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38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酸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氯酸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氯酸钠.docx

《氯酸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酸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氯酸钠.docx

氯酸钠

 

催化氧化处理系统

 

药剂性质及安全防护

 

无锡市科林机械设备厂

 

氯酸钠

化学式:

NaClO3,是一种氧化剂,可溶于水。

性状

白色晶体。

热不稳定。

易潮解。

工业制备

通过电解热食盐水获得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亚氯酸盐及高氯酸盐,还用作除草剂,氧化剂

----------------------------------------------------------------------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chlorate

中文名称2:

氯酸碱、白药钠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568

CASNo.:

7775-09-9

分子式:

NaClO3

分子量:

106.45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7775-09-9

氯酸钠≥99.5%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

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

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氧气、氯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

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醇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一级≥99.0%;二级≥98.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

pH:

熔点(℃):

248~261

沸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4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用作氧化剂,及制氯酸盐、除草剂、医药品等,也用于冶金矿石处理。

物化性质无色或白色立方晶系结晶。

味咸而凉。

相对密度2.490。

熔点255℃。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液氨、甘油。

加热到300℃以上易分解放出氧气。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氧化力非常低,但在酸性溶液中或有诱导氧化剂和催化剂(如硫酸铵、硫酸铜、黄血盐等)存在时,则是强氧化剂。

与酸类(如硫酸)作用放出二氧化氯。

有极强的氧化力,与硫、磷及有机物混合或受撞击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有潮解性,在湿度很高的空气中能吸收水气而成溶液。

有毒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1200mg/kg(大鼠经口)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030

UN编号:

1495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装入二层纸袋或塑料袋,袋口扎紧,再装入厚度为0.7毫米的钢桶内,容器口应密封牢固。

每桶净重不超过50公斤;按零担运输时,钢桶外应再加透笼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

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类氧化剂。

 

硫酸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furic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954

CASNo.:

7664-93-9  

分子式:

H2SO4  

分子量:

98.08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7664-93-9

硫酸98.0%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

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

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2

前苏联MAC(mg/m3):

1

TLVTN:

ACGIH1mg/m3

TLVWN:

ACGIH3mg/m3

监测方法:

氰化钡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92.5%或98%。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pH:

  

熔点(℃):

10.5

沸点(℃):

330.0

相对密度(水=1):

1.8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4

饱和蒸气压(kPa):

0.13(145.8℃)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与水混溶。

主要用途:

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2140mg/kg(大鼠经口)

LC50:

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

1380μg,重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007  

UN编号:

183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1

包装方法:

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系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及醚,高浓度时有腐蚀性,放置时渐渐分解为氧及水。

本品无毒,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是一种强氧化剂,漂白、防腐和杀菌作用强,碱性介质中作用更强。

    30%双氧水密度为1.11g/㎝3,27.5%的工业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密度约为1.1g/cm3(20℃)。

熔点-0.89,沸点为151.4。

分子式H2O2,分子量:

34.01。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其水溶液呈弱酸性;能溶于醇和醚等。

  

双氧水稳定性

双氧水可被催化分解,分解是放热反应,同时产生气体。

2H2O2(液)—→2H2O(液)+ O2(气)

2H2O2(气)—→2H2O(气)+ O2(气)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主要有:

温度、pH值和催化杂质等。

1.温度:

H2O2在较低温度和较高纯度时还是较稳定的。

纯H2O2如加热到153 。

C或更高温度时,便会发生猛烈爆炸性分解。

较低温度下分解作用平稳进行:

2H2O2—→2H2O + O2↑ +46.94kcal。

2.PH:

介质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酸性条件下H2O2性质稳定,进行氧化速度较慢;在碱性介质中,H2O2很不稳定,分解速度很快。

H2O2作为氧化剂的反应速度,通常在碱性溶液中快。

因此加热碱性溶液可很完全地破坏过量的H2O2。

3.杂质:

杂质是影响H2O2分解的重要因素。

很多金属离子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H2O2分解。

工业级H2O2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较大量的稳定剂来抑制杂质的催化作用,其原理是还原和络合。

4.光:

波长3200—3800A的光也能使H2O2分解速度加快。

为阻止H2O2的分解,必须对热、光、PH、金属离子四大因素提出措施。

双氧水贮存运输

◆ 贮存

H2O2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

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混存;

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2O2的纯度,防止污染;

如有容器破裂、渗漏,应用大量水冲洗。

在符合贮存、运输条件下,一年内浓度下降不超过原来浓度的3%。

请勿直接用手接触,操作应配戴塑胶手套;

若不慎接触或包装发生泄漏,请用水冲净。

双氧水安全资料

◆ 毒性

H2O2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无毒的,对皮肤、眼睛和粘液膜有刺激作用,浓度较低时可产生漂白和灼烧感觉,浓度高时可使表皮起泡和严重损伤眼睛。

其蒸汽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刺激肺部,甚至导致器官严重损伤。

当H2O2沾染人体或溅入眼内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 可燃性

 任何浓度的H2O2均是不可燃的,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特别是当浓度高时,它容易引起其它可燃物质燃烧。

H2O2引起燃烧的过程是其分解与氧化的结合。

H2O2浓度愈高,燃烧愈易开始。

当外溢的H2O2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稀释,并将H2O2洗去。

 爆炸性:

 H2O2在催化杂质存在下可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温度和浓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因此一旦诱发了分解,则分解随着放热和温升自行加速,其结果进一步使物料温度上升,并产生更多的气体(氧气和蒸发的蒸气),且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此时如容器密闭将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容器爆破。

因此贮存H2O2的设备均应有防尘的通风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

H2O2溶液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不会爆炸,但H2O2分解产生的氧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可燃蒸气或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混合物一经引发(如火花、静电等)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结构和制备

 H2O2水溶液俗称双氧水,纯H2O2为淡兰色粘稠液体,密度m=1.465g/mol,易溶于水,分子间有较强氢键,故其熔沸点较高(mp=272K,bp=423K)。

 1.结构 H2O2分子中有一个-O-O-,两个O-H键,其结构如下图

 O sp3 杂化 

 φ= 96°52′ θ=93°51′

 (气态分子中二面角为111.5°)

分子中O-O键键能为210KJ/mol,O-H键键能为468kJ/mol。

 H2O2中氧原子氧化数为-1,故可采用使O(-Ⅱ)氧化或使O2分子还原的方法来制备H2O2。

 性质和用途

 1.不稳定性

 从分解反应的 ΔH°和 ΔG°看

 H2O2(l)==H2O(l)+1/2O2(g) ΔH°==-98.5kJ/mol ΔG°==-123kJ/mol

 碱性介质 2HO2- = O2 + 2OH-

可见其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但在常温下,它的分解缓慢,90%的H2O2溶液在323K下每小时只分解0.001%,但若溶液中存在Fe2+、Mn2+、Cu2+、Cr3+、Co2+等杂质,则能加快其分解,波长为320-380nm的光也能大大加快H2O2的分解,因此,H2O2溶液应保存在避光的棕色瓶中并置放于阴凉处,并常放入一些稳定剂,如微量的锡酸钠Na2SnO3,焦磷酸钠Na4P2O7或8-羟基喹啉等,防止其分解(稳定剂可降低金属离子浓度)。

 H2O2在碱性介质中的分解远比在酸性介质中快。

 2.氧化还原性

 H2O2中氧为-1氧化态,因此有向-2和零氧化态转化的两种可能性,即既能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列出有关数据如下:

 作氧化剂 作还原剂

 φ°A H2O2/H2O 1.77V O2/H2O2 0.68V

 φ°B HO2-/OH- 0.87V O2/HO2-+OH- -0.08V

 

(1)从φ°值可见,在酸性溶液中,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例如,它能使I2从KI的酸性溶液中析出,使黑色的PbS转化为白色的PbSO4(可用于修复古画,铅白2PbCO3.Pb(OH)2 作为颜料,在空气中会被H2S变为黑色的PbS)

 H2O2+2I-+2H+==I2+2H2O

 PbS+4H2O2==PbSO4+4H2O

 但在酸性溶液中,H2O2的还原性很弱(O2/ H2O2 0.68V), 只有遇到很强的氧化剂如Cl2或KMnO4等才可将其氧化为O2:

 Cl2+ H2O2==2HCl+O2 

 2H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8H2O+5O2 

 

(2)在碱性溶液中,H2O2也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例如可把CrO2-氧化为CrO42-

 2CrO2-+3H2O2+2OH-==2CrO42-+4H2O

同时又具有中等强度的还原性,例如较弱氧化剂Ag2O与H2O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即可放出O2。

 Ag2O+HO2-==2Ag + OH-+ O2

 总之,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一般说来,不论在酸性介质或是在碱性介质中,H2O2的氧化性较还原性更强,故主要将其作氧化剂使用。

 3.弱酸性

 H2O2是一种弱酸,在298K时

 H2O2==H++HO2- Ka1==1.55×10-12

其Ka2很小,约为10-25。

 H2O2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氧化性,因它是一种不造成污染的强氧化剂,过去大量用于消毒和漂白,随着应用技术的开发,其使用领域也日益扩大,现在在火箭上将其作发射燃料。

 4.在酸性溶液中,H2O2与重铬酸盐Cr2O72-反应生成过氧化铬CrO5[或CrO(O2)2]

 4 H2O2+H2Cr2O7==2CrO5+5H2O 非氧化还原反应 Cr(Ⅵ)

其分子结构为 ,分子中有两个过氧键,CrO5显兰色,故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O2或检验CrO42-或Cr2O72-

 2CrO42- + 2H+ === Cr2O72- + H2O

的存在。

由于CrO5在乙醚中较稳定,故在反应前要先加一些乙醚,否则生成的CrO5还将与H2O2反应而使兰色消失:

 

 CrO5+7H2O2+6H+==2Cr3++7O2 +10H2O

 

PAM高分子絮凝剂

 

一、物化性质

  PAM高分子絮凝剂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属水溶液树脂类。

外观分为粉状和胶体两种形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无易燃易爆性,基本无毒无腐,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在空气中暴露易吸潮结块,但性能不变,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二、主要特点

    1、PAM是一种线型的水溶性聚合物,具有一系列衍生物,有多种宝贵的性能,水质处理范围广。

    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其作用侧重不同,可做絮凝、助凝剂,纸张千强剂、分散剂,也可

用于污泥脱水处理。

    3、易溶于冷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有利于在水做介质工业上的大量应用。

    4、极好的增稠性,良好的表面活性,促进了它良好的絮凝作用

    5、降低流体的动力学阻力,便于处理后粘稠液的管路输送。

三、质量指标

状态

项目

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

非离子型

外观

透明状胶体

透明状胶体

透明状胶体

固含量%

8~15

8~15

8~15

离子度%

lO~50(可调)

5~30

≤1

溶解性

水中易溶

水中易溶

水中易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