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2090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个改革有利于(  )

①消除国企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②理顺分配关系,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③提升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实现和保障国企普通员工的合法权益,发展与完善按劳分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B 本题考查按劳分配与分配公平。

去掉或限制一些过高和不合理的收入,有利于理顺国企内部的分配关系,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②④符合题意;

现阶段消除收入分配差距是不现实的,①错误;

国企中的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③错误。

3.小李拥有某名牌大学医药卫生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

这体现了(  )

A.对科技工作者技术所有权合理性的确认

B.按资本要素分配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C.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得到落实

D.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C 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小李没出一分钱的现金而获得一定收入,这说明他的收入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B明显错误;

小李是在一私营企业工作,不是按劳分配,D说法错误;

材料的主旨在于确定公司经营成果的分配,而非确认技术成果的所有权,A不符合题意;

小李的收入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C说法正确。

4.(2016·

山东德州二模)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这就要求(  )

①让科技人员成为中高收入群体 ②落实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④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A 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知识。

增加科技人员收入、落实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侧重完善分配制度以促进效率提高,③与题意无关;

“劳动者”表述过于笼统,而题目中特指的是科研人员,排除④。

5.2016年9月21日,聊城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81.22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总面积的24.59%,这对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以及推动耕地细碎化问题、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规定,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①农民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所得 ②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因生产要素所作贡献获得收益 ③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从根本上说是农村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④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存量,可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D 本题考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照“有偿”的原则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可以使农民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收入,②正确;

土地流转,可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可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存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④正确;

题中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打工收入和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收入,①错误;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③错误。

6.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了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

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D 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创造价值,租金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①错误,选③;

农村耕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②错误;

在租金的杠杆下,土地得以流转,发挥了市场的作用,④正确。

7.哲学家罗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把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体中的每人每天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的一样。

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要重视公平

B.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

C.提高经济效率是公平的保证,要重视效率

D.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B 本题考查分配制度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A错误;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错误;

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错误;

本题材料指向是好的“分粥模式”让每个人碗里的粥都一样多,说明合理的制度对于促进公平正义的意义,B符合题意。

8.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下列分配格局中符合上述目标要求的是(  )

A 本题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实现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人们的收入差距较小,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A正确;

金字塔型、哑铃型、倒丁字型格局都不符合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B、C、D错误。

9.(2016·

福建福州下学期第二次质检)某乡政府免费对贫困户林某提供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随后,又提供一笔资金帮助其建立蔬菜种植大棚,林某一家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这种“技术培训+资金扶助”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  )

①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②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③提高贫困者的社保水平 ④增加按劳分配的比重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A 本题考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

通过技术培训,能够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①符合题意;

通过多种方式扶贫,可以缩小贫富差距,②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社保、按劳分配问题,③④与材料无关。

10.(2016·

福建漳州二模)假定某国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系数大则收入差距较大)和经济增长率处在下图中的X点,如果增强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一般来说,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  )

A.XlB.X2C.X3D.X4

D 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增强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会降低基尼系数、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X4是其发展趋势。

11.(2016·

湖南株洲三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管理问题,特别是薪酬管理问题。

人社部提出,2016年将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给中小企业加强和完善薪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小企业解决好薪酬管理问题的意义在于(  )

①落实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④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B 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

中小企业解决好薪酬管理问题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中小企业一般为非公有制经济,其薪酬多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①判断错误,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12.(2016·

东北三省二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工作单位性质不同,导致退休金不同。

对此,人们呼吁养老金双轨制实现并轨。

实行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是因为(  )

①企事业职工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享有平等的养老保障的权利 ②养老金双轨制导致初次分配领域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社会公平 ③贡献相同而收入悬殊不利于人才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 ④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A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养老金并轨,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使企事业职工与国家工作人员享有平等养老保障权利,①符合题意;

公平分配会促进效率提高,③符合题意;

养老金的发放不属于初次分配,故排除②;

④颠倒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13.如何优化收入分配,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是“十三五”规划的施策重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2016年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幅

7.3%

财政收入同比增幅

13.3%

企业利润同比增幅

8.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8.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9.9%

居民消费率

34.2%

注:

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总额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目前,世界平均消费率为61%。

②从2007年以来,该地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材料二 从国内收入结构看,我国5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数,低收入者比重偏大。

而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大致为23%~25%,与发达国家同等发展水平时期比较,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也严重

偏低。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2016年该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

(2)运用收入和分配有关知识为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数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1)问是图表题,学生要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小注等内容加以概括总结。

不仅要看到变化,还要看到差距,提出存在的问题。

(2)问原理范围限定为“收入和分配”。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数量,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可以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具体举措上回答。

答案:

(1)①2016年该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②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低于国际水平,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2)①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保护合法收入。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⑤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结构性减税,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着力减轻个人税收负担。

14.(新题速递)公平分配,既关系社会健康发展,也关系企业良性成长。

材料一 2016年9月23日,《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发布。

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由2011年的42452元增加到2015年的63241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2%;

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由2011年的24556元增加到2015年的39589元,年均名义增长速度高达13.8%;

外出农民工工资月收入水平由2011年的每月2049元增加到2015年每月3072元,货币工资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14.1%。

行业间工资分配差距呈缩小趋势。

在19个行业门类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工资倍数由“十一五”末期2010年的4.2倍,降到2015年的3.59倍,下降幅度比较明显。

材料二 蓝皮书指出认为,2016年工资收入分配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做好各级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核定和绩效年薪的考核工作。

探索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薪酬改革试点。

二是要健全企业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

加大工资集体协商范围,提高协商质量,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工资管理改革。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工资宏观调控指导制度。

健全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1)结合收入与分配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相关变化的经济意义。

(2)说明蓝皮书所述工资收入分配主要任务的经济学依据。

材料一主要说明了四大信息,一是工资普遍增长,二是城镇职工和农民工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三是私营单位职工收入增幅与城镇职工收入增幅的比较,四是行业差距的缩小。

分析其意义,既要考虑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又要考虑所有制结构调整,还应考虑统筹城乡问题。

材料二的主要任务可以细分为五点,一是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实质是总体降薪),二是市场化选聘方式,三是健全企业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四是健全工资宏观调控指导制度,五是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分析其原因,应考虑收入分配公平、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以人为本等角度。

(1)①工资普遍增长,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②行业差距、城乡差距缩小,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③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收入增幅高于城镇职工收入增幅,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①推进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企业内部分配公平、提高企业发展效率。

②探索市场化选聘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健全工资宏观调控指导制度,有利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