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186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点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0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备战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一、物质的组成

1.元素

(1)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存在状态

游离态:

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为0。

化合态:

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的存在状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价或负价。

2.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

分子:

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呈电中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所含原子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学%科网

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团: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原子集团,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过关秘籍

(1)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

如—CH3、—CH2—(亚甲基)、—CH2CH3。

(2)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OH、—CHO、—COOH、—X(卤素原子)等。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三、物质的分类

2.分类的方法

(1)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采用交叉分类法能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2)树状分类法

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

应用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

(2)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学*科网

物质含水时一般是混合物,如CuSO4的水溶液。

但物质含结晶水就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如CuSO4·5H2O。

2.氧化物

(1)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N2O5、P2O5等;

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FeO等;

③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2)氧化物类别的辨析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为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CO;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为酸酐;酸酐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不属于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四、分散系

1.概念: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聚集状态(气、液、固)的不同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共九种分散系。

实用举例

分散剂状态

分散质状态

实例

气态

气态

空气

液态

云、雾

固态

液态

气态

泡沫

液态

酒精、乳浊液

固态

泥水悬浊液

固态

气态

泡沫塑料

液态

珍珠

固态

有色玻璃、合金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nm

1~100nm

大于100nm

大于100nm

稳定性

稳定

介稳体系

不稳定

不稳定

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半透膜或滤纸

均能透过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均不能透过

均不能透过

实例

食盐水

淀粉胶体

泥浆水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3.胶体

(1)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①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②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③聚沉:

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

④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做定向移动。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荷,工业上静电除尘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4.胶体的提纯

(1)方法:

渗析。

(2)原理:

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利用此性质可以将胶体提纯。

学.科网

5.胶体的制备

(1)物理方法:

研磨法。

如制豆浆。

(2)化学方法:

利用水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胶体

操作方法

制备原理

氢氧化铁胶体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透明的红褐色液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碘化银胶体

向稀KI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KI+AgNO3

AgI(胶体)+KNO3

考向一物质的分类

典例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常用手段。

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NaF、MgO、CaCl2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作用形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Na2O、HCl、BaSO4、浓硝酸都是纯净物

D.H2O、HCOOH、Cu(NH3)4SO4中均含有氧,都是氧化物

【答案】A

1.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⑤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①③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⑤

特例反驳法速解分类正误判断型选择题

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若直接运用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这时可以借助一些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选项,从而快速得到正确答案。

列举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从正面获取答案有困难的一类化学选择题。

学科#网

考向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答案】C

2.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

液化、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考向三胶体的性质与用途

典例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向该液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答案】C

【解析】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光线通过胶体时会形成光亮的通路,即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Fe(OH)3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通入直流电后,在阴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故B正确;该液体中还含有Cl−,会产生AgCl沉淀,结合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现象,故C错误;在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聚沉,再发生Fe(OH)3与H+的反应而溶解,故D正确。

3.向含有c(FeCl3)=0.2mol·L−1、c(FeCl2)=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C.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

Fe3O4+4H2O

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

易错点击对胶体的本质理解不准确,导致解题时误用特性

(1)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3)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10−9~10−7m或1nm~0.1μm)之间,两者的颗粒大小有差异。

学科&网

(4)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形成的聚集体或大分子。

将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生成的Fe(OH)3胶体中胶粒数目远小于NA的原因有两个,一是Fe3+部分水解,二是胶粒为多个Fe(OH)3分子的聚集体。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Na2O2B.SiO2C.CaOD.CO2

2.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SO2B.MgOC.H2SO4D.NH3·H2O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发B.升华C.萃取D.风化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液氯C.盐酸D.漂粉精

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氯化铁溶液B.碳酸钠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醋酸溶液

6.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NO3B.CaCO3C.CO2D.NaOH

7.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8.下列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

B.煤的干馏,石油分馏

C.金属导电,熔融氯化钠导电

D.金属的焰色反应,浓硫酸吸水

9.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B.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10.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

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

11.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A.金刚石、干冰、SO2B.KCl、盐酸、NaOH

C.CuSO4·5H2O、冰、乙醇D.臭氧、CaCO3、铝合金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

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13.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4.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C.明矾净水的原因是Al3+可形成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

D.实验室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淀粉溶液

15.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16.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D.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部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17.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

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c.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d.用稀盐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

________(填序号)。

18.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中学化学中出现过的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转移,则有________g该物质参与反应。

浙江真题题组

1.[2019浙江11月选考]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2OB.Ca(OH)2C.HClOD.K2CO3

2.[2019浙江11月选考]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A.牛奶B.蔗糖溶液C.泥浆水D.氢氧化铁胶体

3.[2019浙江11月选考]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FeCl3+Cu=CuCl2+2FeCl2B.2HC1O 

2HC1+O2↑

C.CuO+CO

Cu+CO2D.2Mg+CO2

2MgO+C

4.[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属于盐的是

A.NaClB.KOHC.HNO3D.CO2

5.[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酒精溶液

6.[2019浙江10月选考]下列属于酸的是

A.H2SO4B.CO2C.NaClD.NaOH

7.[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B.MgOC.H2SO4D.NaOH

8.[2019浙江10月选考]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2B.CaOC.K2SO4D.NaOH

9.[2019浙江10月选考]HCl+NaOH=NaCl+H2O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全国真题题组

1.[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3.[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4.[2019北京]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5.[2019·海南]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A.汽油B.甘油C.煤油D.柴油

6.[2019·四川]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答案】C

【解析】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①错误;水银是单质,不是电解质,③错误;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淀粉、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不属于胶体,⑤错误。

2.【答案】C

【归纳总结】

(1)物理变化强调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强调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一定是由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O3与O2间的转化。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氯化钠溶于水均属于物理变化。

3.【答案】C

【解析】Fe2O3是红棕色固体,A错误;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质粒子带正电荷,B错误;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

Fe3O4+4H2O,Fe3O4是黑色固体,C正确;分散质粒子直径约为9.3nm,过滤的方法不能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D错误。

1.【答案】C

【解析】A、过氧化钠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CaO为碱性氧化物,故C正确;D、CO2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学科.网

2.【答案】A

【解析】A、S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Mg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H2SO4属于酸,故C错误;

D、NH3·H2O属于碱,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如SO2、CO2等)。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如MgO、Na2O等)。

3.【答案】D

【点睛】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

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实质上分析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的生成。

4.【答案】B

【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结合物质的组成判断。

A.碘酒是单质碘溶解在酒精中,是混合物,A错误;

B.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属于纯净物,B正确;

C.稀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是混合物,C错误;

D.漂粉精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D错误。

答案选B。

5.【答案】C

【解析】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据此判断。

A.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错误;

C.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

D.醋酸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

答案选C。

6.【答案】C

7.【答案】D

【解析】A、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A错误;

B、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

C、氯化铁与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铁胶体遇到盐酸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盐酸过量后溶解氢氧化铁,C错误;

D、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粒子均可以透过滤纸,D正确。

答案选D。

8.【答案】A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煤的气化是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CO的过程,为化学变化,石油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为化学变化,A正确;

B.煤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干馏生成粗氨水、煤焦油、焦炉气以及焦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是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金属单质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熔融氯化钠导电,是氯化钠自身完全电离出自由移的氯离子和钠离子导电,其导电过程中被电解生成氯气和钠,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一种性质,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不同的金属元素呈现出不同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在本质上是物理变化,该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化学变化;浓硫酸吸水时放出热量,该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选A。

学科@网

9.【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以及利用胶体性质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10.【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