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839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docx

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版

罗泾燃机发电厂安全教育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上海电力股份的安全健康理念是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

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2014年“安全生产月”是我国第13个“安全生产月”,其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4.三级安全教育是指企业新进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5.企业职工换岗或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

6.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7.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8.所谓“三同时”是指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9.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

10.通常所说的“两票”指工作票、操作票;“三制”是指;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切换与在线试验制。

11.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条件下指派临时工单独从事有危险的工作。

12.新进员工在未取得正式上岗资格前不得单独进入现场。

13.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部位和场所。

14.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火源、可燃物、助燃物。

1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16.危险性生产区域是指容易发生触电、高空坠落、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火灾、烧烫伤等引起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的场所。

17.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

18.工作场所的常用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如水位计等)、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需设有事故照明。

19.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它防护设备(如栅栏等),露出的 轴端必须设有护盖,以防绞卷衣服。

转动机械的电机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20.输煤皮带无论处于运行还是停止状态,禁止在皮带机上或其他有关设备上站立、越过、爬过及传递各种用具。

21.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该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2.人体触电的主要形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23.高处作业是指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

24.在没有脚手架或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时,高度超过1.5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

25.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

脚手板的两头均应放在横杆上,固定牢固。

脚手板不准在跨度间有接头。

26.生产现场禁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应同时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27.动火工作在间断或终结时应清理现场,认真检查和消除残余火种,一般要求动火结束后在现场检查半个小时之后方可离开现场。

28.检修工作场所如有裸露的电线,应认为是带电的,不准触碰。

29.安全带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必须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

30.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首先通畅气道,然后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

31.转动设备试转启动时,除运行操作人员之外,其他人员应站在转动设备的轴向位置,以防止转动部分飞出伤人。

32.“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33.通常所说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4.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门口应悬挂的安全标志牌有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手机使用等。

35.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指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

36.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是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37.《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中,事故是指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38.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9.对交流电来说,人体的安全电流是10mA,安全电压是36V,潮湿环境下人体安全电压是12V。

40.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者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41.已终结的工作票保存期限是3个月。

42.工业毒物可通过三种途径进入人体,即呼吸道、皮肤与粘膜、消化道。

4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4.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5.新瓶出厂的移动式干粉和CO2灭火器,其有效期为5年。

46.新瓶出厂的移动式泡沫灭火器,其有效期为3年。

47.移动式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年限(从出厂日期算起)为8年。

48.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六个月须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

使用时应按有关规定接好漏电保护器和接地线。

49.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护板。

50.油管应尽量少用法兰盘连接。

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必须装金属罩壳,禁止使用塑料垫或胶皮垫。

51.高压室的钥匙至少应有三把,由运行人员负责保管,按值移交。

52.在密闭的容器内,不准同时进行电焊及气焊工作。

53.拆除脚手架,必须由上而下地分层进行,不准上下层同时作业。

54.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

55.

二、选择题(单选)

1.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m以下,应设置防护罩。

A.1B.2C.3D.4

2.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技术要求不正确的是()

B.只要操作工可能触及的传动部件,在防护罩未闭合前传动部件不得运转

C.防护罩与活动部件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之间的任何接触

D.防护罩应牢固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可以直接用手拆除

E.不影响操作,在正常操作或维护保养时不需拆卸防护罩

3.皮带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mm,设计应合理,不应影响机器的运行。

F.30 B.50C.70D.80

4.保障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性的最重要阶段是()。

A.设计阶段  B.制造阶段 C.安装阶段 D.运行阶段

5.安全泛指()。

G.不发生事故B.不发生伤亡事故

C.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D.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6.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A.可靠性B.安全性C.完整性D.一致性

7.()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A.安全性质B.本质安全C.安全程度D.安全状态

8.从事故的定义可以知道,意外事件出现后并没有实际发生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这种意外事件()。

H.不是事故B.也是事故C.仅仅是一种事件D.是可以忽略的事件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定义为生产安全()。

I.隐患B.危险C.事故D.灾难

10.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J.事故B.风险C.危害D.不期望后果

11.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称为()。

K.危险源B.重大危险源C.事故隐患D.危险、有害因素

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或者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定义为()。

L.事故B.危险C.危险源D.事故隐患

13.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M.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N.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O.包括设备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

P.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14.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

Q.不发生事故

R.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S.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源

T.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15.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

U.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谁主管,谁负责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D.安全第一,违章为零,隐患为零

16.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应是()

A.生产主管B.安全主管C.最高层主管

17.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原则进行处理。

   

V.预防为主B.四不放过C.三同时

18.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W.岗位安全教育B.厂级安全教育C.车间安全教育

19.下列关于安全色含义的描述,()是正确的。

X.黄色代表警告的含义

Y.蓝色代表提示、安全状态、通行的含义

ZZ.红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含义

20.遇到下列()情况时,可以进行动火作业。

AA.油船、油车停靠的区域

BB.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净时

CC.风力达5级以上的室内作业

21.当风力达到()时,严禁起重作业和露天高空作业。

DD.4级及以上B.5级及以上C.6级及以上

22.一次死亡30人的电力事故属于()。

EE.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

23.所有升降口、大小空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mm高的护板。

FF.1000,100B.1050,80C.1050,100

24.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严密封闭。

GG.防火材料B.绝热材料C.水泥

25.高处作业时,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并且应()。

HH.高挂低用B.挂在与腰部齐平的位置

C.只要带有防坠器,可挂在任何位置

26.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进行是()的安全责任之一。

II.工作负责人B.工作许可人C.工作票签发人

27.在生产现场禁火区域内进行栏杆护板修复的动火工作,应填用()。

JJ.热力机械工作票B.动火工作票C.热力机械工作票和动火工作票

28.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KK.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防消结合,以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9.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的颜色是()。

LL.红色B.黄色C.蓝色

30.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六个月由()进行定期检查。

MM.安监部门B.劳动部门C.电气试验单位

31.下列情况属于误操作的是()。

NN.人员误动、误碰设备B.误投辅机C.人员未认真调整

32.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

OO.搬到安全地方B.冲洗干净C.采取防火措施

33.泡沫灭火器扑救()火灾效果最好。

PP.油类B.化学药品C.可燃气体

34.()只适用于扑救600V以下的带电设备的火灾。

A.泡沫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

35.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在起重工作区域内行走或停留。

起重机正在吊物时,任何人不准在吊杆和吊物下。

A.停留或行走B.观看或指挥C.进行工作

36.采用心肺复苏法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其操作频率为(  )。

QQ.60~80次/分钟  B.80~100次/分钟  C.100~120次/分钟

37.仅有一名急救员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其位置应是( )。

RR.蹲在伤员胸侧   B.跪在伤员胸侧  C.跪在伤员肩与胸之间

38.交通事故所致严重损伤初步检查伤员时,(  )。

SS.可随意搬动伤员

TT.使伤员取半坐位后再搬运

UU.首先固定颈椎、伤肢,然后搬动,搬动时应注意保持脊柱稳定

39.对严重创伤伤员急救时,应首先进行(  )。

VV.维持伤员气道通畅  B.止血包扎   C.固定骨折

40.上止血带后应每隔(  )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时间(  )。

WW.上肢40~50分钟一次,每次放松约3~5分钟

XX.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

YY.7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

41.对骨折的固定应注意(  )。

ZZZ.固定骨折局部

AAA.固定骨折部的下一个关节

BBB.固定骨折部位的两端和上下各一个关节

42.对腹部损伤或可疑腹部损伤的伤员现场急救时,下列()处理是错误的。

CCC.伤员取平卧位,腹部放松  

DDD.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EEE.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43.快速行进的汽车急刹车时,乘客最常发生的严重而隐蔽的损伤在(  )。

FFF.头部     B.胸部   C.颈部

44.严重创伤病人无外出血,但出现面部苍白、脉搏迅速、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急救人员应特别注意(  )。

GGG.病人疼痛难忍,应给予止痛药

HHH.病人精神过度紧张,应给予安慰镇静

III.病人有严重内出血,应迅速就近送医院急救

45.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氧。

一般认为这种情况持续(  ),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JJJ.2~3分钟   B.4~6分钟   C.7~8分钟

46.在打电话给急救中心寻求救援之前,(  )是首先采取的措施。

KKK.对患者做详细的全身检查

LLL.与患者交流

MMM.审视现场并对患者做初步的检查

47.开放气道的首选方法是(  )。

NNN.抬颌仰头   B.头转向一侧   C.为病人拍背

48.胸外心脏按压放松时,手掌根部与胸壁轻轻接触而不离开胸壁的目的是( )。

OOO.保持按压部位正确

PPP.避免胸部过度扩张

QQQ.能感觉到心脏跳动

49.当伤员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而现场只有一名急救者时,应当( )。

RRR.立即呼救

SSS.开放气道、呼救

TTT.先进行一分钟心肺复苏,然后呼救

50.判断人工呼吸是否正确的标志是( )。

UUU.病人皮肤颜色发生变化

VVV.病人胸部出现起伏运动

WWW.当抢救者吹气时,病人气道无阻力

51.昏迷病人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其最常见的原因是( )。

XXX.假牙脱落   B.分泌物堵塞   C.舌后倒

52.判断成年病人是否有脉搏,抢救者应触摸病人( )。

YYY.股动脉  B.肱动脉   C.颈动脉

53.进行心肺复苏时,病人体位宜取( )。

ZZZZ.头低足高仰卧位 B.头高足底仰卧位  C.水平仰卧位

54.成年人胸外心脏按压的准确部位是( )。

AAAA.胸骨中1/3处

BBBB.乳头连线下一横指的胸骨上

CCCC.胸骨中下1/3交界处

55.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通过人体心脏电流大小也不同,()的电流途径对人体伤害最为严重。

DDDD.从手到手B.从左手到胸C.从右手到脚

56.期间检查时,泡沫灭火器压力显示在()区,高温季节可能在()区,均为正常。

A.绿、黄B.绿、红C.红、黄

57.消防器材检查一般应每()进行一次,发现缺损,及时联系补充。

A.月B.半月C.周

58.一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

A.1天B.3天C.5天D.7天

59.二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

A.1天B、3天C.5天D.7天

60.三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

A.1天B.3天C.5天D.7天

61.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及发电机、电动机等,不应使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EEEE.干式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1211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

62.工作票终结后,应保存()。

FFFF.1个月B.2个月C.3个月D.不需保存

63.下述哪项不是工作票签发人的职责()

GGGG.确认工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HHHH.确定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工艺隔绝要求等检修内容和安全要求

IIII.确保工作班组人员适当和充足,精神状态良好,人员变动合适

JJJJ.确定工作区域已可靠隔离、安全措施已有效执行

64.下述哪项不是工作许可人的职责范围()。

KKKK.确定工作票所列的工艺一次系统安全措施完备

LLLL.确认工作票所列的工艺一次和二次系统安全措施已经执行

MMMM.正确说明压力、高温等危险源、指出生产工艺中的安全隐患

NNNN.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65.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OOOO.工作负责人只需在工作关键节点到现场,认真监护作业人员,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PPPP.工作负责人在能源介质全部释放完毕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QQQQ.工作负责人因故暂时离开工作现场,无须指定具备资质的人员临时代替

RRRR.次日复工时,工作负责人无须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组织进行危险预知后即可开工

66.检修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在工作地点必须收执的是()。

SSSS.检修工作票、安全技术交底确认书

TTTT.系统隔绝操作票、安全技术交底确认书

UUUU.检修班组人员名单、安全技术交底确认书

VVVV.以上皆非

67.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WWWW.检修工作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若工作票中已经注明、工作负责人无须另行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XXXX.工作许可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共同到现场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满足安全工作需求

YYYY.检修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加安全措施,确保检修人员安全

ZZZZZ.以上皆是

68.关于工作负责人的不正确说法是()。

AAAAA.熟悉本专业的一次(二次)工艺系统和工作现场情况

BBBBB.掌握设备区域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

CCCCC.熟悉设备检修工艺、掌握检修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

DDDDD.工作年限大于5年

69.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因故暂时离开现场时应()。

EEEEE.应指定具备资质的人员临时代替

FFFFF.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

GGGGG.告知工作班成员

HHHHH.以上皆是

70.当切换和试验影响到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时()。

IIIII.运行人员应同设备方协商,无问题时继续执行

JJJJJ.运行人员应停止操作并汇报值长,由其决定是否继续执行

KKKKK.运行人员应停止操作并汇报分厂主任工程师或分厂领导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

71.现场工作每日复工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LLLLL.工作负责人重新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

MMMMM.工作负责人召开现场站班会进行危险预知

NNNNN.工作负责人未到场时,工作班人员可自行开展工作

72.如需要变动工作负责人的,应在工作票()处签名。

OOOOO.“工作人员变动情况”或“备注”栏

PPPPP.许可开票处的“工作负责人”栏

QQQQQ.背面

RRRRR.无需签名,领导同意即可

73.重物放到地上应稳妥地放置,防止,必要时应用绳绑住。

A.坠落或击撞B.摩擦或划伤C.倾倒或滚动

74.《职业病防治规划》要求企业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A.检查、评价与控制B.监督、评估与控制

C.监测、评价与控制D.检查、评估与控制

75.《职业病防治规划》要求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A.安全知识B.健康知识C.职业卫生D.安全生产

76.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作法有()、严格管理和教育培训。

A.安全检查B.告知危险C.危险评估D.严肃考核

77.()能造成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

有毒气体会使人头晕、恶心甚至失去知觉,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增加了事故隐患,必须加以预防。

A.粉尘B.气溶胶C.灰尘D.蒸汽

78.在生产过程中,毒性物质侵入人体并达到()时,在一定条件下与人体的组织器官发生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儿性的病变,这种现象叫职业中毒。

A.高浓度B.一定浓度C.积聚浓度D.临界量

79.《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操作设备C.工作场所C.作业环境D.职业活动

80.个人保安接地线由()。

A、工作人员自装自拆

B、运行人员装、拆

C、工作人员装,运行人员拆

81经常和复印机打交道的人,要注意将复印机置放在()的房间,必要时还应安装排风扇或通气道,每次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清洗手上的油污。

A.办公室角落B.通风较好C.不影响活动位置D.便于操作

82.医生发现,操作电脑的鼠标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

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这个位置相当于坐姿情况下,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

A.稍高位置B.舒服的位置C.稍低位置D.平行位置

83.安全的含义.安全发展,以人为本;消除隐患,排除险情,消灭(),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A.违章作业B.侥幸心理C.不安全状态D.不安全行为

84.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与作业单位,是从业人员从事生产活动和()的重要场所,是企业活力的源头。

A.完成定额B.参与管理C.日常工作D.教育培训

85.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班组安全管理的任务就是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达到作业人员()不安全的行为,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A.不发生B.自我控制C.互相监督D.自我消除

86.所谓动态安全管理,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过程进行()、预测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班、每个环节和每个角落都得到保证。

A.安全跟踪B.安全整改C.安全检查D.安全评估

87.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大多数职业危害导致劳动者职业病和伤害事故是一个()的、多因素的、长时间的、隐蔽性的过程,所以容易被劳动者忽视,一旦出现异常病理征兆,往往为时已晚。

A.接触性B.逐步累积C.物质有毒D.危害性高

88.生产现场构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有4类人的()与错误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管理的失误。

A.错误操作B.盲目乐观C.错误推测D.错误认识

89.生产性毒物在工作环境中最常见的形式是()。

A.气体B.雾C.烟

90.空气中氧气的标准含量为()。

A.18%B.19%C.21%

91.硫化氢主要经什么途径进入人体()。

A.消化道B.皮肤C.呼吸道

92.在受限空间中作业,由于人数多、时间长、可造成何种气体蓄积()。

A.一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氮气

9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

94.有效隔绝的办法之一是封堵()。

A.通风口B.盲板C.阀门

95.现场需进行用火作业,必须对易燃易爆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应使用的检测报警仪是()。

A.有毒气体检测仪B.测氧仪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