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331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docx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整理并打印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

第1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D )。

A.经济性   B.有用性   C.无限性   D.稀缺性

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B )

A.选择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3.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 B )。

A.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C.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

4.研究国民经济的经济学称为( A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5.下列问题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是( B )。

A.货币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B.企业关于雇用多少工人的决策C.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

6.下列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B )。

A.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

7.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B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D.政府的经济行为

8.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D  )。

   A.消费者行为理论   B.厂商行为理论  C.价格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A )。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B.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C.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D.中央银行应该降低货币供给量

10.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D )。

A.富人的所得税率比穷人高B.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短期交替关系C.最低工资法引起失业D.中央银行应该减少货币供给量

11.以下内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D )。

A.总产出     B.失业   C.国际收支   D.企业利润

二、判断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产生的前提。

( √ )

2.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 ╳ )

3.“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 )

4.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 )

5.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 √ )

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总需求-总供给理论。

( ╳ )

7.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

( ╳ )

8.实证分析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 √ )

9.“主张经济政策应以效率优先,还是以公平优先”的问题,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问题。

( ╳ )

10.“人们的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 )

三、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5)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应该而且是可以调节经济的

2.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工具有哪些?

(1)边际分析法

(2)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3)静态与动态分析法(4)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四、论述题

1.试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

(1)它们是整体与其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人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GDP是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 C)。

A.所有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B.国内各部门新增加的价值

C.境内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  D.境内外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 A )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用支出法计算GDP时,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消费支出项目内(  A)。

A.用于新住房的购买       B.用于劳务的支出

C.用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D.用于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4.下列哪一项目的增加会增加中国的GDP( B )。

A.中国杂技团在欧洲演出的收入    B.母亲为婴儿购买的大庆牌奶粉

C.张三购买的一台奔驰牌轿车      D.你父亲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5.实际GDP反映的是( B)

A.价格水平的变动             B.实际产量的变动

C.产品量与价格的交替变动     D.既是价格水平的变动也是产量的变动

6.假定某国在1991年至1999年间,GDP从10000亿元增加到15000亿元,价格指数从100下降到50,如果以1991年价格计算,1999年的实际GDP应是( D)。

A.7500亿元    B.10000亿元    C.15000亿元    D.30000亿元

7.GDP与NDP之间的差额是( C)。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补贴

8.下列哪一项属于政府购买支出( A)。

A.海军购买一船舰艇B.退伍军人津贴   C.失业救济金    D.退休金

9.下面哪一种情况不是GDP低于经济中实际产量的原因( D)。

 A.非法经济活动存在  B.非市场活动的存在  C.地下工厂的存在     D.资本消耗损失

10.GDP平减指数等于( A)。

A.名义GDP/实际GDP  B.均衡的GDP/实际GDP  C.实际GDP/名义GDP   D.潜在GDP/实际GDP

 

二、判断题

1.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也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 √ )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 )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 ╳ )

4.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  ╳)

5.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元。

(╳  )

6.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 ╳ )

7.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中。

(  ╳)

8.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 ╳ )

9.假设名义GDP从2000亿元增长到2300亿元,而物价指数从125上升到150,则说明实际GDP在下降。

( √ )

10.如果1995年的名义GDP高于1994年,那么我们知道,1995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多于1994年。

(╳  )

三、简答题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国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写出七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NNP)—企业间接税=国民收人(NI)

   国民收入(NI)-(社会保险税+企业所得税+未分配公司盈余)+转移支付=个人收人(PI)

   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人(PDI)

四、计算题

1.在长期中,糖果的价格从0.1元上升到0.6元。

在同一时期中,消费物价指数从200上升的300。

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多少?

 糖果的基期价格=100×0.1/200=0.05(元)

   糖果的报告期价格=100×0.6/300=0.2(元)

   价格实际变动=(0.2-0.05)/0.05×100%=300%即糖果的价格实际增长了300%

2.在2001年,某个经济生产1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2元。

在2002年,这个经济生产2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3元。

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和物价指数(2001年为基年)。

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分别提高了多少百分比?

2001年名义GDP=2×100=200(元)

   2002年名义GDP=3×200=600(元)

   2001年实际GDP=2001年名义GDP =200(元)

   2002年实际GDP=2×200=400(元)

   2001年物价指数=100

   2002年物价指数=100*600/400=150

   名义GDP变动百分比=(600-200)/200×100%=200%

   实际GDP变动百分比=(400-200)/200×100%=100%

   物价指数变动百分比=(150-100)/100×100%=50%

五、论述题

1.论述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

 

(1)市场价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以市场价值表示总产出的一个概念。

为了使各类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加总,并便于比较各年度不同产品组合的相对价值,计入GDP的每一种产出和服务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市场价格)来计量,即用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最终产品的产量,由全部价值的加总形成GDP。

  

(2)GDP不可重复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只计算最终产品——最终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物品的价值。

为避免重复计算,计算GDP时,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

在计算GDP时,对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是重要的。

  (3)GDP是由本期新生产的产出的价值所构成的。

GDP不包括已有商品的交易,如新的房屋建筑的价值可计算为GDP的一部分,但不包括现有房屋的交易价。

  (4)GDP是指本期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

GDP是指计算期内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除包括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括总投资。

投资是以牺牲当前消费来增加未来的消费,人们既要为当前消费提供物品,也要为投资提供物品。

  (5)GDP属流量概念。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其值是一定时期内各个相关流量的“和”,是一个加总的概念;而存量则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关键的宏观经济存量是资本(包括存货)。

  (6)计算GDP要剔除非生产性交易。

非生产性交易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是纯财务交易,二是旧货的销售。

因为GDP要衡量的是当年年度的生产,所以对非生产性交易应作剔除。

纯财务交易的行为尽管都涉及资金的流通,但与生产行为并无直接关系,具体表现为三类:

政府转移支付、私人转移支付和证券的买卖。

  (7)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GDP是一国(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与此相关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

2.论述总产出、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了社会的总产出,即新创造的价值。

而新创造的价值可被视作是生产者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它对应着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从生产产品的角度观察,GDP代表了总产出(包括产品和劳务),GDP被定义为该国生产的最终产品流量的货币总价值。

  

(2)从所得或成本的角度观察,在社会生产中,企业要支出工资、利息、地租和获得利润,因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所得都是产品流量的生产成本,因此GDP又可以被定义为生产要素的所得(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这些所得是社会所生产最终产品的成本。

这里利润是指产品卖价中扣除各项成本后的余额。

所以从整个社会观察,总产出和总收入或总支出是社会生产一个对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或总支出。

  (3)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由四个部门组成:

家庭、企业、政府和其他世界各国,通过三种类型的市场:

资源市场、物品和劳务市场以及金融市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构成了收入与支出循环流。

对整个经济而言,收入等于支出,也等于产值,即总生产或GDP等于总支出,也等于总收入。

 

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  D )

A. 购买一块土地  B. 购买公司债券   C. 购买二手房  D. 企业存货增加

2.消费函数表示的是消费支出与下面哪一项之间的关系( C )

A.利率   B.物价水平   C.收入   D.偏好

3.假定某居民户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如果该居民户的消费支出为1.7万元,那么(  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70         B.边际消费倾向为0.85

C.平均消费倾向为0.75         D.平均储蓄倾向为0.15

4.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的原因是( B )。

A.收入增加      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C.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

5.根据APC、APS、MPC、MPS之间的关系,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如果MPC增加,那么MPS也增加     B.MPC+APC=1

C.MPC+MPS=APC+APS                 D.MPC+MPS>APS+APS

6.如果MPC小于APC,那么,随着收入的增加(  A )。

A.APC下降  B.APC上升  C.MPC下降   D.MPC上升

7.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B )。

A.APC B.MPC   C.自发消费   D.引致消费

8.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B. 储蓄减少  C. 消费增加   D.MPC上升

9.自发支出的增加将引起(  A)。

A.总支出曲线向上方移动,其斜率不变   B.总支出曲线向上方移动,而且更加倾斜

C.总支出曲线向下方移动,其斜率不变   D.总支出曲线向下方移动,而且更加倾斜

10.可以使投资乘数增大的因素是( B )。

A.企业投资增加     B.MPC上升    C.企业赋税增加       D.MPS上升

11.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 A  )。

A.与MPC成正比   B.与MPC成反比   C.与MPS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6,则投资增加100万元,会使收入增加(C  )

A. 40万元    B.60万元    C. 250万元    D. 150万元

13.一个家庭收入为零时的消费支出是2000元,当他们的收入为6000元时,消费也为6000元,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D)。

A.1/3       B.3/4        C.4/5        D.2/3 

二、判断题

1.当宏观经济均衡时,总支出等于总产出。

( √ )

2.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  )

3.如果平均消费倾向为0.75,那么,平均储蓄倾向就一定是0.25。

( √  )

4.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与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都提高。

( ╳ )

5.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APC递增,且APC>MPC。

(╳)

6.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 √ )

7.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

( √ )

8.任何引起自发总需求变动的因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

( √ )

9.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时,投资乘数为4。

( √ )

10.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 ╳ )

 

三、作图题

1.作图说明为什么线性消费函数的MPC要小于APC。

当消费和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并且大于0而小于1。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更容易看出APC>MPC,因为消费函数上任意一点与原点相连所形成的射线的斜率都大于消费曲线,而且从公式看,APC=C/Y(a+βY)/Y=a/Y+β,这里的β就是MPC,由于C和Y都是正数,所以,APC>MPC。

随着收人的增加,a/Y的值会越来越小,这说明APC逐渐趋近于MPC。

2.作图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由于收入等于消费和储蓄之和,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当消费曲线与45º线相交于E点时,储蓄曲线必定与横轴相交。

在E点左方,消费大于收入,出现负储蓄,消费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a等于储蓄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a的绝对值,a为负值表示负储蓄;在E点右方,收入大于消费,出现正储蓄,消费曲线与45º线之差也是储蓄曲线与横轴之差,即S0=S1.

第二,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即APC+APS=1和MPC+MPS=1。

四、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支出为I=50,G=200。

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1)Y=C+I+G=100+0.8Y+50+200Y=1750

  

(2)投资乘数KI=1/1-0.8=5

       政府购买乘数KG=1/1-0.8=5

       税收乘数KT=-0.8/1-0.8=-4

2.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6Y,投资为I=50。

  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多少?

    

(2)均衡的储蓄量为多少?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1000,为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

 

(1)Y=C+I=100+0.6Y+50Y=375

  

(2)均衡储蓄S=Y-C=I=50

  (3)当Y=1000时,有Y=C+(I+△I)=100+0.6×1000+50+△I△I=250即投资量增加250

3.假设一个两部门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①自发消费支出为100亿元;②投资为100亿元;③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多少?

 

(2)投资乘数为多少?

(3)企业决定增加投资100亿元,新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

乘数为多少?

 

(1)Y=C+I=a+b·Y+I=100+0.75Y+100Y=800

  

(2)投资乘数KI=1/1-b=1/1-0.75=4

  (3)Y=C+I=a+ b·Y+I=100+0.75Y+(100+100)Y=1200 投资乘数KI=△Y/△I=1200-800/100=4

五、论述题

1.试从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的关系、总产出与总收入的关系出发,谈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要点: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将逐渐减小,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国民收入水平较低,开发西部有利于带动消费增长。

       

(2)从支出法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国家一方面通过扩大西部地区消费来拉动总产出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带动投资需求,从而使总产出实现增长。

   (3)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支出也会相应增加。

(4)在均衡国民收入条件下,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2.我们在报章杂志上常常可以读到,一个国家保持较高的储蓄率有助于使该国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但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却告诉我们,储蓄的增加会导致购买收入的减少。

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1)在可支配收入中,储蓄与消费是互补的。

(2)高储蓄率决定高投资率。

(3)通过增加大量投资,拉动总产出的增长。

(4)投资乘数作用。

3.分析乘数理论发挥作用的条件。

 

(1)经济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当经济中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支出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上升。

(3)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也会限制乘数理论发挥作用。

(4)乘数理论是在产品市场中得到,没有考虑货币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利率的影响,因而现实中乘数理论并不一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第4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包括( B )。

A.政府债券      B.活期存款    C.信用卡     D.毕加索的画

2.下列哪一项不是货币的职能( B )。

A.交换媒介     B.流动性    C.计价单位    D.价值储藏

3.下列哪一项是M2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M1的组成组成部分(  C)。

A.活期存款     B.旅行支票    C.储蓄存款      D.其它支票存款

4.下列各种资产中流动性最大的是( D )。

A.股票       B.名画  C.长期国债       D.储蓄存款

5.银行创造货币的做法是( C)。

A.出售自己的部分投资证券   B.增加自己的准备金

C.把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  D.印刷更多的支票

6.如果银行持有20%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是( D )。

A.1     B.1     C.10     D.5

7.下面哪一种情况有可能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A )

A.居民从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 B.商业银行出售了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