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70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docx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word版secret

11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11.1总则

11.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工业及民用建筑现浇框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工程。

11.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1.2术语、符号

同第10章。

11.3基本规定

11.3.1一般规定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11.3.2质量目标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

11.3.2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11.3.2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11.4施工准备

11.4.1技术准备

(1)准备工程所需的图纸、规范、标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其是否有效。

(2)按图纸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钢筋绑扎安装顺序予以明确规定:

1)钢筋的翻样、加工;

2)钢筋的验收:

3)钢筋绑扎的工具;

4)钢筋绑扎的操作要点;

5)钢筋绑扎的质量通病防治。

11.4.2材料准备

(1)成型钢筋:

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2)钢丝:

可采用20~22号钢丝(火烧丝)或镀锌钢丝。

钢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3)垫块:

宜用与结构等强度细石混凝土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留20--22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11.4.3主要机具准备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1.4.4作业条件

(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墙、柱、梁部位外皮尺寸线。

(3)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4)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

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

11.5材料和质量要点

11.5.1材料的关键要求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工程,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力钢筋强度实测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11.5.2技术关键要求

(1)认真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编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2)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1.5.3质量关键要求

(1)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3)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11.5.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进行钢筋绑扎施工时,要求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尤其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2)高空作业时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等手执工具应防止失落伤人。

(3)认真检查高凳、脚手架、脚手板的安全可靠性和适用性。

11.5.5环境关键要求

废旧钢筋头应及时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场清。

11.6施工工艺

11.6.1绑柱子钢筋

(1)工艺流程:

弹柱子线→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修理柱子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扳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3)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柱子主筋立起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11-1的规定。

(4)箍筋绑扎:

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柱箍筋绑扎: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

用缠扣绑扎,如图11.6.1-1。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11.6.1-2。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lOd(d为箍筋直径),见图11.6.1-3。

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lOd。

5)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图11.6.1-4。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11.6.2绑剪力墙钢筋

(1)工艺流程:

立2~4根柱子→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主筋

(2)立2~4根主筋:

将主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主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主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主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横筋在主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3)主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11—1的规定。

(4)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也可采用梯子筋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5)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扎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

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6)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7)合模后对伸出的主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11.6.3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斗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十穿

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11.6.3。

(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

符合设计要求。

(9)粱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域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11.6.4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问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图11.6.4)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

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11.6.5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型位置线→绑主筋→屏务布筋→绑踏步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11.7质量标准

11.7.1主控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验收的专门规定。

11.7.2一般项目

(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为lOd。

(4)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5)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1.7.2。

规浇框架钢筋绑扎允许偏差表11.7.2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l

网的长度、宽度

±10

尺量检查

2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钢筋骨架的宽度、高度

±5

尺量检查

4

钢筋骨架的长度

±10

5

受力钢筋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

一点,取其最大值

6

排距

±5

7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8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尺量检查

9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水平高差

+3,0

10

受力钢筋

保护层

梁、柱

±3

尺量检查

墙、板

±3

11.8成品保护

11.8.1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

11.8.2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

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11.8.3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11.8.4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11.9安全环保措施

11.9.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钢筋运输、装卸、加工应防止不必要的噪声产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污染。

11.9.2钢筋吊运应选好吊点,捆绑结实,防止坠落。

11.9.3废旧钢筋头应及时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场清。

11.10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1.10.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或实验报告单。

11.10.2钢筋机械性能实验报告。

11.10.3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11.10.4技术交底、钢筋隐蔽验收纪录。

附录11—1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1.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附表11—1的规定。

2.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

其最小搭

接长度应按附表11—1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附表11—1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3.当符合下列条件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上述第1条和第2条的确定,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附表11-1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C25

C30-C35

≥C40

光圆钢筋

HPm35

45d

35d

30d

25d

带肋钢筋

HRB335

55d

45d

35d

30d

HRB400级、RRB400级

55d

40d

35d

注:

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1)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2)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

(3)当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4)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O.7取用;

(5)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盘取用;

(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采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采用。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4.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上述第1条至第3条的规定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O.7取用。

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摘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