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94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docx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

我的央视百家讲座《走近朱熹》讲稿及讲座视频(第一集)

走近朱子(之一)·源头活水

傅小凡

南宋王朝庆元六年三月初九,即公元1200年4月23日,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朱熹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

可是,朱熹被当时的南宋朝廷打成伪党头目,他的理学思想被诬蔑为伪学从而遭到禁止,他的著作被销毁,他的弟子中没有功名的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有功名的不授予官职,有官职的不被重用和提拨,一场政治迫害将朱熹的弟子和同道统统打入另册。

因此,许多人迫于政治压力,怕受到迫害而不敢来给朱熹送葬。

所以,朱熹刚去世的时候,身后的确很凄凉!

可是,全国各地朱熹的学生、同道和仰慕者,听说朱熹去世的消息之后,不顾朝廷的禁令,纷纷相约要到福建建阳给朱熹举行葬礼。

庆元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朱熹去世八个月之后,朱熹的学生、同道和仰慕者在福建建阳唐石里大林谷,为朱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当时到场的各阶层人士将近一千人,可谓盛况空前。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不远千里来为朱熹送行,他来到朱熹墓前哭诵道: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陈思:

《稼轩先生年谱》)意思是,朱熹是不朽的,他将万代留名。

谁说先生去世了,他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听说朱熹去世的消息之后非常难过,但是当时他已经八十岁高龄了,无法亲身前往为朱熹送行,只好在家里设案祭拜,并且写下祭文。

陆游在祭文中说:

“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

修齿耄,神往形留。

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陆游:

《渭南文集》卷四十一)意思是,我有成百次奉献生命以图恢复中原的心愿,我有像黄河奔入东海一样的泪水。

可惜我老了,身不由己,不能送先生一程,但是我的心却已随你而去。

先生虽然走了,但灵魂依然在,一定会感受到我对你的哀思。

可是,无论朱子在世之时,还是去世之后,甚至直到今天,人们不断地抹黑他并在他身上泼了很多脏水,但是,有近千人前来送葬,尤其有这样两位知己催人泪下的祭文,朱子完全可以含笑九泉了!

为什么呢?

因为,辛弃疾和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和诗人,他们俩的祭文,是对朱熹本人与朱子思想伟大意义最公正的评价。

我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为,朱熹集中国古代思想之大成,创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对南宋之后七百多年的中国以及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又一位对人类思想史作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

当然,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咏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晦庵集》卷二)

而伟大思想的源头活水,就是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它来自于社会现实,根源于日常生活,受益于周边环境。

那么,朱熹的精神世界都有哪些源头活水呢?

就让我们从他的出生说起吧。

朱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出生在一个社会动荡、民生苦难的时代,这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然而无论是人生的磨难还是民族的苦难,都汇成了朱熹情感与思想的丰富资源。

那么,朱熹究竟出生于怎样一种苦难的时代呢?

就在朱熹出生的前三年,也就是靖康元年,即公元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兵南下,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就是现在的开封。

宋徽宗、钦宗父子二人被俘并被押解到金国,北宋宣告灭亡。

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元建炎,重建大宋王朝,史称“南宋”。

可是,南宋王朝一开始势力太弱,只能在逃跑和挨打中,疲于奔命。

建炎元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分三路大举南下,赵构逃往扬州;第二年又逃到杭州;第三年七月,金兵再次分四路南侵,势如破竹,赵构仓皇逃往明州,即今天的宁波。

金兵渡过长江穷追猛打,一路攻城掠地,前锋已经抵达江西万安县,兵锋直逼福建省。

建炎三年十二月,一支金兵从江西突入到福建的邵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个时候,朱熹的父亲朱松,一位已经在家赋闲五年,刚刚来到建州,今福建省建欧市权职,也就是没有正式岗位临时负责公务的官员,听说金兵进入福建,慌忙带着全家老小弃官逃往政和县避难。

直到建炎四年的夏天,各路金兵在宋朝军民的奋力抵抗之下,退出福建和江西。

朱松这才准备带领家人返回建州。

可是,还没等朱松一家人启程,一股乱兵窜入福建。

究竟是哪来的乱兵呢?

原来啊,南宋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要“清君侧”,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

兵变失败之后,一股败兵向福建地区溃逃。

当地政府军击退了这股败兵之后,还没等喘口气儿呢,建州的王燮又发动了兵变。

真是摁倒葫芦翘起瓢,一处战火未熄,另一处烽烟再起。

面对这种局面,朱松不可能再回建州了,立刻决定买了一条小船顺水路南下,奔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而来。

朱松为什么选择尤溪为全家的避难之地呢?

因为,尤溪地处闽中,距离闽北的战乱区域比较远,相对较为安全。

更重要的是,朱松曾经在尤溪县担任过县尉,大致相当于县警察局长,人头比较熟悉。

朱松来到尤溪县城之后,就将一家老小安顿在尤溪县城南的郑氏馆舍中。

郑氏馆舍的主人叫郑安道,官拜金紫光禄大夫,正二品,这座馆舍就是他在尤溪县修建的南溪别墅。

朱松在尤溪担任县尉的时候,郑安道的儿子郑德与担任尤溪县令,两人意气相投,结为至交。

当朱松避难再次来到尤溪县,便携全家老小投奔郑德与,寓居在郑氏馆舍之中。

朱松由于金兵进攻福建而擅离职守,所以必须到福州去见福建安抚使领罪。

就在朱松离开尤溪县时,一个名叫龚仪的南宋将领,在浙江中部地区发动兵变,不久带着叛兵进入福建。

龚仪的叛兵进入福建之后,一路攻城掠地,很快兵临南剑,今福建南平市城下,南剑离尤溪已经很近了。

朱松听说消息之后,也顾不上去福州领罪了,立刻返回尤溪县。

可是,当朱松回到尤溪县城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朱柽和朱槔,已经带着母亲和朱松身怀六甲的老婆等一家老小,逃到附近的深山里避难去了。

直到龚仪的叛兵在延平被官军击退,朱松才带着一家老小,重返尤溪县的郑氏馆舍。

郑氏馆舍依山傍水,座落在尤溪城外青印溪的南岸,因此又称“南溪别墅”。

青印溪由西向东流入尤溪,尤溪县因此得名,尤溪也叫沈溪,而尤溪县也就有了个别名叫沈城。

尤溪县城在青印溪北岸与尤溪西岸之间呈东西走向错落分布,城北和城南都是绵延起伏的群山峻岭。

站在郑氏馆舍门前,可见郁郁葱葱的北面群山中,有一座山峰挺拔秀丽,其造型很像一个“文”字,因此被称作“文山”;郑氏馆舍的背后,是一座峻峭的山峰,其造型酷似“公”字,因此被称为“公山”,尤溪人称这两座山峰为“文公二山”。

一天傍晚,文公二山突然同时起火,起火的原因不明。

当大火被扑灭之后,令人感到惊叹的是,文山上过火的痕迹看上去像个“文”字,公山上过火的痕迹看上去像个“公”字。

住在郑氏馆舍中的朱松夫妇,对这种奇特的现象感到非常诧异。

朱松感叹道:

“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

”(《尤溪县志》)意思是,上天降下吉祥征兆,一定会应验的,这场奇特的大火,是有喜事儿啊,这可是喜事之火!

就在文公二山起火之后的第二天中午,朱松的夫人祝五娘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想起前一天晚上突然烧起的喜事之火,朱松就为刚出生的儿子取名“熹”,就是“喜”与“火”二字的结合。

由于,这孩子出生在沈城,朱松就为孩子取了个乳名叫“沈郎”。

这一天是宋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的九月十五日。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朱熹,就这样诞生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之中。

由于生活颠沛流离,母亲营养不好,朱熹出生的时候又黑又瘦。

更让朱熹母亲闹心的是,朱熹一生下来右眼角旁有七颗黑痣。

一个婴儿的脸上长着七颗黑痣,这该有多难看啊。

可是,朱松却开导妻子说:

你看这七颗黑痣多像北斗七星啊,说不定这个孩子将来要成为泰斗级的人物呢!

这话也就是丈夫为了安慰刚刚分娩之后的妻子说说而已,未必当真。

因为,当时正值动乱的年代,一家老小的生活都很成问题,现在又多了一张嘴,朱松哪想得到那么远啊!

再说,朱松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因此对这个诞生于战乱时代的三儿子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可是,由于家中发生了重大变故,使得朱松改变了对沈郎的态度。

家里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呢?

绍兴四年,朱松的母亲,也就沈郎的奶奶去世了。

这一年,沈郎四岁了。

四岁的孩子已经记事,这是朱熹生平第一次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

朱松辞官回到尤溪为母亲丁忧。

可是,就在这段时间里,沈郎的两个哥哥都在饥寒之中夭折了。

两个哥哥的离去,使沈郎再次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这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有些太沉重了。

不过,三个儿子只剩下沈郎之后,朱松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沈郎身上,沈郎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父爱。

朱松在丁忧期间,除了为生活所迫而开办私塾之外,一天没有什么事,也就有时间亲自教沈郎功课。

就这样,朱熹四岁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了。

有一天,朱松教沈郎认识周边的事物,指着头顶的苍天对沈郎说:

“那叫天”;沈郎重复说完“天”之后,突然向父亲发问:

“天的上面是什么啊?

”沈郎这一问把朱松难住了,一时无法回答。

朱松心想:

这孩子,这么小的年龄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显然,沈郎是一个好奇心极强,天赋特别高的孩子。

沈郎优异的天赋还有更神奇的表现。

有一天,沈郎在郑氏馆舍门前,“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意思是,一群孩子在青印溪畔的沙滩上玩,沈郎却独自坐在那里用手指在沙滩上画着什么。

其他孩子感到好奇,就跑到跟前去看,原来沈郎画得是八卦符号。

这太让人感到惊异了,因此大家都称沈郎为“神童”。

直到今天,尤溪人民还把传说中朱熹画卦的地方,称之为“画卦洲”。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巨匠,都不可能生而知之,必须经过启蒙教育,沈郎自然不能例外。

我认为,沈郎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禀赋,还是与父亲朱松的启蒙教育有关,也就是说,沈郎能够在沙滩上画出八卦符号一定是父亲朱松教的。

朱熹后来对《周易》的兴趣和理论上的建树,都源自于父亲的影响。

沈郎不但智商很高,情商也很高。

比如,绍兴七年,即公元1137年,由于朱松到京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去任职,因此将妻子和七岁的沈郎安置在福建浦城的寓所里,开始学习儒家经典。

有一天,沈郎听了老师讲解《孝经》之后,拿起笔在《孝经》上题了六个字:

“不若是,非人也。

”(《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意思是,不按照孝经的要求去做,就不是人。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儒家的孝道开始在沈郎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了。

可是,我却认为,这是七岁的沈郎离开父亲之后,想念父亲的表现。

显然,朱熹从小就是一个极重情感的人。

绍兴八年,沈郎开始读《孟子》,据说他一下子就迷上这本书,到了沈郎九岁那年,就已经立志想做“圣人”。

并且对参加科举考试的内容完全没有兴趣。

有人说,朱熹天生就是一个走圣贤道路之人。

可是我觉得,沈郎完全是受父亲朱松的影响。

因为朱松在当时就以诗歌、散文在文人士大夫中间享有盛名,而对科举考试的程式化的文章并不感兴趣。

父亲朱松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了朱熹,使得朱熹一生淡泊功名,只求成圣成贤。

作为父亲的朱松,对儿子朱熹最大的影响,还是他那一腔爱国主义的情怀。

比如,朱熹临去世的前一年,依然内心十分痛苦地回忆着六十年前的一幕。

朱熹说:

“记得我十岁的时候,父亲感慨地对我说:

‘宋太祖开国建立大宋王朝,迄今已经有一百八十年了!

’父亲说完这句话之后,好长时间一直在叹气。

父亲这番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可是,又一个甲子过去了,我却身体有病,零落到此等地步,根本无法尽一个臣子的责任啊!

”朱熹在去世的前一年,还如此深情地怀念着父亲,铭记着父亲的精神与教诲,可见,当时父亲内心的痛苦是如何强烈地震撼了朱熹幼小的心灵,成为留在朱熹心中终身难忘的创痛。

这位胸怀大志,却一生壮志难酬的朱松,于绍兴十三年,即公元1143年三月二十四日去世了,这一年,朱熹年仅十三周岁。

朱松去世之前,将沈郎母子托付给了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里的刘子羽。

同时,又给崇安县的另外三位朋友写信,把沈郎托付给他们共同教育。

临终前,朱松对儿子说:

“崇安县的胡宪、刘子翚和刘勉之是我的朋友,他们的学问都很深厚,我非常敬畏他们。

我死了之后,你要向尊敬父亲一样尊重他们,好好听他们的教导,我死而无憾了。

”我很难想象年仅十三岁的沈郎,面对父亲的这番遗嘱,心头是何种感想。

朱熹四岁奶奶死,不久两个哥哥夭折,十三岁父亲又撒手人寰,这让朱熹过早地体会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死亡的阴影,不仅使朱熹早熟,也使朱熹的宗教情怀格外的浓重。

父亲朱松去世之后,朱熹和母亲被刘子羽接到了崇安县的五夫里居住,刘勉之主持和料理了朱松的丧事,第二年又把朱松葬到五夫里的西塔山。

从此,朱熹和母亲与妹妹一起,开始了在五夫里的生活。

说起刘子羽,也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他的父亲是抗金名将刘韐,正是刘韐发现和提拔了岳飞。

刘韐由于北宋灭亡,拒绝金国的诱降,自杀殉国。

刘子羽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禀承了父亲的人格。

他有谋略,擅用兵,曾经深受重用,屡建奇功。

但是,因为反对秦桧议和而被罢了官,回故乡闲住。

朱松也是一位坚决的主战派,因此二人意气相投,结为至交。

所以,朱松在临终前将自己的妻儿委托给刘子羽照料,他知道刘子羽是一位可托付身家性命的朋友。

重情重义的刘子羽收容了朱熹母子,将与刘氏庄园隔河相望的一座五开间的旧楼修葺一新,供朱熹母子一家居住,并且提供了土地、园圃和池塘,以保证朱熹一家的生活。

对刘子羽这份情义,朱熹一直铭记在心。

可惜刘子羽,没有等到朱熹报答他,就在朱熹十六岁那年,抑郁而终,享年五十岁。

朱熹随母亲一起,来到刘子羽提供的旧楼中居住,虽然周边的环境很美,可是,朱熹非常怀念刚刚去世不久的父亲。

由于父亲朱松有一枚印章上刻有“紫阳书堂”四个大字,因此,朱熹就将这座旧楼中的大厅称为“紫阳书堂”。

这座五开间的旧楼也被称为“紫阳楼”,朱熹后来一直以“紫阳”为号。

由此可见,父亲朱松在朱熹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自从朱熹来到五夫里之后,得到了刘子翚、刘勉之和胡宪三位先生的悉心教诲。

这三位先生学养深厚,都是名重一时的大学者,而且品行高洁,受世人尊重。

尤其是刘子羽的弟弟刘子翚,是朱熹的启蒙导师。

由于刘子翚精通儒释道三家,因此,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方面,都对朱熹有着启蒙的作用。

可惜的是,刘子翚由于父亲自杀殉国而悲伤过重,身体落下了病根,很难痊愈,还没等朱熹学有所成回报恩师呢,刘子翚在朱熹十七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年仅四十六岁。

在朱熹一生中,还有一位对他的精神世界影响至深的人,那就朱熹的母亲。

父亲去世之后,朱熹与母亲相依为命。

失去父爱的朱熹,自然对母亲更加依恋。

而朱熹的母亲的确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女性,她对朱熹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熹的母亲姓祝,祖籍徽州歙县。

祝氏曾经是徽州的名门望族。

可是,后来却由显赫走向了衰败。

祝家虽然败落了,但祝五娘毕竟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温文尔雅。

十八岁时嫁给了朱松这个贫困的太学生。

由于祝家家道中落,祝五娘与朱松结婚之后,就只能过穷困的日子了。

现在丈夫又英年早逝,撇下她们孤儿寡母,虽然有刘子羽仗义收容,但是生活依然很艰难。

也许正是这艰难的生活,更使母亲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吧。

比如,在福建闽中、闽北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天,沈郎和往常一样,正在高声诵读圣贤之书。

母亲煮了一碗莲子汤,端到儿子面前,对儿子说:

“天气太热,喝碗莲子汤,解解暑吧。

”朱熹放下手中的书本对母亲说:

“孩儿这会儿不渴,母亲您每天从早到晚操劳太辛苦了,还是您喝了吧!

”母亲看着懂事的沈郎心里充满了欣慰,用汤匙慢慢地搅动着碗里的莲子,轻声地对儿子说:

“儿啊,你知道吗?

这莲子的心虽然苦,但是去掉莲心之后,莲子就甜了!

”沈郎接过汤碗,一边品尝着莲子汤,一边细细地琢磨着母亲的话。

沉思良久,终于明白母亲此番话中的深意:

“莲子即怜子,也就是母亲爱儿子的意思;母亲虽然辛苦,但辛苦过后,心是甜的。

”明白了母亲这番话的寓意之后,沈郎更加发愤读书,决心回报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这个故事显然是民间传说,其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

因为,民间传说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真实发生过,而在于它包含着普通百姓的情感和价值观。

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体会到普通百姓对朱熹母亲的评价,以及朱熹母亲对朱熹精神世界的影响。

而朱熹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母亲去世之后,朱熹在母亲的墓旁搭建了一座茅屋,取名“寒泉精舍”。

朱熹住在寒泉精舍里,一边为母亲守孝,一边潜心研究学问,其中的清苦一般人是难以想象和承受的。

而且,也只有失去母爱的人,才能体会此时朱熹内心的悲凉和凄苦。

当然,朱熹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于十八岁那年的秋天,参加建州乡试,考取了贡生;第二年春天,朱熹进京参加会试,考取了进士。

在等待进京参加铨试,也就是官员选拔考试之前,朱熹来到了徽州婺源县。

朱熹到婺源县来干嘛呢?

因为这里是朱熹的祖籍地,朱熹是来祭祀祖先的。

不过,朱熹这次回到祖籍地的目的不仅仅是光宗耀祖,更重要的是为了赎回当年父亲典卖的百亩家产。

人们一定会问,这朱松怎么是个败家子,把自己家的祖业都典当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朱松,因为,婺源朱氏一族曾经非常富有,可是,到了朱熹的爷爷朱森这一代,家业已经一蹶不振了。

朱松出生的时候,朱家已经基本败落了。

用朱松自己的话形容说:

“家素贫,俯仰水菽之养,朝不谋夕。

”(朱松:

《韦斋集》卷九)意思是,家中一向贫困,赡养老人,照顾弟弟,吃了上顿没下顿。

政和八年,即公元1118年,朱松被任命为福建省建州府政和县县尉。

就在这一年,朱松与祝五娘完婚。

可是,贫困的朱家没有钱供朱松上路去就职,而且朱松还要把父亲、母亲、两个弟弟、妻子和小舅子,一家七口,都带出家乡婺源。

这笔路费就相当可观。

怎么办?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婺源家里的祖业,近百亩土地,抵押给邻村的张敦颐,才得到一笔路费和到福建的安家费,一家七口这才得以从徽州婺源,来到福建政和县,并在政和县暂时安了家。

现在,朱熹家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朱熹趁着回乡祭祖的机会,将典当出去的祖业赎回来。

所以,朱熹回到婺源的第二天,顾不上休息,便带上银子,在三叔朱槔的陪同下,前往邻村的张敦颐家,赎回了父亲朱松当年典当出去的田产,并当即把田契交给了三叔朱槔。

朱熹赎回祖先产业之后,修葺了祖坟,祭祀了祖先,看望了朱氏宗族的长老,拜谒了朱氏的家庙,凭吊了父亲朱松曾经居住过的老宅,游览了婺源城外父亲曾经在其中读过书的紫阳山,最后又到徽州歙县,拜见了外祖父和母亲娘家的一些亲戚。

朱熹此行可以说是非常圆满。

尤其是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祭祀祖先是中国人对自己血脉和根的追溯,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信仰方式和宗教生活,因此,婺源祖籍地就成了朱熹宗教情怀的重要根源。

为了维系朱氏家族的血脉根源,朱熹后来将长子朱塾送到婺源生活,至今婺源县依然有朱熹的嫡传血脉。

虽然婺源是朱熹的祖籍地,但朱熹一生却只回去过两次,也许是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也许是因为朱熹的爷爷和父亲都葬在了福建。

相比之下,朱熹却多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尤溪,表现出朱熹对自己的出生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故乡情怀。

朱熹究竟回过多少次尤溪,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

其实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熹每次回到尤溪,虽然行程和目的不同,但是朱熹对家乡的情怀却始终不变。

我们将朱熹每次回尤溪所做的事情归纳一下,就会证明这一点。

朱熹回尤溪的所作所为大致可以概括为四项内容:

其一,为亲人送葬。

乾道三年,即公元1167年,朱熹接到舅母去世的消息之后,立刻从崇安县的五夫里,赶到尤溪县城,奔舅母之丧。

朱熹的舅舅祝峤当年跟随姐夫朱松,从老家徽州歙县来到了福建尤溪,后来在尤溪成家立业,一直定居在尤溪。

显然,朱熹极重家族亲情,听说舅母去世,立刻急匆匆地赶到尤溪奔丧。

乾道七年,朱熹的舅舅祝峤病逝,此时朱熹的母亲去世不到两年,朱熹还在丁忧期间,按照古代礼仪规矩,为父母守孝时期完全可以不去奔任何人的丧。

但是,朱熹接到舅舅去世的消息之后,还是立刻南下到尤溪奔丧。

这表明,朱熹对这位舅舅的感情也很深厚。

朱熹回尤溪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帮助办学。

为了帮助尤溪办学,朱熹曾经先后三次来到尤溪县学。

第一次是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当时是林嶷担任尤溪知县。

林嶷,力主抗金后被罢官,与朱熹志同道合。

林嶷在担任尤溪知县期间,兴建县学观大阁,也就是尤溪县学的藏书楼,当观大阁建成之后,林嶷盛情邀请朱熹来访。

朱熹在林嶷的陪同下前往参观县学观大阁,并且做诗表示祝贺。

朱熹第二次来到尤溪县学,是乾道七年,即公元1171年,当时尤溪的知县名叫石子重,曾经慕名向朱熹求教,在学术交流中二人结为好友。

石子重担任尤溪县令之后,大力支持县学,聘请朱熹的高足林用中掌管全县的教育事业。

朱熹对这位林用中非常器重,称他为“畏友”,也就是令人敬畏的朋友,老师如此称赞学生的还真不多。

当石子重听说朱熹回尤溪奔舅舅的丧,便在朱熹舅舅的丧事处理完之后,请朱熹到尤溪县学讲课。

朱熹第三次到尤溪学是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尤溪知县石子重,对尤溪县学宫也就是学者场所进行了重新修葺,工程竣工的时候,特别邀请朱熹前来祝贺。

从五夫里到尤溪县大约五百多华里的路程,朱熹应邀专程回到了尤溪,参观了修葺一新的学宫之后,撰写了《重修尤溪庙学记》。

朱熹看到尤溪县学在石子重与林用中的领导下,声名鹊起,周边的学子们,纷纷背着干粮前来就学,很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朱在到尤溪县学上学,可惜路程太远。

朱熹遗憾地说:

“幼儿未有读书处,甚以为挠,地远不能遣去尤溪,甚可恨也。

”(《晦庵集》卷三十九)意思是,小儿子没有地方读书,我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五夫里离尤溪县太远了,无法将儿子送到尤溪上学,真是太遗憾了。

朱熹回尤溪做的第三件事情,缅怀父亲。

虽然,睹物思人,令人伤感,但朱熹每次回到尤溪,都会到父亲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看看,表达对父亲的怀念。

比如,有一次,朱熹来到父亲朱松担任尤溪县尉时居住的旧址,朱熹父亲的号是“韦斋”,于是朱熹题写了“韦斋旧治”四个大字,并请石子重作《韦斋记铭跋》。

朱熹回尤溪做的第四件事情,重游故居。

朱熹每次回尤溪,几乎都会去他的出生故居,也就是郑氏馆舍去看看。

比如,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朱熹回到尤溪,来到自己的出生地郑氏馆舍。

老屋依旧,却物是人非。

可是,朱熹却在馆舍的墙壁上,看到了父亲朱松题写的《蝶恋花》一词,父亲熟悉的笔迹,让朱熹感到格外亲切。

当朱熹看到词的第一句,“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的时候,被父亲词中那清新、淡泊、雅致的意境所感染,仿佛又回到了父亲身边,聆听父亲的教诲。

尤其是“清晓方塘开一镜”一语,让朱熹想起儿时非常熟悉的郑氏馆舍前的池塘。

当朱熹来到郑氏馆舍的院子,再度看到这方池塘,以及池塘边上的观书第时,当年在此读书的情景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朱熹心头灵光一现,咏出那首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思想需要资源,心灵需要家园,正是家乡的山水、风土人情以及对家乡的种种情怀,孕育了朱熹这样伟大的思想家。

朱熹甚至将自己对家的情怀,凝练成治家的格言和理念。

比如,淳熙三年,即公元1176春,朱熹又回到尤溪,再次来到郑氏馆舍,受主人的邀请,题写了“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持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

”这是朱熹治家思想和方法的最初表达,是影响深远的《朱子家训》的雏形。

由此可见,尤溪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亲情与乡情,对朱熹的影响极其深远。

那么,朱熹除了对亲人对故乡的情怀之外,还做了哪些事情,又受了什么样的磨难呢?

我们下集再讲。

讲座视频:

百家讲坛2015年10月22日《走近朱熹》1

不寻常的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