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560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

《小草之歌》是一首儿童诗歌,赞美了小草虽然渺小,却不灰心、不计较,向大自然默默地奉献自己的美好心灵。

本诗诗风朴素,语言清晰、明快、嘹亮,读之让人如沐春风,如听清音,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陶然。

《争吵》记叙了一对朋友间争吵的经过。

友人的宽容与友爱,让二人的矛盾轻易化解,也让“我”明白与人相处时所必需的品格。

《小泽征尔的判断》通过记叙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大赛上的经历,展现了其果敢、自信、不盲从、不迷信权威的可贵品质,读后让人深思。

《皮巧根桥》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无私地帮助别人的孩子。

本文通过几个孩子的对比,使人明白,只有脚踏实地给他人带来实际好处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语文百花元五”中“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等五个栏目,在不同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如基础知识的积淀,语感的训练,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习作训练。

单元学习目标:

1、能够认识汉字21个,会写23个。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崇高品质,受到“爱”的教育与启迪,培养学生的爱心。

4、通过文中的精美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形象思维。

5、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积累语言。

6、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具有崇高品质的人物。

单元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崇高品质,受到“爱”的教育与启迪,培养学生的爱心。

单元课时安排:

《小草之歌》2课时

《争吵》2课时

《小泽征尔的判断》2课时

《皮巧根桥》1课时

《语文百花元五》3课时

 

 

17小草之歌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首小诗,写出了小草虽然渺小,但不惭愧、不气馁、不灰心、不计较,索取极少却能为天地间献出绿色,为大自然的美丽做出贡献,为水土保持、治理风沙,为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加美丽出力。

赞颂了小草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小草的自豪之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并不多,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特点,如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帮助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沙丘、缺少、锁住、打扮、计较、辽阔、更俏更娇、天涯海角”等词语。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方法:

朗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课题,引入新课学习:

1板书课题,指名解题:

  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

题目串起来怎么讲?

(小草的歌)

  2启发阅读:

  谁为小草歌唱?

歌唱些什么?

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

  3解词: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小结:

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子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三、练习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1范读课文。

  2自由练读课文。

  3指名读。

  ①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一节也可以)读给大家听?

  ②师生合作,指名串读全诗。

  4小结:

多么美的一首诗,同学们不仅要把它美美地读出来,还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七课《小草之歌》。

  2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交流抄写的语句。

  4小结:

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这首诗歌了。

下面让我们深入学习这首诗。

二、诵读全诗,思考问题: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诗歌,思考:

诗歌是从那几方面赞美小草的?

结合诗句的内容说一说,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跟同学讨论。

  2按提示自学诗歌,理解内容。

  3班内交流:

  ①哪几方面:

  第一部分:

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

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第三部分:

小草生命力顽强。

  ②质疑:

[简略副板书学生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明确“哪些通过读理解”;“哪些可以在课下查阅课外资料解决”;“哪些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体会”)

  ③针对主要问题,交流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

  第一部分:

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出示小草图片,体会小草的“渺小”。

(也可以结合生活中见闻谈)

  出示绿草地、草原图片,体会“奉献多、索取少”。

  练习有感情朗读:

(引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第二部分:

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播放洪水、沙尘暴视频,感受自然灾害的凶猛。

  练习有感情朗读(重点引导学生从句式排列特点上,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

小草生命力顽强。

  引入课外资料和其它文学作品辅助理解。

三、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1总结:

  小草虽然弱小,却有着无比的自信与自豪,它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

  2为图画题字:

出示小草图,请同学添上赞美的话。

 (教师随即指导学生:

规范语言、前当选词、调整句式,注意语言美、韵律美)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整理《我的采集本》和“词语花篮”,继续丰富内容。

  3练习朗读、背诵P92《爱的奉献》(“语文百花园五”中的“积少成多”内容),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先引导学生读读]

  4小练笔:

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小草一样“渺小”的事物,但是他们同样自信、自强,试以《之歌》为题,进行创作。

(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17小草之歌

形体小

渺小地位低

索取少——一点点阳光雨露

防洪赞美之情

伟大:

奉献大固沙

装扮祖国

 

18争吵

教材简析:

本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事情,具体叙述了“我”所受到的教育,赞扬了克莱谛宽容、友爱的可贵品质,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互相谅解,团结友爱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课所讲述的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心理描写,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理解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2、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3、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的结果怎样?

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要丢字、添字。

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学生接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

“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板书:

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

“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

(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第四自然段)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师:

争吵之后,我时时会想起父亲平时对我的教育。

他是怎么教育我的呢?

找出文中父亲对我说过的话。

(出示三句话)

①在我和克莱谛争吵这件事上,我有没有做到“知错认错”?

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知错)a.“我觉得……多好!

”(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不认错)“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

(第5自然段后半部分)

练读、指读(读出矛(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

(克莱谛……悲哀)(第6自然段)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想和我重归于好)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

(读父亲说的第二句话)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

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我以为克莱谛要打我,我准备防御)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

理解父亲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   

二、升华理解

讨论: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喜欢他什么?

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板书设计:

18争吵

“我”:

不安、后悔、太丢脸(没有勇气)

克莱谛:

悲哀跟上来、走近我像从前那样做朋友

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再不吵架了

温和地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谅解的表情宽容的动作友好的语言

 

19小泽征尔的判断

教材简析:

本文记叙了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指挥家大赛中,敢于在众多权威评委面前,果敢地做出判断,指出乐谱中的错误,并在大赛中夺魁的事,表现了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见解的品质。

学情分析:

本文对主人公的描写,不仅直接描写了他的所作所为,还通过其他参赛者、评委及专家们的表现来间接表现他的特点。

这种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是四年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判断,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泽、欧、谱、谐、素、权、桂”7个生字,会写“欧、谱、棒、谐、素、弃、权、桂”8个生字,理解“欧洲、乐谱、指挥棒、和谐、素质、权威、桂冠、夺魁、判断、果敢、大师、试探”等词语。

 3会用“全神贯注”“再三”造句。

4学习课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判断,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学习难点:

学习课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齐读课题,思考:

看到题目,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小泽征尔是什么人?

他做出怎样的判断?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判断?

他判断的对吗?

……

  2小结: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事情的原委。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导入:

请同学们借助字典,运用掌握的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自学生字词。

  2自学生字词。

  3检测:

  ①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②指读新词,自读带新词的语句。

三、自由练读课文: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根据提示,默读课文: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尝试解决同学们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

记下阅读中不懂的地方。

  3交流初读收获。

  [回答问题时,之要求读出相关内容即可,同时检查、订正学生发音]

  ①看副板书,解答。

  (不要求都解决,有些可引导读相关部分,有些等进一步学习时解决。

  小泽征尔是什么人?

  读第一自然段;介绍相关资料

  他做出怎样的判断?

  “不!

一定是乐谱错了!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指挥——发现——重奏——还发现

  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判断?

  指挥家大赛——决赛——面对国际大师——……

  他判断的对吗?

  最后一个自然段

  ……

  ②提出自己阅读中新出现的问题。

  (充分肯定学生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③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未解决的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定感觉到“小泽征尔的判断”很不一般。

是的,他的判断使他夺得大赛的桂冠,并由此一举成名,而他的判断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并把学会的新磁记录在“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朗读课文,思考自己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泽征尔的判断》。

在课文的开始,这样介绍小泽征尔,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语:

“不!

一定是乐谱错了!

”作为一个乐队的指挥,指出乐谱中的错误很是平常。

那么小泽征尔做出这样的判断,为什么被称为“果敢的判断”呢?

让我们到决赛的现场去看一看吧。

  2、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思考题:

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判断的?

  自学提示:

①自己读课文。

       ②画出有关的语句,体会当时的情景。

       ③有感情地读一读。

  3、集体讨论:

  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判断的?

让我们来一起交流。

  边读边体会重点指导以下重点句,深化理解。

  “在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

  启发:

最后一个出场,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指挥着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启发:

“郑重声明”是什么意思?

此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小泽征尔怎样想?

在场的观众会怎样想?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集体朗读句子。

  过渡语:

就这样,年轻的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脱口而出:

“不!

一定是乐谱错了!

”(出示这句话)

 4、理解最后一段:

 过渡语:

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包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为什么一句果敢的判断,就能使小泽征尔在这次指挥家大赛中一举

三、总结:

 总结语:

小泽征尔面对着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十足的勇气和力量,做出了果敢的判断,并且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因而获得了这次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也正是这次比赛,使小泽征尔一夜之间成为欧洲音乐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全神贯注”、“再三”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19小泽征尔的判断

(一位)(几百名)

小泽征尔评委前两位参赛者

(乐谱错了)(没问题)(同意评委的意见)

考虑再三乐谱

(矛盾)

(果敢的)判断

20皮巧根桥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为过河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尊敬与喜爱的事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略读课文,语言浅显,把握主要内容不算太难,学生对类似的故事课外阅读较多,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适合学生此时的心理特点。

学习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学习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

学习方法:

朗读理解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

出示为课题后,可就课文题目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叫《皮巧根桥》。

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三、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2、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3、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4、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板书设计:

 

20皮巧根桥

同学们皮巧根

救火英雄砍树

打鱼英雄去枝皮巧根桥

飞上月球加栏杆

立功的人

 

语文百花园五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有五个栏目。

“语海畅游”包括两项内容:

一项是“词语真有趣”,一项是“读一读,想一想”。

“积少成多”内容是读读背背一首古诗《别董大》。

“阅读平台”要求阅读短文《尝试》。

“能说会道”学习劝说别人。

“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怎样受到别人帮助的,或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是如何帮助别人的,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来写,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权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目标:

1、学习词语,了解词义。

2、学习“说”字后面标点符号的使用。

3、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4、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通过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说”字后面如何加标点,能说会道学习如何“劝说”。

学习方法:

自学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语海畅游

  1、词语真有趣。

  目的:

积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了解相同的单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在表达的意思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学习步骤:

  ①初读练习中词语,初步感受汉语言的的丰富性。

  ②自己尝试说出几组这样的词语。

如:

著名——名著;队列——列队;来往——往来……

  [可以发给学生纸条,让学生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

  ③让学生比较读练习中的两组词语,发现不同。

(字的位置变化,意思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

  ④让学生给自己准备的词语归类。

  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调整,第二步调整后于第四步结合,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

  2、读一读,想一想。

  目的:

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加点标点。

学习步骤:

  ①讲解“对话”的组成——“文中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②让学生用不同符号(直线和曲线)标示出练习中所给例句的“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③读一读标示后的例句,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发现规律。

小结:

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

   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

   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

   没有提示语。

  ④到课本中找寻有关对话描写,印证规律。

  ⑤完成一组加标点练习。

  ⑥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当段落中出现两个人的对话时,学生不容易区分人物语言的归属,也就不容易判断对话表现方式)

第二课时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爱的奉献》

  目的:

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行必要的积累。

学习步骤:

  ①诵读本单元学过的或课外收集到的诗歌,简单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

  ②自由练读《爱的奉献》,班内展示。

  ③听歌曲《爱的奉献》,进一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班内交流学习感受,试背诵《爱的奉献》。

阅读平台——《尝试》

  目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深入理解短文,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成功

学习步骤:

  ①解释“尝试”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曾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②结合课后思考题,自由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③通过不同形式交流初读成果。

(读出相关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语句谈理解等均可)

  ④围绕“短文为什么以‘尝试’为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短文。

  ⑤自由交流阅读后的心得。

能说会道——劝说别人

  目的:

以“劝说别人”为话题,继续学习与别人进行对话交流时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步骤:

  ①回忆:

你和家人在家中有时会做出别人不希望看到或不希望发生的事,周围的人是怎样做的?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有批评、有指责、有劝说、有讲道理等等。

  ②结合自身经历,说说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劝说、讲道理,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形式?

说明理由。

  ③组织读题析题,把握练习要求。

  [重点分析第二部分文字中的前两句,明确“劝说别人”需要注意的。

]

  ④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练习前准备:

先说说你们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两个人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进行模拟表演,并根据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⑤班内展示,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参与评价,侧重劝说方法的指导,侧重点明“劝说”与批评、讲道理等形式的不同,侧重评价劝说效果]

第三课时

笔下生辉

  习作内容: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