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8636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古诗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2011·

贵州铜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

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2008·

四川成都)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

为什么?

答:

《赤壁》

1.写法:

咏史诗;

特点:

借史实抒情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3.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

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

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语意相近即可)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012·

四川眉山)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河北)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3.(2012·

四川眉山)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4.(2011·

河北)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

《水调歌头》

1.恐 

何似

2.“转”利“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己深沉;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

(1)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

抑郁、悲伤、痛苦之情;

或:

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2)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4.示例一:

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

“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

“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010·

广东梅州)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2.(2009·

湖南娄底)“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3.(2009·

湖南娄底)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C

2.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3.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山东济南)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说说你的理解

广东梅州)诗的后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示例: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

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融情人景

2.拟人;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同情与担忧

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

)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011·

山东聊城)阅读“万里赴戎机……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 

) 

(2)当户理红妆(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在表达什么?

3.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2012·

福建南平市)《木兰诗》表现战斗激烈悲壮、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 

《木兰诗》

1.

(1)记功;

(2)窗户

2.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队激烈悲壮

3.“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2009·

河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 

”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湖南邵阳)比较《捕蛇者说》与《观刈麦》在写作手法或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材料链接】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观刈麦》

1.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2.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捕蛇者说》把“赋敛之毒”和“蛇之毒”、乡邻的生活和蒋氏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观刈麦》把“贫妇人”的悲惨生活和“我”“曾不事农桑”“岁晏有余粮”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思想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

都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湖南娄底)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2.(2010·

青海西宁)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A:

B:

3.(2010·

青海西宁)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式题: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梦幻(梦境、理想);

现实

2.

(1)A“醉里挑灯看剑”;

B“梦回吹角连营”

3.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白发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意思相同即可)变式题答案:

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湖南长沙)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广西白色)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1)这幅图画具有 

(2)美的具体表现:

3.(2011·

江苏连云港)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使至寨上》

1.使:

出使;

征蓬:

飘飞的蓬草

2.示例一:

(1)图画的构图美

(2)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

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

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示例二:

(1)图画的线条美

(2)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示例三:

(1)图画的色彩美

(2)色彩艳丽、丰富:

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示例四:

(1)图画的意境美

(2)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3.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广西柳州)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像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妙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2005·

湖北咸宁)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3.(2005·

湖北咸宁)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4.(2005·

湖北咸宁)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黄鹤楼》

1.B

2.“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4.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湖北黄冈)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字,使人怵目惊心;

一个“深”字,让人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江苏徐州)请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3.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四川乐山)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5.(2009·

江苏宿迁)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春望》

1.破;

满目凄然(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2.采用拟人的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移情于物),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因国家战乱而落泪,鸟因人间离别而惊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悲

3.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

4.“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5.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008·

湖南娄底)“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2008·

湖南娄底)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四川宜宾)中国古代诗人常借月烘托意境,抒发感情如温雇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绘了一幅残月朦胧的晨景图;

杜牧《泊秦淮》中“

, 

”借月描绘了秦淮烟月迷离的夜景

《泊秦淮》

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意思相同即可)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有的教材上最后一联中逗号为问号

黑龙江大庆)首句“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经”为 

之意颔联运用比喻手法,把国家的不幸比喻为 

把个人的命运比喻为 

河南)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变式题:

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湖北荆门)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4.(2009·

广东广州)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过零丁洋》

1.“经书”或“儒家经典”或“读书做官”;

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示例二: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意思对即可)

3.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4.同意诗的前三联高度概述了国家的艰危困厄和自己九死一生的悲愤抑郁之情,尾联则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VS《丹阳送韦参军》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丹阳送韦参军①

严维

丹阳郭里②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释】①参军:

官名②丹阳郭里:

地名今属江苏,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

江苏扬州)这两首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江苏扬州)

【乙】诗的“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1.示例——【甲】诗:

高远旷达(积极乐观),【乙】诗:

凄凉哀愁

这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示例二:

这句诗语言精练传神如“尽”,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情意的深长或如“悠悠”,写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丹阳送韦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