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223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 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docx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

入门级单反使用经验彻底弄清光圈快门iso

本文导航 

∙第1页:

怎样用好手中的相机

∙第2页:

曝光的核心

∙第3页:

控制光圈快门感光度

∙第4页:

光圈快门参数的特性

∙第5页:

相机的三种曝光模式

∙第6页:

相机的手动曝光模式

  这是一篇写给买相机或者开始玩相机10个月之内的摄影爱好者的经验分享日志。

简单点说这是篇“相机说明书的扩展版”,是教你如何“使用相机”,而不是“教你摄影”。

  如果你是相机刚刚到手说明书还没怎么翻的话,那么我建议你首先把随相机附带的那本说明书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至少一遍,然后再来看此篇文章!

而且前者较后者而言更为重要!

怎样用好手中的相机

   在正式开始之前,请先看这样一句话:

  “摄影是入门最简单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容易被赞美的形式,也是最容易毁了一个人心态的艺术形式。

入手个单反,大光圈了几个妹子,底下留言一顿赞美,想不把自己当摄影师都不行。

然后呢?

拍一辈子大光圈吗?

其实你跟摄影师几个字没啥关系。

  这是来自一位摄影师的文字,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所以放在开篇分享给大家。

相机的各个功能你都清楚了吗?

  我个人是这样看“菜鸟”和“初学者”之间的区别的:

“菜鸟”是刚接触相机完全不懂,而“初学者”则是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但还未了解和熟悉它的全部。

我自认为我已经脱离菜鸟级别了,但我依然是一个初学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彻头彻尾的初学者。

这篇文章要做的,只是希望能帮助大家早日脱离菜鸟级别。

但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谦逊的心,去学习摄影,去热爱生活。

用好手中的相机

  下边我就开始讲了:

   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

快门、光圈、感光度(这三者的知识都是最基础的,推荐给纯菜鸟。

但请保证都明白并且熟悉这些内容!

一、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

快门、光圈、感光度

1.曝光和摄影之间的关系

  你应该听过“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这句话。

这句话在我看来讲的非常到位。

摄影,或者说拍照,无非就是你拿着个相机,当你按快门按钮的时候,快门(镜头外的世界和机身内部感光元件之间的门)会打开,过一段时间再关上。

就在这一小段时间之内,光线会从镜头钻进来,照在长方形的感光元件上边,感光元件上几千万的感光点就会记录照到它上边的光的色彩。

于是,你就得到一张照片了。

  那么什么才是摄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

那就是曝光正常!

不过曝(拍的画面很亮),也不欠曝(拍的画面很暗)。

(这是“最基本”的要点,若是你需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感,而故意要控制相机来过曝或者欠曝,请参照第三章的曝光补偿部分。

不同的曝光形式

  从左到右,分别是——欠曝(你给相机的光线不够多)、曝光正常、过曝(你给相机的光线太多了)。

  那么,如何使得我们拍的照片“曝光正常”呢?

这个貌似挺简单:

你让光进来多,自然画面就亮了,让光进来少,画面自然就暗了。

有个很好的比喻就是接满一桶水,水放的多了就溢出了,水放的少了则不够满!

那我们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的“量”呢?

(这里所说的“曝光正常”的概念也被我简化了,意思是指我们拍摄的画面中的主体明暗适中即可)。

  “曝光正常应该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看直方图是最简单的,如果左右不溢出就OK。

”这个其实是要自己对照片做一个评判,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

2.拿什么来控制光

  接上边的问句,我们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的“量”呢?

答案包括了三个最最基本的参数,那就是——

  快门速度、光圈(值)大小、感光度(ISO)

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

  上图中1/200是快门速度,F2.8是光圈数值,ISO200是感光度

  这是三个摄影里边最基本也是最常碰到的参数,下边我要分两步了解这三个参数。

第一步:

   你要理解这三个参数各自都是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量的。

  快门速度——其实也就是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这个想想就知道:

快门速度数值小,快门打开着的时间少,那么进来的光的量自然就少,被感光元件读取的光量也自然很少;相反,快门速度数值大,则被感光元件读取的光量也多。

快门速度一般的表示方法是1/100s、1/30s、2s。

  光圈(值)——我们知道镜头里边有很多镜片,光线是可以贯通到底的,而藏在镜头某个位置的多片金属叶片(收拢之后)则能在镜头上就控制光线进入的量。

光圈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这样我们也能知道,光圈(可以认为是光圈叶片围出来的这个光线能进去的圆孔大小)开的大,进光量就多;相反,光圈小,进光量则少。

光圈的样子

  上图为光圈的样子。

不过平时我们看不到光圈叶片,因为操作的时候相机是把光圈开到最大的,只有在拍摄的一瞬间会把光圈收到你设置好的那个值。

如果大家想看自己的光圈长啥样,可以把相机设置为AV模式,然后把光圈设为F5.6左右,然后按住相机上的景深预览按钮(如图,佳能不同的机子位置大致都差不多,具体位置可以查询一下说明书),你就可以看到镜头里边的光圈叶片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

光圈数值和光圈大小是刚好相反的,也就是说:

小的“光圈数值”代表了大光圈,而大的“光圈数值”代表了小光圈。

比如f/1.2、f/1.8、f/2.8这三组数值都表示大光圈(注意一般f/+一个数值特指光圈数值),其中f/1.2的光圈最大(f/1.2的光圈是很大的,可以想象那么大的光圈孔,光线灰常容易就进来了!

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拍就更容易了);而f/18、f/22、f/32则表示小光圈,其中f/32最小(可以想象光圈孔很小,就只有一丁点光线能进来)。

  之所以相反,是因为“f/数字”表示的是光圈直径等于焦距f除以2.8,因此在焦距一定的情况下,该数字就和光圈直径(代表了光圈大小)成负比例。

  感光度——感光度也称ISO,通常感光度值是直接在ISO后边加数值表示的,比如ISO100就算是低感光度,ISO6400算高感光度。

所谓感光度,其实就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高的,对光敏感,你只要给它一点点光线,它也能感受到并且曝光充足;感光度低的,对光线不敏感,也许你给的光线完全不够曝光。

  所谓的“感光元件”,在胶片时代它就是胶片本身,胶片感光然后产生化学变化,使得底片上留有物体的影像;而数码时代的感光元件则是cmos或者ccd,总之就是一块用电子技术模拟胶片的可以成像的。

  话说回来,如何用ISO控制光量?

其实这时候它不能说“控制的进光量”而是“控制感受到的光量”,那么ISO高则控制得到的光量多,ISO低则控制的光量少。

第二步:

    

   在第一步了解这三个参数各自是如何控制进入的光量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这三个参数各自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突然要说对照片效果的影响呢?

好的,让我们回到最开始说的那句话:

  “什么才是摄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

那就是曝光正常”——而我们现在知道,要控制光线使得一张照片曝光正常,我们只需控制3个参数就可以了。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

假设我们身处一个花园拍一片阳光下的百合,我们需要设置3个数字来拍出一个曝光正常的照片,也就是说我们要同时设置3个未知量!

这听起来像是一件非常让人纠结的事情,因为感觉无从下手!

为什么无从下手?

因为按逻辑来说,似乎有无数种组合使得曝光正常(而且是曝光程度一模一样,也就是进光量一样的多),就假设我们把ISO规定为200,只调整快门和光圈,那也有很多种组合啊!

因为你完全可以把快门数值调大一点(进光量少了),而光圈调大一点(进光量又大了),那你得到的光量和原来的是一样的!

而且现在ISO还是确定的,要是ISO也是自己随意定的,这样来看就确实是有无数种组合啊!

怎么办?

  好的,你得知道那些牛逼的摄影师的牛逼之处就在于,他们知道在这么多(看似无数种)曝光参数的组合之中,哪一个组合才是他们想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明是进光量都相同的各种组合为什么会有区别呢?

那是因为这三个参数都有各自的特性,都有各自对照片效果的独特影响。

  下边便是这三个参数的特性,请牢记!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照片的影响是非常直观的,快门值大,你拍到的运动物体(假设是飞在空中的鸟)是它和它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而快门值小,它的运动轨迹很小你看不出,得到的照片就像是它凝固在空中一样。

快门速度

  左图是快门速度快(1/250s),即使风在吹也能定格;而右图快门速度慢(1/20s),把被风吹起来的轨迹都拍下来了。

  很多人说自己拍的照片还不如卡片机清晰的原因之一,就是你使用单反的时候可能不小心把快门速度弄的太慢了,画面有抖动,自然就模糊了。

而卡片机是半智能的,它打死也不愿意把快门搞的很慢,所以拍出来基本都清晰。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手持(无三脚架情况下)的最低快门速度(称为安全快门),这个看你自己手持相机的稳重程度,像我的话一般1/80s还可以,到了1/50以上就不行了。

而且你自己的安全快门也并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要拍的东西正在快速移动而你要时刻跟着它,你得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比如1/1000s来保证画面的质量。

  光圈值——光圈大小最直观的影响是景深,通俗地说就是背景虚化程度(“景深”和“背景虚化”在最后一章会细说)。

简单点说就是光圈大(注意是光圈大,也就是光圈值小,是反的,这点要时刻牢记),背景虚化能力强;光圈小,背景虚化能力小。

不同的光圈不同的效果

  左图可以看到小光圈下(F16)的背景也挺清晰的;而右图是大光圈(F2.8),背景明显模糊掉。

  光圈大小另一个影响不太直观,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下,那就是光圈大小对画质的影响。

记住:

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时的画质是最差的,而中间某个光圈值拍出来的画质是最好的,至于是哪个值最好,每个镜头不一样,但通常认为它是f8左右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小痰盂(EF501.8mm镜头)最大光圈为f1.8,背景虚化能力相比套头当然好了不知多少倍,但你要知道在f1.8下拍的片子画质很不好(通常称这样的画质叫“很肉”),但如果我们把光圈收一点点,收小点,比如f2.8,则画质会明显提高很多!

收到f4则画质更好!

而你要是收到f22去拍东西,则画质又会下降。

  感光度——这个简单,只要记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画质细腻噪点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画质非常差,噪点很多。

正常光线下建议入门机的ISO尽量设置在800及以下;光线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线实在太差了,你又想拍到东西,那也没办法ISO必须开的很高。

感光度的不同表现

  左图是ISO100下的图,在相机上放大到最大的细节(拍的小玩偶本来就有点脏,见谅);右图是ISO12800下的图,看得出有很多蓝蓝绿绿的杂点(称为噪点)

  好了,知道了这三个参数各自有什么特性,你就知道该如何在无数种组合里边挑选最适合的那一组了!

就比如刚开始提到的在花园里拍花,那么如果是下午,又是在室外,光线充足,你就先把ISO给调到100,然后你没带三脚架,那快门速度必须控制在1/100或者更小的数值,而剩下的光圈大小就需要靠相机测光来决定。

3.三种曝光模式

  为什么会有曝光模式呢?

好的,接上一节最后的思路,你是否会发现上边举的例子里边有点蹊跷:

ISO是可以自己定个100,那快门速度和光圈之间到底怎么定呢?

因为定了这两个,那这张照片的曝光程度就尘埃落定了!

下边就剩按快门了!

那我胡乱定的快门和光圈心里没谱啊!

OK,解决这个纠结的答案就是:

相机是智能的!

  怎么叫智能的?

好的,如果你现在拍百合,你已经设定好了ISO100,快门速度1/100秒,那你现在不知道的是“究竟要定多大的光圈才能使得我这整个三参数曝光组合拍出来的画面,不暗也不亮,刚好曝光正常?

”——呐,如果你现在用的是快门优先模式(TV),你就不用担心这个咯,相机会自动帮你设置好光圈值大小!

而且拍出来的照片基本曝光正常!

那是因为现在的所有相机(甚至包括手机)都自带测光装置,它能知道现在的光线是个啥情况,它知道该设置多大的光圈值来使得曝光正常。

  相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我们半按快门去对焦,但是相机的测光却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

  因此我们当一开始我把相机对准室内的时候,相机觉得光太弱了,它给出了个F2.8的大光圈;当我把相机对准窗台的时候,光线比室内强了,于是它觉得光圈不用开的那么大了,给了个F7.1左右的光圈;

  当我直接把相机对着天空的时候,光线更强了,于是它觉得光线太多了必须关小一点光圈,给了个F14的光圈。

  ——这就是相机的测光和自动曝光表现。

  好的,下边就来介绍一下:

  任何单反的曝光模式都会包含最基本的三种曝光模式,他们分别是快门优先(TV)、光圈优先(AV)和手动曝光(M)。

  我们刚见识了快门优先(TV)的工作情况,无非就是我们来规定ISO(定个尽量小的)和快门速度(所以才叫快门优先!

光圈要跟着它来定的!

),然后相机帮我们设置个光圈值。

  那光圈优先(AV)的工作情况也类似,无非就是我们来规定ISO和光圈大小,然后相机(它也会根据现场光线情况)帮我们设置个快门速度。

  以上两种模式非常适合刚接触单反的人们!

只要在TV的时候把快门固定成1/100s,或者在AV的时候把光圈开到最大,那你们就尽情去拍吧!

基本不会遇到太大问题!

(注意:

这两种模式很适合初学者的原因是它很好控制,但好控制不代表它低级!

玩摄影N年的大师也同样经常用这两种模式拍摄,只不过他们会对曝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剩下的手动曝光模式(M)解释起来灰常简单,就是,三个参数都自己去定吧!

相机不会帮你设置任何一个数值的!

那也许有人会问,这样M模式和另外两种模式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好的,你是否觉得,在AV和TV模式下,虽然只有一个数值交给相机去设置,但其实最终曝光成啥样也是由相机决定了。

那么,如果你想拍个曝光程度独特的(或过暗,或过亮),M模式就是你的好选择!

而且虽然在M模式里相机不会帮你设置任何数值,但是它还是在测量现场的光线强度的!

并且在屏幕上指示给你看:

(看得出指示点在中心的左边)

手动曝光模式

  你可以设置M模式试试,会发现曝光补偿下边的那个点左右跳动,它是指示你调整参数的,如果你调的参数合适,它会在中点来回跳;假使你设置的参数会导致过曝,它会指示在中点右侧(正向),表示过曝,那你就需要收小光圈,或者提高快门速度(降低快门数值)来使得它往左移,直到它稳定在中点。

此时你按下快门拍出来的照片便基本曝光正常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