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233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docx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自检自测与解答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自检自测与解答

一、填空题

  1.中国___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___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A.封建 B.奴隶 C.资本主义 D.原始

  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 B.杂家 C.兵家 D.儒家

  4.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

  5.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 B.势 C.术 D.变

  6.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 ),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联盟理论模式 B.博弈对策模式 C.制度变迁模式 D.理性选择模式

  7.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B.心理研究方法

  C.政治系统分析   D.社会学研究方法

  8.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 )。

  A.经济分析方法 B.历史研究方法 C.利益分析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9.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0.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

  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C.政治经济研究 D.政治法律研究

  三、名词解释

  1.政治:

  2.政治学: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政治?

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五、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儒家 2.国家政权 3.国家 4.公正 5.政治权力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B  2.A  3.D  4.B  5.A B C

  6.A B D  7.A B C D  8.A B C D

  9.B  10.A B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是指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

  1.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五、论述题

  1.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这种政治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观,因而是不科学的;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在西方,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

在中国,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和阐述政治涵义。

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自检自测与解答

一、填空题

  1.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___问题。

  4.___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___政治延续2000多年。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而展开。

  A.皇位继承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2.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3.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4.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

  A.城市  B.民主  C.法律  D.国家

  5.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

  A.城市国家的观念  B.城邦的理论

  C.世界国家论    D.直接民主理论

  6.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 )的研究当中。

  A.法律  B.城邦  C.社会  D.国家

  7.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菲尔默

  C.马基雅维利    D.圣•奥古斯丁

  8.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 )理论的诞生。

  A.社会契约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自由主义

  9.“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主义  B.实证主义  C.科学主义  D.理性主义

  10.(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三、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

  四、简答题

  1.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2.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主义  2.马基雅维利  3.价值中立  4.伦理  5.君主专制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D  2.B  3.C  4.D  5.A B C

  6.A D  7.A  8.A B C  9.A B C

  10.C

  三、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四、简答题

  1.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2.

(1)理想主义方案。

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

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

另外,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基于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

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现实主义方案。

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

人是自私的动物,自利自爱、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性。

人原本就不是天使,今后也别指望会变好。

能做到彼此不伤害就谢天谢地了。

另外,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

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

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五、论述题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长达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中国思想以先秦时代之思想为基础,其间无甚大变化。

  概括而言,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以下结构性特点: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这与西方现代以来明确划分自然与社会、“神道”与“人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并将政治主要限定在“人道”社会的“公共领域”形成鲜明对照。

  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

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

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

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

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

这与以“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也形成明显对照。

在那里,存在着角色和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所在,要求权力的互相制约;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结构中,君主并不被看成是自然的家长,而是行政管理者。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1)君权神授说:

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2)圣贤政治观:

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

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

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

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

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

(5)德刑兼重:

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

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

(6)法、术、势统治术:

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

(7)重农抑商思想:

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

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

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

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

(8)天朝大国理想:

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

(9)忠孝观念,三纲五常:

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

(10)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

春秋大义,名分制度。

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11)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

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

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

(12)“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

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自检自测与解答

一、填空题

  1.对___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___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___、理论与策略.组织。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___,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集体 B.政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

  2.(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3.(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4.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 )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A.说服方式 B.命令方式 C.奖酬方式 D.规范方式

  5.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 )。

  A.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 B.民族关系 C.文化传统 D.历史状况

  6.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 )和道德权利。

  A.法律权利 B.经济权利 C.教育权利 D.文化权利

  7.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 )。

  A.受教育权利 B.健康 C.选择职业 D.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8.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 D.《人身保护法》

  9.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10.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 )划分。

  A.体系性 B.结构性 C.系统性 D.功能性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权力:

  2.政治权利:

  3.公共利益:

  4.权力:

  四、简答题

  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力?

如何理解这一含义?

  2.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3.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4.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2.试述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国家政治 2.公共性 3.权力 4.身份资格 5.村民自治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D  2.A B C D  3.D  4.C  

  5.A B C D  6.A  7.A B C D

  8.A B C D  9.A B C D  10.D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四、简答题

  1.

(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2.

(1)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2)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产品。

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一定的力量。

掌握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物质财富,也就具备了对他人的支配能力。

  (3)暴力。

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此,它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

  (5)其他。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等。

  3.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

  

(1)能力素质。

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其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是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基础。

  

(2)身份资格。

政治权力主体的身份资格的含义同样因主体不同而相异。

个人的身份资格就是人的社会政治角色。

群体也有其特定的身份资格,其主要有群体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和声誉等等。

  (3)理论与策略。

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对于社会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的构思。

作为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理论实际上反映政治权力主体的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符合于多少人的利益。

策略是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的方式,因此,策略是与实际政治生活的具体时间.地点.性质.内容.对象.矛盾程度等等复杂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策略是政治权力在具体情况下能否形成和保持的关键。

  (4)组织。

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

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方式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4.

(1)暴力方式(武力)。

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

  

(2)压力方式(操纵)。

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由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而不得不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从而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

  (3)命令方式(权威)。

命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4)规范方式(契约)。

规范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社会规范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

  (5)说服方式(灌输)。

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

  (6)奖酬方式(激励)。

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动。

  (7)处罚方式(遏制)。

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范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

  五、论述题

  1.“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

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

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