatedsevenexperiment,throughthesevenexperimentswefoundtheruleoftemperaturechangeinadaytime,anddiet,exercise,moodchanges,theinfluenceofdrugsonthebodytemperature

Intheexperimentofhumanbodytemperaturevariationlawofoneday,wediscoveredthehumantemperatureisthelowestinearlymorning.Fromseventonine,ithasrisensharply,whenthenslowlyriseuptothepeakduring17to19,during23to24,itbecomestable.Usually,comparetothetemperatureinafternoon,thetemperatureinthemorningislower,whilesomeone’stemperatureinthemorningishigherthanthatintheafternoon.

Intheexperimentsoftheinfluenceofsexualfactoronthetemperature,weconcludethatthetemperatureofmalesisonthehighsidethanthatoffemalesslightly.

Intheexperimentsoftheinfluenceofphysicalexerciseonthetemperature,weconcludedthatthemovementofskeletalmusclecausesthebodytemperaturerise,however,becauseofsweating,evaporatingtakeawayalotofhot,andsurfacetemperatureofthebodyalwaysdrop.

Intheexperimentsoftheinfluenceofdietfactoronthetemperature,wefoundthatthehumanbodytemperaturewillbetemporaryriseaftereatinginaperiod.

Intheexperimentsoftheinfluenceofmotionalfactoronthetemperature,wefoundthat,ingeneral,thestrongemotionalvolatilitywillmakehumanbodymetabolismandtheheartbeatfaster,whichcausetemperaturetorise.

Intheexperimentoftheinfluenceofdrugfactoronthebodytemperature,wejustroughlystudytheinfluenceofacetaminophenonhumanbodytemperature.Wefounditcanmakeapersoncooleddownobviouslywhoisinfever,andithadnosignificanteffectonbodytemperaturewhohasnofeversymptoms.

Keywords:

bodytemperaturemooddietmovementdrug

绪论

众所周知,人体为恒温动物,其体温保持在37℃左右。

但是,恒温并不代表体温一直恒定不变,事实上,正常的人体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在37℃上下波动。

并且不同人之间由于身体状况差异,彼此体温也会略有不同。

甚至同一个人在一天之内,体温也会有所变化。

我们小组就影响①体温变化的因素②一天内人体体温变化规律③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差异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和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章人体体温原理及体温测量方法

第二章人体一日体温变化趋势

第四章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的差异

第五章运动对人体体温的影响

第六章饮食对人体体温的影响

第七章情绪变化对人体体温的影响

第八章药物对人体体温的影响

第一章人体体温原理

体内肌肉运动、食物吸收以及其他维持基本代谢率的生命活动都会产生热量,因此机体都具有一定的体温。

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低等动物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比较原始,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冷血动物”(poikilothermicanimal),又称“变温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可通过下丘脑的调控维持较为恒定的体温,称之为“恒温动物”(homeothermicanimal)。

(一)体核温度和体表温度(CoreTemperatureandShellTemperature)

我们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coretemperature)。

体核温度指心、肺、脑、腹腔内脏等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比较稳定,昼夜变化幅度在±

0.6℃之内。

由于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它们的温度略有差别。

安静时,肝脏代谢活动活跃,温度最高,其次是脑、心脏和消化腺;

运动时,骨骼肌的温度最高。

由于血液的不断循环,深部各器官的温度会经常趋于一致,因此体核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内脏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因为体核温度及体核血液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通常用腋窝温度(axillarytemperature)、口腔温度(oraltemperature)和直肠温度(rectaltemperature)来代表体温。

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比较接近体核温度。

口腔温度的正常值为36.7~37.7℃,因其测量比较方便,且所测温度比较准确,是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但对于哭闹的小儿和躁狂的病人不宜采用。

腋窝是临床上采用比较广泛的测温部位,但腋窝皮肤表面温度较低,必须使上臂紧贴胸廓,使腋窝密闭形成人工体腔,机体内部的热量才能逐渐传导过来,且测量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测量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4℃。

食管中央部分的温度与右心的温度大致相等,鼓膜温度变化与下丘脑温度变化一致,且它们体温调节反应的时间和变迁过程也很一致,因此在实验研究中常将食管温度作为体核温度的指标,将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

体表温度(shelltemperature)是指人体外周组织即表层的温度,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部位的温度。

体表温度不稳定,且各部位之间的差异大。

特别是皮肤温度(skintemperature),一般比体核温度低几度,受环境和衣着等情况的影响,波动的幅度较大,体表各部位皮肤的温度差也大。

皮肤温度受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厚度的影响,也受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在环境温度为23℃时测定,足部皮肤温度为27℃,手皮肤温度为30℃,躯干为32℃,额部为33~34℃,四肢末梢皮肤温度最低,越近躯干、头部,皮肤温度最高。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体核与体表温度的相对比例可出现较大的变动,在较冷的环境中,体核温度分布区域较小,主要集中在头部和胸腹内脏,在体表与体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

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核温度可扩展到四肢(见图7-3)。

图1-1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ArrangementofBodyTemperature)

恒温动物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受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小,一般不超过1℃。

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有赖于机体的产热过程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三)机体的产热过程及其调节:

1、主要的产热器官

安静时:

骨骼肌的产热量占全身总产热量的20%左右。

呼吸、循环以及脑和脊髓活动的产热量则占30%,肝、肠、肾及其它组织产热量占50%。

内脏器官中以肝的产热量最大,因它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

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成为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要占总产热量的90%以上。

2、产热过程的调节

产热的过程实际上是物质代谢的过程,是体内物质化学分解的结果。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将反射地加强产热过程。

如人体在12℃的凉水中浸浴20分钟,氧耗量可增加1-2倍。

这时产热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骨骼肌和肝脏中代谢过程的加强,反之,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代谢率就会下降。

在寒冷刺激下,肌肉产热量的增加主要来自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加强。

这时肌肉的活动方式有两种:

①许多肌肉群不协调的收缩,称为寒战(发抖),同时伴有竖毛肌收缩。

最强的寒战可使体内产热增加4倍。

②通过随意运动。

在人体感觉寒冷时经常进行踏步或做体操等动作,以增加体热的产生。

(二)机体的散热过程及其调节

1、散热的方式和途径

体内各组织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在体内,血液流经皮肤血管时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去,因此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散热的途径主要以皮肤为主,小部分由呼吸道蒸发散热。

少量的热量用来加温吸入的冷气或冷饮、冷食;

随尿和粪的排泄而散放。

经皮肤直接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

(1)辐射:

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不断辐射出波长很长的红外线,通过空气层而被周围较冷的物体吸收。

环境温度越低,人体由辐射散放的热就越多,安静状态时以此方式散热占机体总散热量的60%左右。

环境温度若高于皮肤温度,人体将吸收周围高热物体的辐射能而提高自身的温度。

环境的湿度很大时,辐射散热的效率略有降低。

(2)传导:

指人体与温度低的物体直接接触时,热经过冷物体散发于体外的一种散热方式。

因传导而散热的速度,取决于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度以及二者的接触面的大小。

人在空气中活动,由于空气的导热性差,加之人体与固体环境的接触面也有限,所以传导散热量是4条散热方式中最不重要的一条。

在特殊情况下,传导散热才有意义。

(3)对流:

指体热借助于空气的流动而散热于体外的一种散热方式。

因此,对流散热取决于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这是人体在冷环境中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散发相当大的一部分热量。

由于空气的比热低,紧贴人体皮肤的空气后很快变温,温热空气的重较轻于是上升,并为冷空气所补充。

温冷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对流,使皮肤与其附近的空气间存在温差,这样对流也就可以不断进行,有效地使人体表面不断散热。

人在有风的地方或冷水中对流速度增加,散热也增加。

显然,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都接近于体温时,则不发生对流。

(4)蒸发:

指热通过体内水分转化为气体对散发于周围环境的过程。

人体皮肤不断排出的汗液,每蒸发1g汗液皮肤可以散放0.58千卡的热量。

人体皮肤蒸发散热,通常有两种方式:

①是从皮肤角质层渗出的水分,称为不知觉蒸发(也称不显汗,其实这不是汗液),在较低环境温度中(29℃)以下,人体安静时的皮肤水分蒸发,大都是这种,正常在24小时内的不知觉蒸发,约为600-700ml水,体温每升高1℃不显汗可增加15%左右。

与汗腺活动无关,不受本温调节中枢控制。

②是由汗腺所分泌的汗液,称为知觉发汗(明显汗),人在高温环境中(30℃以上)或在劳动、运动及情绪激动时的发汗、就属此类。

2、汗液的分泌过程:

汗液的成分主要是H2O,约占汗液重量的98%-99%,比重介于1.002-1.003,PH4.2-7.5之间。

固体物最多的是NaCl,平均约为300mg/100ml,其它为少量的尿素、乳酸、脂肪酸等。

因此发汗除散热外,还具有排泄功能。

汗的分泌可由两种情况所引起:

①热刺激:

无论是外界气温高,或是体内产热增加,都可促进发汗。

这一情况下,发汗的区域分布很广,包括全身各部位皮肤,而以前额、颈部、躯干的前后面、腰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为最多。

②精神紧张,此时也促进汗液分泌。

发汗部位以手掌、足跖、腋下三处最多,其它部位就很少。

3、血液循环和呼吸在散热过程中的作用

血液循环在散热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血液循环保持体温恒定也起着较大作用,因为血液不断循环流动,身体各部位的温度才能保持均匀,身体内部的热量才能传递到体表。

另一方面,皮肤的蒸发散热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皮肤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呼吸机能在热代谢过程中也起作用,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或体内产热加强时,都能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频率加速,借呼出气体而散热。

(四)体温的调节机理

体温的相对恒定,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两过程不断进行精确的调节。

调节体温的中枢,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很多部位,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几乎都有与体温调节有关的中枢。

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中枢性温觉感受神经元起调定点的作用。

其功能恰似身体的恒温器。

正常人体温度调定点为37℃左右,当高于或低于时,下丘脑便开始活动。

冲动的来源:

①来自位于皮肤、内脏粘膜表面的温度交感器。

②也来自血液温度变化的直接刺激。

从而发出信息,一方面控制产热器官,如肝、骨骼肌等的活动。

另一方面控制散热装置、如汗腺、皮肤血管等的活动。

以实现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的平衡,使机体深部温度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举例:

外界温度降低→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热中枢→运动N和交感N系统→引起肌肉紧张、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分泌加强→加强肝糖元分解、加强组织的氧化过程→产生大量热能→体温→升高

1、产热中枢与散热中枢的关系:

相互作用,密切联系。

当产热中枢兴奋时,将通过相互诱导使散热中枢抑制,体温升。

当体温升高后,又刺激散热中枢,产热中枢抑制,保持体温恒定。

2、通过大脑皮质建立的条件反射

在正常情况下,体温调节中枢是受大脑皮质制约的,寒冷或温热的刺激都可建立条件反射。

1腋窝测温法

由于腋窝测温安全、方便且患者易于接受,故目前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测温部位。

其最大优点是简单,能连续测温。

缺点是测温时间较长,准确性不高。

腋下测温时间各教科书规定一致,均为10min,而且很多学者在研究颈下、背部、腹部、腹股沟、肘部、直肠等部位温度与腋窝温度的差异关系时,腋下测温时间也是以10min为标准。

比较了腋下5、7、10min的测温结果,提出7min为腋下测温的最适时间。

随机对照实验却发现,腋下测温5min即可达到确切反映患者体温的目的。

国外学者认为腋下测温时间至少应在3min以上。

腋窝温的正常值为36℃~37.4℃。

2口腔测温法

该方法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仍然使用。

不论使用水银口腔测温计还是电子口腔测温计,经强力消毒后,基本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其优点是操作容易,无痛苦,测温值受外界影响较小,舌下温度比中枢温度和深部组织温度略低,其差异临床可忽略不计。

缺点是不能连续测温。

教科书对口腔测温的时间要求各不相同.有3min、3~5min和7~8min几种。

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口腔测温时间以5min为宜。

对于口腔测温的部位,研究发现,将体温计放于舌下闭口3min为宜。

舌上闭口与舌下张口测得的数值则偏低。

3直肠内测温法

此方法是目前唯一的无创性侵入性测温法。

因其不受室温影响,又有来自痔动脉的丰富血供。

直肠温度测量的其它缺点,包括病人不愿意接受、偶有危险以及引起肠道致病菌或耐药菌群的传播。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临床研究仍将直肠温度作为疾病变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此方法受患者体位限制多用于小儿的体温监测。

有学者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只要体温计插入肛门内深度符合要求且固定,肛温在1、2、3min所测得数值近乎相同,表明肛温测试1min即能较可靠地反映机体的真实体温情况。

4膀胱和尿液测温法

适用于泌尿系有炎症、手术后的监护和危重病人的观察。

缺乏设备的单位可以采用尿液测温。

在20℃室温下,即刻测100ml盛在塑料容器中尿的温度,所得数值和膀胱内测温仅差0.1℃,较口腔测温还要准确,值得推广。

5红外热像仪测温法

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人群的体温初筛,在我国SARS疫情流行期间曾发挥了极大作用。

测量时需保证检测距离3~5m,被检者正面对准镜头ls即可。

虽然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快捷方便、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等优点,但其所测温度平均比口温低1.40℃~2.16℃,不能代替水银体温计供临床使用。

人体体温在一天之内不断在小范围内变化,但也是相对恒定的。

人体体温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但一般相差不超过1摄氏度。

下图是理想状态下人体一日体温变化表:

图2-1

如图所示,一日间体温可有三个高峰,第一、二个高峰分别出现于早、午饭后一小时左右,第三个高峰在下午5时以后。

其中第三个高峰温度最高。

早上渐高起来,从温暖被窝转到清晨较低室温,会打喷嚏,或打冷震,全身肌肉收缩,产生热量。

中午最高,饭后,体温最高,身体自然调节,想睡不想动,以免体温再升。

三四点(渐低),体力消耗大,血糖偏低,需喝下午茶吃饼食补充。

晚上(最低),入睡,活动减少,体温最低(低于37)。

进餐、剧烈运动、情绪变化等会使体温升高,具体情况及原因将在接下来几章一一列出。

体温在不同人之间也略有不同,人在不同状况下体温也有变化。

关于对一天内人体体温变化规律探究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一天内人体体温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

人体在一天内体温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实验仪器:

每人两只水银体温计(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分别用作腋下温度以及口腔温度的测量。

实验对象:

全体小组成员,实验对象处正常的生活状态,除正常的饮食外,不得服用其他药物。

实验内容:

从早上8:

00至晚上23:

00,所有小组成员每一小时测一次口腔温度及腋下温度并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需保持心态平和,无剧烈运动。

除正常饮食外,不得服用其他药物。

实验结果:

图2-2

图2-3

注:

原始数据详见附录表1-1,1-3,1-4,1-5,1-6,1-7

实验结论与分析:

我们实验验证了昼夜间体温的周期性变化:

一天之间,在清晨刚醒时最低,从7~9时急剧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至17~19时达最高值,继而下降,至23~24时达稳定值。

但进食、运动等多种原因会影响人体体温,因此,12;

00之后出现一个高峰,18:

00又出现一个高峰,12:

00与18:

00是吃饭时间。

正常人上、下午温度相比较,一般下午比上午高0.17℃(腋窝温)和0.12℃(口腔温),但也有下午比上午体温低者。

为什么人体有这样的周期性体温变化呢?

目前人们做了各种猜测,但原因迄今尚未阐明。

经讨论,我们小组认为:

这种周期性变化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因,是由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所形成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

它的变化,可能同机体昼夜间活动与安静的节律性、代谢、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周期变化有关。

第三章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体温差异

男性与女性间的体温差异

一般来说:

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0℃。

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a)神经方面:

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比男人身上的灵敏,女性有繁殖后代的使命。

在怀孕期间,子宫内的胎儿需要恒温环境,而子宫在躯干内,所以,女人的躯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护。

要实现这一目标,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必须更加敏感。

b)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激素)作用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

c)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是一个原因。

在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后,我们小组在有关性别年龄对体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上决定对小组中男女的体温进行一日体温的测量,得到几组数据以后进行比较,并参考查阅到的资料得出最终结论。

对于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