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90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docx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德阳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

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4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1号),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6号)以及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德阳市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安排,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为主线,以“上课”、“研课”为主题,实施任务驱动式网络课程学习,帮助教师掌握“上课”、“研课”的核心技能与方法,熟悉上述技能的规范化操作要领;

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引导参训学校各学科老师尝试网络形式的教研活动,帮助参训教师逐步熟悉常态的网络校本研修方式,积极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培训对象

德阳市幼、小、初、高、中职全体教师

三、培训原则

1.实效性原则。

紧密结合教师工作实际,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为基础,加强案例教学,引导行动研究,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提高教师实践性能力。

2.主体性原则。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学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员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关注学员的问题和需求,尊重学员的经验与智慧,适当给予学员自主选课的权利。

3.创新性原则。

搭建专家团队与一线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教师工作从职业走向专业。

创新区域研修、学思结合的新培训模式,将案例分析与撰写、参与式讨论、论坛互动、网上自学、咨询答疑、在岗实践、线下交流、校本研修、资源共建共享等有机结合。

4.混合学习原则。

线上线下结合(网上主讲教师与本地的指导教师相结合,网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相结合),形成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

5.持续性原则。

利用网络优势,为学员搭建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平台,以可持续的网络社区和研修活动作为培训的跟进保障,帮助教师向常态的网络校本研修平稳过渡。

四、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分远程研修和校本在岗实践两个阶段。

学习研修阶段:

在学习研修阶段,全体参训教师以校为单位,分段、分科、分层完成各自的网络课程学习任务。

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研修网学习平台会针对所学内容,及时反馈,自动弹出随堂练习题,请参训教师回答,帮助参训教师掌握所学情况。

(一)小、初、高学科教师课程

本次培训以学科教师面临的实际教学问题为中心,以学科课例为抓手,融专业理念研讨、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于一体,实施任务驱动式网络课程学习和研修。

培训内容设置为三个模块,共40学时:

模块一、课堂教学知识研习(共8学时,选修4学时)

1.有声言语操作技术(全体必修)

2有形言语操作技术(全体必修)

3.信息化操作技术(全体必修)

4.概念与原理操作技术(初级职称教师选修)

5.系统与重难点操作技术(中级职称教师选修);

6.教学艺术与审美化教学(高级职称教师选修)

主题研修活动1:

在项目组引导下开展研讨活动,研讨主题: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作业1:

请结合课程所学及自身的学科教学实践,撰写一篇作业,题目:

我最XX的一堂课。

模块二、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共40学时,选修28学时)

分学科上课技能指导(共28学时,选修20学时)

1.教学组织——课程资源的整合

2.课堂管理——课堂状态管理、情绪管理、纪律管理的应对策略

3.内容讲授——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的设计、实施与问题分析

4.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教授、提问、点拨、应答的实施策略

5.差异兼顾——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与多元性

6.预设生成——教学中的预设生成

7.总结引导——科学观察、实验与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引导

分学科课例研析(共12学时,选修8学时)

分学段、分学科提供3-4个课例(其中包括一个德阳本地教师的优秀课例),每个课例包含如下内容:

1.课堂实录观摩;

2.教学设计;

3.自我评析(反思或说课);

4.课例评析(专家评或其它教师评);

5.拓展资源;

主题研修活动2:

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开展研讨活动,研讨主题由各学科指导教师确定。

作业2:

请结合本模块的课程所学,撰写一篇案例,反思并分享您在驾驭课堂教学方面的经历,能够是成功的,也能够是失败的,请详述事件过程及您对此的反思总结。

模块三、教育科研专题研究(共8学时)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讲人

1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定位与性质

郑金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

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的实施程序

3

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示形式

4

中小学教师科研应用文的写作

主题研修活动3:

在项目组引导下开展研讨活动,研讨主题:

你认为教师从事的研究活动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有哪些不同?

作业3:

我的教学妙招

请学员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将自己最得意的教学妙招亮出来,分享给大家。

要求:

请对该妙招做详细描述,并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处理,有什么理论根据?

效果如何?

学生的反馈怎样等。

培训内容详见附件一:

德阳市小、初、高学科教师培训课程表

(二)幼儿教师培训内容

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

师德修养与政策解读(4学时)

了解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帮助学员深入了解和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和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第二模块: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8学时)

经过按需选修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案例展示与专家探讨,梳理各领域教育活动组织策略与要点,结合园本研修主题帮助学员掌握设计与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幼儿园教师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反思能力。

第三模块: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8学时)

经过一日活动常规案例式培训,掌握一日活动常规基本环节和关键要点,结合引领式研修活动,完成相关实践任务。

培训内容详见附件二:

德阳市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表

(三)中职教师课程

依据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

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聚焦课堂教学的变革,以案例和主题研修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模块一:

提升专业理念(4学时)

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要点把握

从动机到能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

模块二:

丰富专业知识(28学时)

学习流程:

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电子文本—网络班级沙龙讨论—提交作业。

教育惩戒的理念与应用

专题1:

教育惩戒的合法性及度的把握

专题2:

奖励和惩罚的理念和技巧

专题3:

如何坚持公平公正——职业道德

师生沟通与心理辅导

专题4:

沟通从“心”开始

专题5:

聆听学生的心声——心理辅导实务

专题6:

如何面对嫉妒与挫折——应对挑战

学生管理与自我提升

专题7:

如何面对传统榜样与现代偶像的冲突——实践智慧

专题8:

怎样在学习中自我调控——网络技能

专题9:

教学法的运用与教学风格的形成

安全管理与技能训练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

学校安全预防与问题处理

安全行为技能训练

模块三:

增长专业能力(8学时)

将在线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经过专题讲座、实践研究,反思课堂教学的改进,实施有效的教学。

专题1:

听评课策略与其中的问题剖析——王建明

专题2:

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王能智、李京燕

专题3: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冯恩洪

专题4:

校本教研与课例研究——周卫

培训内容详见附件三:

德阳市中职教师培训课程表

在岗实践阶段:

成果展示——以校为单位,在研修网提供的校本研修平台上,对远程研修阶段的培训成果进行展示交流。

自荐作业——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参训学员进一步修改作业,并将最好的一篇自荐给指导教师批改。

五、培训形式

德阳市全员岗位培训采用网络远程学习方式,包括视频学习、完成作业、互动交流、在线测试等。

参训学员的登录账号和密码由学习平台按统一标准自动生成。

学员参与学习、管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操作流程由培训平台以电子手册的形式提供。

六、培训安排

1.时间安排

本次培训的时间为4月2日—7月15日

4月2日前,各区县师培中心将本次培训名单按照样表格式上报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汇总名单集中统一报中国教师研修网;4月9日起学员根据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或邮箱号码登录预热;4月15日举行开班典礼;6月16日至28日组织补学、补考;6月29日开始进入考核评优,7月15日前培训结束。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学习安排

前期准备

(4月2日前)

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完善培训课程,组织报名编班。

培训者培训阶段

(4月2日-4月8日)

对远程研修的各级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

预热

(4月9日-4月14日)

学员使用自己的学习帐号登录培训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在网上熟悉操作流程并进行学习预热;学校管理员组织学员上线预热,创立本校QQ群引导学员加入,建设沟通渠道。

开班典礼

(4月15日)

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举行开班典礼(远程/现场均可)

学习研修

(4月16日-6月3日)

学员在线观看课程,撰写研修作业,参与互动交流以及研修网组织的专家答疑2至3次,在线考试2次。

在岗实践

(6月4日-6月15日)

修改完善研修作业并自荐,提炼学习经验,总结学习收获。

补学、补考

(6月16日-6月28日)

不合格学员补学、补考。

考核评价

(6月29日-7月15日)

总结表彰,成果提炼。

2.工作要求

各县区教师培训中心在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安排下,由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本次班级管理人员、县区负责人管理集中培训;各县区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学校管理员、学校负责人管理集中培训。

(1)研修管理

本次培训以校为单位组织编班,每个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继教管理员负责协助校长参加管理工作。

各参训学校要开创性的开展工作,设立此次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安排中层专人管理,组织本校学员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开展网上学习线下研修活动,对本校学员学习进行监督管理。

在远程研修阶段,学校中层负责指导学员网上学习,学校继教管理员对本班学员实时管理;对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在线学习时数及时统计与督导,将学习情况通报报校长

在在岗实践阶段,学校继教管理员负责开通本校的网络研修社区,组织本校教师交流并自荐作业,逐步引导本校教师养成网络校本研修习惯。

(2)业务指导

本次研修的指导教师将在培训学员中择优选拔产生。

选拔产生的指导教师在中国教师研修网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中国研修网组织安排的本区域本学科参训教师的业务指导、网络研修活动组织及自荐作业批改等工作。

七、考核评价

1.考核

本项目的考核以课程学习、在线考试、研修作业、参与互动、在岗实践等方面作为评价指标项,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平台会综合系统客观评价与辅导教师的主观评价,形成最终培训成绩。

具体办法如下: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课程学习(30%)

学习时间(30%)

包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资料的时间,由系统自动统计。

视频学习时间不少于720分钟。

学习时间按模块考核,模块一:

不少于72分钟;模块二:

不少于504分钟;模块三:

不少于144分钟。

在线考试(30%)

学员在学习结束后完成在线考试,由系统自动统计,满分30分;

研修作业(28%)

作业撰写(12%)

学员根据要求撰写作业,每模块1篇,每篇4分,满分12分;

作业互评(6%)

参训学员互评作业,系统根据学员主动评价她人作业情况以及自己作业的被评价情况,自动统计分数,该项满分6分。

自荐作业(10%)

将模块作业中最好的一篇自荐给中国教师研修网,由专家给学员的自荐作业打分,满分10分;

研修活动(6%)

学员参与研修网及各级管理指导团队组织的网络研修活动,参与情况达到活动值要求的每次活动记2分,最多6分;

资源共享(6%)

学员将自己的优秀资源上传到研修网,分享给学友,每条资源2分,最多6分。

2.评优

(1)、根据此次培训最终数据结果,评选出先进县区、先进学校、先进学校管理员、先进班主任由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表彰。

(2)、按照学科评选出德阳本次培训优秀课例给予表彰。

 

附件一:

德阳市小、初、高学科教师培训课程表(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模块

专题

学时

培训团队概况

模块一:

课堂教学知识研习

有声言语操作技术

2

王牧华: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研究员

有形言语操作技术

1

李雪垠:

西南大学

信息化教学操作技术

1

李倩:

西南大学副教授,

概念与原理教学技术

1

李静: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系统与重心教学技术

2

都沙: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教学艺术与审美化教学

1

范蔚: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模块二、课堂教学技能提升

内容组织

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的关系

1

樊微微:

北京市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宋春艳:

北京石油附小;于京莉:

北京石油附小。

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2

侯杰颖:

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刘莹、侯杰颖等: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

1

路红梅: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教学主任;

参加讨论的老师:

李媛媛、刘春燕、李倩——北京市海淀区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学习评价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1

王化英:

四季青学区教学副校长;

参加讨论的教师:

周艳、贺欣、沈宏玲、李倩、朱姗等——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动机激发

学习环境及氛围的营造

1

穆倩:

中关村第一小学;全艺:

中关村第一小学;张征:

中关村第一小学。

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1

罗兰:

宣师一附小;刘欣:

宣师一附小

信息传递

教学语言精炼生动

1

杨小红: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教学主任;王萌:

北京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教师;郑玉:

北京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教师。

板书运用熟练巧妙

1

李洁玲:

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小学教学主任;参加讨论的老师:

李建、马志宏、东雪、田爱莉、赵伟等北京小学教师。

提问追问

基于学习内容恰当提问

1

周金萍:

北京市骨干教师翠微小学科研副校长;郝倩;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主任;贾雪芳;海淀区语文学科骨干、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语文教师。

根据学生应答有效追问

1

张迎春:

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教师;李红:

北京海淀区翠微小学教学主任;赵乐林;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教师。

多向互动

基于学习内容和特定学情选择适宜组织形式

2

王忠慧: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校长;李薇: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教学主任;

罗世娟;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教师。

有效管理并组织课堂学习活动

1

王忠慧: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校长;李琰: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王洪波;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

认真倾听及时对应点拨引导

1

王忠慧: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校长;丁玉茹:

北京海淀田村中心小学教师;刘秀丽:

北京海淀田村中心小学教师。

强化反馈

多种方式强化教学重难点

1

张宝萍: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教学主任;参加讨论的老师:

于明、陈艳颖、凃红梅等海淀区实验小学教师。

关注学生学习智慧与积极表现

1

吕俐敏:

汉字学博士,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初教系主任;刘娜娜:

北京市华桥城黄冈中学教师;

刘晓: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小学教师。

 

课堂调控

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时间与教学节奏

1

牛玉玺: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赵丽娜: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朱凌燕: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师。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走向

1

张海宏:

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主任;丁艳青: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师;杨雪飞: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师。

智慧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1

张海宏:

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主任;丁艳青: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师;杨雪飞: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师。

学习指导

关注个体差异多元智能教学

2

李洁玲:

北京小学教师等。

多元互助合作充分利用差异

2

穆倩: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主任等。

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

2

庞钰: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等

基于语文学习内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2

郭密: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等

课堂实录观摩

分学科提供课例,每个学科3-4个课例,每个课例4学时(至少有一个为德阳本地提供的课例)

教学设计

自我评析(反思或说课)

课例评析(专家评或其它教师评)

拓展资源

实践作业

模块三、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定位与性质

2

郑金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的实施程序

2

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示形式

2

中小学教师科研应用文的写作

2

附件二:

德阳市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表

模块

专题

内容要点

授课教师

政策理念与师德

幼小衔接的理论与实践

左志宏,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

思师德,行师德

幼儿教师的幸福感、专业感

黄豪芳:

上海市宝山区金苹果幼儿园园长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幼儿园一日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九环节

许梅: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高级教师

来园、离园

来园离园要素体验:

打卡进门、洗手、晨检、进教室、离园时家长门口排队、刷卡进门、离园准备、家园沟通等

许梅: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高级教师

盥洗、如厕、饮食、午睡

盥洗、如厕、饮食、午睡要素体验,注重暗示性环境创设,注重生活环节保育环节记录。

俞文珺:

上海豪园幼儿园高级教师

保育工作与安全急救

幼儿园常见健康问题,教师与幼儿示范操作

张迎: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高级教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运动

(一)基本动作活动

教师指导、幼儿园自主活动、基本动作活动(走、跑、跳、钻、爬、攀、投、平衡)。

牛春燕: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高级教师

运动

(二)体育器械的运用

体育器械运动、体操、利用自然因素的锻炼等。

牛春燕: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高级教师

区角活动

(一)区角环境的创设

静态区角、材料(阅读、美工、建构、益智、音乐、娃娃家等最基本区域);幼儿在区域的活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

崔岚:

上海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区角活动

(二)玩具的选择和运用

玩具的选择与运用、结构性玩具材料、成品与半成品的材料提供等。

崔岚:

上海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健康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要点指导

何敬红,上海市童的梦艺术幼儿园园长

数学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要点指导

顾春华:

上海奉贤区绿叶幼儿园高级教师

科学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要点指导

高一敏:

上海市徐汇科技幼儿园高级教师

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要点指导

祝晓隽: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高级教师

社会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要点指导

许梅: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长宁幼儿园高级教师

音乐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要点指导

宋青:

上海市荷花池幼儿园高级教师

美术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要点指导

潘丽君:

上海市浦东新区齐河幼儿园高级教师

附件三:

德阳市中职教师培训课程表

模块

专题

主讲人

模块一:

专业理念

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要点把握

乔自洁: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从动机到能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

顾志跃: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模块二:

丰富专业知识

教育惩戒的合法性及度的把握

劳凯声:

首师大教授

奖励和惩罚的理念和技巧

王晓春

如何坚持公平公正——职业道德

张万祥

沟通从“心”开始

张红

聆听学生的心声——心理辅导实务

吴增强:

上海教科院研究员

如何面对嫉妒与挫折——应对挑战

张万祥

如何面对传统榜样与现代偶像的冲突——实践智慧

张万祥

教学法的运用与教学风格的形成

张彬福: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怎样在学习中自我调控——网络技能

张万祥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

张文

学校安全预防与问题处理

王大伟

安全行为技能训练

叶志平

模块三:

校本研修与在岗实践

听评课策略与其中的问题剖析

王建明

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

王能智、李京燕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冯恩洪

校本教研与课例研究

周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