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077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狼诫子书穿井杞人忧天》文言现象选择题部编版七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之狱,虽不能明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夫君子之行。

辍耕之垄上。

【解析】A来;

因为。

B即使;

即使。

C祈使语气,一定;

代词。

D助词,的;

动词,去、往。

3、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文言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A.非学无以广才B.腰白玉之环

C.长跪而谢之D.轻寡人与

【解析】A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B词类活用,腰间佩戴。

C古今异义,道歉。

D词类活用,形作动,轻视。

4、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解析】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

5、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B.文章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C.文章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D.《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解析】B选项“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有误,除了治学经验,还有为人修养。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本文作者主要是从修养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并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B.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句式主要运用了整句,增强了节奏感。

C.从写作手法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D.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B选项“本文句式主要运用了整句”有误,本文应主要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险躁则不能冶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

B.“年与时驰,意与岁去”诸葛亮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卢,将复何及”诸葛亮告诉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解析】D选项“从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有误,应是从反面说明了。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文中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C.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①淡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立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惜时:

年与日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D.“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解析】A选项“文中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误,关键句应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用的是一般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C.“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须学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

D.“俭以养德”诸葛亮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解析】B选项按“诸葛亮用的是一般否定的句式”有误,应是“非、无”是双重否定,加强语气。

(二)第20课《狼》检测题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一狼径去:

离开;

到某—地方。

②少时:

稍微;

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

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

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耳朵。

⑤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⑥盖以诱敌:

原来是;

遮蔽、覆盖。

⑦弛担持刀:

卸下;

放松、松弛。

⑧场主积薪其中:

柴草;

工资。

⑨屠暴起:

突然;

强大。

⑩狼不敢前: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上前。

⑪恐前后受其敌: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攻击。

⑫一狼洞其中: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打洞。

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从隧道。

⑭其一犬坐于前: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⑮苫蔽成丘: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盖上。

⑯一屠晚归:

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⑰一屠晚归: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⑱弛担持刀: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止:

①止有剩骨:

通“只”。

②一狼得骨止:

停止。

意:

①意暇甚:

神情。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图。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②盖以诱敌:

敌人。

前:

前面。

②狼不敢前:

向前。

积薪:

①场主积薪其中:

堆积柴草。

②转视积薪后: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①复投之:

代狼。

②又数刀毙之:

代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主谓之间,不译。

④久之,目似瞑: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①投以骨:

介词,把。

②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

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来。

④盖以诱敌:

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

指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

①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就。

②乃悟前狼假寐:

才。

省略句,省略宾语,补充为“投之以骨”。

②一狼仍从:

省略句,省略宾语,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③场主积薪其中: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⑤屠乃奔倚其下:

省略句,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⑥顾野有麦场:

省略句,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省略句,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⑧投以骨: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⑨意暇甚: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⑩身已半入: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

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

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

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A都是大腿。

B才;

你的。

C用;

来。

D在;

比。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

【解析】A用;

B在;

C都是表转折。

D代词,指柴草堆;

表祈使语气,一定。

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D)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俄而雪骤

【解析】A表转折。

B表转折。

C表转折。

D语气助词。

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

C.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

【解析】A以前;

所以。

B神情;

C名词作动词,向前;

名词,前面。

D都是离开的意思。

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 

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屠暴起(暴躁)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止增笑耳(只有)

【解析】B突然。

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

【解析】例句是介词,用。

A用。

B来。

C因为。

D同“已”,已经。

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D)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解析】①代指狼。

②代指屠户。

③代指狼。

④其中。

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C)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

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

【解析】C陈述语气

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C)

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解析】C表现阴险狡诈的是:

目似瞑,意暇甚。

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B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解析】A一狼径去的径是:

径直。

B正确。

C缀行甚远:

紧跟着走了很远。

D洞其中:

在柴草堆中打洞。

隧入:

从隧道钻过去。

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解析】A寓意就是: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解析】A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1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

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解析】B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

1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D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

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解析】A对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B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C满足狼的贪婪,自己方便脱离危险。

D正确。

1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解析】C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形象的。

(三)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检测题

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

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

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

应答,回答;

义:

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

挖掘、开凿;

破、透。

⑥国人道之:

国都;

国家。

⑦得一人之使:

劳动力;

用。

⑧因往晓之:

告知,开导;

天明。

⑨国人道之:

讲述;

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忧其坏?

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⑫奈地坏何?

固定用法,奈……何:

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之:

①有闻而传之曰:

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

③闻之于宋君: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⑤得一人之使:

⑥求闻之若此: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舍:

①太丘舍去:

舍弃。

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

①若屈伸呼吸:

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

像,如。

其:

①及其家穿井:

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

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

代词,它。

于:

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介词,在。

①有闻而传之者:

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

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

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

①闻之于宋君:

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

被宋君听到了。

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

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

省略句,省略主语。

(丁氏)告人曰。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

A.求闻之若此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

【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

【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

【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尊君在不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C)

A.可以为师矣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其人舍然大喜D.亦不能有所中伤

【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

击中甚至打伤人;

今义:

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

同“无”,没有)

B.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为何,为什么)

C.若屈伸呼吸(若:

假如)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

伤害)

【解析】C若:

你,人称代词。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

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

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

【解析】A“舍”同“释”,消除,解除;

放弃。

B太阳;

每天。

C停留;

只;

D都是代词,这件事。

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D)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解析】A判断句。

B判断句。

C判断句。

D倒装句。

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解析】D是错误的。

1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解析】C项,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制定计划,并不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