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58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0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5章 原型观测.docx

第15章原型观测

第十五章原型观测

前言

本施工组织设计按招标文件要求,及有关标准和规程规范编制,具体实施将视实际情况,依监理、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15.1概况

15.1.1工程概况

油车水库工程拟建于江苏省宜兴市南部山区湖滏镇,拟建坝址位于洑西涧中游,距其下游湖滏镇和丁蜀镇分别为4km和8km。

湖滏镇位于宜兴市南18km,东靠丁蜀镇,距太湖5km,南与浙江省长兴接壤。

丁蜀镇位于宜兴市东南14km,东濒太湖,西接湖滏,南与浙江省长兴相依,北与宜城、新庄毗连。

油车水库属太湖流域的蠡河水系。

蠡河水系位于宜兴市东南部,上游为洑西涧,发源于浙江天目山余脉。

油车水库工程的任务是防洪和城镇生活供水。

水库总库容为3324万m3,属Ⅲ等中型水库工程。

水库的大坝、溢洪道、引水放空管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区内永久公路按三级公路设计。

油车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38.3m(镇江吴淞高程系,下同),相应库容为1945万m3;汛限水位为38.3m。

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库水位42.42m,相应库容3075万m3;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相应库水位43.20m,相应库容3324万m3。

水库死水位24.54m,死库容100万m3。

油车水库枢纽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放空钢管等。

主坝分为南坝段与北坝段。

南坝段坝型为粘土心墙坝,长1382.6m,最大坝高28.6m;北坝段为均质土坝,长171.4m,最大坝高6.1m;副坝为均质土坝,长37.0m,最大坝高4.5m。

溢洪道布置3孔,每孔净宽4.0m,采用WES溢流堰型,堰顶高程36.5m。

引水放空管采用钢管结构,并用混凝土埋置于基岩中,管长166m,钢管内径1.8m,塔式进水口采用分层取水型式。

基础防渗采用灌浆帷幕。

防渗帷幕沿轴线,单排,孔距2.0m,遇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适当加密加深。

库区左岸坝肩外侧为强岩溶发育区,地表发育众多的呈近东西向排列的落水洞、土洞及溶蚀漏斗。

由于该区位于宽广的斜坡上,南北方向延伸范围较广。

根据地质资料,该区域分布的紫红色粉质粘土虽然渗透系数很小,但已被左岸数十条冲沟切割,其连续性已遭破坏,并且其上部多被透水性很强的第四系砂卵砾石或碎石土所覆盖,利用该层粉质粘土进行库岸防渗,其防渗效果不可靠。

因此库区左岸防渗采用垂直防渗方案:

高压摆喷+帷幕灌浆。

库区现有公路包括左岸及右岸两条公路。

新修公路包括主坝副坝连接公路及左、右岸连接公路。

枢纽建筑间连接道路全长约3100m,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坝上道路路面净宽7.2m,坝下道路路面净宽6.0m。

由于坝下公路跨越洑西涧,需要新建跨度为48m、路面宽6m的公路桥一座。

导截流等临时工程级别为5级,导流采用枯水期10年一遇洪水标准,导流期为10月~次年3月。

本工程控制性进度的关键线路是粘土心墙主坝的施工。

2011年9月30日完成主河床截流,合龙闭气并排水完成后修建上游围堰,同时进行河床坝段的大坝基础开挖,截流前两岸阶地坝段砂卵砾石坝体已上升至坝顶高程,导流引水放空洞已具备过水条件。

2012年1月31日全线上升至坝顶高程44.60m,水库开始蓄水,2012年2月28日工程完工。

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09年11月1日,总工期28个月。

15.1.2实施依据

本工程监测实施,遵照国家或部颁发的有关现行标准和规程规范进行。

主要包括:

(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2)《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范》(SL169-96);

(3)《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7)《水利水电岩石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T5125-2001);

(8)《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9)《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DL/T5211-2005);

15.1.3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

油车水库原型观测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放空管等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安全监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运输、验收和保管;

(2)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安装埋设和维护;

(3)施工期观测及其观测资料的整编;

15.2施工技术措施

15.2.1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

15.2.1.1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流程图

审查施工图纸→制定设备、材料采购计划→报设备资料送监理人审批→签订设备采购合同→设备、材料到场验收

15.2.1.2采购的工程设备和材料质量控制

(1)材料采购计划:

按合同条款和进度计划要求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

若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或需要修订合同进度时,则相应调整材料的采购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

(2)仪器设备、材料运至现场原型观测班的仓库,承包人参加由监理组织的交接验收,验收并保管;及时按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测试、校正、率定,及时将率定报告报监理人。

(3)所有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年检和定期检修后才进入工地,并提交主要设备的使用和检修记录。

(4)所有仪器设备及其附件要求生产厂家在仪器设备出厂前,检验全部仪器设备,并提供检验合格证书和厂家的率定资料。

要有产品制造厂家提供的校准表、检验证书、报告及制造厂家和长期售后服务证。

(5)仪器运至现场后,按仪器厂家的存放要求在存放和保管。

小心装卸、存放和安装仪器设备,以免损坏。

如果在装卸、存放过程中发生损坏,按监理人指示进行更换或予以修复并重新率定。

(6)使用施工图纸指定型号的电缆或由制造厂家提供的与仪器配套的专用电缆。

在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前84天,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提交一份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报送监理审批,其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清单、各项仪器设备的采购时间和计划安装时间等。

15.2.2监测仪器的检查和交货验收

15.2.2.1检查和交货验收

对全部仪器设备按规定,进行检查和交货验收,并将包括仪器设备出厂的检验测试报告和验收产品合格证书在内的交货验收资料提交监理人。

交货验收的内容包括:

(1)查验证件:

按供货合同的要求查验发货单、装箱单、合格证书、图纸或其它有关证件,并将这些证件的复印件提交监理人。

(2)检验:

会同监理人按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人。

(3)外观检查。

仔细查看仪器外部有无损伤痕迹,锈斑等;

(4)验收:

经鉴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方能验收入库,派专人负责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包装以及封记的完整性,并作好记录。

15.2.3监测仪器检验和率定

在仪器设备交接验收后,按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及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对全部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率定,率定报告报送监理人。

15.2.3.1监测仪器检验和率定的目的

监测仪器一旦安装埋设后,一般无法再进行检修和更换,因此,在安装埋设前,对所有将埋设的仪器进行全面的检验和率定。

其主要目的是:

(1)校核仪器出厂参数的可靠性;

(2)检验仪器工作的稳定性,以保证仪器性能的长期稳定;

(3)检验仪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

15.2.3.2监测仪器检验率定依据

(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2)《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DL/T5178-2003);

(3)《压力传感器性能实验方法》(GB/T15478-1995);

(4)《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169-96);

(5)计量认证中关于监测仪器的检验率定方法;

(6)仪器生产厂商提供的技术规范和说明书。

15.2.3.3监测仪器检验和率定内容

(1)检验的内容:

①出厂时仪器资料参数卡片是否齐全,仪器数量与发货单是否一致;

②外观检查。

仔细查看仪器外部有无损伤痕迹,锈斑等;

③用万用表测量仪器线路有无断线;

④用兆欧表测量仪器本身的绝缘是否达到出厂值;

⑤用二次仪表测试仪器的测值是否正常。

(2)率定的内容:

根据监测仪器检验率定依据或监理人的要求对每只仪器进行各种参数的率定。

(3)对于特殊类型必须在生产厂家或科研院校等进行检验和率定的仪器设备,委托经监理人审核同意的具备检验和率定资质的单位进行。

(4)在进行仪器设备率定72小时前将仪器率定计划(包括率定时间、仪器名称、型号等)报送监理人,以便监理人决定是否对率定过程进行旁站监督。

15.2.4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

监测仪器的安装、埋设工作是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大多数已埋设仪器是无法更换甚至无法重新安装埋设的,因此,仪器的安装埋设,必须事前做好各种施工准备,埋设时尽量减少其他施工的干扰,确保仪器埋设质量。

监测仪器安装埋设中使用经过批准的编码系统(可与施工图编号一致),对各种仪器设备、电缆、监测剖面、控制坐标等统一编码,并建立档案卡。

15.2.4.1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流程图

根据施工图纸,向监理人提供仪器数量及有关性能参数→测量放点→钻孔→清基等土建工作→仪器设备组装、电缆连接→现场安装、测试→灌浆、回填→测点保护、电缆走线。

15.2.4.2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允许偏差

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允许偏差表

序号

仪器设备

测量位置

允许偏差(mm)

角度允许误差

水平

垂直

1

传感器

传感器埋设中心点

±50

±50

2

钻孔

钻孔中心线

±50

±50

≤1°

15.2.4.3现场施工测量、放样

(1)配备合格的人员,负责监测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2)按技术条款的规定,提交测量资料报送监理人审核。

监理人可以要求承包人在监理人直接监督下进行复核对照测量。

15.2.4.4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质量控制

(1)在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前28天,向监理人提供经过检验率定合格的仪器数量、仪器编号及安装部位等资料。

(2)在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前48小时,将安装意向通知监理人。

安装埋设的仓面、钻孔及待装仪器设备和材料须经监理人验收合格。

每项(支)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和埋设完毕后,质检机构会同监理人立即对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质量进行检查和检验,经监理人检查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能允许与本合同相关的工程建筑物继续施工。

(3)仪器设备安装埋设严格按监理人批准的安装埋设措施计划、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设计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及有关的埋设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并始终在监理人直接监督下进行全部埋设工作,其质量检验按隐蔽工程要求进行。

密切配合监理人的工作,及时向监理人报告埋设中发生的问题,并提供有关质量检查记录。

(4)对于不合格的安装给予修补、重新安装或更换安装位置,如果这些方法均无济于事,则该仪器报废。

(5)仪器设备和电缆在安装埋设之后进行检查和校正,经监理人检查验收合格后及时读取初始值。

(6)仪器设备及电缆在安装和埋设之后进行检查和校正,并提交现场校准报告。

(7)对各种仪器设备、电缆、监测剖面、控制坐标点等进行统一的编号,并在电缆端部和建筑物表面引出挂牌,以利识别。

建立档案卡、考证表,绘制竣工图。

在整个施工期即本合同履行期限内,负责保护仪器编号数字的清晰。

在工作过程中,所有仪器或接头都予以保护,监理人要求保护的部位均提供保护罩、标志和路障。

对于在混凝土中埋设的仪器和电缆,在混凝土表面所对应的位置作出明显标记。

(8)及时记录已安装埋设仪器的编号、位置、电缆走向、埋设时间及埋设前后的观测数据等资料,并绘制竣工图、填写考证表,报送监理人。

(9)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一切监测仪器设备、电缆受到机械和人为的损坏。

特别是对于地下洞室开挖前已预埋的仪器,当开挖至仪器埋设点附近时,需特别加强注意,防止损坏仪器。

如有损坏,及时报告监理人,并负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作出详细记录备查。

(10)对于埋入混凝土内的仪器,其周围的混凝土要细心填筑,去除大于8cm的骨料,由人工分层振捣密实。

混凝土下料在距埋设仪器1.5m以上;振捣时,振捣器与仪器的距离大于振动范围的半径或不小于1.0m。

(11)根据各建筑物施工进度及设计要求,及时将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完毕,并保证能够正常观测。

(12)在工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每项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完毕后,会同监理人立即对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质量进行检查和检验,经监理人检查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能继续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

15.2.4.5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

在现场埋设位置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后,将进行仪器安装埋设工作,各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见第4章(安全监测实施细则)。

15.2.5电缆敷设

15.2.5.1电缆的连接

(1)根据设计和现场情况准备仪器的加长电缆。

(2)将电缆头护层剥开50~60mm,不破坏屏蔽层,然后按照绝缘的颜色错落(台阶式)依次剥开绝缘层,剥绝缘层时避免将导体碰伤。

(3)将绝缘颜色相同的导体分别叉接并绕接好。

用电工绝缘胶布包扎使导体不裸露,并使导体间、导体与屏蔽间得到良好绝缘。

(4)接好屏蔽(可以互相压按在一起)和地线,将已接好的电缆用电工绝缘胶布螺旋整体缠绕在一起。

(5)将电缆竖起,用电工绝缘胶布将底部的托头及管缠绕几圈,托头底部距接好的电缆接头根部30mm。

(6)将厂家提供的胶混合搅匀后,从模口上部均匀地倒入,待满后将模口上部盖上盖子。

(7)24h后用万用表通电检测,若接线良好,即可埋设电缆。

15.2.5.2仪器编号

每支仪器连接好电缆后立即编号,编号使用经过批准的编码系统,仪器编号能区别各种仪器设备、电缆、监测断面、控制坐标等,对每支仪器建立档案卡,并将仪器资料按发包人规定的格式录入仪器档案库中。

在所有仪器的电缆上,用电缆打字机打上至少3个耐久的、防水的、间距为10m的标签,以保证识别不同仪器所使用的电缆。

15.2.5.3电缆走线保护

电缆走线保护工作是监测仪器安装埋设是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根据我公司工程监测的经验,仪器不能正常工作,大都是由于电缆的损坏,以下是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取得的有关电缆保护的一些经验。

(1)电缆在敷设时必须留有裕度,并禁止相互交绕。

敷设裕度依敷设的介质材料、位置、高程而定,一般约为敷设长度的5%~10%。

(2)电缆走线敷设时,加注标志,注意保护,选好临时观测站的位置。

(3)观测仪器至监测站的电缆尽可能少用接头。

在电缆接头处涂环氧树脂或侵入蜡,以防潮气渗入,经常检测电缆和仪器的状态及绝缘情况,并进行记录和说明。

(4)严格防止各种油类沾污腐蚀电缆,经常保持电缆的干燥和清洁。

(5)电缆在牵引过程中,要严防开挖爆破、施工机械损坏电缆,以及焊接时焊渣烧坏电缆。

(6)所有在堆石体中敷设的电缆及外露在结构物表面的电缆都用电缆保护管保护。

(7)沿电缆牵引线路挖槽形成电缆沟,电缆埋设于电缆沟中,并穿管保护,周围回填砂或级配石渣。

(8)电缆一时不能引入观测站时,要设临时测站,可采用预埋电缆储藏箱作为临时测站。

(9)电缆跨施工缝或结构缝时,留有足够的余度,并采用穿管过缝的保护措施,防止由于缝间开合变化而损坏或损伤电缆。

(10)在电缆沟或廊道内的电缆都用保护管或电缆槽盒保护。

(11)电缆在防渗体内布置时,需沿电缆周围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

(12)电缆在堵头混凝土内牵引时需做好止水措施。

(13)在电缆走线的线路上,设置警告标志。

尤其是暗埋线时,需对准确的暗线位置和范围设置明显的标志。

设专人对观测电缆进行日常维护,并健全维护制度。

(14)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保护好电缆头和编号标志,随时监测电缆和仪器的状态及绝缘情况,并记录和说明。

(15)埋设的电缆作好记录和布线图。

(16)及时将已埋设的仪器及电缆引线以图纸的形式报告监理人,并通过监理人转发至相邻或交叉工作面上的其他承包人,并在埋设点设置明显的标示,以免其他承包人在钻孔、灌浆时损坏已埋设的仪器或电缆。

(17)布设在洞室衬砌混凝土中的观测仪器,原则上仪器电缆在各监测断面下部汇集成束,成“S”形绑扎在钢筋上,引至相应的观测站。

15.2.6施工期监测

15.2.6.1施工期监测流程图

编制施工期观测规程→确定观测时间、频率→确定基准值→确定观测结果控制值→按制定的观测规程进行观测→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监测资料整编→报告编写

15.2.6.2施工期监测质量控制

(1)编制施工期观测规程

各监测仪器设备施工期观测规程第8章安全监测实施细则。

(2)在整个施工期中对已埋设并处于工作状态的观测设施,按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或厂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观测,并记录、整理全部原始观测资料,及时作出初步分析,逐月报送监理人。

(3)当监理人要求在测值出现异常或为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时,对部分仪器增加测次,并按监理人的要求及时提供整理的观测资料。

(4)在发现观测数据确有异常时,立即通知监理人,以便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5)保留准确完整的原始记录,便于监理人随时抽查。

在施工期间,按期向监理人提交数据及原始资料。

(6)在进行日常观测的同时,记录相关的土建施工形象以及水文气象资料等。

(7)用于现场观测的读数仪表按有关要求定期标定,确保仪表在有效期内使用。

15.2.6.3观测基准值的确定

基准值的确定是观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基准值确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以后资料分析的正确性,甚至有可能导致误判,基准值的确定必须同时考虑仪器安装埋设的位置、所测介质的特性、仪器的性能及环境因素等。

(1)混凝土内的观测仪器,一般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终凝后或水化热稳定时的测值作为基准值。

(2)渗压计以其埋设后的测值为基准值。

(3)岩体内的观测仪器,一般在埋设后24小时以上,水泥砂浆终凝后或水化热稳定时的测值作为基准值。

(4)测斜仪导管安装埋设的回填料固化后,经三次以上的稳定观测,测值差小于仪器精度,取其平均值作为基准值。

(5)其他观测仪器,基本以安装完成后的稳定测值作为基准值。

15.2.6.4观测误差

15.2.6.4.1观测误差有过失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三种,取决于测量系统各个误差的综合影响,对误差的控制要消除以下产生误差的原因:

(1)定期对仪器设备经常标定、检修,确保其性能稳定,消除仪器设备各种物理性质变化产生的误差。

(2)每次观测前后,在现场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

(3)制定操作技术规程、进行人员培训、更换人员和仪器时做好交接,克服观测方法不同和人员设备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4)读数时待其数字显示稳定后,再测读。

(5)每次观测后立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核和整理。

(6)整个观测期间,设立值班记录本,详细记载值班期间一切情况。

(7)有异常读数时,立即进行复测或分析其因素,并作好记录和说明。

(8)定期检查孔口装置,消除因基准点变动产生的误差。

15.2.6.4.2现场常用观测读数误差的简易判断方法有:

(1)本次读数与以前测值比较,在原因参量没有较大变化时,效应参量变化速率一般不会很大。

(2)原因参量变化较大,但效应参量的变化超出了其可能的变化限度,马上复测分析。

(3)振弦式仪器可根据仪器标定的量程频率范围来判断读数的可信度。

15.2.7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15.2.7.1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基本内容

各类工程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的内容,通常包括监测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馈及评判决策五个方面:

(1)搜集。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料的搜集、记录、存储、传输和表示等。

(2)整理。

原始观测数据的检验、物理量计算、填表制图、异常值的识别剔除、初步分析和整编等。

(3)初步分析。

采用比较法、作图法、分析各监测物理量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各种原因量和效应量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以便对岩土工程的安全状态和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评估决策。

(4)安全预报和反馈。

应用监测资料整理和反分析的成果,选用适宜的分析理论、模型和方法,分析解决岩土工程面临的实际问题,重点是安全评估和预报,补充加固措施和对设计、施工及运行方案的优化,实现对岩土工程系统的反馈控制。

(5)综合评判和决策。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综合利用所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在各单项监测成果的整理、分析和反馈的基础上,采用有关决策理论和方法(如风险性决策等),对各项资料和成果进行综合比较和推理分析,评判岩土工程的安全状态,制定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案。

综合评判和决策是反馈工作的深入和扩展。

15.2.7.2监测资料的收集、检查

15.2.7.2.1监测资料的收集包括观测数据的采集、人工巡视检查的实施和记录、其它相关资料收集三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详细的观测数据记录、观测的环境说明,与观测同步的气象、水文等环境资料;

(2)监测仪器设备及安装的考证资料;

(3)监测仪器附近的施工资料;

(4)现场巡视检查资料;

(5)有关的工程类比资料、规程规范等。

15.2.7.2.2监测数据采集后,随即检查、检验原始记录的可靠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如有漏测、误读(记)或异常,及时补(复)测、确认或更正。

原始监测数据检查、检验的主要内容有:

(1)作业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2)监测仪器性能是否稳定、正常;

(3)监测记录是否正确、完整、清晰;

(4)各项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以内;

(5)是否存在粗差;

(6)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5.2.7.2.3经检查、检验后,若判定监测数据不在限差以内或含有粗差,立即重测;若判定监测数据含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时,立即分析原因,并设法减少或消除其影

响。

15.2.7.3监测资料的整编

15.2.7.3.1定期或按监理人要求进行系统全面的资料整理工作,包括仪器监测资料、巡视检查资料和有关监测设施变动或检验、校测等资料的收集、填表、绘图、初步分析和编印等工作。

所有监测资料按监理人规定的格式建立数据库,输入计算机。

用磁盘或光盘备份保存并刊印成册。

15.2.7.3.2将整编的成果刊印成册及时报送监理人。

整编的成果做到项目齐全,考证清楚,数据可靠,图表完整,规格统一,说明完备。

15.2.7.3.3整编资料按内容划分为以下四类:

(1)工程资料。

包括勘测、设计、科研、施工、竣工、监理、验收和维护等方面资料;

(2)仪器资料。

包括仪器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和使用说明,测点布置,仪器埋设的原始记录和考证资料,仪器损坏、维修和改装情况,其它相关的文字、图表资料;

(3)监测资料。

包括人工巡视检查、监测原始记录、物理量计算成果及各种图表;有关的水文、地质、气象及地震资料;

(4)相关资料。

包括文件、批文、合同、咨询、事故及处理、仪器设备与资料管理等方面的文字及图表资料。

15.2.7.3.4在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整编时段内的各项监测物理量按时序进行列表统计和校队;绘制各监测物理量过程线图、能表示各监测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图,以及与有关因素的相关关系图。

15.3观测仪器设备检验率定方法

15.3.1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检验率定

本办法适用于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的检验。

15.3.1.1概述

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由透水板、承压膜、钢弦、支架、线圈、壳体和传输电缆等组成。

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钢弦的自振频率是固定的,当应力变化时,其自振频率也随之发生变化。

介质孔隙中的有压水通过透水石,作用于承压膜上,使其产生挠曲变形而引起钢弦的应力变化,钢弦的自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