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7125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docx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

2003-××-××发布2003-××-××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

1.适用范围3

2.认证模式3

3.认证的基本环节4

3.1认证的申请4

3.2型式试验4

3.3初始工厂审查4

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

3.5获证后的监督4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

4.1认证申请4

4.2型式试验5

4.3初始工厂审查8

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9

4.5获证后的监督10

5.认证证书11

5.1认证证书的保持11

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12

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13

6.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13

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13

6.2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13

6.3加施方式13

6.4标志位置13

7.收费14

附件115

附件2……………………………………………………………………………………………………….23

附件3………………………………………………………………………………………………………33

高压电器产品类认证实施规则

1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额定电压3.6(3)kV及以上的高压电器产品,其范围包括:

高压交流断路器、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交流高压负荷开关、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交流高压熔断器(限流熔断器、喷射式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交流高压接触器和基于接触器的电动机起动器、交流自动重合器、交流自动分段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电抗器、电力变压器、高压套管、交流电力系统线路阻波器、高压封闭母线——离相封闭母线、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认证模式

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3认证的基本环节

3.1认证的申请

3.2型式试验

3.3初始工厂审查

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3.5获证后的监督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认证申请

4.1.1申请单元划分

原则上同一制造厂的同类产品按类型、电压等级、额定电流及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或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全型号)为一认证单元。

注对于同型号(基本型号)产品,在其额定电压、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或额定短

路开断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其额定电流1600A可覆盖以下的额定电流等级;

4000A可以覆盖2000A至4000A的额定电流等级。

不同的生产场地的产品为不同的申请单元。

4.1.2申请文件

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以下文件:

1)产品技术条件(或企业标准)、试验大纲、总装图等;

2)关键元器件和/或主要原材料清单;

3)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

4)其他需要的文件。

4.2型式试验

4.2.1型式试验的送样

型式试验样品应由用于正式生产的、预生产的加工设备、场所、元器件、材料加工生产而成。

按该产品国家标准中检验规则的规定送交相应规格和数量的样品。

送样数量

型式试验的样品由申请人负责按认证机构的要求选送,并对选送样品负责。

整机产品的送样数量如下: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按不同的功能、结构),按照GB/T11022中表8的规定(最多不超过4台);其它高压电器产品见附件1。

3型式试验样品及相关资料的处置

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方式处置已经确认合格的样品和/或相关资料。

4.2.2型式试验的检测标准、项目及方法

4.2.2.1检测标准

GB1984-2003《交流高压断路器》

GB1985-1989《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T14810-1993与GB/T3804-1990《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3906-1991《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7674-1997《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15166.2-1994《交流高压熔断器:

限流熔断器》

GB15166.3-1994《交流高压熔断器:

喷射式熔断器》

GB15166.5-1994《交流高压熔断器:

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

GB/T14808-2001《交流高压接触器》

JB7570-1994《交流自动重合器》

JB7569-1994《交流自动分段器》

GB1208-1997《电流互感器》

GB1207-1997《电压互感器》

GB16926-1997《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GB/T17467-1998《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10229-1998《电抗器》

GB1094.1-1996和GB6450-1986《电力变压器》

GB4109-1999《高压套管》

GB/T7330-1998《交流电力系统线路阻波器》

JB/T9639-1999《高压封闭母线》

GB8349-1987《离相封闭母线》

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4.2.2.2检测项目

产品检测项目为该产品国家标准规定的全部适用项目。

4.2.2.3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以及该标准所引用的检测方法和/或标准进行检测。

4.2.3其它

对在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原政府机构认定的实验室已完成的有效型式试验,可免于重复试验。

但需按相应的标准补全型式试验项目且经认证机构认定。

4.3初始工厂审查

4.3.1审查内容

工厂审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4.3.1.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

由认证机构派审查员对生产厂按照《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附件1)及国家认监委制定的补充审查要求进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查。

产品一致性检查

工厂审查时,应在生产现场对申请认证的产品型号进行一致性检查,重点核实以下内容。

若认证涉及多系列产品,则一致性检查应每个系列产品至少抽取一个规格型号。

1)认证产品的参数与型式试验检测报告上所标明的应一致;

2)认证产品的结构应与型式试验测试时的样品一致。

3)认证产品所用的零部件及材料应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认的一致。

在工厂审查时,对产品安全性能可采取现场见证试验。

4.3.2初始工厂审查时间

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初始工厂审查。

根据需要,型式试验和工厂审查也可以同时进行。

工厂审查时间根据所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每个加工场所为4至6个人日。

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由认证机构负责组织对型式试验、工厂审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合格后,由认证机构对申请人颁发认证证书(每一个申请单元颁发一个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的使用应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

4.4.2认证时限

认证时限是指自受理认证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时止所实际发生的工作日,包括型式试验时间、工厂审查后提交报告时间、认证结论评定和批准时间、证书制作时间。

型式试验时间一般为整机30个工作日(从收到样品和检测费用起计算,且不包括因检测项目不合格,企业进行整改和复试所用时间)。

工厂审查后提交报告时间一般为5个工作日,以审核员完成现场审查、收到生产厂递交的符合要求的不合格纠正措施报告之日起计算。

认证结论评定、批准时间以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

4.5获证后的监督

4.5.1认证监督检查的频次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严重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时;

2)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安全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者、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5.2监督内容

由认证机构根据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对工厂进行监督复查。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附件1)规定的第3,4,5,9条是每次监督复查的必查项目。

其他项目可以选查,每4年内至少覆盖《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监督复查时间根据所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为4至6个人日。

4.5.3抽样检测

需要进行抽样检测时,抽样检测的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市场)随机抽取。

同品种产品抽样检测的数量为1台。

对抽取样品的检测由认证机构指定的检测机构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

认证型式试验采用的标准所规定检测项目均可作为监督检测项目。

认证机构可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情况以及其对产品安全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部分或全部项目的检测。

4.5.4结果评价

监督复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认证标志。

监督复查时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在3个月内完成纠正措施。

逾期将撤消认证证书、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

5认证证书

5.1认证证书的保持

5.1.1证书的有效性

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不规定截止日期,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认证机构定期的监督获得保持。

5.1.2认证产品的变更

5.1.2.1变更的申请

获证后的产品,如果其产品中属于零部件的规格、型号、生产厂或涉及整机的安全设计、电气结构发生变更时,应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

变更评价和批准

认证机构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可以变更或需送样品进行检测,如需送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变更。

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

5.2.1扩展程序

认证证书持有者需要增加与已经获得认证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内的产品认证范围时,应从认证申请开始办理手续,认证机构应核查扩展产品与原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产品的有效性,针对差异做补充检测或检查,并根据认证证书持有者的要求单独颁发认证证书或换发认证证书。

5.2.2样品要求

需要送样时,证书持有者应按本规则4.2的要求选送样品供认证机构核查,核查时,需对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项目由认证机构决定。

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按《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

6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

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6.2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

本规则覆盖的产品不允许加施任何形式的变形认证标志。

6.3加施方式

可以采用标准规格标志(标签)、模制式、或铭牌印刷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6.4标志位置

应在产品本体明显位置上加施认证标志。

产品本体上加施的认证标志位置:

除母线槽应施加在侧面外,其他应加施在正面或侧面。

7收费

认证收费由认证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收取。

附件1

产品认证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职责和资源

1.1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最低符合GB/T19000系列标准),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

c)确保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d)

e)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f)

g)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认证标志。

h)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1.2资源

1.2.1生产设备

高压开关元件制造企业至少应有一定的机械加工能力,满足所生产的零部件的要求,还有焊接设备、绝缘处理设备等。

高压成套设备制造企业至少应有冲、剪、弯板机等设备;起吊转运设备;主母线加工设备等。

1.2.2检测设备(高压开关设备类生产企业)

1)工频试验变压器(可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电压等确定规格);

2)

3)局部放电测试仪(需要时);

4)

5)机械操作及测试台(电源电压可调至标准要求,容量视具体产品而定);

6)

7)能够给出行程——时间特性曲线的机械特性测试装置;

8)

9)回路电阻测试仪;

10)

11)微量水份测试仪及检漏与气体回收装置(生产SF6开关设备的企业);

12)

13)根据所生产的零部件和产品的要求,对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需要的检测设备及仪器,如物理性能测试设备(硬度、密度、强度、拉压力机、冲击、金相等)、化学分析测试设备(常规元素成份测定、SF6气体成份、漆膜粘附力等)、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设备、真空度检测仪等等。

14)

1.2.3厂房

企业应有与自身管理和生产规模相适宜的生产场地;生产SF6开关设备的企业,还应有面积、容积、环境适宜的、洁净度应达到100万级(部分部件可为10万级)以上的生产车间或装配间。

1.2.4人力资源

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

特别是,企业的检验部门(过程检验、出厂检验)至少应有一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相当的职称)的、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的技术人员。

2.文件和记录

2.1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

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中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

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些控制应确保:

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

b)

c)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d)

e)确保在使用时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f)

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的保存期限。

3.采购和进货检验

3.1供方的控制

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方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方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应保存对供方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

3.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方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此时,工厂应具备必要的检测手段),也可以由供方完成。

当由供方检验时,工厂应对供方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并要求其出具检验报告。

工厂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

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4.1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

4.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4.3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4.4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4.5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5.出厂(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出厂(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

并应保存检验记录。

具体的出厂(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执行。

出厂(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满足检验试验能力。

6.1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

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

对自行校准的,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

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

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

6.2运行检查

对用于出厂(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

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

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

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

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

7.不合格品的控制

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

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8.内部质量审核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

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9.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工厂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工厂应建立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10.包装、搬运和储存

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附件2

检测项目及样品

1.高压交流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

检测项目

样品规格和数量

绝缘试验6.2*

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6.3

主回路电阻测量6.4

温升试验6.5*

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6.6*

密封试验6.8*

EMC试验6.9

常温下的机械操作试验6.

短路电流关合和开断试验6.102至6.106*

容性电流开合试验:

线路充电电流开合试验(

72.5kV)6.111.5.1

容性电流开合试验:

电缆充电电流开合试验(

52kV)6.111.5.2

根据产品的型式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可选做下列项目:

防护等级验证6.7

低温和高温试验6.101.3

湿度试验6.101.4

端子静负载试验6.101.6

临界电流试验6.107

近区故障试验6.109

失步关合和开断试验6.110

电寿命试验6.112

严重冰冻条件下的操作验证试验6.101.5

单相和异相接地故障试验6.108

容性电流开合试验:

线路充电电流开合试验(

52kV)

电缆充电电流开合试验(

72.5kV)

单个电容器组开合试验

背对背电容器组开合试验

并联电抗器和电动机的开合试验IEC61233

*本附录中标有*的试验项目为型式试验有效期满后的复试项目,下同。

1规格:

高压交流断路器产品不存在同族系列问题;

2数量:

对于选做的试验,允许使用一台或几台附加的试品。

附表1——

除非在有关的国家标准中另有规定,型式试验应该最多在四个试品上进行。

注规定四个试品的合理性在于增强用户的信心,即受试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是将要交付的设备的代表(在极限情况下,可要求所有的试验在一台试品上进行),而且允许制造厂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不同组别的试验。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每台试品应该确实和图样相符,应该充分代表该型产品,并应该经受一项或多项型式试验。

为了便于试验,型式试验可以分成几组。

一般的分组实例见表8。

表8一型式试验分组实例

组别

型式试验

条款号

1

主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绝缘试验

6.2

6.3

2

主回路电阻的测量

温升试验

6.4

6.5

3

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

关合和开断试验

6.6

见有关的IEC标准

4

外壳防护等级检查

密封试验

机械试验

环境试验

6.7

6.8

见有关的IEC标准

见有关的IEC标准

如果需要附加的型式试验项目,则在有关的国家标准中规定。

按照有关的国家标准,在各组型式试验过程中可以进行整修。

制造厂应该向实验室提供在试验中可以更新的零部件的说明。

2.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检测项目

样品规格和数量

主辅助和控制回路的绝缘试验*

主回路电阻的测量*

温升试验*

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

外壳防护等级检查

密封试验

验证满意的操作和机械寿命的试验*;

根据产品的型式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可选做下列项目:

验证接地开关短路关合能力的试验(6.101);

验证严重冰冻条件下满意操作的试验(6.103);

验证最低和最高周围空气温度下满意操作的试验(6.104);

检验位置—指示装置正确功能的试验(6.105和附录A);

验证隔离开关母线转换电流开合能力的试验(6.106和附录B);

验证接地开关感应电流开合能力的试验(6.107和附录C);

验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使用的隔离开关的母线充电电流开合能力的试验(6.108和附录F)。

1规格: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产品不存在同族系列问题;

2数量:

对于选做的试验,允许使用一台或几台附加的试品。

3.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检测项目

样品规格和数量

绝缘试验,包括雷电冲击电压耐受试验、工频电压耐受试验及辅助和控制回路的工频电压耐受试验*;

温升试验*;

主回路电阻测量*;

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关合和开断能力试验*;

机械操作和机械寿命试验*;

防护等级验证;

密封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

根据产品的型式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可选做下列项目:

验证负荷开关按用户要求并超出正常型式试验范围的开断和关合电流能力试验

验证在严重冰冻条件下可靠操作的试验;

验证在污秽大气条件下外绝缘性能的试验;

验证在电缆与负荷开关连接的系统中,负荷开关能够耐受为电缆绝缘试验施加的直流试验电压的试验。

确定试验电压时,应考虑到负荷开关电源侧的交流电压。

1规格:

高压交流负荷开关产品不存在同族系列问题;

2数量:

对于选做的试验,允许使用一台或几台附加的试品。

4.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检测项目

样品规格和数量

a)包括辅助回路工频电压试验在内的验证设备绝缘水平的试验(6.2)*

b)

c)验证设备所有部件温升的试验和回路电阻测量(6.5和6.4)*

d)

e)验证主回路和接地回路承受额定峰值和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的试验(6.6)*

f)

g)验证所包含开关装置的开断和关合能力的试验(6.101)*

h)

i)验证所包含的开关装置和可移开部件满意操作的试验(6.102)*

j)

k)验证对人员触及危险部件的防护和设备对固体外物的防护的试验(6.7)

l)

m)验证出现危险电气效应时对人员的防护的试验(6.105)

n)

o)验证充气隔室强度的试验(6.103)

p)

q)充气和充液隔室的密封性试验(6.8)*

r)

s)触及内部故障(IAC级开关设备)引起的电弧效应的试验(6.107)

t)

u)电磁兼容性试验(EMC)(6.9)

v)

根据产品的型式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可选做下列项目:

w)验证设备对气候引起的外部效应的防护的试验(6.106)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