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668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docx

安全预案编写范例13页

 1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基出

  1.1基本概念与主要信息

  1.1.1基本概念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这里所指的土木工程包括矿山、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堤坝、电站、码头、飞机场、运动场、营造林、海洋平台等工程;建筑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即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公共活动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丁程包括电力、通信线路、石油、燃气、给水、排水、供热等管道系统和各类机械设备、装置的安装活动;装修工程包括对建筑物内、外进行的以美化、舒适馋、增加使用功能为目的的工程建设活动。

  应急救援的对象是突发性和后果与影响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事故的概念。

  1.事故

  事故是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严格的定义是:

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一意图或目的而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人们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

  从这一定义町以看出,事故表现出三个特点:

  

(1)事故发生在人们行动的时间过程中;

  

(2)事故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随机事件;

  (3)事故的后果是影响人们的行动,使人们的行动暂时或永久中止。

  以人和物来考察事故现象时,其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

  

(1)人受到伤害,物也遭到损失;

  

(2)人受到伤害,而物没有损失;

  (3)人没有受到伤害,物遭到损失;

  (4)人没有伤害,物没有损失,只有时间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根据《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

  ①死亡30人以上;

  ②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第2页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事故:

  ①死亡lO人以上,29人以下;

  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①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

  ②重伤20人以上;

  ③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4)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

  ①死亡2人以下;

  ②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

  ③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2.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与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灾害所采取的反应行动。

其主要目标是控制紧急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工业化国家的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可将事故损失减低到无应急救援系统的6%。

应急救援要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险、危害进行监测、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3.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指政府或企业为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对危险源的评价和事故预测结果为依据而预先制定的事故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的定义为:

  

(1)基于在某一处发现的潜在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形成的一个正式的书面计划,该计划描述了在现场和场外如何处理事故及其影响;

  

(2)重大危险设施的应急计划包括对紧急事件的处理;

  (3)应急计划包括现场计划和场外计划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4)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遵守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要求,不应把应急计划作为在设施内维持良好标准的替代措施。

  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文本体现,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总目标是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应急预案实际上是一个透明和标准化的反应程序,使应急救援活动能按照预先周密的计划和最有效的实施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些计划和步骤是快速响应和有效救援的基本保证。

应急预案应该有系统完整的设计、标准化的文本文件、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和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

第3页

2建设工程应急预案编制基础

  2.1建设工程风险分析

  编制应急预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企业或公司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

危险、危害辨识是分析评价的基础,更是减少或避免事故不可缺少的环节。

如果危险、危害辨识中出现遗漏,就不可能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也不可能制定一旦紧急情况出现时的应急预案。

因而本节首先介绍危险、危害辨识的方法与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

读者可根据表2—1危险分析表来实施危险性分析,在这一过程需要确定紧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评价其影响,评估应急资源。

危险性分析表需要应用数字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分数越少越好。

  2.1.1危险、危害辨识方法

  危险、危害辨识的方法包括直接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1.直接经验法

  

(1)直接经验法——对照、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可弥补知识、经验不足的缺陷,具有便、实用、不易遗漏的优点,但须有事先编制的、适用的检查表。

检查表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制的,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UHSA)制定、发行了各种用于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检查表,我国一些行业的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也可作为借鉴。

  

(2)直接经验法——类比方法

第22页

  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

多用于危害因素和作业条件危险因素的辨识过程。

  2.系统安全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1)事件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缩写为ETA)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的(归纳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它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前提下,分析此事件可能导致的后续事件的结果。

整个事件序列成树状。

  事件树分析法着眼于事故的起因,即初因事件。

当初因事件进入系统时,与其相关联的系统各部分和各运行阶段机能的不良状态,会对后续的一系列机能维护的成败造成影响,并确定维护机能所采取的动作,根据这一动作把系统分成在安全机能方面的成功与失败,并逐渐展开成树枝状,在失败的各分支上假定发生的故障、事故的种类,分别确定它们的发生概率,并由此求出最终的事故种类和发生概率。

其分析步骤大致如图2-1所示。

  事件树分析适用于多环节事件或多重保护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既可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分析。

  

(2)故障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缩写为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逻辑关系的逻辑树图形,即故障树。

通过对故障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

  1)故障树分析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分析对象系统和要分析的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

  ②确定系统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的安全目标值。

  ③调查原因事件。

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直接原因和各种因素(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和环境不良因素)。

  ④编制故障树。

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往下找出所有原因事件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为止,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树。

  ⑤定性分析。

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⑥定量分析。

找出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求出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⑦结论。

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目标值时,从最小割集着手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方案,利用最小径集找出消除事故的最佳方案;通过重要度(重要度系数)分析确定采取对策措施的重点和先后顺序;从而得出分析、评价的结论。

3事故应急救援理论

  3.1应急管理

  3.1.1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事件采取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

应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对突发事故灾害做出预警;控制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

  应急管理是对事故的全过程管理,尽管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事故应急管理是为了预防、控制及消除事故,减少其对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程度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事故应急管理内涵图如图3—1所示。

  1.预防

  预防工作就是从应急管理的角度,防止紧急事件或事故发生,避免应急行动。

对于任何有效的应急管理而言,预防是其核心,此阶段紧急事件最容易控制,成本最小。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手段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牛,以实现本质安全的目的;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

  2.准备

  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及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培训和演习、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最终日的是保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其最终目的是保持紧急事件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一旦紧急事件发生,力求损失最小化,并尽快恢复到常态。

第55页

  3.响应

  响应又称反应,是在紧急事件发生之前以及紧急事件期间和紧急事件后,对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析,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响应的目的是通过发挥预警、疏散、搜寻和营救以及提供避难所和医疗服务等紧急事务功能,使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

  4.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对紧急事件造成的影响评估,使紧急事件影响地区恢复最起码的服务,然后继续努力,使社区恢复到正常状态。

要立即开展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清理废墟,食品供应,提供避难所和其他装备;长期恢复工作包括厂区重建和社区的再发展以及实施安全减灾计划。

恢复阶段还要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改进预案的不足之处。

  3.1.2事故应急管理的内容与应对措施

  预备、响应和短期恢复丁作,要求在政府部门和企业间协调和决策时具备熟练的战术,以便应对事故情况下的应急行动。

长期恢复和减灾,则要求在计划、政策设计和采取降低风险行动以及控制潜在事故的影响方面,具有战略性的行动。

在应急行动产生之前,预防和预备阶段可持续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然而,如果应急发生则导致随之的恢复阶段,新的应急管理又以预防工作开始。

  

  事故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内容与应对措施见表3—1。

4建设工程应急预案的编制

  4.1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

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预案的编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预案编制小组成立到预案的实施,要经历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如图4—1所示。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基于风险评价的基础之上的,风险评价不可能预测到所有的事故情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另外,预案编制时的条件,包括人们的认知程度、救援技术的改进、危险源预防措施的改进、危险源数量和种类的变化都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危险源的状况(种类、数量)、救援技术及人们对事故的认知水平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预案编制小组就得重新回到资料收集这一过程,开始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这样一个动态循环的预案编制过程能够使预案更加完善可行。

  在建设丁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和有关人员要比其他人更熟悉本单位的紧急情况,因此他们更适合制定自己单位的反应计划。

要进行企事业的应急管理,首先要建立应急预案小组,由管理层某个人或一个小组来负责制定应急管理方案。

第78页

  4.1.1建立预案组

  企业管理层首先委派本单位HSE部门或安监部门承担应急预案的筹建工作,也可直接委派负责筹建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

成员在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或紧急事故处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应精心挑选。

编制小组的规模决定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工厂状况以及资源情况,小组通常由一群人员构成,目的在于:

  

(1)鼓励参与,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2)增加厂参与者所能提供的总的时间与精力;

  (3)增加了应急预案编制过程的透明度,也易于加快其进度;

  (4)为预案的编制过程集思广益。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员应选拔积极活跃的成员和有咨询能力的员工,多数情况下由一两个人负责主体工作,但最低限度,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从以下各个职能部门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些职能部门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上级领导;

  

(2)管理层;

  (3)员工;

  (4)人力资源部;

  (5)工程与维修部;

  (6)安全卫生与环保部门;

  (7)公共信息管理人员;

  (8)保卫部;

  (9)有关团体;

  (10)销售与市场部;

  (11)法律法规;

  (12)资金与收益。

  另外,小组成员也可能来自地方社区或地方应急反应委员会,这样既可消除企事业预案与地方政府预案的不一致,也可明确企事业内部紧急情况对其他单位和社区的影响。

图4—2是一个应急预案小组成员组成的例子。

  小组成员的任命应由上级领导以书面形式任命,并且明确小组中的主席与副主席。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员必须直接参与预案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应定期开会评价预案的进展情况,必要时还可要求外部协助。

  4.1.2职权划分

  企业管理部门应申明自己的承诺,并为授权的应急预案小组创造合作的氛围,为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供良好环境。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由首席执行官或企事业负责人来领导。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员与领导间要划清职权范围,当然也不要太刻板、僵硬,阻碍成员思想交流。

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5建设工程应急预案的实施

  5.1建筑企业应急预案的实施

  建筑施工复杂且变换不定,加上流动分散,工期不固定,因此,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是伤亡事故多发的领域。

建筑施工具有的特点是:

(1)场地固定。

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施工人员要随着施工的进程进行作业,不安全的因素随时都可能存在;

(2)露天及高处作业多。

受到施工环境,以及季节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容易造成一定的隐患;(3)手工操作及繁重体力劳动多。

建筑机械化施工的比重虽然在逐渐增大,但还是相当落后,大量施工还是靠手工劳作,劳动强度仍然很大;(4)生产工艺和方法多样,规律性差。

在建筑施工中,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

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相同。

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

由于建筑施工的这些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

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应急预案应立足重大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应急预案的实施不仅仅意味着在紧急阶段对预案的简单的练习,它是指根据前面危险性分析、内容的改进措施采取行动,将应急预案融人企事业单位或公司的运营操作、培训员工以及评价应急预案,确保当紧急事件真正发生时,所制定的应急预案能迅速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

  5.1.1将应急预案与单位的运营相结合

  对企事业单位而言,应急预案应该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内容。

因而,企事业单位应寻找所有机会向管理层、向员工提供警示、教育和培训,测试响应程序,要使各个管理层、各个部门及各个社团融人在应急预案的程序中,同时使应急管理成为每个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通过下列提问可以检查企业应急预案与其运营结合的程度:

  

(1)高层管理对应急预案中所列出的责任支持程度有多少?

  

(2)应急预案的概念是否已经完全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及财务各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

  (3)企事业单位评价员工和工作分配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是否较好地体现了应急管理职责?

第110页

  (4)企事业单位有没有通过单位的业务通信录、员工手册或员工的邮件等方式传递应急预案准备信息?

  (5)什么样的安全标语或其他可见的安全提示物将起作用?

  (6)员工们知道他们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该做些什么吗?

  (7)如何使各级机构参与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更新?

  每一个进人企事业单位工作或是参观的人员都应该接受有关的应急预案的培训。

应急培训应包括用来检验应急响应程序有效性的周期性员工讨论会,有关应急响应时使用设备的技术训练、撤离演练及全面演练。

  5.1.2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计划

  应急预案是行动指南,应急培训是应急救援行动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通过培训,可以发现应急预案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改进;通过培训,可以使事故涉及到的人员包括应急队员、事故当事人等都能了解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如何协调各应急部门人员的工作等。

  应急培训的范围应包括:

(1)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

(2)社区居民培训;(3)企业全员培训;(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政府应急主管部门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事故应急工作指导思想和与政府部门有关的事故应急行动计划的关键部分。

但也有必要了解整个预案,以保证参加培训的人员理解他们如何适应大局。

为确保充分理解事故应急行动计划和应急预案,最好的办法是应急管理人员同他们单位的领导一起进行培训。

  政府主管部门培训可在地方消防队或医院、企业现场进行。

所有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地方政府部门、志愿者,如果可能,还应包括军队都应参加。

下列机构和人员应该接受应急救援培训:

安全、消防、校车司机、学校校长、医院职工、急救人虽以及应急指挥中心的上作人员。

  公安消防部门通常参加他们自己的专业课程。

应急管理人员也可以参加消防部门进行的应急管理培训。

它将帮助消防队员了解他们在协调应急工作中的作用,也给应急管理人员同消防队员和培训主管人员接触的机会。

  除了哪些人要接受培训以外,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应该怎么进行培训。

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选择范围:

闭路电视、有线电视和电视录像,这些都可用于培训。

  当发生事故,期望现场附近居民能采取某些行动或遵从应急管理人员的指挥。

于是,需要对事故应急作出准备的居民便是应急管理培训规划的一部分。

与居民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书面材料、广播、有线电视以及报告会。

  为了有效地应急相应工作,居民必须知道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什么应急响应行动,还必须遵守命令。

对这两项内容他们都必须接受培训。

  企事业单位应明确分配制定应急预案培训计划任务。

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员工、承包商、参观者、管理人员和其他在紧急事件中响应的人员的培训情况及有关信息。

  在一年的十二个月内应急培训应确定以下内容:

  

(1)谁将是被培训者?

  

(2)谁将进行培训?

6政府建筑事故应急预案范例

  6.1政府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6.1.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按照集小领导、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思路,加快编制、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工作进程,全面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6.1.2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负责制定和修订本行业、本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置的责任制。

  2.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制订和修订应急预案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尽可能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案的科技含量。

预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相衔接,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结合,确保应急预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快速反应。

应急预案的预案制定和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要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形成合力;涉及关系全局或多领域的,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有关方面,协调各方制定,使预案能够保证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快速有效的反应。

  4.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常备不懈。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建立健全调动全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

  5.借鉴国外经验,符合我国国情。

认真借鉴国外处置突发事件的有益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我国应急能力和机制的建设。

同时,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大人民群众,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第128页

  6.1.3内容和范围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所称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