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026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ocx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

资产负债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它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办法,是为商业银行达到经营目标而协调各项业务的管理。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资产负债管理在经营活动中展现了一系列的缺陷和问题。

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深受市场利率化改革的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商业银行在竞争上会越来越激烈。

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成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其次说明了商业银行的作用及资产负债管理的意义。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中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负债种类少、储存存款在商业银行中比重偏高和资产缺少流动性的问题。

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从在资产负债管理的业务体系建立上加快步伐、提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和扩大业务范围和深化利率市场改革等方面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

资产负债管理;利率市场化;负债

ABSTRACT

Financeisthecoreofmoderneconomy, commercialbanksarethe mainbodyofacountry'sfinancial institutions system. Assetliabilitymanagement 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 operationandmanagementofcommercial bank,itisa managementapproach tothecommercialbank, and coordinatethevarious business forcommercialbanksto achievethebusinessobjectives ofmanagement. Hasexperienced decadesofdevelopment, themanagementofassetsandliabilities hasexposedthe defectsand aseriesofproblems. 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reform, whichhaveaseriousinfluenceonthe assetliability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inChina, withthedeepening ofthemarketizationofinterestrate, commercialbanks competition moreandmoreintense. Inorderto 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commercialbanks improve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hasbecomeanecessary way.

Thispaperfirstintroduces thetheoryofassetmanagement, liabilitymanagementtheory and thetheoryofassetliabilitymanagement. AndChina's commercialbanksafter thecurrentsituationoftheindevelopmentof severaldecades afterthe.Secondly, putforwardtheexisting problemsofcommercialbanksinChina fromtheanalysisof 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 ofChina's commercialbanks, theimportance ofassetliabilitymanagement isnotenough, commercialbank assets structureunreasonable, irrationalmanagementstructure ofcommercialbankliabilities. Finally, inresponsetobequestions, putforwardtheperfectsuggestionsfromthegovernmentandthe commercialbanks themselves.

Keywords:

Assetliabilitymanagement;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Liabilities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概述

本章主要从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及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进行简要叙述。

从理论方面来了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为下文奠定基础。

1.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方法。

在商业银行产生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的是这样一种现象:

没有形成体系的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渠道较单一的银行资金来源,吸收存户的活期存款成为主要的银行资金来源。

因为在当时通货膨胀还没有在经济活动中盛行,银行在资金来源方面还是比较稳定的。

因此,资产就成为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的方面,由此资产管理的理论就开始产生了。

负债是资产即成前提,负债规模制约着资产规模。

客户愿不愿意来存款直接影响着负债,相对来说银行的地位就变成被动了。

在对资产主动加以管理、尽力的实现资产结构方面的优化改良是银行目前只能采取的措施。

通过协调资产的期限和负债的期限,再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分层次的准备金,加强充足的银行资金的资本,达到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1)商业贷款理论

(2)可转让性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

1.2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资产管理理论支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负债规模被认为是由外生力量所决定,因此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既定的资金来源,分配到最理想的资产组合中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快速发展的金融体系、迅速成熟的证券市场、不断成长的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竞争威胁。

现出现一种非存款的负债渠道,比如银行自由借款因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欧州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负债管理理论平衡业务作为流动性管理的焦点的时候,银行完全依赖业务资产来维持流动性不是必需的,也就是说,当你需要流动性,银行可以通过出售资产、存款和借入资金来提供流动性,满足存款提取和贷款需求增加。

只要没有银行的资金来源必须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可以放在其贷款和投资利润高,在保持流动性和保持盈利能力。

通过调整负债结构,可以调整资产结构的目的[]。

1.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利率大幅度上扬,靠负债保持流动性的成本上升,风险加大,加之西方国家某些金融管理则调整,也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负债管理的必要性下降。

存款管制的放松,使银行利率上升,银行资金成本提高,使得负债管理的局限性和缺陷日益显露,要求商业银行合理安排资产结构,保证高额盈利。

于是,一种资产和负债管理理论在更高层上进行综合,并从整体考虑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

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改变,协调各种不同的资产和风险、流动性与期限、负债在利率等方面的搭配,优化资产负债组合,以此来满足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系统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实施管理系统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意识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能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防止过多的钱借短贷长。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有所改善,与西方国家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逐渐接近,但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商业银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风险的认识上不足、防范意识的缺少,也就导致在资产负债管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是在对于其有利的利率保护市场环境下才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在有利的利率市场环境影响下,商业银行获得了高利差和高利润,但是普遍对利率风险的意识还是不强,对于资产负债管理重视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在成长中还伴随着计划经济,在这种条件下,许多商业银行的数据系统还不专业性和完整性,相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管理还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有着较长发展历史,然而国有资本在商业银行中占有的比例很高,存在计划经济流传至今的惯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和缺少防范意识,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还不足[]。

2.2负债种类少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存款,负债在存款中所占比例超过81%,根据图3-1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例,直到2013年年末,总存款在负债中占有84%。

这就说明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种类少,不合理的问题。

存款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的存款是由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者组成,这两种存款拥有不同的性质,活期存款拥有流动性高、周转性较强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特点,所以商业银行就要为活期存款准备充足的准备金,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定期存款拥有流动性比较低、周转性弱的特点,商业银行不需要对这部分存款准备太过的准备金,但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对定期存款的提前取款没有设置太多的限制,所以定期存款的提前取款率很高,也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的提高。

2.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落后,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表3-12013年四大商业银行的存款表

银行名称

存款(亿元)

负债总额(亿元)

比例(%)

中国银行

100978

129128

78.20

农业银行

118114

137176

86.10

建设银行

122230

142889

85.54

工商银行

146208

176393

82.90

合计

487530

585586

83.26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数据采集难度很大,同时,容易形成一定的误差,对日常的监测是很困难的,甚至是影响数据质量和分析水平,无法适应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近年来,虽然大量使用计算机,但尚未建立适应资产负债管理的数学分析模型,以及计算机应用系统,落后的管理手段让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工作“创新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在我国,虽然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资产负债管理要求“用存款举个例子,例如,”中国的商业银行存款的工具缺乏创新,吸收存款的方式、品种少”,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存款已经开始多元化。

灵活方便!

服务吸引存款的优良品种,此外,近年来,中国政府扩大内需,连续几个大幅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利息所得税,影响了储户的存款,银行存款的积极性,大量外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证券市场、房地产行业、保险的发展,也将银行存款部分带走,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4资产充足率低缺少流动性

固定资产、现金资产、证券资产和贷款是中国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组成成员,当固定资产发生改变,而商业银行资产基本不变,因为这样,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就在现金资产、证券资产、贷款三者中展开,而如何对现金资产、证券资产、贷款三者流动性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金资产和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中所占比例很高,在这三者中现金资产拥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是在银行日常经营中,这种资产所能带来的收益非常少,并且商业银行还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对这种资产进行保管,因此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现金资产的持有量非常低;贷款虽然没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是它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主要的利润,所以商业银行在贷款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分配上把握好,防止出现贷款不能按时偿还导致资金困境[]。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相对西方各国来说起步相对落后,各种管理制度都不健全,目前我国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我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发展时间短、累计机制缺失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足。

3.1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时间较短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管理起步较晚,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运用于资产和负债比例的管理,但如果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发展是不够的。

资产和负债的内容管理在西方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与中国相比,其资产和负债的多样性在核心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

虽然在这个阶段建立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自律约束机制有所改善,减少了金融风险,然而,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仍属于初级管理,仍然停留在还停留在比例管理法的阶段,以及在日常业务活动,还没有完全利用这个方法。

与此同时,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管理水平还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面对一系列问题时,资产和负债的管理仍然缺乏效率,整个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仍有增长空间。

3.2我国商业银行累计机制缺失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分配是金额上缴和少量的净利润,尚未建立自己的资产积累的增长累积机制,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都未能获得应该的补充,从而影响其财务实力,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

第二是缺乏资本运作的约束机制。

存贷来源较乱,期限不讲对称和信贷盲目扩张,争取规模的项目,无论时间的长度和风险回报。

这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存量板结,超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

因为缺乏商业风险消化的机制。

呆账准备的提取和使用未能充分考虑他们的业务的风险,提取率太低,未能真正消化不良资产,让国有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加[]。

3.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足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存款利率的政策因素的影响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市场,商业银行利率自主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产品在市场上,利用率仍然不足,商业银行在现阶段可以使用的调整利率风险的工具受到金融市场的限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没有充分的利用创新工具在对期货和期权的转移风险上,导致没有真正的优化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此外,我国银行业实现独立运营,对银行业监管的时候,同样采用单独管理。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直接管理和监督,而不是直接监督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决策和操作,但在实际的监督中,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功能创新、业务创新监督管理的同时,还负责审批,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要征得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和同意,才能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

根据这种情况,我国对商业银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创新在积极性上进行了严重的打击,不利于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和使用,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外部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第4章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效率高低,不仅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并与国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目前,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解决,资产负债管理持续改善,增强我们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非常紧迫。

为了完善我国资产负债管理,我们从个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4.1提高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

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一直都处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中,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缺少必要的利率风险管理的认识,为了更新和改善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要提高对其正确的认识。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概况主要是,经营的情况相对稳定和较高又稳定的利润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没有对资产负债管理重视,在利率市场化深化,商业银行迟早会面临影响,所以不能单纯的依靠利息差额作主要收入的来源,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会有一定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要提早做好准备,好有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的条件,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视,让资产负债管理成为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重点。

4.2加快资产负债管理的业务组织体系建立

在资产和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和改变后。

为了执行改变后的资产负债管理在行业内的普及工作的顺利,还需要建立更好的资产负债组织的体系,从而实现信息传通。

系统中,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条件,商业银行要使促进工作顺利开展,那么并推进保障机构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先进发展经验的商业银行,形成和促进保障机构,西方商业银行在资产与负债管理组织结构形成时,建立了大部分的使用“股东、董事会、资产负债管委会、前端经营部门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可以在开发、推广和实施的管理方法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一定要深化改革的内部机构,建立健全资产与负债管理组织体系,并给予该组织一定的权力,使该组织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继续提高和完善他们的职责,更好地协调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组织结构的核心构架,实现系统的功能,这样银行就可以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4.3深化利率市场的改革

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得到进步和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实际利率实现市场化的结果,但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因此,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资产和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完善,除了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和实施外,还和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有关,这样才能有利于管理资产和负债向更高层次发展。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唯一的办法,必须通过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

在中国市场化利率发展的额的过程中,除了中央银行的控制的存款利率,其它利率形成的机制均已市场化,存款利率自由化也在计划中,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种余额宝和其他资产的增值服务的产生,存款利率形成倒逼机制,利率市场化所需时间的缩短。

如果利率市场推广成功,那它的好处不仅能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关注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价格约束。

因为利率市场化为利率提供了一个适当的环境,利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因此,商业银行可以真正感受到利率风险对日常业务活动压力,从根本上提高资产和负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资产和负债管理工作的动机。

对西方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观察到的经验可以得出只实现利率市场化,资产和负债管理的发展才可以跟上。

4.4加强研究,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利率波动的局限性很明显,这要求商业银行加强研究,推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使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大大增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提出建议,从建筑产品的创新和市场两个方面。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要完善市场风险控制的法律制度基础上的自律和加强市场主体,逐步放宽金融市场的监管,提供较大发展空间给金融衍生工具;尽可能改善披露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让市场参与者有效地了解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产品创新,应在防范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的前提下,要利用好现有的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资产负债管理工具是利率为核心的变量,通过建模和测量方法,模型和利率相关联,区分不敏感,利率敏感性及利率的资产负债匹配,在此基础上,搭配更协调,实现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由于现有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框架在我国商业银行仍无法改变,因此应尽快建立自己的市场风险计量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如引进的比例指标转移、有偿使用经济资本等手段,逐步完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准备好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能力。

虽然新产品的审批和推动市场的认可掌握在监管部门手中,但银行相对新产品的研究,促进不能放弃因噎废食,更应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及时提交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对新产品的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加快相关工作。

结论

回顾本篇文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时间较段相对西方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着冲击,我们应该重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完善,努力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在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国家应加强相关部门对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活动,努力提高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的积极性。

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加快,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适应的外部环境。

商业银行要提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配合工作开展、要对商业银行内部的体制进行改良,建立健全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适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努力开展新的业务。

参考文献

[1]安烨.货币银行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18

[2]韩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

河北大学,2014

[3]蒙琳.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

(2):

007.

[4]宁喆敏.浅议次贷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J].中国城市济,2013,

(1):

011.

[4]樊彦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四川:

四川大学,2013

[6]吴智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

综合(中),2013,(4):

54-56.

致谢

大学的四年读书生活在这划上了一个句号,但这只是我美好人生中的一部分,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相伴下收获到了许多知识和友情。

本文从开题报告到定稿都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这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钱亮亮老师和易槐玉老师,在每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论文顺利的进行。

从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论文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钱亮亮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的各位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