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751835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docx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驻村实践活动参考心得感受

2016年7月3日我参加了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赴埠头乡“青春效劳驻枫林村·绿色开展入铭恩”实践效劳队到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进展了为期两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这次的实践活动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也获益匪浅。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尽管只有短短两天,却是我人生当中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难忘经历;一次难得的锻炼;一笔珍贵的财富。

下面我将谈谈下乡活动的总结,收获和对今后的展望。

 

  本次三下乡活动由于时间短,行程安排的比拟紧凑,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被无限放大。

为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展,我们事先就做好了活动的规划和人员的分工安排。

7月3日早上出发,中午到达兴国参观烈士陵园和将军园;下午到达枫林村安排好行李并进展“精准扶贫”成果调研。

7月4日早上分两批人同时进展“重走红军路”活动和“绿色生活”活动;中午进展“下乡支教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下午全力以赴办好文艺晚会。

我在参与以上活动的同时还负责做好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后勤工作。

 

  1烈士陵,将军园,红色薪火永相传

 

  在烈士陵园,为表示对先烈的敬意带队教师和我们队员一致决定穿上带来的红军服装进展参观。

我迅速安排好队员,并带头穿上红军服参观陵园。

在烈士墙前,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不敢高声大语,默默地读着碑墙上一个个名字,感受心头有一股热血在跳动。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们决定步行至几公里外的将军园。

我们整个三下乡实践效劳队(包括教师)排成两个纵队,整齐有序地穿行在兴国县的街道上。

我们一边走一边唱着一首首熟悉的《团结确实是力量》,《人民军队忠于党》等红歌和校歌《从这里起航》。

在徒步行走的几十分钟里,我们感受的不是累,而是一种力量,一种阳光,向上的力量。

我们的行走,我们的歌声在传播正能量!

 

  将军园,我们瞻仰在革命岁月里策马扬鞭的将军们的雕像,默默感受他们传递给我们的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在将军广场,我们看到新时代大学生要传承和弘扬的精神:

红军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

 

  这个活动让我们都接受了一个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信仰的引导!

 

  2“共谋脱贫航线--调研精准扶贫现状”

 

  到达目的地--枫林村后,我们迅速安排好住宿事宜后,紧接着就预备扶贫调研事宜。

在调研前我们全体队员聚一起开会,再次落实调研的考前须知,如:

分组分工安排,调研咨询卷,调研咨询题,调研内容范围等等。

按会议讨论决定,我们全队分九组,一开会地点(在村中心)为中心,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前去调研。

我所在一组成员三人,和另一个组一起前往挨家挨户调研。

由于我组调研区域住户较分散,路程较远,故耗时最长,但调研结果喜人。

特别的我们组还采访调研了枫林村村主任,获得了珍贵的扶贫材料。

 

  经我们调研得知:

枫林村全村人口2237人,五百多户住户,其中精准扶贫户有42户。

对精准扶贫户,乡政府和村委采取给予扶贫贷款,免费享受光伏发电用电等;对扶贫户引导开展消费;推荐家庭劳动力到村里葡萄,脐橙,柑橘产业基地工作和引导开展外出务工;开展知识讲座,从思想扶贫;贫困户子女可享受免费或补助教育等帮扶措施使其脱贫,致富。

 

  小结:

 

  ①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我们的调研活动是有效而成功的。

大部分的村民对“精准扶贫”这一政策是有所理解的,且实在的惠及了贫困的村民群众。

但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和决心更大,他们期待着政府更好的引导和帮扶。

 

  ②我们队员需要做到更好的,贴近村民的话语交流,由于有不少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一些术语,书面词语不明白或不理解,因此我们要留意用浅显的话语解释给他们听。

 

  ③调研时,礼貌咨询题是要留意的,这也是我们调研前就强调的。

这方面我们都做得挺好的。

 

  3纪念长征成功80周年之重走红军路

 

  为了活动能更好的开展,在活动开场前的我和另一个同学事先调查,选择了道路。

我们通过询咨询村里的老人,得知村郊外有一条往常红28师走过的“土路”,我们前往查看,认为合适我们活动的开展。

同时考虑到我们会和村里的10位小朋友--“红领巾”一起开展活动,应选取其中一段路程作为我们“重走”的路。

 

  7月4日早上,我们全队成员分两批,分别同时开展“重走红军路”和“绿色生活”活动。

我和小伙伴们带着10位村里的小学生穿上红军服从村里的“铭恩”广场出发,仰首挺胸整齐地走在红28师曾经走过的路上。

尽管路上大家静默无声,却感到一股缅怀先烈,继承壮志的爱国之情在弥漫,升温。

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回到村里的“铭恩”广场,拉起“携手重走红军路,红色薪火永相传”横幅,竖起事先预备好的“点赞墙”和村民一起为曾经为新中国付出一切的红军将士点赞!

 

  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同时当天我们这个活动的宣传稿还上了新华社的网站!

 

  小结:

整个活动得出注两点要留意的:

 

  1.队伍的严肃和队形的整齐有序

 

  2.小朋友的平安和身体照顾,如:

因气温较高,要及时补充水分和防中暑。

 

  4“同扬成长风帆--关爱留守儿童”

 

  由于晚会工作需要,本项活动开展之时我没有参与到其中,但我参与了活动的前期的预备工作,同时在旁亲睹了整个活动的开展。

活动有三个环节。

 

  环节一:

和留守儿童做游戏

 

  队员们和留守儿童一起吹气球,把气球做成各种形状;教小朋友唱歌;把小朋友分三组围成一圈踢毽子等等,每个游戏都会奖励小朋友们一些学习文具奖品

 

  环节二:

教小朋友写书法,画画等

 

  环节三:

给留守儿童讲当地红军将军故事

 

  结合长征成功80周年和建党95周年的历史背景,我们事先预备了三个当地出身的红军将军的事迹和小故事,把活动成员分三组分别把三位将军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并作出和故事有关的提咨询,答复正确就奖励文具用品

 

  小结:

 

  ①这项活动由于预备充分,学玩结合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留守儿童的欢声笑语确实是最好的证明。

 

  ②如何把红军将领的故事浅显易明白的讲给小朋友听,并使其爱听,有兴趣听,听了能记住是活动的难点。

 

  5“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

 

  为确保晚会的顺利开展和进展,我们事前就做好了分组分工安排,每个人都有属于本人的工作。

我负责晚会的道具组,做好演出道具的上下场。

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事先就节目当上写清晰每个节目所需的道具和数量,并通知给本组同学;还和他们讨论好道具上下场的详细时间和地点,确保了道具精确上下场。

在晚会的场地布置期间,我深知其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布置,因此我和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作中去,做好和村委的沟通,做好了设备的安装摆放,线路的整理铺设等工作。

在晚会开展期间由于人手的短缺,我和其他组的同学一起维持了晚会现场的秩序和对荧光棒,彩棒的发放工作。

我还参与了晚会大合唱的节目演出。

 

  本次晚会由我们实践效劳队的成员和枫林村文艺队一起演出,包括8个节目,三轮有奖知识竞答,和一个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环节。

整个晚会内容围绕“中国梦”和“十三五”以及党的根本知识”这一主题,在为村民带去文艺表演和欢乐的同时也传播了理论知识。

当晚到场观看晚会的村民到达一百余人,晚会效果遭到村民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6本身总结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本身付出了非常大努力,积极完成了许多工作,也得到了历练。

但当中也发觉了本身的许多缺乏。

如:

负责团队的后勤工作做得不够细心,考虑不够充分,如不记得了购置蚊香。

团队协作才能还不够尽如人意,还需多多锻炼提高。

 

  7下乡收获

 

  本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给了我非常大的历练,也给了我非常大的收获。

在这短短的两天里,我收获了战友谊,学长情,师生情,枫林村群众的亲情还有学校,国家,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栽培之恩情。

 

  在这两天里,我们团队的所有人团结协作,一起努力,一起迎接挑战,一起完成任务。

最不能忘怀的是,因下雨我们辛苦搭建好的晚会场地又要迅速拆掉,我们无怨无悔;天不作美,我们共迎挑战,扫除积水;不放弃,不抛弃,耐心等待,终于办好晚会,使三下乡完满谢幕。

 

  不能忘,学长用心协助,传授经历,和我们一起完成三下乡工作任务;带队教师殷切指导,和我们同甘共苦共同制造冶化学院三下乡佳绩。

 

  不能忘苏区枫林村村民待我们如亲人,热情好客,给我们团队提供一切协助的如水亲情;校长和县政府人员不辞劳顿前来探望,对我们成才的殷殷期盼之情。

 

  三下乡回来后我不断在想,为什么学校耗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每年都要搞三下乡社会实践?

;当地政府为什么热情欢迎我们,给我们实践提供那么多协助?

如今的我明白了,由于学校和社会都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希望着我们成材,希望我们能学而有成,今后报效祖国,报效社会!

 

  我自当好好学习,立志成材,不断改良本身,提高本身,今后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立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