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194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docx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指导文件

 

生产设备管理体系

指导文件

 

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3月20日

 

一、概述

二、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网络

三、生产设备各级负责人

四、生产设备管理组织结构图

五、各级生产设备负责人的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六、生产设备管理总则

七、生产设备分类

八、生产设备运行率、完好率标准

九、生产设备的选购、评价

十、生产设备的档案及台帐管理

十一、生产设备的运行管理

十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

十三、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

十四、生产设备的备件管理

十五、生产设备的缺陷处理

十六、生产设备的事故处理

十七、生产设备的报废及重置管理

 

一、概述

为加强公司生产设备管理,使生产设备管理做到工作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资料标准化,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生产运行正常,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公司的生产设备管理体系。

二、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网络图

 

三、生产设备各级负责人

公司生产设备负责人由生产副总担任,是公司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的一级负责人;

生管委生产设备负责人由生管委主任担任,是公司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的二级负责人;

厂站生产设备负责人由各厂运营主管担任,是公司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的三级负责人;

厂站设备维修人员作为基层维修力量,是公司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的四级负责人。

 

四、生产设备管理组织结构图

五、各级生产设备负责人的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一)、公司生产设备负责人的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公司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负责公司各厂站年度设备维护、维修、改造等计划的复审;

3、负责公司设备维修流程及标准的制定、修改,为设备维修提供执行依据;

4、负责设备委外维修服务商的资格审核、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维修的高效率、高质量;

5、负责设备委外维修的费用审核,确保固定资产维修资金的合理使用;

6、督促公司自主维修工作,推动公司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发展;

7、对公司设备维修管理及维修队伍建设提供中肯意见及发展方向;

(二)、生管委生产设备负责人的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公司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编制切合实际的生产设备管理相关规定及办法,确保生产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

2、负责公司各厂站年度设备维护、维修、改造计划的审核;

3、督促各厂站建立并完善设备台帐、卡片、档案等技术资料;

4、负责设备采购技术审核、统一调配、封存启用、报废等工作;

5、负责公司设备突发事件的处理;

6、督促各厂落实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及设备计划性检修工作;

7、检查各厂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月度通报;

8、积极调动公司维修力量组织开展公司内部自主维修工作;

9、负责考核各厂站设备使用、维修、维护等相关管理工作;

10、组织或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公司设备维修方面的培训,提高公司维修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厂站生产设备负责人的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贯彻公司的各项设备管理制度、标准、规定及办法,做好厂站设备管理工作;

2、负责厂站设备维护、维修、改造计划的编制、落实,确保设备运行常态化;

3、掌握厂内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巡视检查设备保养状况并上报设备出现的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4、按照设备管理的要求,负责本厂设备委外维修前的检查、交接、维修过程中的沟通与监督、维修后的验收、试车、协助核实维修情况;

5、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的各项资料,为设备终身管理提供依据;

6、负责本厂维修队伍的管理,做好设备维修的基础工作;

7、定期检查厂内所有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及维修工具的维护、保养管理的执行情况。

8、积极促进设备管理创新工作,开展设备的更新、改造、自主维修,解决生产运行中的设备问题;

(四)、厂站设备维修人员的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厂内所有设备的保养、维护、维修工作;

2、负责厂内所有维修工具及设备的保养及管理;

3、保证厂内主要工艺设备完好率达到96%以上;

4、配合运营主管处理突发事故,并负责善后事务的处理;

5、积极向运营主管提出设备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6、建立设备档案并做好各项记录;

7、严格、彻底执行运行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8、节省资源,杜绝浪费。

六、生产设备管理总则

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对所有生产设备必须严格管理和监督,做到科学管理、正确使用、合理润滑、精心维护、定期保养、计划检修,防止非正常的磨损和损坏。

七、生产设备分类

污水厂的设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全部设备指参与工艺运行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自控设备、在线监测设备、水质化验设备、维修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

2、主要工艺设备包括:

粗、细格栅、总进水闸门、污水提升泵、除砂设备、刮(吸)泥机、鼓风机(曝气机)、回流泵、剩余污泥泵、水下搅拌器、污泥输送泵、污泥浓缩和脱水设备、消毒设备、进出厂水流量计、进出厂水在线监测设备等。

3、无备用的主要工艺设备:

刮(吸)泥机、进出厂水流量计和在线监测设备、总进水闸门、无备用鼓风机等。

八、生产设备完好率及利用率

(一)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设备的完好标准

1、设备的性能良好,各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原设计或最低限度应满足污水处理生产工艺要求。

2、操作控制的安全系统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3、运行稳定,无异常振动和噪音。

4、电气设备的绝缘程度和安全防护装置应符合电器安全规程。

5、设备的通风、散热和冷却、隔音系统齐全完成,效果良好,温升在额定范围内。

6、设备内外整洁,润滑良好,无泄漏。

7、设备运转记录、技术资料齐全,设备巡检、保养记录真实、齐全,月度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全面实用。

(三)设备完好率计算方式及指标

设备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

具体统计时,

各类生产设备完好率应达到以下标准:

1、全部设备完好率≥90%;

2、主要工艺设备完好率≥96%;

3、无备用工艺设备完好率≥98%。

(四)设备利用率及计算方式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设备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九、生产设备的选购、评价

设备的选择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行、售后服务好的原则进行,在合理选择设备时,还应综合考虑设备的生产效率、设备的投资效益、设备的耐用性、设备的安全性以及设备的备用性等因素,做到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要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对设备选购的几点考虑因素做简要解释:

设备的生产效率。

它往往表现为功率、压力、单位时间产量等一系列技术参数。

如水泵的技术参数为流量、扬程、转速、电机功率、效率等。

选择水泵时,除流量、扬程满足生产需要外,还要尽量考虑效率高一些,以减少电耗。

设备的投资效益。

在选择设备时,除计算设备投资费用外,还应考虑由于采用新设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般采用设备投资回收期表示。

即设备投资回收期(a)=设备投资费/采用新设备后年利润。

回收期越短,说明经济效果越好。

设备的耐用性。

设备的耐用性即为使用寿命。

设备使用寿命越长,不仅维修量小,而且由于设备更换周期长,可使生产成本降低。

如设备的水下部分(或腐蚀严重的部分)尽可能采用不锈钢或塑料以防腐蚀,水上部分可采用铝合金或高强度低合金钢。

设备的安全性。

选择设备时应考虑设备在操作时的安全性,以免发生设备或人身事故。

设备的操作性。

一般情况下设备选型时必须尽可能选择成熟的产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操作简单、方便,减少在运行中的故障率。

设备的备用性。

对于检修率较高的设备,如水泵、真空泵、加药泵等,应有必要的备用设备,以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十、生产设备的档案及台帐管理

(一)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包括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维修记录等。

1、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包括设备的说明书、图纸资料、出厂合格证明、安装记录、验收记录等。

这些资料是运行及维护人员了解设备的基础。

2、运行记录

包括对设备每日运行状况的记录。

由运行人员填写。

如每台设备的每日运行时间、运行状况、累计运行时间,每次加油时间,加油部位、品种、数量,故障发生的时间及详细情况,易损件的更换情况等。

每月要有分析总结,并上报生产设备负责人。

3、维修记录生产设备的运行管理

包括设备维修档案,大中修时间、维修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方法等。

由维修人员和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填写。

根据以上三部分档案,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可对设备运行状况和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下一步维修保养提出要求,并制定出设备维修计划设备更新计划。

(二)设备台账管理

1、认真做好设备运转台账记录和日常点检记录。

2、编制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卡和设备卫生检查记录表,认真做好记录。

3、认真填写设备完好率统计表。

十一、生产设备的运行管理

(一)熟悉所管理的设备

要使用好设备,首先应熟悉设备。

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是第一步,一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上都注明了设备的品种、型号、规格、工作特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及加注油脂的数量种类等,说明书上注明了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维修时间、应注意事项等。

要对照设备逐项将说明书的内容搞懂。

应注意一点的是,设备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很少介绍自己产品的缺点。

然后每种产品都或多或少有其不足之处。

操作人员可通过长期的操作、观察积累一部分经验,逐渐了解设备的缺点,并摸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设备的合理使用,不仅能使设备减轻磨损,延长寿命,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设备的工作效能。

应做到如下几点:

1、加强对职工的专业技术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术水平,应使他们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2、合理安排工作量负荷。

每台设备都有一定的负荷极限,在安排设备的工作量时,要充分注意设备的工作量负荷。

做到既要充分利用设备,又不要使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并检查故障原因,自己无法处理的故障应及时报告主管。

4、设备开启前,必须检查各操作系统、限位器及其它操作控制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各运转润滑是否良好,一切正常后再开机。

如发现问题,一律不得开机并向维修人员反映。

设备运转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各部位运转情况,听取设备运转声音,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三)做好设备的巡回检查

由于污水厂工艺设备分布分散。

且大部分处于露天或半露天位置,因此建立并严格地执行巡回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污水厂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每台设备定出检查的部位(巡视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

运行人员巡检时,如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上报给运营主管,由运营主管负责组织处理。

对于一般的隐患或缺陷,应检查后在相应的表格上进行记录。

运行人员还应了解每天的天气状况,这除了对水处理工艺有用外,对工艺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运行人员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雨雪来临前,应着重检查设备的防雨措施,特别是电器,齿轮箱等是否可能进水;台风来临时,应检查高空设备是否牢固可靠、各控制柜的门是否关好等等。

十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

污水处理厂要经常地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除了正确地使用设备以外,还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设备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以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及延长修理间隔期,而不是恢复设备的精度,其重点是润滑、防腐与防泄漏。

(一)润滑管理

要使设备保持长期、稳定、正常的运行,就要时刻保持设备各运转部位良好的润滑状态。

润滑油脂除了使设备在运转中减少摩擦、磨损外,还有防腐及保温等功能。

对购买来的油脂应贴好标签,分类保管、严防错用、污染、混合或进水。

一般情况下,设备运转的初期称为“磨合期”。

在此期间,会有较多的金属碎屑从齿轮、轴承或其他部位被磨下并进入润滑油中,特别是减速箱发生此类情况十分明显。

所以,应在设备运转的最初300-500小时内将减速箱内的脏油排出,并用柴油清洗后加入清洁的油。

设备进入正常的磨合期后,可按有关的规章加换油脂。

室外气温随季节不同会有很大变化,一些油脂遇严寒会变得粘稠甚至凝固,而夏季又会因油脂粘度过低降低润滑效果,有时还会造成漏油。

因此,在室外运行的设备应根据季节的不同更换合适的油脂。

对在较长时间停用的设备,应保护润滑油、润滑脂的规定油位及数量,因为停用的设备更容易生锈。

对设备润滑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1、对每台设备都必须制定完善的设备润滑保养计划,并做到“五定”一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加油,保证活动部件润滑。

2、相关人员应根据设备润滑保养计划做好日常的设备润滑保养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二)防腐蚀

设备各部件的防腐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污水里的有害物质会造成钢铁的严重腐蚀,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设备的钢铁结构件表面涂料会逐渐磨损、老化、脱落,污水的浸入会加速设备的腐蚀。

为此,应经常检查涂层的情况,并随时修补。

每次大修时应将失效的涂料即生锈的钢铁表面全部清理干净,涂以新的涂料。

(三)防泄漏

防泄漏也是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认真治理和防止设备的跑风、冒气、滴水、漏油,这是一起设备的共同要求。

十三、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

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了恢复其功能和精度,应对设备的局部或整机进行检查、维修。

(一)设备维修原因分析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的逐渐增大,设备的技术状态逐渐劣化,以致设备的功能和精度难以满足产品质量和产量要求,甚至发生故障。

造成设备需要维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械原因:

主要包括伺服阀失效、液压系统漏油、液压装置失效等。

2、人为原因:

主要操作错误,机械、仪电维护失误等。

3、仪电原因:

主要有电源跳脱、定位开关失效、信号不稳定等。

4、其他原因:

主要包括旋转轨迹异物侵入、旋转台损坏崩塌等。

(二)设备维修方式

1、预防性维修

为了防止设备的功能、精度降低到规定的临界值或降低故障率,按事先制定的计划和技术要求所进行的修理活动,称为设备的预防性维修。

要做到预防性维修,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首先要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和磨损程度,以及查明和消除设备的隐患;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并为下次计划修理提供依据,做好准备,以便提高修理质量。

设备的定期检查,既要全面进行,又要注意选择重点。

(2)计划修理。

污水处理厂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设备技术资料的条件,以及修理技术水平等情况来制定适合于本厂的年度检修计划,在执行检修计划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a、合理安排检修时间。

首先要在能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安排检修时间。

如备用设备不足,则大检修宜安排在进水量不高的时候;反之,可比较均匀地安排检修工作。

b、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c、采用先进的修理方式。

组织好强有力的检修力量。

d、组织好强有力的检修力量。

e、要有严格的检修标准和验收制度。

设备检修完毕后,须组织“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验收小组,进行检修竣工验收。

经24h运行无异常现象,则同意竣工。

f、设备委外维修时,要认真参加拆卸、总装和试车工作,逐步掌握更多维修技术。

2、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也称故障维修,它是指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精度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因不能再使用所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

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地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寿命,但事后维修是非计划性维修,浪费了较多的剩余修理,他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3、设备维修类别

维修类别是根据维修内容、技术要求以及工作量的大小,对设备维修工作的划分。

预防维修分为大修、项修和小修三类。

(1)大修

设备的大修时工作量最大的计划维修。

大修时,要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格的零件;修复和调整设备的电气及液、气动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等;达到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规定功能和精度的目的。

a、大修计划的编制

设备大修年度计划由生产管理委员会在前一年的11月完成,经厂部综合平衡后列入下年预算项目。

b、大修计划的实施

主要由维修部门承担,生产部门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c、大修质量及完工验收

①大修设备完工后,由维修、生产及工程部门进行验收,使用单位进行试车。

合格后,填写设备大修验收意见并存档。

②大修设备保修期一般为3个月、返修率≤2%

(2)项修

设备项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状态的劣化、已难以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部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

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维修和调准精度,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精度和性能。

项修的工作量视实际情况而定,项修具有安排灵活、针对性强、停机时间短、维修费用低、能及时配合生产需要、避免过剩维修等特点。

项修以维修人员为主对设备局部修理,使损坏部位恢复原有精度或满足工艺要求。

(3)小修

设备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计划维修。

对于实行状态检测维修的设备,小修的内容是针对日常点检、定期检查和状态检测诊断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部件,检查、调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对于实行定期维修的设备,小修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掌握的磨损规律更换或修复在维修间隔期内即将失效的零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功能。

项修和小修的维修的流程如下:

十四、生产设备的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备件资金,科学、合理、经济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减少设备停产时间。

(一)备件的分类:

1、易耗件、常换件。

不需要维修工,班组人员可以单独完成配件的更换。

如鼓风机的空气过滤袋。

2、维修性配件。

需维修工才能完成配件的更换,如空气开关、带式脱水机的滤带、油过滤芯等。

3、设备厂家零件及配件(包括外协加工件),价值在300元以上的。

如PLC模块等。

(二)备件的计划管理

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维修计划和储备定额,,订出备件的年、季、月的需要量计划,并提请主管领导审批交采购部门进行计划采购储备,以保证供应,各厂的备件用量由各厂主管提出。

2、备件的储存应以能按时供应,满足维修需要,不占用资金为原则,备件的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应根据设备零件,部件的磨损规律来编制。

3、第一类备件由各班班长将当天的备件详细参数、数量、要求到货时间等信息及时报至采购部门。

4、第二类备件由维修人员负责填写采购单交至采购部门,送主管领导审核后方能购买。

5、第三类备品备件,由各厂主管提出采购申请,金额较大的需先申请,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通过合同部门进行采购流程。

十五、生产设备的缺陷处理

(一)设备发生缺陷时,运行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台账中注明。

(二)运行人员要将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细心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三)对于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会议上提出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四)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以免缺陷扩大。

十六、生产设备的事故处理

凡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而致使停工的均为设备事故。

(一)事故的分类

1、一般事故:

设备损坏,修复费用在2000元以内的或全厂电力供应中断30min以内。

2、重大事故:

设备损坏,修复费用在2000-20000元的或全厂电力供应中断30min以上。

3、特大事故:

设备修复费用在20000元以上的或全厂停产两天以上的。

(二)事故的处理

1、设备事故发生之后,当事者要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持现场,同时立即向本部门领导及设备保障部报告事故经过。

部门领导应及时到达现场,设备保障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确认事故性质。

2、事故发生后,由部门责成当事者填写事故报告单,并交生产管理委员会存档。

3、事故分析坚持“三不放过”原则(没查明原因不放过,没有具体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4、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在24h以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5、根据事故分析,对事故责任者要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特别是对事故隐瞒不报的,要加重处罚,追究部门领导的责任。

十七、设备的报废及重置管理

(一)设备的报废

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不宜修复、改装,对安全生产有影响,对环境严重污染或属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淘汰的设备,可办报废手续。

(二)设备的重置

设备重置周期的确定由多种因素综合评判,集体决策。

具体有以下几个要求:

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设备的重置周期。

譬如,曝气头损坏率达到30%即考虑更换。

对生产有指导作用的过程仪表及其他在线仪表无法正常工作或测得值偏差太大即考虑重置。

重点设备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大于重置费的70%,原有设备中完好零部件有备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