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669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9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江连接线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可以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过程更加科学民主,有助于环境保护措施和有关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可以给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和公众带来益处,公众对项目的各种意见、看法和建议都能体现在公众参与的结论中,因此公众参与能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加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

公众参与可使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它作为一种协调工程建设和社会影响的手段,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起到了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尤其是对大型建设项目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大的项目。

公众参与可使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测分析更加完善,提出的建议更加合理。

为了充分了解拟建公路沿线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保障受影响人群的正当权益,本次项目环评组采取了沿线个人意见表和沿线企、事业单位机构访谈两种形式进行调查和意见征询工作。

7.2公众参与调查

7.2.1 调查范围

主要调查拟建公路两侧直接受到影响的社区。

被调查人主要是项目所在地古宜镇、良口乡、程村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以及从江县贯洞镇的群众团体、学校、居(村)委会代表和受影响居民等。

7.2.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

  1、被调查对象对拟建公路所持的态度;

  2、被调查对象对拟建公路的路线走向、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意见,如拆迁、征地、赔偿、安置等;

  3、该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民俗等人文特点的影响持何意见。

7.2.3 调查方法

采用公众意见征询表及小型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组人员首先向被调查对象详细地介绍拟建公路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路线走向以及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再由被调查人自愿填写公众意见征询表或自由座谈形式口头发表看法并由调查人记录备案,最后通过整理、汇总进行分析。

调查表分两种形式,见表7.2-1及7.2-2。

表7.1-1三江至从江公路工程沿线公众参与调查表(群体访谈)

工程概况:

本项目分两期工程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包括三江至良口段改建(K0+000~K31+494.784)、良口至从江(省界)路面改造段(GK0+000~GK66+760)及三江连接线(LK0+000~LK1+857.202)。

起点接建设中龙胜至三江公路终点,往东经程村、南寨、产口,沿都柳江北岸往西,经洋溪、波里、富禄,经八洛、梅林,终于石碑附近的贵州、广西两省区交界处。

路线长97.016km。

其中八洛附近4.07km(K72+740~K76+810)位于贵州省境内。

三江连接线起于三角渡道班,经滩头农械厂至县城鸡公桥头。

路线长1.857km。

二期工程为良口至从江新建段(K31+000~K97+360)在良口附近跨都柳江,经洋溪、高安,在富禄附近跨回都柳江北岸,沿都柳江经八洛、梅林,终于石碑附近的贵州、广西两省区交界处。

路线全长66.36km。

三江至从江公路一期改建工程起点至良口段及三江连接线采用设计速度60km/h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局部困难路段按40km/h设计速度进行调整,路面改造段按四级路标准建设。

三江至良口段路基宽度8.5m,三江连接线路基宽度12m,良口至终点路面改造段路基宽6.5~7.5m。

二期工程良口至终点段采用设计速度60km/h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局部困难路段按40km/h设计速度进行调整,路基宽度8.5m。

本项目一期工程拟于2006年10月开工,2008年10月建成,工期为2年。

二期工程待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决定。

访谈

主体

1、该公路的修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2、该公路的修建对当地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其减缓措施的建议。

访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职业

职务

文化程度

单位或住址

访谈纪要:

访谈人代表(签名):

组织访谈或记录人(签名):

访谈日期:

2006年2月日

表7.2-2三江至从江公路工程沿线公众参与调查表(户籍访谈)

访谈对象姓名

户籍人口人,其中劳动力个

耕地面积亩

住房:

砖混间m2;

砖木间m2,

土木间m2;

简易间m2;

家庭年均纯收入(元)

主要收入来源(元)

种植业

(粮、菜、经济、果、林)

养殖业

(饲养,鱼)

副业

(建筑、贩运、外出打工)

企业

(小加工厂,作坊)

水产业

(捕捞,养殖)

其它

主要生产、交通工具,家用电器

拖拉机

汽车

摩托车

电视机

农具

(自行车、缝纫机、电话)

修建该公路与你户相关影响类型

征地

拆房

征地、拆房

不征地、不拆房

是否赞同修建该公路

赞同

不赞同

不知道

修建该公路对谁有利

国家

集体

个人

修建该公路要占部分田地,要拆迁一些住房,你对此有无意见

没有

是否了解公路建设征地、搬迁、安置的补偿政策

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是否服从征地、拆迁和重新安置

服从

有条件服从

不服从

公路带来的何种环境污染对你影响最大

汽车尾气

灰尘

建议采用何种措施减轻影响

隔音墙

远离村庄

注:

1、凡问答一栏请用“√”表示你对每个问题的态度,如赞成划“√”等;

2、对于其它意见和建议以及一些具体要求,请书面表达,可附纸说明。

访谈对象(签名):

访谈人(签名):

7.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拟建公路沿线的居民特别是受影响居民对该项目的基本态度和要求,评价单位在公路沿线乡(镇)政府大力协助下,对拟建公路沿线村镇部分居民和一些受影响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150份,收回144份。

被调查对象主要有农民、工人、干部、教师等。

调查对象的填表情况详见附件。

根据沿线公众意见调查汇总表,统计结果见表7.3-1。

表7.3-1 三江至从江公路沿线公众意见汇总表

主要调查内容

比例(%)

1、你对你们地区现有的交通条件是否满意

(1)很好

32

(2)不好

68

(3)不知道

2、你认为在你们地区改造这条公路

(1)有必要

98

(2)无必要

2

3、你认为应该改善哪些公路设施

(1)路面

(2)桥涵

17

(3)防护绿化

47

4、你认为公路升级是否会给沿线人民带来利益

(1)是

100

(2)否

(3)不清楚

施工期的影响

5、公路改造施工期间,你认为下列哪些问题对你生活影响最大

(1)噪声

54

(2)扬尘

23

(3)安全

27

6、是否希望施工人员租用村里的房子

7、公路施工期间,你认为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1)封山放炮的安全

72

(2)孩童在路上玩耍

75

(3)施工车辆的速度

8、公路施工期间,对您的经济收入有什么影响

(1)增加经济收入

37

(2)减少经济收入

9

(3)无影响

营运期的影响

9、公路运营后,车流量将有所增加,您认为哪些方面对您生活有影响

(1)汽车声音

65

(2)占地后农业收入下降

19

(3)扬尘

16

10、公路上交通量的增大,您会不会觉得很吵

(1)非常吵

12

(2)有点吵

57

(3)不觉得吵

31

其他

11、假如公路离学校或医院很近,您希望

(1)路线远离学校或医院

15

(2)将学校或医院搬迁

21

(3)采取措施保护学校或医院

64

12、目前您生活的地方环境很好,那么您认为公路改造对环境的影响

(1)很大

(2)不大

(3)没有影响

24

13、对于公路征用土地,您希望

(1)合理补偿

69

(2)不能征地

3

(3另外分给土地

58

公众其他主要观点和要求

1、要求变更良口都柳江大桥桥址;

2、要求三江连接线采用现有旧路方案,以利于城市发展;

3、要求雇佣当地的农民参加公路建设,以提高经济收入;

4、要求尽量少占耕地,对占地拆迁进行合理的补偿;

5、要求不得在农田内取土;

6、要求在学校、医院和临路近的村庄加强施工管理,避免高噪声施工扰民,并于营运期在上述路段设置限速、禁鸣和安全标志;

7、要求加强施工管理,做好交通协调工作,避免阻碍现有交通;

8、改善公路的防护工程,避免水土流失;

9、要求施工中不能破坏农田灌溉水利系统,不能造成河流堵塞;

10、沥青搅拌站的沥青延期影响问题。

沿线政府机构、团体、普通群众、受影响居民绝大多数拥护该公路的建设,并要求尽快建设该公路。

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该公路的修建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所有被调查对象一致认为该公路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对文物古迹、景观没有不利影响。

大多数被调查者同意该公路建设征用部分土地、拆迁部分住房并服从安置,全体被调查者要求经济补偿,且资金落实。

但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征地拆迁政策不了解或只了解很少一些。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公路建设对自己较大的不利影响是公路营运后行驶车辆产生的噪声及扬尘,最大的隐患是安全问题。

7.4公众关注问题的答复

在公众参与过程中,评价组发现当地人民积极支持项目的建设,迫切要求项目早日改造完成。

沿线群众对公路修建的环境影响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认为施工中的噪声、安全是公路修建最大的影响。

在咨询过程中集中提出了一些他们关注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评价组仔细研究了这些问题,并会同设计单位提出了相应的减缓措施,并将之反映在本报告中。

以下将是评价组对公众关注问题的答复。

(1)良口大桥桥位选址的问题

公众和地方政府强烈要求:

将良口都柳江大桥的桥位重新选址,使更好的促进良口乡经济的发展,方便百姓。

解决办法:

评价单位在本环评报告方案比选章节已提出将群众和政府提出的方案作为比选方案,并通过对各方案的环境影响因素比选,得出结论其提出的桥位方案比较合理,建议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尽量采用环评推荐的方案。

(2)三江连接线方案问题

公众和地方政府要求:

采用现有旧路方案,以符合地方规划的要求。

评价单位在本环评报告方案比选章节已提出将群众和政府提出的三个方案作为比选方案,并通过对各方案的环境影响因素比选,得出结论其提出的利用原旧路方案比较合理,建议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尽量采用环评推荐的方案。

(3)雇用本地劳动力的问题

雇用当地的农民参加公路建设,使他们在项目中获得报酬,以提高经济收入。

评价单位将该要求告知有关部门,区交通厅指示三江县交通局在公路施工期间必须雇用一定数量的本地劳动力,经过技术培训后加入到施工队伍当中,这样可以满足当地群众的要求,使他们在项目中获得报酬,提高经济收入。

(4)少占耕地,对占地拆迁进行合理补偿

公众要求:

尽量少占耕地,对占地和拆迁进行合理补偿

项目建设单位确定本项目拆迁办作为项目拆迁安置的负责机构,负责制定项目的拆迁安置行动计划并具体负责项目的拆迁安置工作。

建设单位承诺,将按照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策要求,做好项目的拆迁安置工作,确保沿线群众不因项目建设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5)不得在农田中取土问题

不得在农田中取土

在工程设计当中,取、弃土点进行慎重选择,不得占用沿线的耕地,并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加强对取、弃土点的水土保持和恢复工作,将相关规定列入招投标的合同中,强制承包商执行。

(6)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的噪声和安全问题

学校、医院和临路附近的村庄加强施工管理,避免高噪声施工扰民,并于营运其在上述路段设置限速、禁鸣和安全标志

柳州市交通局和环保局将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环境监督,禁止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学校上课时和夜间施工,若确有需要,施工单位需在与学校和地方协调同意后方可进行。

针对营运期的交通安全问题,评价组已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制定了相应的降噪措施,并拟在上述学校、医院、集中居民路段设置限速、禁鸣、交通安全标志。

上述措施在公路建设时切实落实后,则可解决工作关心的这一问题。

(7)交通干扰问题

施工过程中不应影响现有交通,不能影响居民出行、儿童上学、病人就医等

施工期拟采用半幅路面施工,半幅路面继续通行的办法避免对现有交通的干扰。

此外,在施工路段切实加强管理,施工方在施工路段设置“前方施工、减缓车速”的警示牌,必要时应在施工路段设专人负责指挥来往车辆的通行。

在切实采用上述措施后,可将对现有交通的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

(8)水土流失问题

改善公路的防护工程,避免发生水土流失

拟议项目全线设计了240846m3排水与防护工程,待完工后,道路两侧水土保持能力将得到提高。

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要求其在路基边坡填筑、路堑路内侧山体切割后15日内实施防护工程,对普通路段的路堤边坡采用草皮防护,对浸水路基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对路堑边坡采用草皮防护。

(9)对农灌系统和河流水系的影响

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破坏现有农灌系统,桥涵施工不得堵塞河道,以免影响正常的农田灌溉

在施工前加强对承包商和施工人员的教育,要求其在施工时加强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确保这些设施的畅通,禁止将施工物资随意堆放在农田沟渠内,禁止将废弃土石方倾倒入排灌渠道内。

桥涵的施工避免土石方直接进入河流引起堵塞。

从积极方面考虑,桥涵和道路排水系统改善后,可以更好的防治道路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发生河流和灌溉系统堵塞的几率大大降低。

(10)沥青搅拌站问题

沿线部分公众关系沥青搅拌站的设置位置,要求搅拌站原理村庄、学校和医院等。

在设计阶段在项目沿线集中设置1~2个沥青拌和站,减少沥青延期的影响范围,拌和站选址应尽量远离村镇、学校等敏感点,至少在附近村庄或其他环境敏感点的下风向200m以外。

施工时加强对沥青拌和站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其严格执行封闭式沥青熬化作业,严禁沿线随意设置小型露天拌和场。

  

8水土保持方案

8.1编制依据及目标

8.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8.2.1方案设计深度及水平年的确定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三江至从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本项目一期工程于2008年10月竣工,该方案水平设计年为公路竣工后的第一年,即2009年,二期工程于2016年竣工,水土保持方案水平设计年为2017年

8.2.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通过现场查勘和调研、分析和预测,本工程项目建设对沿线原地貌、植被的扰动破坏面积较大,故应采取分期分区防治的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快速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和土地恢复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土流失的根本治理,从而使三江至从江公路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促进公路沿线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公路布线及施工布局分析,在不同地区因地形地貌等因素的不同,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及取弃土石方量的多少也不相同,可见,地形地貌是影响工程建设和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合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拟按照地形地貌作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主要依据。

根据拟建公路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可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山岭重丘区。

在此基础上根据公路建设施工特点又进一步细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临时占地防治区4个分区。

8.2.3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表8.2-2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表

防治分区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或建议

挖方路段

防滑挡土墙、抗滑桩、护面墙、排水工程(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浆砌片石骨架内植草护坡、植草皮、植灌木及其他临时措施等。

半挖半填路段

路面以上边坡:

防滑挡土墙、护面墙、菱形或拱形浆砌石内植草护坡、排水工程(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植草皮、机械液压喷播种草及临时措施等。

路面以下边坡:

坡脚挡土墙、临河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坡、排水工程、植草皮、植灌木、临时措施等。

填方路段

坡脚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坡、临河挡土墙、排水工程、拱形或菱形浆砌石内植草护坡、满铺草皮、临时措施等。

桥涵路段

浆砌和干砌片石护坡、护面墙、临时措施等。

弃渣场

弃渣前先设置挡渣工程及排水工程,弃渣结束后,坡面及顶部平台进行土地整治(平整和覆土等),坡面布设植物措施,渣体台面复耕或种植林草恢复植被。

取土场

沿坡面取土,开挖面坡顶外围设截水沟,坡面两侧设排水沟;

坡角若有水流冲刷时,采取浆砌石护坡;

取土后坡面及开挖迹地进行土地整治,并复耕。

施工便道

便道两侧植树绿化,坡面植草灌防护;

坡顶有较大来水时,挖截排水沟。

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过程中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进行迹地整治,并种植林草或恢复原使用功能。

8.3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

8.3.1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治及绿化工程

8.3.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

8.3.3公路绿化工程

8.3.4取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该公路施工建设需借土39.75万m3,共设6个取土场,取土场开采面积为8.86hm2。

一期工程设取土场3个,共取土9.68万m3,开采面积3.15hm2;

二期工程设取土场3个,共取土20.07万m3,开采面积5.71hm2。

这些取土场分布在路线两侧附近,大多是独立的丘陵、山包等林地、旱地,尽量避开了基本农田、排灌渠道及民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在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及运距情况下,经现场调查,拟定取土场的选址基本可行。

由于取土场经开采后一般都形成一定高度的边坡,且坡面面积较大,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容易发生表土塌滑和坡面碎落,产生水土流失。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拟对取土场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沿取土场开挖面坡顶外缘设截水沟以截取开挖坡面以上山坡的汇水,并将截取的水引入附近沟渠排走,避免水流对开挖面土体的冲刷,拟定截、排水沟断面形式为梯形,尺寸为0.6m×

0.6m,坡度为1:

1,砌石厚度为0.3m。

(2)取土场开挖边坡裸露面在降雨及地表经流作用下,易产生面蚀或细沟侵蚀,为此,拟主要采用适宜当地生长的优势草种进行草皮护坡。

(3)施工过程中,要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协调,将取土场的取土过程与农业开发规划设计和造林相结合,尽量集中取土,对取土后形成的陡坎进行削坡,以防止坍塌。

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开挖迹地平整,以便复耕或恢复植被。

取土场选在矮丘陵进行取土,取土的厚度一般在8m~12m左右。

取土坡面高度大于12m时,采取阶梯形削坡,上部坡比采用1:

1.75,下部坡比采用1:

1.5。

上下坡之间设置1.5m宽的平台。

削坡开能级后,边坡及平台拟采用覆0.2~0.3m耕植土后满铺马尼拉草皮防护,坡脚采取浆砌片石防护,开挖迹地平整后立即覆0.8m耕植土后进行恢复植被。

根据各个取土场水保措施设计,经计算,取土场区需修筑截、排水沟1417m,需开挖土方2230m3,浆砌片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