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835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对称中心的示意顺时针旋转180°

和不旋转是完全重合的。

(2)明确对称的要素、特征,是分析具体问题的关键。

二、方向的判断与纬度高低的判定

1.方向的判断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北极星定向法

北极星所在方向始终为北方

适用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图

房屋朝向定向法 

一般北半球房门朝南,南半球房门朝北

树木年轮定向法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年轮紧密的一侧表示北方,稀疏的一侧表示南方

适用于景观图

2.纬度高低的判定

依据

判断技巧

自转线速度 

线速度越大,纬度越低,反之纬度越高

正午太阳高度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其距太阳直射纬线的远近有关,与太阳直射纬线相距越远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小,因此通过比较同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各地纬度的高低

昼夜长短和日出的早迟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就越长、日出的地方时就越早;

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就越短、日出的地方时就越迟。

故据此可判断各地纬度的高低

海水表面的温度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表面的温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因此通常海洋表面水温越低的地方,其纬度就越高

相同高度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多少或山麓自然带

由于山地垂直方向水热条件的差异,不同海拔地区常常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就相同高度的山地而言,纬度越低的地区,其山顶和山麓的水热差异越大,因此对应的自然带也就越多。

另外,比较不同山地的山麓自然带,也可看出纬度的高低,例如,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带的,其纬度较低;

山麓为针叶林带的,其纬度较高

代表性的农作物 

不同温度带地区的热量条件不同,因此典型的代表性农作物也不同,如热带地区常种植水稻、甘蔗、橡胶等农作物,亚热带地区的柑橘、毛竹较为著名;

暖温带则主要种植冬小麦、棉花、苹果等,中温带则以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农作物著名。

故根据一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也可反推出它所处纬度的高低

(1)方向是指以某一地理事物为中心,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中心事物的空间方位;

纬度高低指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的大小。

(2)明确确定方向的方法,知道经纬线(度)的作用并通过生活经验加以落实尤为重要。

(3)关键——建立空间概念,把握经纬网的作用和意义。

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关系的易错分析

(1)易错点:

认为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增大。

(2)出错原因:

不能正确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备考建议: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因而太阳直射点向该点(而不是该点所在的半球)移动,两者的纬差减小,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太阳直射点远离该点,两者的纬差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小于46°

52′。

如图中的A。

(2)回归线上:

全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

如图中的B。

(3)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

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46°

如图中的C。

4.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南半球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四、晨昏线的应用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1.晨昏线的应用角度分析

(1)确定时间:

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出交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

利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确定出切点的时间为0时或12时;

然后利用确定出的时间,结合题目中的其他信息进行计算。

(2)确定日期(或季节):

利用晨昏线与经线是否重合来确定日期或季节。

当两者重合时为春、秋分,当两者不重合时,再看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度数,根据度数的情况来判读出日期或季节。

(3)确定太阳直射点:

在利用晨昏线确定出某地的时间后,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在判断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后,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在局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中,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的时间和方向及相关计算等,常以“三类点”“三条线”为突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

(1)“三类点”即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与赤道的交点。

①如果图中给出了南、北极点,那么也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和经度的递变规律(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增,西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减)。

②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某条经线的地方时,从而可以根据经度差计算出全球任何一点的地方时和区时,考题中通常要求计算的是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

E经线的地方时)和世界标准时(零时区区时、0°

经线的地方时);

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太阳直射的纬线,就可以判断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该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以及全球任何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

反之,根据上述信息也可以推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根据某条经线的地方时,可以判断出何地的地方时为12时,该地所在经线即太阳直射经线;

根据晨昏线与某条纬线相切,可以判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③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其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据此可算出全球各地的时间。

除了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外,其余任何一天,晨昏线与纬线圈有两个切点,过这两个切点的经线分别为夜半球、昼半球的中线,其地方时分别为0时、12时,即分别为日期的界线和太阳直射经线。

如图:

(2)“三条线”即晨线、昏线和赤道。

晨(昏)线是地球上太阳高度为0°

的点的集合,在该线上可见日出(日落)现象,除了春分、秋分日该线与经线重合外,其余各日它与经线斜交(北半球冬半年,晨线在地球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昏线呈西北—东南向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相反),且离春、秋分日越远,夹角越大,到冬至、夏至日时,该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达最大值——23°

26′,故该夹角的大小是判断季节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重要依据。

赤道是地球最长的纬线,回答有关该线上各点的地理问题时,几乎都要用到如下结论:

该线上任意一点日出于6时,日落于18时,昼长为12小时;

该线上经度相差1°

的两点的实地距离为111千米;

该线上无地转偏向力等。

【特别提醒】光照图的分析思路

考点一、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例1.【2017江苏地理卷】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4.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答案】3.C4.A

【变式探究】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变式探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

,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

,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

B.105°

C.195°

D.285°

解析:

春分日为每年3月21日前后,寒露日为每年10月8日前后,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根据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为360°

,约为每天公转1°

,则可计算出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答案:

C

考点二时间计算

例2、【2017全国卷Ⅲ】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

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

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

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

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11题。

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11.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答案】10.B 

11.D

【解析】10.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极光,则可知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

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进入冬,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北半球,且较乙纬度低,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

11.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四个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位于北半球,故选D。

11.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位于北半球,故选D。

【变式探究】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第2题。

2.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

00~12:

00和14:

00~18:

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

00~9:

00B.11:

00

C.14:

00~15:

00D.17:

【举一反三】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如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D.2月19日12时

选A 图中显示,长城站大致位于60°

W经线上,其地方时比北京时间(即120°

E的地方时)晚12个小时,当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时,长城站的当地时间为2月18日12时。

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

例3、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

≈1.43,tan65°

≈2.14)(  )

A.0.6mB.1.2m

C.1.8mD.2.4m

B

【变式探究】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丁、乙、丙、甲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

2.6月22日,乙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

【举一反三】3月21日,我国某地某同学于北京时间9时测得太阳高度为20°

,北京时间10时测得太阳高度为30°

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这天(3月21日)最大太阳高度为(  )

A.30°

B.50°

C.60°

D.90°

4.该地所处的经纬度是(  )

A.30°

N,105°

EB.40°

E

C.30°

N,135°

ED.40°

3.C 4.A 第3题,北京时间9时太阳高度为20°

,10时为30°

,大约1小时太阳升高10°

由于该日为春分日,上午有6小时,则正午太阳高度为60°

第4题,由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

,而该日太阳直射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该地与赤道纬度距离为30°

,则该地位于北纬30°

北京时间10时该地太阳高度为30°

,最大太阳高度为60°

,则北京时间13时为当地12时,可推算该地位于东经105°

考点四昼夜长短变化

例4、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下图,回答

(1)~

(2)题。

(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A  

(2)D

【变式探究】2015年3月8日,我国第31次科考船“雪龙号”完成任务离开长城站返航。

航行3日后,科考队员在乌斯怀亚(68°

W,54°

S)观察到日出时间为该地地方时5:

40,则该日我国漠河(122°

E,53°

N)的昼长接近(  )

A.16小时B.14.3小时

C.11.3小时D.6.6小时

选C 乌斯怀亚日出时刻为5:

40,则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

该地与我国漠河纬度度数相近,分处南北半球,则同一日两地昼长之和为24小时,故漠河昼长接近11小时20分钟。

【举一反三】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线。

读图完成2~3题。

2.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

A.6时20分B.5时20分

C.17时40分D.16时40分

3.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

A.东南B.东北C.正北D.西南

考点五、晨昏线的应用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例5.图1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

图2为地球极地俯视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把图1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2中,并用“”表示夜半球。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4)此日,a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日出为________时,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解析 第

(1)题,绘制该图时,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①南极圈内为极昼;

②45°

E为0时,为夜半球的平分线;

③图2给出的是北半球。

(2)题,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故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第(3)题,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南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

第(4)题,a点在北极圈,此时昼长为0小时;

b点在赤道上,6时日出,a在b的东北方向。

答案 

(1)如图所示:

(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3)快 低温少雨

(4)0 6 东北

【2017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4—5题。

图2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答案】4.A 

5.B

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2017全国卷Ⅲ】 

【2017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

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

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A市位于天津市(39°

N,117°

E)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7.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答案】6.C 

7.A

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

结合选项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过程符合题意。

故选A。

【2017北京卷】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图1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1题。

图1

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答案】B

【解析】城市工作时间是一般按照当地区时8点到18点,这和图中北京时间的工作时间相差6小时,北京时间是北京时间8时上班,而甲城市是北京时间2时上班,比北京早6小时上班,说明甲城市所处时区比北京早晚6小时,北京时间位于东8区,即往东加6个时区,为西十区。

【2017北京卷】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3~5题。

图3

3.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

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35°

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4.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5.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答案】3.B 

4.A 

5. 

【2017江苏地理卷】 

【2017海南地理卷】 

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某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

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A.21︒8'N,175︒12'E 

B.42︒10'N,170︒22'W

C.21︒8'S,175︒12'W 

D.42︒10'S,170︒22'E

13.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

00 

B.6:

C.11:

D.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