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849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docx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

安全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3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1、建设单位在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方面承担以下责任:

1.依法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并接受抽查;建设工程设置的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2.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并委托监理。

3.选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

4.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装修装饰材料。

5.依法应当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组织施工;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2、设计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设计的质量责任:

1.根据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编制符合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不得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设计。

2.在设计中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装修装饰材料,应当注明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3.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实施情况签字确认。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3月

主持人

喇海宾

地点

车间会议室

安全教育是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好车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保证其它安全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使车间2016年的教育培训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此次培训容如下:

1、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1)按来源分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①化学因素。

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

②物理因素。

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③生物因素。

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②精神性职业紧。

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如视力紧等。

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②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2)按有关规定分类:

《职业病目录》十类115种:

1尘类(13种)②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③化学物质类(56种);

④物理因素(4种);⑤生物因素(3种);⑥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8种);

⑦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种);

⑧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3种);

⑨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8种);

⑩其他职业危害因素(5种)。

4)超限倍数四类: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3月份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3月,车间进行了消防及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车间管理人员都积极参加了培训。

结合安全制度以及各类火灾案例,对如何树立公共消防意识、预防、杜绝可能引起消防事故的外隐患、个人面对突发火灾事故应如何进行救灾及逃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参会人员深受教育并作了详细笔记,将进一步加强消防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次培训,要深刻吸取近期国火灾事故教训,强化四项措施,构筑夏季消防安全“防火墙”,做到警钟长鸣,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一是消防知识普及到位。

做到举一反三,向员工宣传科学防火知识及火灾现场扑救和逃生常识;

二是应急预案落实到位。

对防火紧急事故处理程序、消防疏散方法、火灾扑救措施等予以明确,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安全隐患排查到位。

坚持每日巡查,尤其加大了对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对车间、办公区、宿舍区等重点部位要求落实具体消防安保措施,用电线路、消防栓、灭火器等重点部位安全性能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排除。

车间不定期对各工段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监督消防安全机制的落实度,确保做到防患于未然。

通过此次培训达到了提高了大家的消防的“四个能力”建设。

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同时也是最脆弱的,请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安全生活,共建平安和谐的社会。

 

二车间安全学习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评价容:

《消防安全及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评价时间及地点

2016-3-24办公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

评价标准

1、适用性、实用性2、符合性、广泛性3、有效性、可操作性

评价方式

小组评价

评价结论:

车间始终把安全培训工作摆在车间建设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方针,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紧密结合车间安全生产实际,严格对员工进行培新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车间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及职业卫生培训效果评价如下:

通过组织学习,此次培训使受培人员了解建筑消防等消防及日常工作职业危害的分类知识,增强他们对建筑消防要求及设计单位应当承担消防设计的质量责任,使每个参加培训的员工了解建筑消防设计基本要求,及职业病的有关详细分类,在安全综合知识均有所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备注

评价人认可:

记录人:

2016年3月24日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4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1、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责任:

1.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进行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

2.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装修装饰材料的质量,使用合格产品,保证消防施工质量。

3.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落实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完好有效。

2、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监理责任:

1.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

2.在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安装前,核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不得同意使用或者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防火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装修装饰材料。

3.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4、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4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安全教育是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好车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保证其它安全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使车间2016年的教育培训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此次培训容如下:

1、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界定法定的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

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3)泪如国家职业病围。

4)与劳动用工行为联系。

2、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

1.职业禁忌。

2.职业健康监护。

包括开展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疗、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桑等。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职业性病损和职业病:

1)健康:

指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2)职业性病损:

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

3)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等而引起的疾病。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4、职业病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对人群健康和福利状态均能起根本的作用。

2)第二级预防:

发病预防。

是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

3)第三级预防:

在病人患病以后的康复处理。

2009年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依次为:

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

2、职业接触限值(OEL):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粉尘)

2)最高容许浓度: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有毒物质)。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

(粉尘)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二车间安全学习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评价容:

《消防安全及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评价时间及地点

2016-4-30办公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

评价标准

1、适用性、实用性2、符合性、广泛性3、有效性、可操作性

评价方式

小组评价

评价结论:

车间始终把安全培训工作摆在车间建设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方针,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紧密结合车间安全生产实际,严格对员工进行培新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车间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及职业卫生培训效果评价如下:

通过组织学习,此次培训使受培人员了解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监理责任和职业病目录所界定法定的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知识,增强他们对建筑消防要求及设计单位应当承担消防设计的质量责任,使每个参加培训的员工了解建筑消防设计基本要求,及职业病的有关详细分类,在安全综合知识均有所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备注

评价人认可:

记录人:

2016年4月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5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1、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1.建筑总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2.建筑总面积大于1.5万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3.建筑总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4.建筑总面积大于2500平方米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5.建筑总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6.建筑总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5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安全教育是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好车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保证其它安全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使车间2016年的教育培训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此次培训容如下:

职业危害识别:

(一)粉尘与尘肺:

1)生产性粉尘:

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1)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

(2)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µ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µ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

尘肺前3位:

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

P147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其所形成的尘粒

(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可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者被氧化形成颗粒状物质,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小于lµm

(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在0.5µm以下。

生产中使用粉末状物质在进行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时,也可产生多量粉尘;

(1)无机性粉尘:

1)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

2)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锰等。

3)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2)有机性粉尘:

1)植物性粉尘,例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

2)动物性粉尘,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

3)人工有机粉尘,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

指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

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

一般认为,矽肺的发生和发展与从事接触矽尘作业的工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二氧化硅的类型、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分散度、防护措施以及个体条件等有关。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1)全身中毒性,例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例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例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感应性,例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例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例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尘肺,例如煤尘、矽尘、矽酸盐尘。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最为严重。

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六类:

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

13种法定尘肺病,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二车间安全学习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评价容:

《消防安全及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评价时间及地点

2016-5-25办公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

评价标准

1、适用性、实用性2、符合性、广泛性3、有效性、可操作性

评价方式

小组评价

评价结论:

车间始终把安全培训工作摆在车间建设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方针,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紧密结合车间安全生产实际,严格对员工进行培新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车间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及职业卫生培训效果评价如下:

通过组织学习,此次培训使受培人员了解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的基本条件和职业病职业危害识别:

粉尘与尘肺的关系、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及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的知识,增强他们对建筑消防审计规划的基本要求,及粉尘的产生及危害,在安全综合知识均有所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备注

评价人认可:

记录人:

2016年5月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6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一、特殊建设工程

对具有下情形之一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1.设有本规定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2.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3.本条第1项、第2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其他公共建筑。

4.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5.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二、申请消防设计审核提供的材料

1.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

2.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明文件。

3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4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6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安全教育是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好车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保证其它安全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使车间2016年的教育培训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此次培训容如下:

1、生产性中毒与职业中毒:

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个级别。

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2、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1)化学结构。

2)物理特性。

3)毒物剂量。

4)毒物联合作用。

5)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

6)个体状态。

3、中毒:

1)急性中毒:

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大量进入人体所致。

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2)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

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3)亚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有较大量毒物进人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4)职业接触生产性毒物机会:

正常生产过程。

检修与抢修。

意外事故。

4、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1.噪声

(1)生产性噪声的特性:

1)空气动力噪声:

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是由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

2)机械性噪声:

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

3)电磁噪声:

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2)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

2.振动:

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4类。

(1)使用锤打工具作业。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如凿岩机、选煤机、混凝土搅拌机、倾卸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铆钉机、铆打机等。

(2)使用手持转动工具作业。

如电钻、风钻、手摇钻、油锯、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钻孔机等。

(3)使用固定轮转工具作业。

如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电锯等。

(4)驾驶交通运输工具或农业机械作业。

3.电磁辐射:

(1)非电离辐射:

1)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

高频作业主要有高频感应加热,如金属的热处理、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轧及高频焊接等,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常是工人操作位的主要辐射源。

射频辐射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

微波作业可选择性加热含水分组织而可造成机体热伤害,非致热效应主要表现在神经、分泌和心血管系统。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二车间安全学习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评价容:

《消防安全及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评价时间及地点

2016-6-28办公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

评价标准

1、适用性、实用性2、符合性、广泛性3、有效性、可操作性

评价方式

小组评价

评价结论:

车间始终把安全培训工作摆在车间建设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方针,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紧密结合车间安全生产实际,严格对员工进行培新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车间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及职业卫生培训效果评价如下:

通过组织学习,此次培训使受培人员了解对具有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申请消防设计审核提供的材料容和生产性中毒与职业中毒、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安全综合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备注

评价人认可:

记录人:

2016年6月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7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一、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自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20日出具书面审核意见申请消防验收提供的材料

I.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2.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4.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5.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6.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7.其他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

二、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参加人员

全体职工

记录人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单位

货运二车间

时间

2016年7月

主持人

地点

车间会议室

安全教育是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好车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保证其它安全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使车间2016年的教育培训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此次培训容如下:

1、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均属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

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

具有热害的煤矿深井。

3)夏季露天作业:

夏季从事农田、野外、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以及军事训练等。

4)低温作业:

接触低温环境主要见于冬天在寒冷地区或极地从事野外作业。

在冷库或地窖。

5)高气压作业:

高气压作业主要有潜水作业和潜涵作业。

6)低气压作业:

高空、高山、高原均属低气压环境。

2、异常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影响:

1)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体温调节和人体水盐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