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25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租”的神话传说入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4、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的敬仰之情,那么黄帝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是因为他(   )

A.打败蚩尤

B.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C.与炎帝联盟

D.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5、“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抗战前夕共同谱写的一篇祭文。

其祭奠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孔子

6、下列相关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①“人文初祖”——黄帝         ②禅让制——尧、舜、禹

③禹建立夏朝——王位世袭制开始   ④陈胜、吴广起义地点——陈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7、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这些传说,反映了

A.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B.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

C.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D.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

8、2009年4月3日,马英九在台北主持遥祭“人文初祖”的典礼,并献花致祭。

他遥祭的人物是

A.黄帝

B.蚩尤

C.启

D.秦始皇

9、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10、被毛泽东称为“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的华夏族人文初祖是

A.黄帝

B.女娲

C.神农

D.盘古

11、俗话说:

“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

民。

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2、下列不是由“禅让”方式选举出来的领袖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3、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舜

D.禹

14、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

A.黄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

1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回家祭祖是国人的重要传统,中华民族始祖中发明医药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16、新华网消息:

2006年3月31日,丙戌年中华人文始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17、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8、近年来,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C.黄帝的部落形成日后华夏族的基础

D.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19、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舜

D.禹

20、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二、填空题()

2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

【小题2】半坡居民最早种植————————;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

【小题3】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

【小题4】公元前————————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前—————————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小题5】————————辅助齐桓公取得了霸主地位;————————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22、禹死后,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23、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__________战中打败蚩尤;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__________之战。

从此。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24、学习历史要抓住关键词。

在我们所学过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有很多“最早”、“最大”、“第一”的知识点。

请根据提示和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8分)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 ①年的 ②人。

(2)约公元前2070年, ③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④   。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是半坡居民种植的 ⑤ 和河姆渡居民种植的 ⑥   。

(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我国  ⑦(朝代)的  ⑧。

25、传说在_  _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他的继承人,舜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_    _。

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__    __”。

26、黄帝被中国人尊称为          。

27、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华夏民族的开创者,后人尊奉的“人文初祖”________。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________。

(3)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汉时期,用树皮、破布等结纸原料,改进造纸术的宦官________。

28、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____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9、填空

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30、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做      制。

西周时期,为了巩固统治,推行      制。

五、问答题()

七、综合题()

31、判断题(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      )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早的遗址。

(      )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     )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

5、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     )

6、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

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禹。

(    )

7、商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8、西周诸侯的产生方式是分封制(     )

9、我国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于夏朝(     )

10、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

32、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

居住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2分)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材料一 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硪野,都从太守得来

(2)根据材料一是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百姓改造自然?

(2分)

材料二中,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2分)

(3)战国时期,是谁主张“道法自然”?

(2分)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

(2分)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

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4分)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分)

33、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分)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2分)

(3)“轩辕”究竟有哪些功绩?

(6分)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5分)

34、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和谐”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共12分)

步骤一: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

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分)

(2)人与人的和谐:

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2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

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2分)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这样的古代思想家是谁?

(1分)

步骤二: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

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1分)

(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2分)

步骤三:

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4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

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

它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

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

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

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除了治水这一功绩外,大禹的另一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2分)

(3)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

(1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为称赞谁而写的祭文?

(1分)

(2)材料二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

(1分)他被尊称为什么?

(2分)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事件有关?

(2分)

(4)“轩辕”后来和哪个部落结成联盟?

(2分)形成日后的哪一个民族?

(2分)

37、如图,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炎帝陵              图二:

黄帝陵       图三:

大禹陵

请回答:

(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

(2分)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

(2分)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2分)

(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

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

(4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

(4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2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分)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4分)

39、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4分)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2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40、“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⑴统治的和谐:

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1分)

⑵人与人的和谐:

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1分)

⑶人与自然的和谐:

战国时期修筑,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1分)

步骤二: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⑷统治的不和谐:

列举夏商时期的一位暴君。

(1分)

步骤三:

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⑸请你从诸子百家中选择一个流派,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1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

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2分)

(2)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4分)

(3) 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

(1分)

42、材料一: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请回答: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它是指哪一种制度?

(2)“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什么人开始的?

具体表现为哪一制度代替了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

43、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三: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材料二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分)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2分)

材料三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2分)

44、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轩辕指的是谁?

(2分)他生活在我国哪个地区?

(2分)他是在哪次战役中“平定蚩尤乱”的?

(2分)

孙中山为什么说“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4分)

列举我国北方四个原始部落联盟首领(4分)

45、如图,《吕氏春秋》记载: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据此并结合图7回答下列问题:

(1)图7纪念的主人公是谁?

他治水的方法是什么?

(4分)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丰功伟业。

(2分)

(3)你从他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发?

(4分)

4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一中“轩辕”指的是谁?

(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轩辕”的贡献。

(2分)

材料二: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

——1937年清明节毛泽东《祭黄帝文》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谁?

(2分)

材料三:

2007年的清明节,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黄帝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祭典礼。

(3)说说今天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奠黄帝的现象的原因。

(3分)

(4)如果我们今年重阳节去祭奠黄帝,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寄托我们的缅怀之情?

(3分)

47、黄帝之后很久,尧通过“禅让”方式成为了部落联盟首领。

(6分)

错误:

                                                。

(2分)

理由:

                                                  。

(4分)

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和他一起打败蚩尤部落的是谁?

(2分)

(2)至今海外华人常怎样自豪地称呼自己?

(1分)

(3)如图,“轩辕”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请你写出来。

(7分)

(4)“轩辕”之后,我国黄河流域又出现了哪几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3分)

49、同学们,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

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

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

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

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5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

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

它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

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

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中所说,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

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

举出一例说明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6分)

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尧当时担任什么职务?

材料中说的“诸侯各国”实际上是一些什么组织?

(4分)

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除了治水这一功绩外,大禹的另一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4分)

 

试卷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的渊源,在神话传中“人文初祖”是指黄帝,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难度不大,选择A项。

2.【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的民主禅让制度的认识,民主禅让制度是我国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相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禹后来却把位置传给儿子,从此禅让制被破坏,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禅让制被破坏,因此本题选D。

考点:

尧舜禹的“禅让制”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信息,还要理解世袭制,禅让制概念的意思,然后在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3.B

4.D

5.A

6.C

7.A

8.A

9.A

10.A

11.D

12.A

13.D

14.B

15.B

16.B

17.A

18.A

19.D

20.D

21.

【小题1】元谋人      夏朝

【小题2】粟          水稻

【小题3】河南        陕西

【小题4】770         221

【小题5】管仲        李冰

22.       启   世袭

23.     涿鹿     长平

24.

(1)约170万年。

(1分)   元谋人。

(1分)

(2)禹。

(1分)        夏朝。

(1分)

(3)粟。

(1分)        水稻。

(1分)

(4)商朝。

(1分)      司母戊鼎。

(1分)

25.尧   禹   禅让制

26.“人文初祖”

27.

(1)黄帝

(2)齐桓公(3)冒顿单于(4)蔡伦

28.黄帝

29.禅让制

30.禅让  分封

31.1-5√×√××   6--10√×√×√

32.

(1)半坡原始居民;

(2)大禹;修建都江堰。

(3)庄子、道家。

(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等。

(符合题意的任两事例即可)。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言之有理即可)。

33.

(1)、黄帝部落

(2)、涿鹿之战

(3)、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等等……

对华夏始祖的崇敬之情,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热爱。

34.

(1)禅让(禅让制)

(2)商汤任用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尚;(齐桓公任用管仲;秦孝公任用商鞅;秦始皇任用李斯)

(3)都江堰   孟子

(4)桀(纣)(夏桀王或商纣王)

(5)没有人身自由;实行人牲与人殉

(6)改善人际关系、以德治国、关注民生;健全法制、依法治国、顺应历史的潮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35.

(1)黄河流域。

禅让制。

(2)原因:

团结民众,采用疏导的治水方法。

贡献:

建立夏朝。

(3)公而忘私

36.

(1)黄帝。

(2)黄帝;“人文初祖”。

(3)炎黄战蚩尤。

(4)炎帝;华夏族。

37.

(1)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还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3)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大禹治水

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事迹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38.

(1)A:

大禹;B:

李冰(每个2分,本题共计4分。

(2)都江堰(2分)

(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