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8352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文档格式.docx

5.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6.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8.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9.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

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10.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1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1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还书用语:

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

B.请柬用语:

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

C.情景对话:

“令郎贵庚?

”“犬子今年14岁。

D.回函用语:

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

13.下列通信的敬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给老师写信说:

“敬颂教安。

B.长辈给侄子写信说:

“顺致安康。

C.小王给同学写信说:

“谨致鸣谢。

D.老张给同事写信说:

“特此函达。

1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请柬:

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书信:

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

家严大人今年高寿?

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介绍信:

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15.下列各句中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16.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17.下列各句,最得体的一句是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

“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

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

“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

18.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一,因为德才兼备,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

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D.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6分)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

“汝何愿?

”天祥对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吾不能捍父母

(2)索之固(3)天祥在燕凡三年(4)南乡拜而死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形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B.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C.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D.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2分)

徙知潭州。

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

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

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

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

(节选自《宋史•王罕传》)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徙知潭州徙:

调动官职

B.却之则勃骂却:

退却

C.久稍可晓稍:

渐渐地

D.屡诉不得直直:

公平判决

(三)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5分)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

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

各言己子,并有邻证。

郡县不能断。

崇①曰:

“此易知耳。

”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

“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

”苟泰闻既号咷,悲不自胜;

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

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

奉伯乃款引云:

“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节选自《北史•李崇传》

[注]① 

崇:

李崇(公元455-525年),北魏中后期名臣,曾任扬州(今安徽寿县)刺史。

 

2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君儿遇患,向已暴死

A.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四)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7分)

李庭芝,字祥甫。

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

嘉熙末,江防甚急,庭芝得乡举不行,以策干荆帅孟珙请自效。

珙善相人,见其魁伟,顾诸子曰:

吾相人多,无如李生者,其名位当过我。

时四川有警,即以庭芝权施之建始县。

淳祐初始去,举进士,中第。

辟珙幕中,主管机宜文字。

珙卒,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兴国,即弃官归,为珙行三年丧。

开庆元年,庭芝权扬州,丁母忧去,朝议择守扬者,帝曰:

无如李庭芝。

乃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

庭芝初至扬时,扬新遭火,庐舍尽毁。

州赖盐为利,而亭户多亡去,公私萧然。

庭芝悉贷民负逋,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

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

兼浚他运河,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

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

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

扬民德之如父母。

刘槃自淮南入朝,帝问淮事,槃对曰:

李庭芝老成谨重,军民安之。

今边尘不惊,XX具举,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

十月,大元丞相伯颜入临安,留元帅阿术军镇江以遏淮兵。

阿术攻扬久不拔,乃筑长围困之。

冬,城中食尽,死者满道。

明年二月,饥益甚,赴濠水死者日数百。

宋亡,谢太后及瀛国公为诏谕之降,庭芝登城曰:

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

已而两宫入朝,至瓜州,复诏庭芝曰:

比诏卿纳款,日久未报,岂未悉吾意,尚欲固圉邪?

今吾与嗣君既已臣伏,卿尚为谁守之?

庭芝不答,命发弩射使者,毙一人,余皆退去。

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焕守扬,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至泰州,阿术将兵追围之。

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被执至扬州,朱焕请曰:

扬自用兵以来,积骸满野,皆庭芝与才所为,不杀之何俟?

于是斩之。

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

(选自《宋史﹒李庭芝传》,有删改)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形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B.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C.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D.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庭芝学识出众,感恩守孝。

他少年聪颖,才智常超长者;

他进士及第后,就到孟珙府中任职;

孟珙死后,他为之辞官守丧三年。

B.李庭芝治政有方,成效显著。

他初到扬州时,扬州民生凋敝,一片萧条;

经他治理后,扬州军民安定,边境没有警报,百事振兴。

C.李庭芝坚持抗元,决不投降。

扬州被围时,他率兵固守,阿术久攻不克;

宋朝灭亡后,先后两次下诏指示他投降,他依然坚守城池。

D.李庭芝颇有才华,受人赏识。

孟珙初见他,就认为他将来会超过自己;

后来朝议选取守卫扬州的人时,都认为没有能超过他的人。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默写题(10分)

27.名句默写(10分,每题1分,错一字不得分)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4)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5)《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8)郦道元《三峡》中,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

(9)《马说》中,作者开篇便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四、综合题(13分)

28.《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写的是。

(1分)

29.《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说的。

30.《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_。

31.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于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号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了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

(5)将改为。

32.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

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

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

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

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五、作文

五、作文(3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0分)

2017年北京市文科状元熊轩昂,父母都是外交官,家庭条件优越,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的状元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更有不少人发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感慨。

就在同一年,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庞众望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他的家庭也极为不普通,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家人照料;

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来维持。

庞众望在日记中写到:

“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寒门能出贵子”。

那么寒门是否能出贵子呢,对此你有何感想?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寒门能出贵子”或“寒门难出贵子”为题,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具体写作指导:

简练概括叙述材料+亮出清晰明确的观点+合理有力的理由论述+再次总结强调观点

高一语文答案

1.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2.C(“左迁”必是降职。

3.A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4.A股指的就是大腿。

5.C项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6.A(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

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7.C《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8.C【解析】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9.D(“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10.A(“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

常用来指少年时期)

11.C

12.D【解析】试题分析:

拨冗:

(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

冗,繁忙。

释义:

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

13.A

14.D【解析】本题考查用语是否得体。

A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

B项,“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

C项,“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令堂”。

D项,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15.D[分析]ABC均是敬辞,只用于别人对自己。

16.A(A项中“是不是应该……呢”语气最为委婉,且包含商量的意味;

B项中“难道不应该……吗”表反问,语气最强,感情色彩也很强烈;

C项中用“无疑”一词加以修饰,并且又用“是……的”结构加以突出强调,强化了语句表达的语气;

D项中采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语气更为强烈。

因此,只有A项符合题目要求。

17.【答案】:

D[分析]A句“不耻下问”不能用于自己。

B句“匹夫”所用的对象不当,“匹夫”指一般平民,而“董事长”“总经理”不在一般百姓之列。

C护士的用语不看对象和场合。

18.B(“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19.(4分)

(1)保卫

(2)坚持(3)一共(4)通“向”朝向

20.(2分)B

21.(2分)B(却,拒绝)

22.(2分)B(向,之前)

23.(3分)赵奉伯于是如实招供:

“我以前丢失了一个儿子,于是便冒认了这个孩子。

”(关键词:

款引、先、妄)

24.(2分)A(注意城下和泰州之间不能断开,因此可排除B、D两项;

庭芝是闻变的主语,不是降的宾语,故可排除C项。

25.(2分)D(都认为没有能超过他的人错误,应是皇帝认为没有能超过李庭芝的人。

26.(3分)州中发生水灾旱灾,马上就下令打开粮仓,不够就用自己家财救济他们。

扬州百姓就像对父母一样感激他。

(得分点:

关键实词“水旱”译为“水灾旱灾”,少一方面不给分;

“发廪”译为打开粮仓;

“振”通“赈”,译为“救济”。

参考译文:

李庭芝字祥甫。

年轻时聪明得很,每天能诵读数千言,而且智慧识见常常高出年纪大的人。

嘉熙末年,长江防卫非常紧张,李庭芝获得乡里举荐不去,用策略求见荆安抚使孟珙自动请求效力。

孟珙很会看人,看到他高大魁梧,回头看着他各个儿子说:

我看人看得多了,没有比得上李生的,他的名誉地位当会超过我。

当时四川有警报,就让李庭芝代理施州建始县。

淳祐初年才离开,考进士,及第。

征辟到孟珙幕府,主管权宜文字。

孟珙去世,李庭芝因孟珙了解自己而感恩,护送他的棺柩到兴国安葬,马上就放弃官职回去,替孟珙守了三年丧。

开庆元年,李庭芝代理扬州,遭母丧离去。

朝廷商议挑选扬州知州人选,皇帝说:

没人比得上李庭芝。

便夺情起用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务。

李庭芝起初到扬州时,扬州刚刚遭过火灾,房屋全都烧毁。

州里靠盐取利,但是盐户大多逃亡,公私两方都很凄惨。

李庭芝将百姓拖欠的赋税全部宽免,借钱让他们盖房子,房子建成又免掉那些贷款,总共一年,官民的房屋全都盖齐。

开凿河道四十里进入金沙余庆场,节省车辆运输。

兼及疏浚其它运河,免掉盐户拖欠盐税二百多万。

盐民没有车辆运输的劳役,又能免除所欠,逃亡的人都返回了,盐业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