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468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干扰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XXXXX—XXXX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系统工程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XX/X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建峰、李晓乐、王生民、刘力真、张武宁、姜烛。

本标准首次发布。

6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工程勘探、设计、施工验收以及整体运转调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下中深层干热岩层热能为热源,以垂直金属换热器为换热设备,采用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提取地下热能,直接或间接的对建筑物进行供热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注: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99工模具钢

GB/T8163输送流体无缝钢管

GB/T1161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23971有机热载体

GB/T31033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74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YB235地质钻探管

3 术语

3.1 

干Dry

本规范中的“干”是指干燥程度。

3.2 

热Hot

本规范中的“热”是指品位和温度相对较高,有利用价值的热能或热量。

3.3 

岩土体rock-soilboby

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集合体,包含土层、砂层、卵石层、泥岩、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砂岩、贝岩、石灰岩等所有岩层构造。

3.4 

干热岩层Hot-Dry-Rock

温度在45℃至200℃之间,埋藏于地面以下1000米至10000米,内部不存在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土体,是一种可再生性稳定的热源。

3.5 

无干扰地热供热HDR-sourceheatpump

以中深层干热岩层为热源,无需使用或使用地下水,通过专用换热设备将地下深层热能导出,并向建筑物内供应热量的清洁供热技术。

3.6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HDR-sourceheatpumpsystem

由热源(中深层干热岩层地热)、干热岩换热器、建筑物内供热系统三部分组成的供热系统(以下简称供热系统)。

3.7 

干热岩供热设备HDR-sourceheatexchangeequipment

干热岩层换热器、干热岩换热机组及干热岩热泵机组的统称。

3.8 

干热岩换热器HDR-heatexchanger

直接安装于地下深处的金属换热器,是一种与地下中深层干热岩层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热交换器(以下简称换热器)。

3.9 

建筑物内供热系统indoorheatexchangesystem

由建筑物内的干热岩换热设备(干热岩换热机组或干热岩热泵机组)和热循环系统组成的系统。

3.10 

换热介质heat-transferfluid

加注在换热器内,与干热岩层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选环保、稳定、导热率高的介质或参考GB23971。

3.11 

岩层初始温度initialtemperatureoftherock-soil

从自然地表下恒温层至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干热岩岩层未受到外部因素干扰之前岩层常年恒定的平均温度。

4 工程勘察

4.1 一般规定

4.1.1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设计、实施前应进行工程勘察,调查施工场地状况。

4.1.2 当施工场地的调查结果符合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要求时,应进一步勘察施工场地内岩土体的地质条件。

4.1.3 工程勘察应由具有勘察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

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4.1.4 施工场地场宽度应大于10m/单个钻孔,长度应大于30m/单个钻孔,场地坡度应小于0.003。

4.1.5 施工场地状况调查

施工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a)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

b)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c)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

d)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e)尽可能了解区域内垂直向下的地层地质状况。

4.1.6 地质条件勘察

施工场地内岩土体的地质条件勘察包括以下内容:

a)岩土层的构造。

b)岩土体温度。

c)冻土层厚度。

5 供热系统设计

5.1 干热岩供热换热器设计

5.1.1 一般规定

5.1.1.1应根据工程勘察结果、以及项目所在地历年气候温度、项目建筑物能耗、保温标准、保温措施等综合评估项目实施的经济性。

5.1.1.2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

5.1.2 材料要求

5.1.2.1管材及管件

管材及管件应符合GB/T1299、GB/T8163、YB235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

b)导热系数大于90W/(m.K)。

c)抗拉伸强度大于1500kN。

d)承压系数高于16Mpa。

e)流动阻力小。

f)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5.1.2.2传热介质

传热介质应选用环保、性能稳定、导热率高的换热介质,或参考GB23971。

5.1.3 设计要求

5.1.3.1换热量

换热量应满足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最大吸热量,并需参照供热形式、场地地质、地热情况进行调整。

5.1.3.2安装深度

安装深度宜大于2000m,可根据钻孔地下温度、实测地质条件数据谨慎计算修正。

5.1.3.3钻孔孔径

钻孔孔径不宜小于220mm。

5.1.3.4钻孔间距

钻孔间距应满足换热需要,间距宜为10~25m,钻孔施工钻进难度大时宜取用大值。

5.1.3.5水平连接管深度

水平连接管的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0.6m,距地面不宜小于1.5m,且应在其他室外管道之下。

5.1.3.6管内流体

换热器管内流体应保持紊流流态。

5.1.3.7水平管路坡度

换热器地面部分的水平管路坡度宜为0.002。

5.1.3.8安装位置

换热器安装位置宜靠近设备房或以设备房为中心设置。

5.1.3.9流体力学计算

应根据实际要求的流量和实际选用的传热介质的流体力学进行计算。

5.1.3.10换热器应设循环流量监测、温度监测、自动充液及泄漏报警系统。

5.1.4 回填料要求

通常情况下,选用水泥作为回填料的基料,回填料的其他配比应考虑以下因素:

a)埋管区域的地质特征,保证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b)当设备穿透蓄水层时,其回填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5.2 建筑物内供热系统设计

5.2.1 一般规定

5.2.1.1建筑物内供热系统设计应符合及GB50019的规定。

其中,涉及生活热水或其他热水供应部分,应符合GB50015的规定。

5.2.1.2建筑物内供热系统的供热方式分为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直接供热、换热机组供热和干热岩热泵机组供热三种。

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负荷、地质、地热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5.2.1.3换热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说明书等文件。

5.2.2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直接供热设计要求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采用换热器直接向建筑物供热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a)选用变流量系统或使用可调节流量的变流量泵送装置。

b)添加相应的除渣、去污、去离子等处理设备。

c)考虑地下换热器承压能力。

如果地面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则不建议采取直接供热形式。

d)地下换热器出口温度应高于45℃。

5.2.3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换热机组供热设计要求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采用换热机组向建筑物供热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a)应根据建筑的特点及使用功能确定机组的设置方式及末端供热形式,并按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设计。

b)机组可选用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等高效换热器,同时热源端宜选用变流量系统。

c)机组的选择应满足热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符合运行的调节要求,机组一般不宜少于两台;当小型工程仅设一台机组时,应选调节性能优良的机型。

d)机组所需的用户循环水量应按建筑物热负荷、循环水温度、温差和换热器性能综合确定。

e)干热岩地下换热器侧供介质应充足稳定,满足所选机组供热时对温度和流量的要求。

f)供热系统提供生活热水时,应采用换热设备间接加热。

g)采用机组供热时,地下换热器出口温度应高于55℃。

注:

本条款中的机组均指换热机组。

5.2.4 干热岩热泵机组供热设计要求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采用干热岩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a)应根据建筑的特点及使用功能确定机组的设置方式及末端供热形式,并按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设计。

b)机组应采用针对具体项目设计的专用高温型产品,同时应应具备能量调节功能。

c)其他要求可参照4.2.2中c~f条款。

注:

本条款中的机组均指干热岩热泵机组。

6 供热系统施工验收

6.1 换热器施工验收

6.1.1 施工前准备

换热器安装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整理分析埋管区域的勘察资料、结合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b)原有埋设的公共气源、排水和灌溉系统位置应由被施工方和施工方共同标记。

并严禁损坏原有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c)平整、清理施工场地地面,铲除杂草、杂物和浮土。

d)认真检查设备并确保试运作转正常。

6.1.2 施工要求

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换热器安装应遵循以下要求:

a)钻进过程中应对穿透的地下水层进行及时封堵,具体操作办法参照GB/T11615、GB/T31033执行。

b)钻孔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换热器安装。

c)安装完毕后应立即回填封孔,填料宜采用水泥基料回填。

d)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应采用两个现场的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6.1.3 验收要求

换热器验收应与换热器安装同步进行,内容应符合以下规定

a)管材及管件符合5.1.2.1的要求。

b)钻孔深度、换热器安装位置符合5.1.3.2、5.1.3.5、5.1.3.7和5.1.3.8的要求。

c)回填料及其配比应符合5.1.4的要求。

6.2 建筑物内供热系统施工验收

干热岩换热设备及末端设备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50274、GB50242、GB50243的规定。

7 供热系统整体运转调试

供热系统交付使用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整体运转、调试:

a)制定整体运转与调试方案,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b)水系统平衡调试,确定系统循环总流量、各分支流量及各末端设备流量均达到设计要求;

c)干热岩机组试运转,并填写运转记录,运行数据应达到设备技术要求;

d)试运转正常后,进行连续24h的系统试运转,并填写运转记录;

e)调试完成后应编写调试报告,及运行操作规程,并提交甲方确认后存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