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712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皮肤病中医治疗.docx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见皮肤病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一、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学科。

早期,中医外科包括疮疡外科杂病、中医皮肤科学以及肛肠病等。

跌打损伤、

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属于外科。

医学发展,分工,全国各地中医院逐渐成立中医皮肤科。

有渊源、发展的过程。

1、渊源

从原始社会起,劳动生活中与野兽搏斗、大自然抗争,创伤,用草、树皮外敷,包扎伤口,压迫止血等原始的治疗方法。

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青铜铭“疥”“疥”。

如有“疾自、疾耳、疾舌、疾足、疾止、疥、疕”等记载。

1973年马王堆出土《五十二病方》最早医书,记载创伤、冻疮、虫咬、肿瘤、皮肤病。

记载40多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制剂,外用药已经有散剂、膏剂、水剂、醋剂、水银剂等。

《内经》已有皮肤病病名的论述。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论述有治疗狐惑病的症状方药。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五、六介绍多种皮肤病,其中描述“沙虱毒”

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恙虫病的记载。

•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记载几十种皮肤病,并有相应治疗方药。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头生疮,有虫,白痂甚痒”,指发癣;“湿

疥,疣、癣、疥、隐疹的症状和辩证,并且指出漆过敏与个人体质有关。

•唐孙思邈曾治疗6000多例麻风病,详细描述症状。

《备急千金要方》用丹

砂、矾石、水银、石膏治疗多种皮肤病和保健美容方。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40多种病,专著《黴疮秘录》梅毒、指出性

交传染、遗传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解围元薮》麻风。

•清吴鞠通创立温病学说,采用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皮肤病,丰富中医

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方药。

•综上所述,从马王堆出土《五十二病方》、内经、金匮等,到明清《外科

正宗》《医宗金鉴》等有260余种中医外科专著几乎都有皮肤病内容,包括症状、理法方药一并俱全,这是今天中医皮肤病学发展的基础。

•在性病方面,历代众多医籍和性病专著记载“疳、下疳疮、横痃、杨梅疮、

阴痒、阴蚀、疥、淋证、带下病等10多种与性行为和性接触传染有关的疾病。

在治疗上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中医性病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2、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

中医皮肤性病学也因

此很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分化,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954年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并设立中医皮肤科(北京中医皮肤病院),

赵炳南、朱仁康名中医主要从事皮肤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1955年国家试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西学中)。

全国各地成立中

医院校教研室培养一批高等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计入中医皮肤科。

•1978年后改革开放,同时先后成立中医医院以及设立中医皮肤科,许多

中医药制剂。

•成立各级学术性组织,进行学术交流;开展高层次的研究生培养,硕士、

博士和博士后;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的中医与中西药结合的皮肤性病课题,并取得成果。

二、标准化的意义

•1.使中医皮肤病学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

•2.促进各家学术向科学性、标准化发展。

•3.促进中医皮肤病学的科学研究。

•4.促进学说交流和医疗经验的传播。

•5.保证临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三、标准化的目的

•编写《指南》)在于规范常见皮肤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中

医师提供常见皮肤病证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提高常见皮肤病证中医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

•《指南》的内容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原则,符合医疗法规和

法律要求,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可参照性,适用于中医皮肤科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可作为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治疗指南的编写背景

•《指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

•2005年10月至12月,中华中医药皮肤科分会向全国各省市中医皮肤科

专家发出《中医、中西医结合带状疱疹诊疗指南》初稿的调查信函,调查《指南》体例、《指南》编写程序建议、侧重点。

2006年3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盘龙城分院召开会议,传达和学习总会有关《指南》编写的文件,聘请专家做《如何编写临床指南》专题演讲,针对信函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达成编写《指南》一致意见。

•2006年9月,皮肤科分会派员参加湖北中医学院第一期全国中医药标准

化培训班和华西医院循证医学培训班。

•2006年10月,《指南》编写组编写出湿疮、白疕中医诊疗指南初稿。

同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三次年会》上进行第一次专家论证,讨论和协调初稿中的不同观念,形成湿疮、白疕指南二稿。

•2007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期审查工作会议

上听取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指南》的审查和建议,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湿疮、白疕诊疗指南三稿。

•2008年上半年,根据专家意见和湿疮、白疕中医诊疗指南编写经验,形

成其他19种常见皮肤病证中医诊疗指南初稿。

•2008年9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第五次学术年会》上,常委和顾问对

初稿进行了认真的审订,对相关内容进一步讨论和统一。

2008年10月至11月,通过专家信函调查,修改形成指南二稿。

•2009年5月,在武汉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对指南进一步审订和统一。

•2009年7月,根据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形成指南三稿,送专家审阅。

在综

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指南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专家组:

刘巧、范瑞强、杨志波、邓丙戌、王玉玺、禤国维、徐宜厚、陈

晴燕、蔡念宁、瞿幸、张毅、潘祥龙、张合恩、杨柳、米要和、杜锡贤、黄仁功、李春生、卢桂玲、刘红霞、景瑛、李斌、陈金兰、皮先明、沈敏娟、史月君、孙虹、韩世荣、韩学杰、宋坪等专家。

四、各论

肺风粉刺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肺风粉刺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肺风粉刺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肺风粉刺acne相当于痤疮

肺风粉刺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

3诊断

3.1临床症状及分类

3.1.1寻常性痤疮:

多见于青少年,皮损好发面部,其次是胸部及上背部。

常见皮损为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和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为非炎症性皮损,进一步发展为炎性丘疹,部分顶端出现脓疱,破溃吸收后局部留有色素沉着或小凹陷性瘢痕。

严重时,炎症继续扩大及深入至皮下,出现花生到蚕豆大小的炎性结节或囊肿。

3.1.2聚合性痤疮:

是痤疮中较重的类型。

临床表现为面、颈、背部、腰臀等部位出现多数的大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有窦道的脓疡等,流出恶臭的脓性分泌物。

脓疡破溃后可以形成深的凹陷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样肿块。

本病好发青年男性,病程长。

如果伴发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和化脓性汗腺炎,通常被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

本病患者常伴有高球蛋白血症,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

3.1.3迟发性痤疮(成人痤疮或青春期后痤疮):

女性多见,为大于25岁后发生的痤疮或持久性痤疮,主要表现在颏部和下颌部群集的炎症性皮损,易累及颈部。

患者往往伴有面部皮脂过多,皮肤粗糙、毛孔粗大,部分患者伴多毛、雄激素源性脱发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前皮疹常明显加重。

3.1.4其他痤疮类型还包括:

新生儿痤疮、外源性痤疮、剥蚀性痤疮、夏季痤疮、月经前痤疮、药物诱发痤疮(皮质类固醇痤疮)、化妆品痤疮、职业性痤疮、暴发性痤疮等。

3.2鉴别诊断

3.2.1酒渣鼻:

非毛囊性的皮损,一般仅累及面部的中央三角区,鼻及颊部潮红、充血,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鼻赘,多见于中年男性。

3.2.2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对称分布面部,特别是上下眼睑、眉间、鼻唇沟、上下唇及颊部,呈现粟粒到绿豆大小圆形或半球形丘疹或小结节,玻片压之有苹果酱样颜色,愈后有轻度萎缩性疤痕,组织学为结核样结构。

4辨证论治

4.1治疗原则

肺风粉刺治疗原则是以祛邪为主,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可从病因、三焦、脏腑等辨治。

4.1.1病因和症状辨治:

风热多见于粉刺和丘疹,治宜疏风清热;湿热多见于炎症性、丘疹性痤疮,面部油腻,可有结节、囊肿,治宜化湿清热;血热,好发于青春期,多见于黑头粉刺、红色丘疹或结节,治宜凉血清热;毒热多见于脓疱,治宜清热解毒;瘀血郁阻多见于结节、瘢痕,月经前或月经期加重,治宜活血化瘀;痰湿多见于结节或囊肿,治宜化痰祛湿软坚;肝郁,月经前加重,伴有乳胀不适,月经不调,心烦易怒,宜疏肝理气泻火。

4.1.2从三焦论治:

清上焦,重治肺,泄其郁热;选枇杷叶、野菊花、银花等花叶类轻清之品,配以桑白皮、黄芩、知母等共同清泻肺热。

理中焦,健脾和胃,祛其湿邪;治宜调理中焦,除湿健脾,方选除湿胃苓汤、萆薢渗湿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治下焦,调肝肾,抑其相火;采用清下焦相火,滋肝肾之阴兼清湿热,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

4.1.3从脏腑论治

从肾论治,强调滋补肾阴在治疗肺风粉刺中的重要性,采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二至丸以补肾阴、清相火;从肺胃论治,包括宣肺清肺、通腑泻胃、健脾化湿等法,方选枇杷清肺饮、清胃散;从肝论治,包括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等法,方选加味逍遥散、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等。

4.2分证论治

4.2.1肺经风热证

证候:

黑头或白头粉刺居多,伴红色丘疹。

颜面潮红,鼻息气热,可伴痒痛,口微渴,大便干。

多见于疾病的初期阶段。

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脉略浮或弦。

治法:

疏风清肺,清热解毒。

代表方:

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

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黄柏、连翘、栀子、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生槐花、丹参、丹皮、甘草等。

便秘严重者酌加生大黄(后下);小便黄赤者酌加六一散;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肺胃蕴热者,酌加生石膏、天花粉、生大黄;面红,口干,多饮等肺热之象重者酌加生石膏、知母、黄连。

4.2.2胃肠湿热证

证候:

皮肤油腻,毛孔粗大,以疼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间有结节、囊肿。

或伴口臭,口干不欲饮,尿赤,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凉血解毒。

代表方:

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

茵陈、黄芩、黄连、栀子、苍术、丹皮、赤芍、茯苓、白术、泽泻、薏苡仁、连翘、紫花地丁、生山楂等。

皮肤过于油腻者酌加苦参、冬瓜皮;伴腹胀,舌苔厚腻者,酌加鸡内金、枳实;脓疱较多者酌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

4.2.3肝经郁热证

证候:

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甚至延及颈项,以炎症性丘疹、脓疱为主,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女性乳胀不适,月经不调,或月经过多过少,或经色暗淡,月经期间病情加重。

舌红,苔黄,脉弦细或弦数。

治法:

疏肝清热,凉血健脾。

代表方: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常用药:

丹皮、生栀子、柴胡、当归、茯苓、白术、黄芩、山楂、生地、白花蛇舌草、郁金、香附等。

月经不调酌加川芎、泽兰、益母草;面红酌加金银花、凌霄花;有脓疱酌加蒲公英、连翘;囊肿结节较多者酌加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莪术、丹参或海藻、昆布;皮疹坚硬者酌加皂角刺、川芎,或桃仁、红花;面部油腻者酌加茵陈、山楂、薏苡仁、侧柏叶;腰酸痛者酌加杜仲。

4.2.4热毒夹瘀证

证候:

颜面及胸背部皮损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根底红肿,自觉局部灼热疼痛,脓疱破溃或吸收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多见于青少年。

伴口干喜饮,烦热口臭,便干溲赤。

舌红苔黄,脉洪或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代表方: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生栀子、玄参、黄芩、黄连、生石膏、丹皮、桃仁、红花、生甘草等。

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数或细数,大便干结者,酌加火麻仁、郁李仁、枳实、生大黄;皮疹作痒者,酌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皮脂溢出多者,酌加侧柏叶、薏苡仁。

口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酸乏力,属阴虚火旺者,选用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加减。

4.2.5痰瘀聚结证

证候:

皮疹暗红或色紫,以炎性结节和囊肿为主,经久不愈,有瘢痕和色素沉着,或见窦道,无明显疼痛。

常伴有胸闷腹胀、身困口粘,女性伴有月经不调,夹有黑紫血块,痛经。

舌质暗红,舌边尖有瘀点或瘀斑,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化痰除湿,活血散结。

代表方:

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合桃红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或仙方活命饮《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

海藻、昆布、陈皮、法半夏、桃仁、红花、当归、丹参、赤芍、白芷、浙贝母、夏枯草、蒲公英、皂角刺等。

化脓感染重者,重用蒲公英,酌加败酱草;疹色黄白有痒感者,酌加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大便秘结者酌加酒大黄、全瓜蒌;溲赤者酌加车前子;心烦者酌加生栀子;月经不调者,酌加益母草、白芍。

4.3中药成药

大黄蟅虫丸:

每次1~2丸,每日2次。

适用于痰瘀聚结证。

5药物外治

5.1中药外敷

5.1.1胃肠湿热证患者,可选用颠倒散茶调涂患处,或三黄洗剂外搽皮损,每日2次,或每晚1次,次晨洗去。

5.1.2有脓疱、结节、囊肿者,可外敷金黄膏或四黄膏,每日2次,或每晚1次,次晨洗去。

5.2中药面膜

选取大黄、黄芩、黄柏、白芷、天花粉、丹参、姜黄、白及等中药研成细末,加蜂蜜或医用淀粉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均匀覆盖于面部皮损处,保留30分钟后取除,清水洗净。

或加用石膏倒模治疗。

 

蛇串疮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蛇串疮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蛇串疮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蛇串疮herpeszoster相当于带状疱疹

蛇串疮是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刺痛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疼痛、麻木、瘙痒和感觉异常,可伴有低热、少食、倦怠等症状,少数病人有受凉、过劳、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器官移植等诱因。

3.1.2症状:

典型的皮损是发生于红斑基础上绿豆到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累累如串珠,周围绕以红晕,排列如带状,聚集一处或数处,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

疱液初始透明,后变混浊,重者可有血疱或坏死。

经5~10天疱疹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皮损好发于胸胁、腰部或头面部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患者自觉皮损一侧疼痛明显,老年体弱者常常疼痛剧烈,常扩大到皮损范围之外,有的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长期的神经痛。

3.1.3特殊分型:

少数病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亦有患者仅感觉皮损瘙痒,不产生疼痛。

患恶性肿瘤、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年老体质极差及患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疱疹可双侧同时出现或泛发全身,并可出现血疱、大疱甚至坏死,常伴有高热、肺炎、脑炎等,病情笃重。

如病毒侵及眶上神经上支者(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甚至引起全眼炎,导致失明。

病毒也可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3.2鉴别诊断

3.2.1热疮:

多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粟粒到绿豆大小的水疱,疱壁薄,易破裂,常为一群,一周左右痊愈,但易复发,必要时可做病原学检查。

3.2.2蛇串疮早期或顿挫性蛇串疮需与心血管、消化内科、骨科疾病相鉴别:

鉴别要点主要是详细追问病史、仔细检查是否合并其它体征并辅助相关实验室检测。

4辨证论治

4.1治疗原则

蛇串疮的治疗,早期以祛邪为主,晚期攻补兼施。

主要治法有清热利湿解毒,理气活血止痛,据症加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滋阴平阳、通络止痛等法。

蛇串疮后遗神经痛是临床治疗难点,应及早正确辨证治疗,并配合外治、针灸综合治疗,适当选用西医治疗。

应保持皮损局部干燥、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叮嘱患者清淡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受凉。

4.2分证论治

4.2.1肝经郁热证

证候:

水疱簇集成群,色鲜红,疱壁紧张,甚者有出血性或坏疽性损害,自觉皮损处灼热刺痛。

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溲黄便干。

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

清肝泻火,解毒止痛。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

龙胆草、黄芩、车前子、柴胡、通草、生地、当归、栀子、板蓝根、丹皮、赤芍、紫草等。

火毒重者,选加银花、连翘、黄连、大青叶等清热解毒;疼痛剧烈者,选加延胡索、川楝子、乳香、没药、全蝎、蜈蚣、钩藤、石决明(先煎)等行气活血、平肝清火、通络止痛;大便秘结者酌加生大黄(后下)通腑泻热。

发于头面者酌加菊花、桑叶、夏枯草;发于肩背、上肢者酌加姜黄、桑枝;发于躯干者酌加川楝子、白芍、陈皮;发于下肢者酌加川牛膝、萆薢、黄柏。

4.2.2脾虚湿蕴证

证候:

水疱颜色较淡,疱壁松弛,易于破溃,渗水糜烂,或起脓疱,疼痛或轻或重。

伴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

舌质淡胖,舌苔白或腻,脉沉缓或滑或濡。

治法:

健脾化湿,清热解毒。

代表方:

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

苍术、厚朴、薏苡仁、陈皮、枳壳、炒白术、土茯苓、泽泻、赤茯苓、生栀子、萆薢、炙甘草等。

疼痛甚,有血疱者,选加延胡索、乳香、没药、大蓟、小蓟;不思饮食,腹胀,便溏,脾虚症状突出者,酌加党参、山药、砂仁(后下)等。

4.2.3气滞血瘀证

证候:

皮疹消退后见紫色斑疹及色素沉着,仍疼痛不已,难以忍受,并放射至附近部位,重者可持续数月,多见于年老体弱者。

伴头晕、乏力、便秘。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涩或弦细。

治法:

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合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常用药: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丹参、郁金、王不留行、延胡索、川楝子、香附、柴胡、陈皮、枳壳、炙甘草等。

热毒未尽者选加栀子、连翘、板蓝根等;疼痛重者,选加全蝎、乌梢蛇、蜈蚣等虫类药搜风通络止痛和磁石、珍珠母等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潜阳熄风镇痛;气虚体弱者酌加黄芪、党参、鸡血藤等;阴血虚者,酌加生地、玄参、麦冬;气阴两虚者酌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心烦失眠者选加石决明、栀子、酸枣仁等;肢体沉重麻木者酌加独活、防风、路路通;便秘者酌加瓜蒌仁、草决明;瘙痒者酌加防风、蝉蜕、地肤子。

5中药成药

5.1季德胜蛇药:

口服,每次6片,一日三次。

疗程为7-10天。

适用于肝经郁热证。

5.2新癀片:

内服每次4片,每天3次,同时可碾成细粉与醋调成糊状外敷,1天1次。

适用于肝经郁热证和气滞血瘀证。

5.3龙胆泻肝丸:

内服每次6g,每日2次。

适用于肝经郁热证。

6药物外治

6.1水疱或血疱渗出少者:

可选金黄散、云南白药、二味拔毒散调液外敷;或六神丸、南通蛇药片或梅花点舌丹研末,醋调敷患处;或三黄洗剂外搽。

6.2疱破渗液较多者,选用马齿苋、大黄、苦参、地榆、五倍子、枯矾等煎汤外敷;或三黄洗剂外敷。

7针灸疗法

常用穴:

阿是穴(即以疱疹及周围痛处为主要穴位)、夹脊穴(疼痛所在的神经节断)。

临床辨证取穴或循经取穴或按部位(神经节段)取穴治疗。

 

白疕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白疕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白疕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白疕psoriasis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

白疕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上以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容易刮除,刮除后在其下方显露一层发亮的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轻刮簿膜,可见点状出血为主要特征。

3诊断

3.1临床症状

3.1.1皮损初为粟粒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

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

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3.1.2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3.1.3慢性病程,易于复发。

常有明显季节性,多冬重夏轻,亦有与此相反者。

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3.1.4组织病理:

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或其下方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Munro微脓疡),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血管扭曲扩张,上方表皮变薄;真皮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3.2鉴别诊断

3.2.1风热疮(玫瑰糠疹):

皮损为椭圆形淡红色斑片,其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边缘附着细小糠秕状鳞屑;初发时多有直径达3~5cm的母斑;好发于躯干,一般不发生于头皮及四肢远端;皮损有自限性,一般6~8周左右可自行消退,较少复发。

3.2.2面游风(脂溢性皮炎):

常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地方,如头皮、颜面“T”型区、多毛的部位、腋窝等处,皮损为淡红色或褐色局限性的红斑,鳞屑细薄,有油腻感。

3.2.3紫癜风(扁平苔藓):

多为紫红色的扁平、多角形的丘疹或斑片,表面有蜡样光泽和网状白色细纹。

4辨证论治

4.1治疗原则

白疕的治疗原则是内用药疗法和外用药疗法相结合,注重整体治疗;考虑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并重,注意治疗个体化原则。

中医主要治则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等。

4.2分证论治

(一)安全评价的内涵4.2.1血热内蕴证

(2)评价方法的适当性;证候:

皮疹鲜红,不断出现,红斑增多,刮去鳞屑可见发亮薄膜,点状出血,有同形反应。

可有不同程度瘙痒,伴心烦口渴,尿黄,大便秘结。

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数。

治法: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代表方:

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凉血地黄汤《外科大成》加减。

常用药:

水牛角(或羚羊角粉)、生地、玄参、赤芍、紫草、白茅根、丹参、生槐花、地榆、丹皮、金银花、忍冬藤、天花粉、土茯苓、甘草等。

加减:

热盛者,选加黄连、生栀子、生石膏、知母等;痒重者,选加白鲜皮、苦参、刺蒺藜、乌梢蛇、僵蚕等;咽痛者,选加山豆根、板蓝根、牛蒡子;口干苦者,选加沙参、栀子、生石膏;有糜烂渗出,鳞屑粘腻,舌苔厚腻者,选加薏苡仁、萆薢、茵陈;便秘者选加大黄、火麻仁、桃仁。

(一)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概述4.2.2血虚风燥证

证候:

疹色淡红,鳞屑较多而干燥,病程迁延日久,原发皮损部分消退。

可有瘙痒,口干咽燥,大便干结。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

养血滋阴,活血解毒。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审代表方:

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全书》、当归饮子《外科正宗》加减。

常用药:

当归、生地、熟地、丹参、鸡血藤、何首乌、麦冬、天冬、玄参、白芍、赤芍、天花粉、白鲜皮、板蓝根、草河车等。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的现状。

加减:

心烦失眠者酌加酸枣仁、夜交藤;便秘者酌加火麻仁、何首乌;瘙痒者酌加白鲜皮、地肤子、刺蒺藜。

4.2.3瘀滞肌肤证

2.环境敏感区的界定证候:

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鳞屑紧固。

病程迁延,斑块局限经久不退,有不同程度瘙痒。

舌质暗红或见瘀斑、瘀点,苔薄,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软坚解毒。

2)购买环境替代品。

代表方:

桃红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一、安全评价常用药: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赤芍、丹皮、鬼箭羽、茜草、泽兰、乌梢蛇、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香附等。

加减:

皮损硬厚者酌加三棱、莪术;肝郁气滞者酌加柴胡、枳壳。

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内容5药物外治

2)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IUV)包括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

可辨证选用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痒、养血润肤类中药熏蒸、熏洗、浸浴治疗。

外用膏药宜用温和润肤之剂,如黄连膏等,每日1~2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