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16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docx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

有光人生

周有光生平陈列大纲

2016-01

大门入口,选用反映周有光特点的手法,让观众接受一个可亲可爱、渊博睿智的学者形象。

序言,采用专家和名家对周有光的评价荟萃。

一、序厅(入口展屏)

说明:

采用合适展示效果,归结周有光50岁前的人生轨迹。

在右侧有“有光人生”标题,左侧为前言(约400字,另写)。

 

一、第一部分:

青果巷走出的大家

说明:

主要表现周有光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包括家世、求学、就业,到抗战前为止。

第一节:

出生礼和堂

主要内容:

交代周有光出生、家庭、生活环境。

1、周有光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常州。

2、常州青果巷,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就诞生在这条窄窄的小巷里。

3、礼和堂,是常州名人唐荆川宅邸,周有光家就紧邻唐荆川家,唐加称为“老礼和堂”,而周家被称为“新礼和堂”。

5、小时候的周有光

6、电视文献片:

常州青果巷

第二节:

走出青果巷

主要内容:

周有光读中学、大学的相关情况。

1、1912年周有光进入男女同学的瑭下育志小学读书。

后来搬迁,改为新坊桥小学。

2、周有光小学毕业后,进入常州中学读书。

3、常州中学的创办人屠元博,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新兴知识分子。

4、常州中学校友会会员录

5、1923年,周有光毕业于常州中学,同时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

6、1925年,周有光到光华大学就读。

7、1927年,周有光毕业后,在光华大学任教。

第三节:

结缡张允和

主要内容:

与张允和恋爱、结婚,与张家人的联系

1、1930年与张允和结识。

2、两人照片。

3、周有光张允和结婚

4、周有光、张允和婚礼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行。

5、母亲在周有光、张允和婚礼上。

6、沈从文为周有光、张结婚照片题词。

7、张家十姐弟

8、张元和与顾传玠结婚

9、张兆和与沈从文

10、张充和与傅汉思

12、三连襟与三姐妹

第四节:

奔波人生路

主要内容:

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苏州江苏教育学院、杭州浙江教育学院任教,又往日本留学,回国后仍任职大学和银行,踏上辛勤奔波的人生路。

1、周有光毕业后,校长张寿镛把周有光留在光华大学附中任教

2、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孟宪承指点周有光外出增长见识。

3、1933年10月周有光夫妇乘坐“长崎丸”前往日本留学。

4、周有光前往日本京都大学留学。

5、周有光心仪的导师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者河上肇,但是周有光到日本时,河上肇已经被捕,因此,周有光只能以学习日语为主。

6、1934年4月30日,就在他们结婚一周年之际,张允和生下儿子周小平。

7、儿子周晓平的出生给全家带来喜悦,特摄影留念。

前排周有光母亲徐雯抱着周晓平。

8、周有光在上海任职,张允和带着儿子与周母徐雯一起住在苏州乌鹊桥弄家里。

9、周有光先后在上海江苏银行、新华银行任职。

第五节:

并肩“七君子”

主要内容:

周有光在上海任职期间,结识了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并加入救国会。

七君子事件发生,周有光张允和在苏州的家成为营救七君子的联络站和接待站。

1、1936年周有光在上海银行界任职。

2、周有光在上海,结识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章乃器,并加入救国会、

3、救国会主张全民抵抗日本侵略,发表了大量抗日言论,遭到国民党忌恨。

4、周有光参加救国会的活动,除演讲宣传抗日外,还经常联络《救亡情报》的编者吴大琨,提供消息供报道。

5、1936年11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章乃器、沙千里、史良等,史称“救国会七君子”事件,激起了全国民众的义愤。

6、视频:

周有光自述,周晓平、苏培成等证言:

当时周是救国会实际成员,但对外不公开,便于工作。

7、七君子被捕后,被关押在苏州的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

8、由此,苏州周有光张允和的家,就成了救国会营救“七君子”的重要联络点。

9、救国会领袖家属:

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带了两个儿子,还有胡子婴等,从上海到苏州去探望,都住在周有光家里。

张允和为之到处奔波,为营救“七君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10、当时周有光的直接领导是章乃器,两人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第二部分:

战时后方的经济专家(1937—1949)

主要内容:

抗战期间,周有光在重庆和后方各地,先后在农本局、新华银行工作,为战时后方经济稳定作出了贡献,他竟日奔波在外,而自己的两个孩子一死一伤,留下了永远的痛。

第一节:

逃难到重庆

主要介绍抗战爆发后周有光与妻儿逃难到重庆后,在重庆等地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

1、抗战爆发,周有光与家人逃难去重庆。

2、当时周有光的父亲刚刚在家乡去世,但周有光无法赶回去奔丧,只得召集全家拍了张照片作纪念(1938年周有光与家人在重庆合影)。

3、重庆虽然是“陪都”,但是也遭到了日军的大轰炸,满目疮痍。

4、重庆大轰炸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周有光一家在这里辗转于生死之间。

5、周有光一家在重庆期间,历尽艰难,大搬家36次,小搬家无数次。

6、周有光在这里遇到了救国会领袖之一的老友章乃器夫妇,借住在章家。

7、章乃器当年的身份证,证明了周有光的住所地址是“荫庐”。

8、周有光在重庆时因公整日在外奔波,家中就靠张允和操持。

张允和护着晓平、小禾两个可爱的孩子,可是不久就遭灾,一死一伤。

第二节:

战时经济学家

主要介绍周有光1937-1941年间在农本局、江苏银行、新华银行工作的状况,为战时后方的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1、抗战期间的周有光。

2、周有光进入农本局,担任重庆专员办事处副主任,实际主持工作。

农本局是一个战时政府金融机构,具有类似于农业银行的职能,在抗战前期对于稳定后方的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

3、从1938年到1939年,重庆专员办事处先后在四川省30多个县,成立了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

周有光到一个又一个的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巡回指导、审查,工作卓有成效。

4、当时经济部次长何廉兼农本局局长,总经理是穆藕初。

5、何廉文摘:

“我们在四川省会成都成立了一个大办事处,管理四川的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等单位,并派周耀平任主任。

周耀平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大学毕业,在上海的银行里工作过,富有经验。

6、发展后方农村金融事业,推动农业生产,保障后方经济稳定:

建设合作银行、建立农业仓库、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

7、用电子动态地图组合动漫方式,表现周有光奔走在四川各地,“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三过家门不入”,视察、检查、指导、促进合作银行、农业仓库和农业信用合作社,为发展后方金融事业,有效推动农业生产,保障后方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间经常途中遇到轰炸,常常回家时家已经被炸毁了。

女儿得病也不及照料终于夭折。

8、周有光在农本局工作期间,后方经济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稳定了后方经济。

9、周有光家曾在重庆唐家沱民权路与吴祖光家合住张俊祥的房屋。

10、由于周有光到处奔波,无法顾及家庭,以至于女儿患急病去世他不在家里。

11、女儿的不幸夭折,给周有光夫妇留下了永远的痛。

12、1941年,农本局被通货膨胀冲垮,周有光受江苏银行总经理许伯明邀请,再次进入江苏银行,担任重庆办事处主任。

13、1942年,周有光应上海新华银行总经理王志莘之请,进入新华银行。

曾前往西北调查经济状况。

1.周有光在重庆工作,妻儿在成都住,1943年1月25日儿子晓平被流弹击中,死里逃生。

周有光在重庆,他星夜赶回成都,已经在四天后了。

第三节:

赴美研究经济

主要介绍周有光在抗战胜利后,受新华银行指派前往美国任职并学习金融管理,后又受命前往英国工作的经历,其间考察了美欧经济,并开始研究语言文字学。

1、抗战胜利后,周有光一家回到上海,受新华银行指派,作为高级职员派赴美国,担任新华银行驻纽约代表,以及新华银行所属的新原物产公司总经理。

2、张允和获准与周有光同赴美国。

3、周有光在美国如饥似渴学习银行管理先进经验。

4、周有光在美国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5、当时赵元任在美国任教,周有光接触到他创制的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方案,为后来制订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打下了基础。

6、1948年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任研究教授,有一时期周有光曾与爱因斯坦聊天。

7、周有光在美国,深入考察美国社会经济和社会,还兼及语言学。

8、1948年周有光受派前往英国,公余考察文化设施,这是他们在剑桥大学。

9、周有光与张允和在从英国回国途中考察各国文化设施。

第三部分: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创制者

主要内容:

反映周有光在新中国建立后,投入新中国教育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推广上的贡献。

第一节:

迎接大时代

主要反映周有光在香港为迎接新中国建设做准备,研究新中国金融问题,参加民主建国会,并于上海解放一周后到达上海,并迅速汇入新中国建设大潮。

1、1948年周有光回国到上海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总行任高级职员。

2、1949年春,周有光到香港出差,并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因帮助共产党人汇款,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滞留香港。

3、香港有一个杂志《经济导报》,由许涤新主编,邀请周有光撰写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文,发表在该刊。

不久编为《新中国的金融问题》出版,(新经济丛书第2种,香港经济导报社1949年第1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6月6日周有光与儿子晓平从香港到达上海。

4、游子归来,终于团聚。

5、周有光一家在上海住进山阴路鲁迅故居对面的东照里66号。

6、周有光回到上海,很快受邀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授,讲授经济学。

7、周有光与许涤新、吴大禧合作办《经济周报》,周有光经常发表经济学方面的文章。

8、1952年,上海实行高校调整,所有大学经济学专业都集中到上海财经学院。

周有光随之转到上海财经学院任教。

9、周有光、张允和在1950年代初。

10、陈毅市长经常召开座谈会,周有光常在邀请之列。

11、周有光担任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业务处处长。

12、周有光与张允和1950年代在上海。

13、周有光一面在大学讲授经济学,一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自己的讲义整理出版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第二节:

转行语言学

主要反映周有光从早年对语言学的兴趣到解放后专攻语言学,并逐渐进入汉语拼音化问题讨论,为参与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做好了知识上、理论修养上的准备。

1、周有光历来对文字学有兴趣。

1933年曾参与汉字拉丁化运动。

2、1950年代初,周有光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一面业余参加倪海曙组织的上海新文字研究会活动,在倪海曙主编的《语文知识》上陆续发表语言文字研究的论文。

3、1952年,陈望道的东方书店把周有光有关中国拼音文字研究的文章编辑出版了,受到广泛关注。

4、1954年,周有光又出版了《字母的故事》一书,发表了汉语拼音研究的重要观点。

5、周有光因精通中、英、法、日文,又写过拼音方面的书,而被周恩来点名参加会议。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字改革会议。

于1955年10月15~23日在北京举行,参的有来自全国除西藏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央一文字改革、教育、科学、作协、外交、邮电、新闻、播、出版、民委、总政、全总、青年团、妇联等的代共207人。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和广普通话。

6、由于周有光对汉语拼音素有研究,发表的论文有深度,受邀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并支持这一决议。

第三节:

汉语拼音方案诞生

主要介绍《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过程和周有光在制订中的重要作用。

1、1949年5月,一直致力于文字改革的语言学家黎锦熙联名多所高校的语言文字学家向吴玉章建议成立一个文学改革研究会,以恢复文字改革工作。

2、早在延安时期,吴玉章就一直热心于文字改革,并与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解放区实行过汉字拉丁化的文字改革。

3、不久,吴玉章便给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刘少奇写信,希望能够成立一个文字改革研究会,专门研究文字改革工作。

4、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吴玉章为常务理事会主席,它就是后来设立的国务院直属机关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前身。

5、1950年,《中国语言问题论文辑要》出版。

汇集了全国各方人士关于文字改革的议论,人们热切希望创制新文字。

6、1950年5月1日,毛泽东致信第一师范时的同学蒋竹如说:

“兄作语文学研究,提出不同意见,我虽未能同意,但辩论总是会有益的。

拼音文字是较便利的一种文字形式。

汉字太繁难,目前只作简化改革,将来总有一天要作根本改革的。

”毛泽东的回信给建国后的文字改革方向一锤定音,即目前文字改革只作简化改革,至此简化字的整理和选定工作才真正开始。

7、1952年3月起,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开始了制订民族形式拼音方案的研究。

黎锦熙,主张把注音字母略加改动作为新拼音方案;委员丁西林等人倾向于重新创制一套字母;而吴玉章则主张打破窠臼,采用现行汉字和一部分外文字母共同制订。

8、1952年,陈望道的东方书店把周有光有关中国拼音文字研究的文章编辑出版了,受到广泛关注。

9、1954年,在采用民族形式创制拼音方案走入困境的时候,毛泽东注意到周有光的《字母的故事》一书。

毛泽东在决定改用拉丁字母拼音的时候,参考了周有光这本书里的意见。

10、周有光力主采用拉丁字母。

在当时讨论采用哪种形式来拼音的问题上,有采用民族形式和西方形式两种意见,后者占多数,但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此时周有光发表《什么是民族形式》一文,澄清了民族形式与外国形式的关系问题,为采用拉丁字母谁奠定了理论基础。

11、1956年1月的全国知识分子大会上,毛泽东明确表态,终于确定采用拉丁字母,为拼音方案取得突破打开了成功之门。

12、牵头制订方案。

13、方案制订出来后,征求意见,开会10次,征求意见4300多份,

14、周有光、沈从文在北京合影。

15、“汉语拼音方案诞生之路”(多媒体展项):

(1)黎锦熙提出文字改革——

(2)吴玉章致信刘少奇建议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3)《中国语言问题论文辑要》1950年出版——(5)毛泽东致信蒋竹如确定简化字改革——(6)1952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决定采用民族形式拼音方向——(7)1952年3月、8月文改会召开会议讨论,10月拿出第一套字母表,毛泽东认为不佳——(8)1954年7月开会,讨论多种方案,均未获通过——(9)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10)19552年2月成立拼音方案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副主任胡愈之,成员有韦慤、丁西林、林汉达、罗常培、陆志韦、黎锦熙、王力、倪海曙、叶籁士、周有光。

(11)——讨论群众方案655种,选择264种编印《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方案汇编》。

——(12)各方讨论民族形式问题,周有光发表《什么是民族形式》一文,为采用拉丁字母为汉语拼音字母奠定基础。

——(13)1955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提出六七种拼音文字方案供讨论,包括四种民族文字,一种拉丁文自,一种斯拉夫文字,仍未决定。

——(14)1956年1月20日,中国知识分子大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采用拉丁化字母拼音,确定了采用拉丁字母的方向,解决了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为最后推出拉丁字母拼音方案铺平了道路。

(15)周有光等夜以继日搞出了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1956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通过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2月12日发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16)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第6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

(17)1958年2月11日,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附录:

《汉语拼音方案》诞生过程表

1949年8月25日,吴玉章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请示中国文字应改成拼音文字。

1949年10月10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

1950年到1955年,全国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

1952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下设的拼音方案组召开会议,通过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其中声母24个,韵母37个。

1953年初,毛泽东主席审阅了拼音方案组拟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他认为笔画还是太繁。

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指示:

要能标出四声。

1954年12月23日,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吴玉章提出工作任务,这就是做好三项准备工作:

1.制定《汉字简化方案》;2.制定《汉语拼音方案》;3.研究和推行标准音(普通话)的教学。

1955年5月6日,刘少奇听取汇报后,提出三点意见:

1.简化字要分期分批进行;2.学校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3.拼音方案制定后,要用来作试验,可以试译《毛泽东选集》。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确定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语音标准,从而解决了《汉语拼音方案》的语音标准问题。

1956年1、2月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即《汉语拼音方案》的第一个草案(后来人们把这个草案称为“原草案”)。

1956年1月20日,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中央政治局决定:

首先简化汉字,推行书报横排,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公布后用在小学课本上,代替注音字母。

1956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和《关于拟订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几点说明》,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

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国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

1957年12月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四次会议批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宣传工作计划要点》,拟定从1957年12月11日至1958年1月11日为汉语拼音方案宣传月。

1957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和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1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报告会,周恩来总理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重要报告。

报告规定了我国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是:

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决定:

一、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二、……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至此,《汉语拼音方案》最终得以颁布。

第四节:

推广拼音方案

主要反映周有光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推广汉语拼音、继续研究汉字,并到国际上争得《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通行地位的情况。

1、周恩来总理说: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是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度肯定这套方案。

2、1958年秋季开始在学校广泛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迅速普及。

3、《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农村在村头设立了汉语拼音测验岗。

4、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受到了全国若各界的广泛欢迎,民间掀起了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潮,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人们学拼音的热情。

5、由于周有光调到北京参加汉语拼音制订,从而侥幸躲过了“反右运动”。

5、1961年,周有光出版了《汉字改革概论》一书,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后经1964年再版,1979年三版,台湾尔雅出版社也有翻版。

1985年日本橘田广国翻译日文版。

7、此二人在翻译《汉字改革概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周有光事业有成,1962年周有光的十妹周新月携家人到北京看望周母和周有光一家。

9、1963年公布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是周有光参与编制的专为聋哑人学拼音使用的。

汉语手指字母有30个字母指式,代表26个字母和4个双字母(附图)。

1974年又设计汉语手指音节,作为手指字母教学的补充。

10、反对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维护《汉语拼音方案》的权威性。

11、1977年联合国地名国际标准化会议通过决议,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

12、1979-82周有光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会议讨论汉语拼音国际化,1982年通过决议,用《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

这是汉语拼音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13、周有光以《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标准》代表中国官方说明了汉语拼音化走向国际的过程、意义与相关问题,表明其为中国汉语拼音化走向国际的代表性人物。

14、1983年周有光参加夏威夷“华语国际化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演讲《汉语拼音方案》,由此把汉语拼音推向台湾。

台湾参会者回去开始研制“注音符号第二式”,与《汉语拼音方案》非常接近。

15、周有光提出“现代汉字学”,得到响应,先在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开课,后推广。

16、周有光提出“汉语正词法”,拟出了《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基本规则》,得到广泛认同。

第四部分:

劫后重生,中华有光

主要反映周有光在“文革”浩劫中的遭遇,虽然遭遇和劫难,而坚韧淡定、坚持信念,继续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

第一节:

新陋室铭

1、周有光在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写大字报,遭受批斗。

2、文革期间,周有光一家三代被赶出原住所,住进又小又暗的小屋。

3、虽然被驱赶到陋室里,周有光却不悲观,反而写下了《新陋室铭》以自嘲。

4、1969年,周有光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宁夏平罗县,这里的条件更艰苦,但周有光照样乐观。

5、周有光在看高粱地的时候,空余时间研究汉字形声关系,有了不少新发现,1980年出版了《汉字声旁读音便查》。

6、1971年,周有光回北京探亲,得以与家人团聚。

7、1972年4月,周有光回到北京。

8、1976年地震期间,周有光与家人在上海重逢。

第二节:

智慧之光

主要反映“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后周有光重新焕发智慧之光、参加各项学术工作的情况。

1、在阳光下,周有光老而弥坚,充满智慧。

2、1978年73岁的周有光接受《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姜椿芳的邀请,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重要条目的撰稿人和全卷审稿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历时15年编成。

3、1981年5月25日—27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第五号国宾馆举行。

4、1982年7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人员合影

5、1982年7月8日—10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哈尔滨举行。

6、1984年2月28日—3月2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8、1981年周有光在日本大东文化大学讨论“文字改革与日本的关系”

9、周有光与欧共体驻华代表讨论有关中国语文问题

10、1983年在夏威夷参加“华语现代化国际学术会议”

11、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合影。

12、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参观团访问日本,受到日本“罗马字社”理事长村野辰雄以及同仁的接待。

13、1986年语言界学者聚会。

14、1987年12月1日上午,新加坡华文研究会会长卢绍昌等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社新闻中心与周有光座谈。

周有光说:

新加坡发展的快和好,是人类的骄傲。

15、周有光应新加坡华文研究会邀请赴新加坡作演讲。

16、1988年12月31日(83岁)离休。

虽然离开办公室,但离而不休,回到家中一间简陋的小书房中,看报、看书、写杂文。

离开了工作单位的周有光开始使用电子中文打字机写作。

17、1992年海峡两岸研讨会人员留影

18、周有光提出“两个双语言”的建议,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急需实行两个双语言:

方言和共同语(普通话)的国内双语言;汉语和英语的国际双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