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73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docx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乡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一、我镇社会矛盾化解概况

  XX镇位于XX县东南方,距县城21公里,下辖14个村,86个村民小组,全镇共7200余户,常驻居民23840人,外来流动人口4520人;辖区内有年产量为100万吨成品水泥的茂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一个,年产量为30万吨成品水泥的天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一个,年产量为100万袋的坨元“梦云山“香菇基地一个,XX年开始施工建设涉及金额为1亿元的的内涝河堤工程一个,另外还有各类大小生猪养殖基地、黑山羊养殖场、烤烟示范基地、土鸡养殖厂、苦荞酒厂、采石场等私人企业数十个,所涉及的土地承包、征地拆迁、个人与集体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从无到有。

从矛盾纠纷发展的趋势来看,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承包、林权纠纷和征地拆迁纠纷占到纠纷总数的85%,是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随着XX镇“工业园区“及“新城扩展区“建设,场镇内比较突出的矛盾是拆迁、征地补偿、宅基地复垦、土地流转等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矛盾纠纷的数量在逐年增多,群众上访也从无到有,纠纷的调解难度不断加大。

与过去相比,当前的矛盾纠纷主要类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林权纠纷。

土地承包过程中发生的转包、退包、反包、继承或征用等流转行为,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改变,过去种地要交税,以前将土地私自转包给他人的,因现在种地不但不交税,反而要补钱,所以土地的原承包方就要收回土地,而新承包方却认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没有收回成本,坚决不给,这样就造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随着土地在流转时、林上植被被采伐时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双方因边角界址而发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2、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

XX年我镇为整治每年汛期洪涝灾害,开始施工建设涉及资金为1亿元的内涝河堤工程,在对河堤进行拓宽改直过程中,农民土地被大量征用,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征地后失地农民安置等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些群众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既得利益仍不满足,漫天要价,造成拆迁补偿难度加大。

也有少数群众对政策理解过于片面化,错误的认为“法不责众“,奉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错误观念,一旦认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就置国家法律、社会秩序、社会公德于不顾,随心所欲,无理取闹,甚至借此挑起新的矛盾,制造新的混乱,以图乱中谋利。

  3、群众与水泥厂、采石场等企业的矛盾。

这是一种新型的矛盾,比重在逐年上升。

主要表现为一是因采石场开采造成农民房屋裂缝、土地塌陷、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活,引发了村民上访。

二是大小两个水泥厂在增设矿山时,因占用农民及集体土地、林地,就占地补偿方面的纠纷涉及金额大,问题复杂;三是水泥厂与其职工在签订劳动合同后,职工因务工时产生的伤亡事故,就医疗、工亡补助等产生的矛盾。

  4、干群矛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换届选举中引发的矛盾。

在XX年至XX年期间的村民委换届选举中,虽然没有比较大的矛盾冲突,但仍有个别村里因派系家族等因素,落选者心理不平衡,就操纵或鼓动部分村民捕风捉影,对村务、财务公开等问题随意猜测,集体闹事。

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对村干部在评选“贫困户“、“低保户“时,认为村干部不公平公正,于是到镇上上访。

  5、婚姻家庭纠纷。

近年来,婚姻家庭纠纷呈上升趋势,离婚率逐年升高。

一方面是婆媳之间因家庭琐事产生的矛盾和老人的赡养问题发生的冲突;另一方面由于夫妇双方对家庭缺乏责任感或者由于夫妇一方在外有了婚外情,导致家庭破裂,这种纠纷调解的难度主要在于双方结婚时没有领结婚证,婚姻既没有法律的约束,同时在离婚后,涉及到财产的分割和子女的扶养问题,不能按照法律的正常规定来执行。

  6、邻里纠纷。

主要表现为因房屋滴水、宅基地通道、房屋租赁、公用场所使用、醉酒骂人打架等原因引发的矛盾。

主要原因是过去农村房屋建设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形成了许多的分配不公,这种矛盾长远积累,又得不到合理解决,一旦遇到新的事端,就会引发。

同时,部分农民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伦理道德观念不强,使邻里之间的小纠纷变成了大矛盾。

  7、其他纠纷。

主要是交通事故财产赔偿纠纷、小企业与农民的用工纠纷、伤害赔偿纠纷等,如民主村货车失事将民房撞塌事件,村民与车主就赔偿产生的纠纷。

这些纠纷虽然对社会安定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是也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如果不及时化解该类矛盾,有可能导致群众暴利维权,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二、我镇社会矛盾化解的举措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

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下,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明显增强,社会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要加快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全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镇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和各类群体、各种纠纷的不同特点,改变传统工作做法,逐步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特色做法,主要有以下做法:

  1、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水平与法制意识。

农村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激化都与基层干部和群众法律水平不高、法制意识不强有关,因此,我镇每月都要开展一次“法律八进“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成为当前预防与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的关键。

其次,宣传形式多样化,开展“贴近式“法律宣传服务。

马峰村水泥厂内工人来自不同省市,其中有很大部分是18到25岁的青年,他们远离家乡,到我镇务工求生计,其心理上有很多不稳定因素。

我镇司法所人员对该群体实行“一对一、互动式“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与他们生活、生产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提高了他们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2、预防与化解结合,多种形式、多种招数并举。

一是依托人民调解组织络排查纠纷隐患、收集纠纷信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纠纷预防形式,形成特色化的工作载体。

我镇开设24小时沟通热线为群众解难,定期为来访者和来信者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二是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过程中,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力求“纠纷不出镇“,减轻县上负担。

如我镇司法所采取“及时受理、快速调查、合理调处、满意化解和引导申请法律援助“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顺利预防和化解了多例矛盾纠纷。

  3、加强基层调解队伍的建设,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

一是村调解委员会起用一批在当地有威信、办事公正的村民任调解委员会成员,发挥他们贴近百姓、熟悉民情的优势,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和纠纷信息反馈制度,随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及时向上一级人民调解组织报告,如果发现苗头,提前介入,及时调处。

二是要发挥司法所的职能作用。

我镇司法所充实了5名职工任司法所工作人员,其中一名所长,4名司法助理员,司法所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农村,认真调查,分析当前民间纠纷发展变化的特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调解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村级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同时要协助基层政府调处疑难复杂纠纷,尽量使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4、打造“六位一体“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矛盾化解水平。

当前社会矛盾呈现出纠纷的主体多元化、性质多样化、内容复杂化的特点,有些矛盾纠纷单靠人民调解难以解决。

所以我镇建立由镇领导挂帅、镇综治办牵头,由镇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律师事务所、派出所、法庭等五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六位一体“工作平台,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

信访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司法所,中心设主任一人,由镇政法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一名,由司法所长担任;采取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人员长住办公,派出所民警、法庭法官驻点办公的工作模式。

实行“预警预防,定期排查,统一接待,分流调处,整体联动,应急处理,限期办结,考核奖惩“的工作原则,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及来信来访人员由中心统一受理,进行分类分流处理。

涉及到法律的纠纷,司法所与律师联动,组织结对律师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意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涉及到人民调解协议需司法确认的,司法所与法庭联动,引导达成书面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到法庭申请司法确认;涉及到伤害赔偿等纠纷,司法所与派出所联动,形成公安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协作的工作模式;对不符合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无理上访、缠访,与信访办联动,依法、以理以情劝导当事人息诉、息访。

  5、针对我镇特殊地区,开展特殊形式矛盾化解工作。

茂田、天栋水泥厂因规模大、流动人口多,所涉及征地、企业与职工各类纠纷较多,我镇针对当前情况从几个方面化解群众与水泥厂的矛盾纠纷。

一是召开协调会,教群众识大局。

镇党委书记、镇长等组织司法所、综治办等一班人亲自到马峰村召开群众和厂领导班子协调会,广泛宣传国茂水泥厂给政府、群众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讲明搞好厂民关系的重大意义,让广大群众提高认识,自主服从大局,不再干扰国茂水泥厂的建设和生产秩序。

二是个别谈话,化解群众矛盾。

镇党委一班人抓住重点人员实行个别谈话,反复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逐个分化瓦解,先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再让他们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三是专人驻厂,调处纠纷不拖延。

由副镇长和一名副调研员以及乡综治办同志常驻国茂水泥厂,具体负责调处各类纠纷,实行出现一起调处一起,绝不拖延和上推下卸。

四是交叉任职,沟通厂民关系。

由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恩强同志派任国茂水泥厂保安队队长,使刘恩强同志在厂方和当地群众之间都能相互沟通,这样进一步沟通了厂民关系。

在化解村民与政府矛盾方面,我镇自开展“干部大下访“工作以来,领导干部不定期的到各村下访收集民意,解决纠纷,为我镇当前稳定格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司法所、综治办作人员按时回访,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满意。

  三、近年取得的成效

  我镇近两年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58起,涉及金额380余万元,其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纠纷67件,涉及金额26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99%以上,防群体性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5件,为我镇安全稳定环境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马峰村二组村民刘恩平与天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所产生的其子刘会江因工亡赔偿纠纷,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下,达成33万元金额的调解协议。

事后,双方对此调解表示满意。

  马峰村一组、二组集体与茂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该组因增设矿山产生的占地补偿纠纷,由于涉及人数多,村民与厂方就赔偿金额达不成统一标准,厂方迟迟不能动工建设,影响了厂方的经济效益,最后通过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双方达成了51万元赔偿金额的调解协议,双方签字后茂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当场一次性兑现。

  任朝建与山东福源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因任朝建从事施工作业时造成的身体残疾要求伤残补助、医疗补助产生的纠纷,因工商待遇赔付未达成一致意见,任朝建与其家人多次以阻断大门的方式要求劳动保护,后经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达成65万元的调解协议,厂方得以正常经营,减轻了不必要的损失,当事人双方一笑言和。

  我镇通过认真负责、创新形式、人性服务的方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目前没有出现一例恶性群体上访事件、干群关系紧张事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辖区内各大小企业能够正常生产,保证了我镇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我镇居民有了正常的诉求渠道,保证了安居乐业的必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