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85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docx

某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secret

矿段的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原开采区及工业场地概况

一、原开采区概况

原矿段的开采区位于矿地的西北部,面积52250m2,形成标高75m的采空平台18780m2。

采空斜坡的水平投影面积33470m2,在75m标高平面起至斜坡采空区高度为0~95m。

二、原工业场地概况

原矿段工业场地位于东南部,由原开采的剥离的土石回填冲沟,低坡整平建成。

场地包括由一破、二破、振动筛和2~4cm、1~3cm、0.5~1cm、<0.5cm碎石产品传送带组成的碎石加工与存放平台,由石料厂办公室、工人宿舍、爆破材料库、配电房、修配间等设施组成的办公生活区、以及已基本整平的第三堆土场等地块,共计面积25450m2。

第二节矿地复垦概况

矿山建设用地复垦,是根据采矿活动对土地破坏的状况,采用平整、充填、覆盖以及生物技术措施等进行整治,从而使破坏的土地恢复原来利用状态或能够经济合理地重新提供利用的行为。

遵循因地制宜,优先复垦成耕地——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土地复垦原则,将本石场开采区与工业场地使用需复垦的土地,按回填平整顺序划分为20个单元进行土地复垦(详见图3、4、5)

(一)开采区的复垦概况

开采区的复垦,共分七种情况、十四个小区,利用原剥离堆存和新挖的砂土回填平整采空区,为重建良好生态做好准备(见图3、图5)。

1、采空平台回填平整区(I):

分布于开采区的中部,为与现有采空区底板持平的75m标高水平面,面积18780m2分别从IV-2堆土场推土6310m3、从IV-1堆土场推土1060m3,以及从V-2取土区取土1000m3,合计填土8370m3,整平成厚度0.45m适宜种植的平台。

2、采空斜坡上部的削坡减载

位置处于采空斜坡近地表的地段,同拟开挖的填土台阶整理区上部条带重叠(见图3)。

鉴于其边坡高度太高,达到30m到95m,坡度角大于45º局部大于65º,而且陡峭段多于近地表岩石不同程度风化、裂隙发育地段,雨季充水后易从裂隙面滑塌发生地质灾害,因此复垦时必须先行放坡减载,使其坡度角小于45º并且比较平顺稳定。

需放坡减载的长度约达440m,水平投影宽度5m至30m不等。

3、采空斜坡中上部填土台阶开挖整理区(II),分布于采空斜坡的中上部,按开挖先后划分为3个小区,分别进行开挖整理:

(1)东北部填土台阶的开挖整理(Ⅱ-1):

位于东北支集排水沟以东地段,共需开挖5层填土台阶,共长470m,按平均每米长度需填土3m3估计,需回填土方1410m3,从其东北侧的Ⅳ-2号堆土场推土回填。

(2)西南部填土台阶的开挖整理(Ⅱ-2):

位于西北支集排水沟的西南侧,需开挖6层台阶,共长740m,约需回填土方2220m3,拟从西侧的V-1号取土场挖土1000m3、从V-2号取土场挖土120m3回填。

(3)北部填土台阶的开挖整理(Ⅱ-3):

位于北部两条集排水沟之间,需开挖11层台阶,共长1450m,按上部5层平均每米长度填土1.2m3、下部6层平均每米长度填土2.9m3估计,共约需回填土方3360m3,拟从V-2号取土场挖土1360m3、从V-3号取土场挖土2000m3回填。

三个小区的填土种植台阶,在放坡减载后控制边坡角为40°~45°的斜坡上开挖,从采空平台向上采空斜坡25m高处即100m标高平面为第1台阶,再向上按40m台高9~7平均8m开挖第2层至第6层共5层台阶,即109m、117.5m、125.5m、133m、140m标高台阶,再向上30m按4~6m平均5m开挖第7层至第11层共5层台阶即146m、151.6m、156.8m、161.6m、166m台阶;开挖顺序从上向下依次进行,控制台阶平面宽为上部5层1.5~2.5m、下部6层3~4m,使每两台阶之间的坡面角为55°~60°;然后于每层台阶按30°倾角反向开挖储存水土的三角形凹槽(见图5);最后从斜坡顶的堆土场和取土场放土回填整平。

每层台阶必须控制在同一等高线的水平面,对局部平台边较低或崩裂段,需用水泥沙浆砌石至同一水平,并且向集排水沟方向微倾斜,使降雨期间的地面流水能向集排水沟汇流以便保护台边防水土流失,同时在各台阶与集排水沟接合处设置防砂土流失的排水弯管,尽量做到排水不流砂。

4、采空斜坡下部填土整理区(Ⅲ);分布于采空斜坡下部从采空平台至斜坡25m高处,不开挖种植台阶,而由东西两侧的堆土场和取土场推(挖)土回填,使斜坡脚的坡度角≤40°。

按填土先后划分为3个小区;

(1)东部填土斜坡(Ⅲ-1):

位于东北支集排水沟的东南侧,约需填土3300m3,从Ⅵ-2号堆土场堆土回填压实,整理平顺。

(2)西南部填土斜坡(Ⅲ-2):

位于西北支集排水沟的西南侧,约需填土5100m3,从Ⅵ-1号堆土场推土回填压实,整理平顺。

(3)北部填土斜坡(Ⅲ-3):

位于两条集排水沟之间,约需填土3850m3,从Ⅵ-2号堆土场推土2090m3和从V-2号取土场挖土1760m3回填压实,整理平顺。

5、堆土场推空地基整理区(Ⅳ):

包括西南边、东北边两个地块:

(1)西南部堆土场地基的整理(Ⅵ-1):

为现存放的剥离砂土推回采空区的采空平台和填土斜坡之后,全部裸露土石需恢复生态的地块,面积1850m2.

(2)东北部推土场地基的整理(Ⅳ-2):

为现存放的剥离砂土推回采空平台、采空斜坡和剥离冲刷地块之后,全部裸露土石需恢复生态的地块,面积2870m2.

6、取土场挖空地基整理区(V):

包括西南、西北、东北三个地块:

(1)西南部取土场地基的整理(V-1):

为复垦时挖土回填种植台阶遗留的裸露土石地块,面积500m2。

(2)西北部取土场地基的整理(V-2):

为复垦过程中挖土回填采空斜坡与采空平台遗留的裸露土石地块,面积2000m2.

(3)东北部取土场地基的整理(V-3):

为复垦过程中挖土回填北部采空斜坡遗留的裸露土石地块,面积800m2.

7、剥离、冲刷地块填土整理区(Ⅵ):

包括东北部和东南部两个地块:

(1)东北部剥离地块的填土整理(Ⅵ-1):

为原计划开采已剥离表土待恢复生态的地块,面积700m2。

Ⅳ-2号堆土场推来沙土420m2回填整理,达到平顺稳定。

(2)东南部冲刷地块的填土整理(Ⅵ-2):

该地块位于冲沟地带,面积700m2,因地面流水夹带Ⅳ-2号堆土场的土石,已冲毁表土和植被,需从Ⅳ-2号堆土场推来砂土420m2回填,整理平顺稳定。

8、储集水池与集排水沟的开挖整理(Ⅸ):

(1)储集水池:

设于采空平台的东北部,由储水池和沉砂池两部分构成。

储水池设计容积为10m×10m×1.5m=150m3,沉砂池设计容积4m×4m×1m=16m3,需从现采空平台向下凿岩共166m3,然后采用水泥沙浆捣塞裂隙建成。

集排水沟汇集的地面流水经沉砂处理后流入储水池,然后通过排水渠排放到其下游的植树绿化区,或者使用高压水泵泵送至空斜坡的种植台阶,维护生态。

(2)采场内的集排水沟:

属于防水土流失的工程,分为上方的集水沟和下方的排水沟两部分:

集水沟有东、西2支,顺斜坡布设,主要是汇集下雨天各台阶的地面流水和正常的岩石裂隙渗出水,横宽0.8m左右,沟深为0.5m,斜长370m,折合石方约150m3,沟底要基本平顺;排水沟1条,从储集水池至碎石堆场南边缘的出口共长250m,设计宽1.5m深0.6m,其中石沟长130m需挖掘石方约120m3,土沟长120m约需挖土方110m3,既是排泄采空斜坡上各填土种植台阶雨水、岩石裂隙水的排水道,也是集排采空平台和工业场地雨水的主要水道。

(3)采场处的排水沟:

亦为防水土流失工程,环绕开采场顶部外侧10m~40m山坡开挖,于东北上方和西南方分别与山坡原有冲沟相接(参见图3),开挖部分斜长约600m,专为下雨天汇集、排泄山坡上方的地面流水以免流入采矿坑冲毁种植台阶上的覆土。

设计宽度1m、深度0.6m,需挖土方约360m3。

全部采用人工开挖,确保沟边稳固和保护沟两侧的原状生态。

(二)工业场地的复垦概况

本石场的复垦,宜根据场地功能的不同和重建生态的要求,分三区五块逐一进行。

1、碎石加工堆存场地整理区(Ⅶ):

位于工业场地中部,面积12250m2。

拟拆除场地上的破碎、筛分及碎石传送等碎石生产设备,待碎石产品运销完毕后,挖松表层土(中间开挖集排水沟),全面整平。

2、办公生活区整理区(Ⅷ):

分为西部、中部两个地块进行复垦:

(1)生活区整理区(Ⅷ-1):

位于工业场地与开采区接壤地带,面积7050m2,保留现有的工人宿舍、机房、爆破器材库、水池等砖混结构建筑物,对其周围的空旷地进行全面整理平顺,但要保护其中的树木、花草。

(2)办公区整理区(Ⅷ-2):

紧接碎石堆场东边,面积700m2,保留现有的砖混结构办公室,对其周围的地块整理平顺,同时保护其中的花草、树木。

3、堆土场整理区(Ⅵ-3与Ⅳ-3′):

位于使用矿地的东南角,为利用剥离砂土堆成的平台及其边坡:

(1)堆土场的表面整理(Ⅳ-3):

面积3900m2,已基本压实,为本石场碎石产品的备用堆场。

对表面整理,准备植树绿化或者作为工业厂房用地。

(2)堆土场的边坡整(Ⅵ-3′):

为第三堆土场周边的斜坡,水平投影面积1550m2,稍作整理,使其坡度角为45°左右,达到平顺稳定。

第三节矿地生态重建概况

鉴于本矿区的露天开采区,开采深度达1~95m,原来的山体地貌与植被已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原来状况,因此只能从实际出发,重建生态;工业场地是填覆原来乱石冲沟与山边斜坡,恢复原来的生态意义不大,亦需注入构建绿色矿山的思维重建生态。

根据上述土地复垦方案,本矿段开采区的采空底板平台,覆盖土层厚约0.45m,并且计划开挖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适宜选择种植纸浆林木为主的重建生态方式;采空斜坡以石壁为主,各台阶附着的土层较薄,以种植低矮灌木和攀藤植物达到复绿为目的;在工业场地重建生态,要考虑绿化景观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准果。

由于本石场处在三亚市近郊,距离规划建设的三亚火车站和环坡高速公路较近,复垦整平的采空平台中部与工业场地合计面积36180m2,也是工业厂房、物资库房等建设项目的理想用地。

(一)采空区的生态重建概况

基本对应复垦规划区,分15个小区(见图6)进行生态重建,详情如表1。

 

表1抱坡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区矿段生态重建规划概况表

序号

规划区名称

面积(m2)

生态重建规划内容

1

采空平台

中部稀植区

(1-1)

11680

按2.5m×2.5m株行间距稀疏种植小叶按树1869株。

此区备作工业厂房、物资库房用地,根据需要随时间伐树木安排建设。

2

采空平台

边缘密植区

(1-2)

7100

按1.5m×2.5m株行间距密植小叶按树1893株。

3

东部台

阶绿化区

(II-1)

3520

在5层填土台阶共长470m的台面中间偏后处(即覆土厚度最大处,下同),按5m间距种植一排马占相思树共94株,于每二树间插种1枝三角梅共94枝、1枝鞭炮花(于内侧,下同)共94枝,并于台面及台间斜坡稀疏撒播路边菊花籽和草籽。

4

西部台

阶绿化区

(II-2)

5660

在6层填土台阶共长740m的台面中间偏后处,按5m间距种植一排马占相思树共148枝于树间插件三角梅148枝,鞭炮花148枝,并于台面及台间斜坡稀疏撒播路边菊花籽和草籽。

5

北部台

阶绿化区

(II-3)

11000

在8层填土台阶长1120m的台面中间偏后处,按5m间距种植一排马占机思树共224株,于树间插种三角梅224枝、鞭炮花224枝,并于台面及台间斜坡稀疏撒播路边菊花籽和草籽

6

东部坡脚

植区

(III-1)

4360

按水平投影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1336株;并于坡脚底部按5m间距插种排鞭炮花共24枝,增强斜坡的绿化效果。

7

西部坡脚

植树区

(III-2)

5010

按水平投影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1336株;并于坡脚底部按5m间距插种一排鞭炮花共36枝,增强斜坡的绿化效果。

8

北部坡脚

植树区

(III-3)

3920

按水平投影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1045株;并于坡脚底部按5m间距插种一排鞭炮花共27枝,增强斜坡的绿化效果。

9

西南堆土场

地基植树区

(IV-1)

1850

按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493株,并于其间撒播路边菊、牵牛花籽和草籽。

10

东北堆土场

地基植树区

(IV-2)

2870

按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765株,并于其间撒播路边菊、牵牛花籽和草籽。

11

西南取土场

地基植树区

(V-1)

500

按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133株,并于其间撒播路边菊、牵牛花籽和草籽。

 

续表1

序号

规划区名称

面积(m2)

生态重建规内容

12

西北取土场

地基植树区

(V-2)

2000

按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533株,并于其间撒播路边菊、牵牛花籽和草籽。

13

东北取土场

地基植树区

(V-3)

800

按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213株,并于其间撒播路边菊、牵牛花籽和草籽。

14

东北剥离地

块植树区

(VI-1)

700

按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187株,并于其间撒播路边菊、牵牛花籽和草籽。

15

东部冲刷地

块植树区

(VI-2)

700

按1.5m×2.5m株行间距种植小叶桉树187株,并于其间撒播路边菊、牵牛花籽和草籽。

(二)工业场地的生态重建概况

本矿段工业场地的办公生活区已种有少量树木,并且自生灌木杂草,具备一定的生态建设基础。

除了保护好现有绿化面积之处,拟对已复垦整理的各地块进行特色各异的生态重建:

1、生产场地的生态建设

(1)碎石料场稀植区(VII-1):

包括由破碎、筛分、分级传送生产线和碎石产品堆场组成的生产场地,面积11300m2,复垦整平后,按2.5m×2.5m株行间距稀疏种植小叶桉树1808株。

(2)料场边缘绿化带(VII-2):

为碎石加工堆存场地的南部边缘长173m宽5.5m面积950m2的长条带,按3m(长度方向)×2m株行间距相同间和植两排马占相思树和印度紫檀树各58株,并于外侧(南侧)一排每两树间各插种1枝三角梅共58枝。

2、生活办公区的生态建设

(1)生活区绿区(VIII-1):

位于工业场地的西北部,面积7050m2,在保留的工人宿舍、机房、爆破器材库、水池等砖混结构建筑物周围经整理的空旷地(约5000m2)上,大致按3m×3m株行间距种植马占相思树300株、各种果树200株(其中荔枝、龙眼、芒果、杨桃和菠罗蜜各35株,芭蕉25株),并于整个生活区周围500同长的边缘带按2.5m间距相间种植印度紫檀树100株、插种三角梅花枝100枝。

(2)办公区绿化区(VII-2):

指石场办公室及其周边,包括第三堆土场至碎石堆场之间长150m的矿山公路两侧地段,面积700m2。

在办公室周边大致按2.5m间距种植马占相思树48株,在矿山公路两侧按2.5m间距相间各种植一排印度紫檀树60株、三角梅60枝。

3、第三堆土场的生态建设

(1)堆土场稀植区(IV-3):

为第三堆土场中间的整理平台,面积3300m2wgk4.95亩,按2.5m×2.5m株行间距稀疏种植小叶桉树528株。

(2)堆土场边缘绿化带(IV-4):

包括复垦整理平顺的第三堆土场的边缘斜坡和堆土场平面边部长200m宽3m的条带,共计面积2150m2约合3.22亩,大致按2.5m×2.5m的间距交错种植槟榔树320株,并于平台边缘一排槟榔树之间插种三角梅80枝,于边缘斜坡脚按5m间距插种鞭炮花40枝。

(三)矿山绿化的维护

1、平台绿化区的维护

平台绿化区包括采空平台植树区、碎石料场植树区、办公生活区绿化区和第三堆土场植树区,地处山坡边脚,表面平坦,土层较厚,蕴含的水份较多,正常情况不必安排浇水维护。

2、斜坡绿化区的维护

斜坡绿化区包括采空边坡台阶绿化区、堆土场地基和取土场地基植树区、剥离及冲刷地块植树区的维护。

拟从采空平台东北角的储集水池安装6分塑料水管至第7台阶中部(斜长180m)接1个喷(洒)水龙头,然后转接6分塑料水管向东南延长200m按50m间距接4个喷(洒)水龙头、向西南转接6分塑料水管250m按50m间距接5个喷(酒)水龙头。

并于采空平台东北角的储集水池安装100m扬程的水泵连接构成浇水系统,确保种植的树木、花、藤在干旱时段有水浇灌(参见图6)。

第二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施工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副经理三名级成,主管技术、质量、生产、安全、经营、成本和行政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导、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

具体安排详见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对公司负责,其余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经理部下设六个工作部室,各部室职能如下:

1、工程部

负责制定落生产计划,完成工程量的统计,组织实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生产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力,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的日常管理。

由部长、调度员、统计员及电工、机械人员、安全员组成,对生产副经理负责。

2、技术部

负责编制和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洽商,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组织物质检验和施工试验,检查监督工程质量、调整工序矛盾,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由部长、技术员、资料员、试验员、测量员、计量员组织,对总工程师负责。

3、质量部

负责施工质量程序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工程质量、编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等施工资料,由部长、质检员组成,对总工程师负责。

4、物资部

负责工程物资和施工机具购置、搬运、贮存、编制并实施物资使用计划,监督现场各件物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施工机具等。

由部长、计划员、采购员、保管员、会计员组成,对项目经理负责。

5、安全部

负责安全防护、消防保卫、环保环卫和等工作。

由部长、管理员、安全员、保卫干事组成,对行政副经理负责。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3、质量管理系统(见施工质量管理系统框图)

施工质量管理系统框图

 

第二节主要管理目标

一、质量目标

质量等级合格。

1、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文明安全工地。

2、安全目标

无重大安全事故。

3、工期目标

550日历天。

第三节施工工期

本工程工期为550天,计划工期550天,详细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第四节劳动力组织安排

1、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根据结构特点,对工期要求承诺条件,分理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进场,要求该队伍自身管理水平高,施工能力强业务技术精,保证工程的工期和施工质量。

2、做好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培训,搞好全员的各项交底工作;培训按职工的工作任务,区分不同层次和培训内容,使职工有适当的知识基础,以确保职工对现行有效法规要求、内部标准、组织方针目标的认识。

3、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由安全部安全员组织培训,职工进场后进行三级教育。

4、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对职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集体交底工作,使全体职工都能掌握技术及质量标准。

5、劳动力计划表

施工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班组数

计划人员

进场时间

备注

1

削坡

1

20

2006.10

2

泥工

1

40

2007.10

3

土方工

3

300

2007.12

4

绿化工

1

40

2008.1

5

机械工

1

10

2006.10

6

水电安装

1

8

2007.12

 

第五节主要项目工程量

为确保工程按计划正常有序地施工,根据进度计划,计算出主要项目的工程量,详见下表

主要项目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台阶削坡

Ⅱ-1台阶区

m

470

Ⅱ-2台阶区

m

740

Ⅱ-3台阶区

m

1450

2

填土

1区

m3

8370

Ⅱ-1区

m3

1410

Ⅱ-2区

m3

2220

Ⅱ-3区

m3

3850

3

填土

Ⅲ-1区

m3

3300

Ⅲ-2区

m3

5100

Ⅲ-3区

m3

3850

4

植树绿化

小叶桉

24306

马占相思树

1384

鞭炮花

1187

三角梅

1528

印度紫檀树

236

槟榔树

640

荔枝树

70

龙眼树

70

芒果树

70

杨桃树

70

芭蕉树

50

菠萝蜜树

70

第六节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根据进度计划机械需用计划,及时组织好施工机械进场就位,并检查保养一遍,使其设备完好率95%以上,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构计划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单位

数量

额定

功率

进场时间

1

履带挖掘机

PC320

2

220KW

2006.10

2

装载机

ZL50

1

220KW

2006.10

3

砂浆搅拌机

HJ-250

2

3KW

2007.10

4

水泵

VP50

2

5KW

2006.10

5

空气压缩机

15m3

4

5KW

2006.10

6

推土机

1

135kw

2007.10

 

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准备

一、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

1、由技术部领取各专业图纸,由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并建立管理台帐。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

3、工程开工前之前及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做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二、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图集。

根据施工图纸、配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范、规程及有关图集、并分发给项目相关人员。

三、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及坐标位置,做好工程的测量负责工作。

四、工程技术人员认真了解原建筑物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情况。

五、测量器具配置

测量器具配置表

序号

测量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光学经纬仪

TDJ2E

1

2

自动安平水准器

DZS3-1

1

3

激光垂准仪

DZJ3

1

4

钢卷尺

50M

2

7.5m

10

5m

10

5

水准标尺

5m

1

6

工程检测尺

JZC-2/2m

1

7

全站仪

NTS-202

1

第二节现场准备

一、施工条件准备

1、进行适当的场地平整,视现场条件合理布置搭建工地办公室。

仓库,厕所及围栏等临时设施。

2、完善建筑物四周施工道路硬底化,确保施工道路顺畅,保证材料及设备能正常出入。

3、施工用水,按提供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