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779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中考中常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

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

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2H2+O2

2H2O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

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

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⑻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

2CuO+H2O+CO2↑

(现象:

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氧气的制法:

10.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①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3O2↑

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其他生成氧气的反应:

通电

③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体积比1:

2)2H2O=2H2↑+O2↑

④加热氧化汞2HgO

2Hg+O2↑

(五)氢气的性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

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

“酒精灯迟到早退”,即

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

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六)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

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

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

Fe+H2SO4=FeSO4+H2↑铁跟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

现象:

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

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

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14.生铁和钢:

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

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

(纯净物不是合金)

(七)单质碳的性质

15.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16.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

CO2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

2CO

②还原性: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试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

使试管破裂);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

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

(氢气跟CO2不反应)

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C+CO2

2COC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

2CO2①②③④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物质间的转换关系:

CO2CO

⑤⑥

(八)二氧化碳的性质

1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

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18.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H2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

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或: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

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九)一氧化碳的性质

19.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

20.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CO+O2

2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CO+CuO

Cu+CO2

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

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

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③毒性:

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

三种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

氢气、碳、一氧化碳(都可用于冶炼金属、用作燃料)

(十)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1.碳酸钙主要以石灰石和大理石存在,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大理石和石灰石做建筑材料,工业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制水泥。

22.碳酸钙的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跟盐酸、硝酸反应(碳酸钙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

CaCO3+2HNO3=Ca(NO3)2+H2O+CO2↑CaCO3

高温

②高温分解:

CaCO3

CaO+CO2↑

CaO+H2O=Ca(OH)2(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加水Ca(OH)2

(十一)有机物

23.甲烷CH4(俗名: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的小点燃

有可燃性CH4+2O2=CO2+2H2O现象:

火焰明亮呈蓝色,放出大量热

24.乙醇(俗名:

酒精,C2H5OH)无色液体,易挥发,与水可任意比互溶

酒精燃烧C2H5OH+3O2

2CO2+3H2O

甲醇(CH3OH)有毒,不能饮用,饮用后使人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

25.煤(主要含碳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三种最重要的矿物燃料,都是混合物

(十二)酸碱盐氧化物

第八章学到的三大系列物质

同系列内的物质间一般不反应,但可在适当条件下相互转化

系列一系列二系列三

金属非金属

↓O2↓O2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H2O盐↓H2O

碱酸

碱的通性酸的通性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②氢前的金属+酸→盐+H2↑

注意: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

应不生成氢气,生成水

②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③碱+酸→盐+水(“中和反应”)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④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⑤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碱的通性的①②④项的碱必须是可溶于水碳酸盐+酸→盐+H2O+CO2↑

盐的通性(盐的通性中

(1)(3)(4)项的盐必须是可溶于水)

⑴金属+盐→金属+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

⑵酸+盐→酸+盐碳酸盐+酸→盐+H2O+CO2↑

⑶盐1+碱1→盐2+碱2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

⑷盐1+盐2→盐3+盐4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26.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CaO+H2O=Ca(OH)2

K2O+H2O=2KOH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

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盐酸

硫酸

物理性质

挥发性在空气中产生白雾

浓硫酸有吸水性

 

证明是酸的方法

①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遇盐酸:

变红色

石蕊试液遇硫酸:

无色酚酞遇盐酸:

不变色

无色酚酞遇硫酸:

②跟金属反应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跟金属氧化物

反应

氧化铁

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氧化铜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跟碱反应的方程式现象

氢氧

化铁

化铜

跟碳酸盐反应

碳酸钠

碳酸钙

检验Cl-、SO42-

方法

Cl-:

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硝酸

SO42-:

现象

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

此类反应必须加稀硝酸,以消除CO32-、OH-对实验的影响。

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区别方法:

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

不能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磷酸H3PO4

30.氢氧化钠(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

NaOH)

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

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用途:

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

可干燥H2、O2、N2、CO、NH3CH4等;

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化学性质:

(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SO2+2NaOH=Na2SO4+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NaOH+Fe2(SO4)3=3Na2SO4+2Fe(OH)3↓

b.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2NaOH+CuSO4=Na2SO4+Cu(OH)2↓

c.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

2NaOH+MgSO4=Na2SO4+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

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

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Ca(OH)2=Ca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a(OH)2→CaCO3

32.常见的盐

a.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AgNO3=NaNO3+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

1.溶解2.过滤3.蒸发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实验仪器:

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

纯碱,Na2CO3类别:

盐,正盐不是碱)

①碳酸钠+酸→盐+H2O+CO2↑例: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②2AgNO3+Na2CO3=2NaNO3+Ag2CO3↓③CaCl2+Na2CO3=2NaCl+CaCO3↓

④BaCl2+Na2CO3=2NaCl+BaCO3↓⑤Ca(OH)2+Na2CO3=2NaOH+CaCO3↓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

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

5H2O

CuSO4+5H2OCuSO4+5H2O=CuSO4·

②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碱

有机物盐

3.混合物: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

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

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

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

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

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无机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

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SO2,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

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

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

c.注意:

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

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含氧酸(H2SO4,HNO3,H3PO4名称为:

某酸)

无氧酸(HCl,H2S名称为:

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

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

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

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

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

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

方法二:

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

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NaCl、Na2SKNO3

无氧酸正盐叫“某化某”Na2S_______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

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_________BaSO4______________Na2CO3______

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NaHCO3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