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775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docx

服装快速销售培训手册

营销手册

(序言)

青春的职业,需要青春的活力。

说到底,演绎市场营销壮举的,是一种活力,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还有一种无法用逻辑推理,无法用公式推导的特殊技巧。

我们无悔无怨,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和所有的营销员一样,努力拼搏,努力奋斗!

经济大潮之下,市场千变万化,商机又夹杂着“危机”的热化的竞争,使企业对营销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营销员素质,其实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它包括学历,思维,形象,口才,动作,乃之于服饰等等,是与人接触中被对方第一感觉的印象。

除了腿勤、手勤、口勤之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公关或者说是特殊的技巧。

而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营销员来讲,都得必须不断地积累经验。

为此我们编制营销手册,希望它能成为您涉猎知识的源泉,成为您走向成功的桥梁。

让我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缔造我们辉煌的未来!

 

 

形象礼仪

一、服饰仪容

(一)服饰

1.服装

·整洁、挺刮、无破损、无揉皱、无丢扣,并扣好扣子;

·正式场合男士穿西装,须同质、同色,必系领带,必穿皮鞋。

·正式场合女士可以穿色泽高雅、款式大方的西装套裙或旗袍或连衣裙;

·工作场所不着奇装异服;

·个人的修养、审美、情趣是以服饰穿着的小节上体现。

2.鞋子

·擦拭光亮、清洁、无破损、不得穿拖鞋;

·正式场合皮鞋的颜色须与服饰相配。

(二)精神面貌

1.面部

·保持面容清洁、常修面;

·男士不留胡子、大鬓角;

·女士不可浓妆艳抹,要化淡妆。

2.头发

·保持清洁、美观、大方、无异味。

3.指甲

·干净、修剪整齐、不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三)穿出翩翩风度

俗话说:

“人靠衣服马靠鞍。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能直接反映出他的修养、气质和情操。

它往往能在他人认识你或你的才华之前表露出你是何种人物。

因此,你要想事半功倍,在第一次与顾客见面的时候,就得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有人以为服饰只要是时髦、昂贵就好,其实不一定。

合适的穿着打扮不在奇、新、贵上,而在于你的穿着打扮是否与你的身份、年龄、体型、气候、场合等相协调。

正如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所说,最美的服装,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的服务。

1、服饰应该适合年龄

2、服饰应该适合形体

3、服饰应该适合气候

4、服饰应该适合场合

5、注意着装的细节

(四)注意着装的细节

穿衣戴帽除了注意年龄、形体、季节、场合外,还得注意细节,不然会破坏整体的美感效果及“和谐统一”的原则。

着装的细节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穿西装有讲究

穿西装应注意:

A、穿西装除了上衣左倾胸可以放置一块装饰手帕外,其他外部口袋包括裤子的后口袋都不宜放任何物件。

钱包、钢笔、名片夹等,最好放在公文包里,如果不方便带公文包,可把这些东西装在上衣里侧口袋内。

B、在正式场合,穿西装要打领带;非正式场合可以不打。

但这时,衬衫最上面的一颗扣子应当不系,而且里面不要穿高领棉毛衫,以免衬衫领口敞开后,露出一截棉毛衫,有碍观瞻。

西装上衣领子上最好不要乱别徽章,装饰以为少佳。

C、西服上衣不能太短,应及臀部。

西服裙要长至膝盖。

2、打领带别乱系

穿西装打领带,在美感上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当然,要打得好才行,乱打一通,肯定没有这种效果。

一般说来,打领带应注意的是:

A、领带的颜色与图案可各取所好,但要避免“斑马搭配”或“梅花鹿搭配”。

“斑马搭配”就是条纹领带配条纹西装或条纹衬衫;“梅花鹿搭配”就是格领带配格西装或格衬衫。

B、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用领带夹,但正式场合或进餐时,最好用领带夹束一下领带为好。

比如进餐时,你不对领带加以“管制”,它就很可能毫无顾忌地跟你一道品尝“饭菜”的滋味。

3、穿丝袜应注意

A、丝袜要高于裙子下摆,无论是坐是站,都不能露出大腿来。

不然,会给人轻浮的感觉,让人不信任。

B、不要穿有走丝或破洞的丝袜。

常见有人用指甲油粘丝袜的洞眼,粘好后再穿。

其实,与其穿这样的丝袜,还不如光着脚。

4、尽量不要戴墨镜

二、握手的礼仪:

握手是有很讲究的,握得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感觉;握得不好会让人心生厌恶之感,假设您掌握不好分寸,可能也会给您的商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以下是给您的简明提示:

(一)你在与顾客握手时,请注意不要用下面的方式:

1、击剑式握手

所谓击剑式握手,就是在跟人握手时,不是正常、自然地将胳膊伸出,而是像击剑式地突然把一只僵硬、挺直的胳膊伸出来,且手心向下。

显然,这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握手形式,它给人的感觉是鲁莽、放肆、缺乏修养。

僵硬的胳膊,向下的掌心,都会给对方带来一种受制约感,因而,彼此很难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

所以,我们在与他人握手时,应避免使用这种握手方式。

2、戴手套式握手

与顾客见面,你如果戴着手套而不想摘下来时,可不与人握人,打个招呼也行;如果要握手,一定要摘下手套。

戴手套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一种做法,它意味着你厌恶别人与你的手相接触。

有人以为,只要我主动与他握手,戴手套也没关系,同样对他表示热情、友好。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即使对方是你的好朋友,效果也不会好。

3、死鱼式握手

所谓死鱼式握手,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意思是说,伸出的手软弱无力,像一条死鱼,任对方把握。

大家知道,握手本身就是一种表示亲热和友好的礼节,如果你伸出的是像死鱼一样的手,那就会使对方误以为你无情无意或觉得你性情软弱。

同样,对方如果伸给你这样一只手,你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我面在同他人握手时,应避免使用这种握手方式。

4、手扣手式握手

这种握手方式在西方国家常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

其方法是:

主动握手者先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然后再用左手握对方右手的手背。

也就是说,主动握手者双手扣住对方的手。

这种握手方式适用于好友之间或慰问时,它表达出的是热情真挚的信息,但不适于初次见面者,陌生人或异性见面时用这种方式会让人觉得你有什么企图。

5、虎钳式握手

虎钳式握手也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这种握手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像老虎钳子一样,紧紧攥握对方手的四指关节处。

显而易见,这种握手方式也不令人喜欢。

握手看似平常,但却有许多规矩,不遵循这些规矩,就会被他人认为不懂礼貌。

(二)握手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不讲顺序

作为一种礼节,握手是很讲究先后顺序的。

如在家里接待客人,客人来时,主人要先伸出手来,以示热情欢迎;客人告辞时,主人却应在客人后面伸手,否则,就有“逐客”之嫌疑。

除此而外,握手的正确顺序是:

在上下级之间,上级伸出手来,下极才能伸手与之相握;在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来,晚辈才能伸手与之相握;在男女之间,女人伸出手来,男人才能伸手与之相握。

总体来说,就是上级、长辈、女士优先,下级、晚辈、男士在后呼应,切不可抢先。

2、不要掌心向下压

一般情况下,与人握手时,把手自然大方地伸给对方就可以了。

如要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伸手与之相握时,掌心应向上。

但切忌掌心向下压,用击剑式握手法去握他人的手,那样会给人一种傲慢、盛气凌人、粗鲁的感觉。

3、不要心不在焉

常见有的人跟人握手时,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者一边同人握手,一边又与其他人打招呼,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是对对方不尊重的表现。

正确的做法是:

与人握手时,两眼正视对方的眼睛,以示专心、有诚意。

4、不要戴手套

有人习惯于戴手套,但在握手时,必须把手套摘下来,在有些地方,女士被允许戴手套与人握手,其实,摘下手套更不失身份。

5、不要持久握手

有人喜欢握着别人的手问长问短,罗嗦个没完没了。

看似热情,实则过分。

尤其是对异性,更不能握着人家的手长时间不放。

多长时间合适呢?

三四秒钟足矣。

6、不要用左手握手

除非右手有不适之处,否则,绝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尤其是对外国朋友,这一点特别得注意。

比如印度人和穆斯林便认为,左手只适用于洗浴和去卫生间方便,而绝不能去碰其他人。

西方人也不喜欢用左手跟人握手。

7、不要过分客套

有的人不论跟谁握手,都一个劲儿地点头哈腰,这样做,明显地让人觉得客套过分。

与人握手,应该同时致以问候,但如条件所限,不允许出声,点下头也算打个招呼,致了问候。

对上级、长辈或贵宾,为了表示恭敬,握手时,欠一处身,也未尝不可,但点头、欠身和没完没了地点头哈腰是两码事。

8、不要交叉握手

有些场合,需要握手的人可能较多。

碰到这种情形,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与人握手。

切不可交叉握手,尤其是和西方人打交道,更应避免(即两个人相握时,另外两人相握的手不能与之交叉。

)因为交叉会形成十字架图案,西方人认为这是最不吉利的事。

三、接待礼仪

(一)介绍

1.介绍的类型

·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

·自我介绍、向众人介绍一个人、向一个人介绍众人。

2.介绍者的礼仪

·介绍之前,先向双方打招呼,使双方均有思想准备,不至于感到突然;

·必须注意先后顺序;

·讲话要清楚、明确;

·介绍者应充分考虑双方的身份和职位;

·介绍者在介绍别人相识后应在双方有了交谈后,方可离开;

·介绍时,不能遗漏任何人;

·正式场合的介绍时,要注意措辞正规、文雅;向众人介绍一个人时,应有征求意见的表示;将女士介绍给男士时,应先征得女士同意;

·介绍者在不同场合要有不同的态度,表现应亲切、自然、大方、得体。

3.被介绍者的礼仪

·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应热情地向对方致意。

微笑、点头、注视对方、互相问候,都是必须的礼节动作;

·当男士被介绍给女士时,男士都应主动问好;

·同性介绍时,双方互致问候后,应握手并表示愿意与对方相识;

·握手时通常用右手,眼睛应平视对方,时间以三秒钟左右为宜;

·交换名片时,应该用双手递上或接名片,收取名片后应看过并仔细放好,然后递上自己的名片;

·被介绍者应该注意自己的礼仪:

微笑,向对方致意。

4.称呼

·对初次相识的人,交往前应充分考虑合适对方的称呼;

·称呼对方应考虑依据不同的场合确定;

·应以尊敬他人为前提,选择符合对方身份、辈份的称呼来作介绍;

·介绍中自称一般以谦称表示,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敬。

5.介绍的顺序

·介绍的顺序有两条准则:

一是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二是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把年轻人介绍给长者时,先提到年长者以示尊敬,但必须先向年长者介绍年轻人;

·地位低的先介绍给地位高的;

·介绍陌生男女时,应先征得女士同意;

·当男士比女士年龄大很多时,应先将女士介绍给男士,以示对年长者的尊重。

6.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打开与人交往大门的重要方法;

·与人初次见面时,及时简要地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对方的自尊会受到尊重;

·某些场合如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绍时,可请对双方熟悉的朋友引见;

·在没有介绍人的情况下,如想认识对方,可以直截了当地进行自我介绍;

·准确地自报家门;

·讲清楚自己的姓名身份及目的。

(二)接待来访

1.准备与迎宾

·接待处必须随时作好接待客人准备,如遇主要客户来访,应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大厅须打扫清洁,招待客人用具须安置妥当,尽可能制造一种良好氛围;

·如遇客人临时来访而遇时间冲突时,应视情况作出决定;

·迎宾小姐应礼貌、热情、积极主动招呼客人;

·处处以公司形象为主,体现****高层次形象;

·应答问题时,以诚挚、亲切的目光,微笑迎接来宾;

·清楚告诉来宾到达的地方或直接领来宾会见;

·若来宾访问公司高层领导人,要问清是否有预约,并进行电话联系;

·如遇应急情况应合理处理。

2.寒暄

·寒暄是会客中的开场白,是坦诚交谈的序幕;

·掌握适当的谦敬词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注意对方来访的目的和身份。

3.敬茶与接茶

(1)敬茶

·客人来访坐定后就应敬茶;

·端茶时应用双手举杯递给客人,以示尊重;

·茶水的量及浓淡均要适中;

·交谈中应经常注意客人杯子并适时添茶;

·与客人敬茶及添茶时须注意卫生和礼貌。

(2)接茶

·应双手接茶,并口称“谢谢”;

·不论口渴与否,最好喝上几口,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和谢意;

·饮茶时须向在座者表示敬意;

·告别时,最好将茶杯中的茶喝完,表示赞赏。

4.待客

·对不同目的的来客,应采取不同的待客方式;

·对礼节性的拜访,应报以热情、周到,让客人有关切感;

·如客人是急事专访,在简短寒暄之后,应尽快切入正题;

·待客时要充分注意个人言行,以免失礼;

·对事先无预约的客人耐心了解其来访意图,并设法满足其合理要求。

5.交谈

(1)交谈

·接待来客时,双方都应郑重其事,礼貌以待;

·严肃、认真,不信口开河,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

·交谈时有多人在场,应顾及其他人的反应。

(2)交谈礼貌

·双方态度要诚恳、言词温和;

·话题应尽量是不易引起争论的;

·随时有礼貌地倾听客人讲话,两眼平视对方、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避免心不在焉;

·不要粗鲁打断对方谈话;

·与客人有不同意见,不要偏激或固执已见;

·谈话声音保持适中,体态端正,面含微笑。

(3)交谈技巧

·态度、语气要谦逊;

·善于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对于重复话题应委婉加以拒绝;

·运用幽默艺术,但应注意机智、灵活、得体;

·对于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可暗示对方;

·适时赞美对方;

·当涉及有关公司商业机密等问题时应随机应变、巧妙应答。

6.送客与还礼

·客人离开时,应等客人先起身,再起身相送;

·送客人进电梯时,要等电梯启动后再走;

·对重要客人应送下楼或出大厅,再握手道别;

·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应适当给予考虑其交通安排;

·有些客人来访后,要适当进行回访,以增进彼此友谊;

·回访时,要稳重大方,彬彬有礼。

(三)用餐

1.准备

·用餐前应了解客人的饮食习惯、嗜好、饮食禁忌等;

·用餐前要根据人数适当拟定席次、座次;

·充分考虑餐馆的卫生条件、环境氛围等;

·用餐桌椅要擦试干净、摆放整齐;

·洗手间的卫生工作要搞好;

·如有准备不周全之处应灵活机智地赶快弥补。

2.安排

·如客人较多,应先排定主桌,其余的桌次高低次序以离主桌的远近而定;

·座次安排须按照客人地位高低;

·安排席位要依情况灵活运用,以客人为中心,处处为客人着想;

·对每一位来客,不论身份高低、亲疏远近,接待中态度要一视同仁。

3.入席

·入席后,不要到处走动;

·入席后,对双方不认识的客人应作相互介绍;

·如果有客人没到,但不是主宾,最好按时用餐;

·就座时,男士应请右边的女士先坐下。

4.餐桌礼仪

·用餐时,身体要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耸肩缩头,也不可趴在桌上;

·斟酒时要热情积极,但不要过分难为酒量一般的客人;

·用餐时不可只顾自己酒量,更不能醉倒;

·正确使用各种餐具;

·适当与左右邻座小声交谈,一声不吭是不礼貌的;

·咀嚼食物不可出声;

·不要狼吞虎咽,也不必过分斯文;

·进餐时不要用牙签剔牙;

·不要随地吐痰;

·要时时注意细节有礼;

·除非有急事,尽量不要中途退场。

餐后礼仪

·用餐后,应请客人适当休息、递上茶水、聊几句;

·餐后须适当陪客人,不宜忙着收拾东西或结帐;

·如客人无意告辞时,要耐心陪客;

·分手时要讲一些客气话,表示真诚。

四、电话礼仪

(一)打电话

1.适当的通话时间

·工作联系电话一般选择在上班时间;

·尽量避开用餐和睡眠时间;

·尽量不要将公务电话打到私人家里;

·如有紧急通知,在不适当的时候打了电话,应表示歉意,而且通话时间越短越好;

·打电话时间一般以三至五分钟为宜;

·不得使用信息电话。

2.通话内容

·打电话前应考虑好谈话内容;

·在给陌生人、客人、名人、要人、上司打电话时,应保持沉着、思路清晰;

·电话接通后,应简要说明自己的身份、姓名及受话人的姓名;

·如对方不在,也应对接电话人表示感谢;

·如电话交谈内容较多,应问明对方是否方便。

3.维护自已的“电话形象”

·注意声音的高低、语气的缓急、态度的好坏;

·话筒不可与嘴贴得太近;

·通话结束后,可以首先放下电话,但要轻放,以示尊重。

4.表现文明而有教养

·拔号如错了,应向对方致歉;

·不要随意打断对方讲话;

·如通话突然中断,应立即再打一次,并向对方说明;

·在客户处打电话时,应先征得客人同意,通话力求简短。

(二)通话程序与打法

1.拔号后,应耐心听铃声是否接通信号;

2.确认电话无误后,立即自报家门和受话人姓名;

3.当对方请“稍等”时,应握住电话静听;

4.等候时,勿将电话搁置一旁,或在电话里哼小调等;

5.对方不在,不可立即挂断,应表示感谢;

6.与对方通话时,须长话短说并力求达到目的;

7.通话后,须根据结果适当表示礼貌。

(三)接电话

1.电话机旁应随时准备一些物品:

电话号码簿、电话记录本和记录用笔;

2.电话铃声响二声后应立即接听;

3.接电话规范为:

总机:

“您好!

****公司”

公司各部:

外线“您好!

****××部”

内线“您好!

××部”

4.仪态文雅、庄重、轻拿、轻放;

5.电话铃响时,如正遇与客人交谈,应先向客人打招呼后再接;

6.听电话时不可边听边吃东西;

7.不要在听电话时与旁人打招呼、说话;

8.接错电话,应礼貌告知对方;

9.通话过程中,应不时轻声说些“嗯”、“是的”、“对”等短语,以示礼貌;

10.一般情况下,不要请别人代替自已接电话;

11.通话完毕,可询问对方“还有什么事”,以示尊重和提醒;

12.代受话人接电话应客气地告知对方要找的人不在;

13.招呼受话人接电话时,不要大喊大叫;

(四)电话后续处理

1.接听电话,须注意聆听,并随时记录重要信息;

2.通话后,对电话内容须及时加以处理;

3.如受话人不在,应询问对方,如对方愿意转达,应记录下来;

4.代接电话时,受话人回来,应立即转交电话记录。

(五)电话通知与记录

1.上司指示工作电话,应按上司要求进行;

2.内部通知电话,受话人应在第一时间作相应行动;

3.电话记录均应以书面形式进行,重要信息应加以保存。

4.等候时,勿将电话搁置一旁,或在电话里哼小调等;

5.对方不在,不可立即挂断,应表示感谢;

6.与对方通话时,须长话短说并力求达到目的;

7.通话后,须根据结果适当表示礼貌。

(六)电话的类型

一个营销员使用电话的原因,我们可以依照它的重要性而分类,依次为:

1、与准顾客商定“约晤的时间”(行动效率化)。

2、未缔约准顾客的紧追工作(电话推销法)。

3、与见面较难的准顾客做各种联络(节省经费,促成缔约)。

4、以电话做沟通(是售后服务的一环,探询顾客的意见等。

5、平时的问候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其他。

(七)打电话技巧

电话“说法”应注意事项:

1、认清电话有“开放性”、“社会性”。

打电话等于在众人面前与对方会晤。

因此,你必须注意到“情报外泄”的问题。

例如,对方打电话来找A,接电话的是B,B问A“要不要接”,A说不要,这时候的“私语”如果不小心被对方听到,就会引起各种误解。

2、注意“时机”。

凌晨或是半夜打电话给对方,通常都不受欢迎。

又加,上午八时到十时左右(尤其在星期一)的时段,是上班族最忙的时候,打电话最好错开这个时段。

因此,有必要洞悉对方“何时比较空闲”,以免引起对方的困扰或是反感。

某推销能手的工作手册上,就有这样的记录:

“某某公司某某经理:

星期一:

9点11时(部门主管会报)。

星期三:

10点12时(经营团会议)。

3、注意自己的声音与心态。

电话只靠声音传达消息,因此开口的第一句话,以及语调、语气都相当重要。

如果心无诚意,对方多少也能听出来。

接到电话应该专心聆听,且把要点记下,切莫一边听一边做其他工作。

4、通话以简洁为主。

每一句话都要有适当的间隔,并且主旨明确,不要拖泥带水,说了半天也没有直入核心。

养成在打电话之前,先写下要点的习惯,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5、避开电话的高峰时段。

若在对方的公司最忙碌的时段打电话给对方,会经常由于“通话中”而无法通话。

因此,必须有一套避开电话高峰时段的方法。

一般公司的高峰时段是这样的。

上班后的一二小时内。

午间休息后的一二小时内。

即将下班的时间。

无论如何,在打通的时候别忘了说一句;“对不起,在您工作忙碌的时候打扰了您……”。

 

五、手机礼仪

   使用手机的七个礼貌

   1、“沉默是金”。

请勿在戏院、餐馆、法庭、影院、教室和会议室打手机。

   2、尊重他人。

如果要在人群中打手机,请尊重周围人士的权利。

千万把音调调低、压低嗓门。

   3、无须喊叫。

即使手机声音再小,对方也能听到你的声音。

   4、说声“对不起”。

如果你的手机在一个安静的场所响了起来,关掉它或转入“来电显示”,并对周围的人表示歉意。

实在要接电话的话,赶紧退场。

   5、使用现成的技术,如来电显示、电子语言邮件、振动模式等,这些术将帮助你成为一个有礼貌的手机使用者。

   6、他人第一。

先想到你周围的人,而不是电话叫你的人。

在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接到电话,千万少说几句或请对方以后再打。

   7、注意安全,开车时不打手机;非要打的话,等到交通红灯的时候再打。

六、办公室仪态要求

 1、请记得微笑和使用礼貌用语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齐剂,要让别人感觉你的平易近人,要记得微笑。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验:

当你心情郁闷的时候,如果你努力微笑,渐渐地,你的心情会愉快起来,而别人会感受到你的愉快。

微笑能赋予别人好感,增加友善和沟通,体现热情、修养和魅力,帮助建立信任和尊重。

  同样的,如果你希望别人钦慕你的风范,渴望与你交往,你并非一定要身着名牌,谈论时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将“请”“谢谢”“对不起”挂在嘴边,你就可以逐渐建立起“高大”的形象,以及你的号召力。

2、站姿

  俗话说“站如松”。

正确的站姿是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双腿两脚分开,比肩略窄,将双手合起,放在腹前或背后。

千万不要一站三道拐。

良好的站姿给我们“玉树临风”的美好感觉。

3、坐姿

 “坐如钟“,入坐时要轻,至少要坐满椅子的2/3,后背轻靠椅背,双膝自然并拢(男性可略分开)。

身体稍向前倾,则表示尊重和谦虚。

如长时间端正坐,可双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

女性入座前应先将裙摆向前收拢,两腿并拢,双腿同时向左或向左放,两手叠放于左右腿上,给人一种“坐如芍药”的美感。

4、行走

 “行如风”,是微风,而不是狂风,也不是台风。

在办公区域行走时,不切奔跑,有急事可以小碎步或加大步伐。

否则同事还以为有火灾了。

5、蹲姿

  如果你在拾取低处的物件时,应保持大方、端正的蹲姿。

优雅蹲姿的基本要领是: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向下。

切不可一头栽下,似鸵鸟躲进沙堆。

6、有伤大雅的小事情

 象打呵欠、哼小调、掏鼻孔、哆嗦脚等小动作,看似不大,但这恰恰是疲劳松弛的证据,必须克服。

在办公室,我们要保持神采奕奕的精神面貌。

七、礼仪中的禁忌: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有些举动是被认为不文明的,这值得注意,不然的话,不仅有损你的人格,还影响你的生意。

因为没有谁愿意跟一个人格低下的人打交道的。

因此,你要注意如下的举动:

A、在餐桌上剔牙不要乱吐

餐桌上,剔牙是难免的小动作,但难免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管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