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83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docx

物联网商业计划书

 

 

1业务概述

1.1基本概述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各种传感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

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1.2应用领域

物联网的应用方面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方案“物联网服务平台与行业应用”就是基于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整合现有成熟的移动通信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传感物联技术、软件技术构架的适应行业应用的M2M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物联网服务平台支持的应用领域包括金融、交通物流、公用事业、政府等个行业。

物联网服务平台的服务是可以SAAS方式为行业提供服务,极大地降低行业物联网应用的门槛。

在广泛的行业应用中,具有大量的M2M的物联需求,例如环境监测、水文监测等等。

物联网服务平台就是要面向行业应用,实现行业监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平台强调网络化的物联网管理服务,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和集中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成熟稳定的网络手段,构成快速、高效、集中、分布的覆盖各级行业应用范围的集中监测监管服务应用,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随时提供监测监管服务。

1.3商业模式

 

模式一:

模式二:

(一)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1、平台不用投入,降低了采购成本;

2、租用:

化一次性投入为分期投入,运营商做了资金平台,为用户缓解资金压力

3、由运营商做长期的技术支持和网络服务,用户只需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即可进行维护和管理。

(二)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

1、解决了运营商采购流程繁琐的问题;

2、集中的平台建设使运营商的集成费用大大降低,提高了招标的竞争力

3、集中的拨号唤醒模块,避免的移动数据网络的常连接,大大降低的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4、集中的网管模块,使每一个终端都处在可监控的状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

1.4主要客户

我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客户是国内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利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和行业用户的渗透能力,为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专业的服务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达到和电信运营商“双赢”的目的。

2产品/服务

2.1服务平台

2.1.1概述

物联网服务平台系统是一个分层的体系结构,充分利用先进的移动数据网络(3G网络)和专有关键设备,实现物联对象与应用中心灵活机动的组网,提高行业监测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灵活性,确保了集中监测的有效性和可管理性。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物联网服务平台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2.1.2结构设计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将广泛分布的物联对象进行互联通信,实现广域网络连接特性,系统设计充分采用层次与模块设计结构。

依据实际的需求和当前的环境,系统平台网络结构组成划分为三个层面:

物联网接入层、物联网传输层、物联网服务层。

这三个层面通过专用设备和网络做到结构清晰、接口明确。

对应于图1的总体结构,系统的三个层面关系如图2所示。

图2物联网服务平台系统分层结构

系统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三个层面实现过程中每层实现的相对独立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发展性,使得在某个层面的实现发生变化时不会导致整个系统体系的修改变更,易于今后随着相关要求进行系统扩充或调整。

2.1.3基本功能

实现基于有线或无线IP传输网络的联网平台,能够通过物联子网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远程物联对象数据的监控、传输、存储和管理。

利用各种网络将分散、独立的物联对象采集点进行联网,为不同地域的行业用户提供一个跨地域的统一接入、分布存储、分级管理、多种模式应用、资源共享的物联监控服务。

物联网服务平台应集成各种物联监控和报警资源,为最终用户提供图像、语音、报警等信息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处理的强兼容性、高度集中管理网络服务系统。

平台可提供异构设备的互联、互通,并解决了各种系统之间的实时大容量数据交换、安全传输、授权认证、业务监管、多网融合等多方面问题,能够构建具备统一接警、迅速定位、快速反应、业务联动、集中监管、科学指挥、扩充性好等特点的一体化的物联网服务管理平台。

 

依据上述业务系统结构,应用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监测数据中心采用Web方式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2.1.4产品优势

和目前一个应用建一个平台的方案比较,基于县级市的物联网服务平台有如下的优势:

项目

项目型平台

统一服务平台

成本

每一个项目建一个平台,成本高

县级市建一平台,应用越多成本越低

可维护性

需要最终用户维护

运营商统一维护

网管

考虑到成本一般不建

专业级的网管

系统升级

需要用户和厂家协调

由运营商统一考虑

2.2关键设备

2.2.1汇接网关

汇接网关是整个物联网服务平台的关键部件,汇接网关设计要求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可控性以及灵活的通信方式支持。

汇接网关可靠性、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物联网服务平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成败。

依据不同的接口要求,物联网汇接网关是一个系列产品,满足各类不同物联对象的连接要求,同时支持各种物联子网协议。

汇接网关的系列化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性价比。

汇接网关产品及实例之一如图4所示。

在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情况全面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确保物联网服务平台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

图4汇接网关

2.2.2拨号网关

随着新一代3G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的产生和全面投入,无线移动数据通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永远在线特点,配合按流量收费的资费方式,使移动数据通信通讯在工业控制、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商务金融、移动办公、零售服务等行业中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性价比优势。

依托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其应用到行业应用领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简化结构等成效。

物联网服务平台是以移动数据网络为通信传输平台,采用EVDO、CDMA1X、GPRS、SMS、CSD等承载方式,服务于行业用户的数据传输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性的、突发性的和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尤其适用于M2M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服务平台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泛的,结合创新的汇接网关,具有使用成本低、准确性高、对环境适应性好、易于安装、易于维护等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永远在线、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和虚拟专用数据通信网络服务,完全能够满足行业数据采集、传输和监控的物联需要。

3G无线数据网络是物联网服务平台应用管理中心连接汇接网关的主要网络支撑。

在实际应用当中,考虑到移动数据网络自身特点,目前的移动数据网还不适宜于众多的长联终端,因为,众多的长联终端会导致移动基站负荷超载,影响正常的语音通信;而物联网服务平台的众多物联对象也不是需要始终在线的长联,而是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保证有效连接,数据传输完毕既可断开长联,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移动数据网络的长联资源占用问题,有有效地满足了物联网服务平台数据传输。

因此,为了提供高效的移动数据网络连接控制,平台采用拨号唤醒技术来控制网络的连接。

拨号服务网关为物联网服务平台提供集中统一控制的移动数据网络连接拨号唤醒服务。

拨号服务网关是一个自动可编程拨号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指定的汇接网关设定相应的拨号唤醒服务,拨号唤醒后,汇接网关立即建立与应用管理中心的移动数据网络连接。

拨号服务网关工作示意如图5所示。

图5拨号服务网关原理

2.2.3短距离传输模块

ASK无线传输技术是一种领先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HY2300ASK无线通信模块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专利技术的低电压微功耗ASK超外差接收模块。

该模块采用高性能RF集成芯片以及高Q介质谐振稳频技术,内置温度补偿器电路及纹波抑制电路,具有超小体积(12*20*2mm)、低功耗(0.3mA)、低电压、宽电源电压范围、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抗干扰、高性价比等特点,可以通过无铅认证、FCC、CE各项指标认证,是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的理想选择。

主要特点:

●业内首创高Q介质谐振稳频技术替代声表谐振器,频率稳定度可达正负150KHZ的水平

●超强抗电源干扰能力,内置纹波抑制电路,可在开关电源、稳压管分压供电等强文波干扰电路中稳定工作,从而省去三端稳压IC降低成本

●宽电源电压范围且极其省电,特有的省电工作方式,典型功耗为0.3mA,特别适合电池供电的设备使用

●稳定可靠,具有很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具有超小体积(12*20*2mm)超薄厚度(2mm),模块背面无器件,可以紧贴线路板安装

●极低的自身辐射,可通过各种国际检测标准

性能指标:

●工作频率:

315MHz、433.92MHz(300~460MHz订制)

●工作电压:

2.8-3.6V(4-6V订制)

●工作电流:

典型0.3mA最大0.35mA

●调制方式:

ASK

●灵敏度:

典型-102dBm最差-98dBm

●传输速率:

最大9.6kbps

●接收带宽:

±1.25MHz(6dB)

●天线阻抗:

75欧姆数据输出:

兼容CMOS

●电平标准外形尺寸:

12*20*2mm[宽×长×厚]

●工作温度:

-40~+85℃(-45~+100℃订制)

2.2.4通信服务网关

通信服务网关是物联网服务平台应用管理中心与前端汇接网关实现数据通信与传输的网关,通信服务网关位于平台应用管理中心,通过运营商移动数据网络,采用TCP/IP协议与分布在广域范围内的汇接网关进行通信,完成物联网服务平台的数据采集与传输任务。

通信服务网关软件设计是关键,在面向众多分布的汇接网关连接与通信时,如何高效、实时、稳定地是系统设计的关键。

通信服务网关可以自动按照策略完成与汇接网关的通信与调度,并将从汇接网关获得的数据按照平台要求进行分类存储保存,供平台管理系统处理调用。

2.2.5网管系统

为保障物联网服务平台的平稳安全运行,实现网络的动态调整与扩展,必须规划网络管理系统。

通过网络管理,提供对网络的动态监测、检测、资源统计、故障分析、用户记录跟踪等手段,对网络资源(重点是汇接网关、传感器和物联对象数据采集设备等物联资源)进行性能与故障管理。

选用的网络管理软件应支持多种服务、管理功能及兼容性要求。

利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使得可以通过管理工作站监测整个物联网服务平台的运行状态,合理分配系统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帮助网管人员分析、定位故障,提供故障解决建议。

物联网服务平台网管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网络管理目标、网络管理内容两部分。

1、网络管理目标

◆网管系统的目标是保证物联网服务平台的安全、畅通及负载均衡,以及平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使物联网服务平台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2、网络管理内容

(1)系统设备管理

(2)汇接网关管理

(3)物联对象传感设备管理

2.3应用服务方案

物联网服务平台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行业用户对实际应用服务业务需求,既可以满足行业专用应用服务的业务需求,又可以满足共享应用服务的业务需求。

为分别满足不同的行业用户的应用模式,物联网服务平台支持两种行业应用方案:

✧服务专用应用方案

物联网服务平台为行业用户的物联业务提供数据连接通道,数据通过专网或公网连接传输到行业用户的数据中心,由行业用户自己的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处理与管理。

行业用户的数据处理可以采用物联网服务平台提供的应用软件,也可以自行开发应用软件。

✧服务共享应用方案

物联网服务平台为行业用户的提供直接的数据应用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都是在物联网服务平台数据管理中心完成。

行业用户不不要自身建立数据中心处理系统,只要通过专网或公网连接到物联网服务平台数据管理中心直接使用应用。

2.3.1服务专用应用方案

服务专用应用方案如图8所示。

图8服务专用应用方案

2.3.2服务共享应用方案

服务共享应用方案如图9所示。

图9服务共享应用方案

 

3市场营销

3.1行业和市场分析

3.1.1全球物联网市场介绍

●日韩2004年提出“泛在网络”战略,希望到2010年建立一个有线无线全覆盖、所有终端都接入、各类信息化应用满足需求的信息化社会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和工商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其中也包括这些专家建议美国要形成智慧型的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M2M技术主要应用在安全监测、机械服务和维修业务、自动售货机、公共交通系统、车队管理、工业流程自动化、电动机械、城市信息化等领域。

M2M市场当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高科技市场之一,M2M是现阶段物联网最普遍的应用形式。

M可以是人(Man),也可以是机器(Machine),M2M泛指人、机器之间建立连接的所有技术和手段。

其核心理念就是网络一切。

据统计,目前全球机器的数量至少是人类数量的四倍,这意味着M2M技术有着惊人广阔的应用前景。

●各国的知名调研机构均对M2M应用进行过市场估算,即便各机构的调研方向及调研结果的数值都略有不同,但都足以充分证明了这个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

例如:

1)法国IDATE调研数据,2006年全球范围内M2M应用已经达到200亿欧元。

而到2010年,应用的数量将达到220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9%;

2)美国一家名为AlexanderResources的调查公司则预测,到2010年,全球M2M市场总额将增长至2700亿美元,其中由于欧洲采用了统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更是蕴藏着大量的商机;

3)日本NTTDoCoMo的研究指出,到了2010年,全球将有超过4000亿台机器装设行动传输功能,让机器与机器进行数据传输,取代人力控制、操作的成本,整体市场规模,将远远超过以个人为主的M市场。

从目前的几百亿规模对比未来的几千亿市场来看,M2M市场尚处于幼年期,随着包括设备、通讯、管理软件等技术的深化,M2M产品成本的下降,M2M业务将逐渐走向成熟,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1.2中国物联网市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概念,其中物联网是实现两化融合的重要基础。

●中国政府已于近日将M2M相关产业正式纳入国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持项目。

信产部十一五规划的原文显示:

——智能信息处理及无处不在通信网络研发与产业化

进行智能信息处理和无处不在通信网络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重点研究以车载通信(包括汽车、船舶等)为代表的智能信息处理和物与物(M2M)通信技术,解决其中的移动通信与网络、定位、多媒体通信、导航关键技术问题;研究RFID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在网络技术,研究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提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视野。

据悉,中国已经规划2020年之前投入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研发。

●由此可见,M2M技术其将为社会民生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如Internet引导了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以“高效、节能、安全、环保”为主题的M2M必将揭开又一个振奋人心的,网络与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时代。

3.1.3行业应用

3.1.3.1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比较成熟的包括动物溯源、温室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等

农业标准化生产监测系统是将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等数据信息实时采集,利用物联网运营平台和GPRS/EVDO移动传输网络,以短信、WEB、WAP的手段可以实时撑握农业生产的各种数据

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面对国内日益频发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国内有运营商与农业部合作开发了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该系统通过标识编码、标识佩戴、信息录入与传输、数据汇总、分析和查询。

实现了各环节一体化全程监控、达到动物养殖、防疫、检疫、和监督的有效结合,从而能够对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的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准确的溯源和处理。

3.1.3.2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比较成功的物联网应用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监控和企业安防监控等。

城市电梯安防管理系统:

利用物联网平台,建设一个由政府主管部门对城市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平台,城市电梯安防管理系统是基于GIS和LBS平台,利用无线覆盖技术对城市的所有电梯和特种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政府主管部门、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厂商和电梯维保企业对于电梯产品的信息和运行状况的撑握。

更有利于对电梯安全信息管理。

  该系统通过安装在电梯外围的传感器采集电梯正常运行、冲顶、蹲底、停电、关人等数据,并经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传送到物联网的业务平台。

由专业业务平台实现电梯安全运行监控、故障管理、维保管理等业务功能。

帮助政府主管部门、电梯厂商、电梯维保企业和使用单位实现电梯安全的信息化管理。

3.1.3.3物联网在服务产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服务行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各大运营商都已经推出了各自的新业务,诸如:

GPS导航、GPSONE定位、智能物流、船舶监控调度、户外广告管理、自动售货、消防监控、危险源监控、基站监控、路灯监控、智能家居等。

其中无线覆盖部分可以用于各个系统的数据采集端。

 

智能物流结构示意

智能家居应用示意

3.1.4容量分析

美国ABIResearch公司预测,利用手机网的M2M(MachinetoMachine)模块的全球市场2006~2012年将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

1。

仅仅在智能电网和机场防入侵系统方面的市场就有上千亿元。

 

在我国M2M已被正式纳入国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

 

图:

M2M行业细分市场需求

 

随着各种通信技术从平行、独立地发展,逐步走向融合,如移动通信技术与IP网络的融合;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卫星通信网络走向融合,形成了新一代技术-M2M技术,以实现人与人(MantoMan)、人与机器(MantoMachine)、机器与机器(MachinetoMachine)之间畅通无阻、随时随地的通信。

通过M2M技术提供的统一网络平台,能够实现数字化城市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

3.2市场竞争和营销策略

3.2.1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通信M2M行业目前尚处于产业的形成阶段,行业技术标准方面已逐渐趋于一致,但各厂家由于市场定位、产品和技术的战略侧重点各不相同,在模块的接口、协议和应用的模式等表现出个性上的较大差异,尚没有形成垄断企业。

国外制造商发展成熟,规模较大,产品技术较先进,但目前国外厂商按照国外主流3G制式WCDMA为主。

由于国内的政企客户和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的3G制式是CDMA2000EVDO,这样国外厂商与我们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相对并不非常激烈。

随着中国电信的行业标准及将出台,另外二家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将M2M领域迅速的发展,使得行业外延和规模出现一定进展,由此,有能力介入该产业的国内厂商如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已经开始介入,行业的竞争力度逐渐增加。

3.2.2公司核心竞争力

高层管理团队:

公司核心成员均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品质优秀,能力互补,在技术方面拥有多项研发成果,在营销方面有多年市场运作的佳绩,战略明确,目标一致,凝聚力很强;

产品技术:

公司现有的产品线已基本稳定,技术水平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并已经过市场认可,竞争性强,同时根据国内外权威数据,公司的产品线未来市场容量很大,前景看好。

客户资源:

公司通过几年的积累,已经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与三大运营商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3.2.3市场竞争比较优势分析

目前市场上与我们在M2M进行竞争的企业主要有两类:

一是行业应用型的企业,如监控、安防类公司,此类厂商对行业的认识比较清晰,他们也可以拿一些个人用3G传输模块来解决,但稳定性会存在问题,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这些个人用的传输模块达不到工业极的标准,故障率会比较高;这类企业看是和我们有竞争的关系,但我们认为更多意义上和我们是合作的关系,我们的优势是符合工业极要求的通信模块,集成在这类企业的产品中,形成优势互补。

二是已在通讯领域形成综合性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大型通讯设备供应商,如中兴、华为等。

相比较而言,我们在竞争上具备如下一些优势:

●最早的参与中国电信的M2M产品总体设计标准框架;

●定位于M2M应用通信产品,与中兴、华为大而全的产品线相比较,产品具有错位优势;

3.3市场竞争策略

3.3.1市场定位

●在原有的无线通信模块、ASK短距离通信模块产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公司M2M整体解决方案,扩大公司产品目标市场。

●服务电信运营商和渠道商,结成销售联盟,形成联动。

●电信运营商的大客户部、政企客户部和ICT集成部的渠道资源和我们的渠道资源相互整合,利用渠道商作为资金平台在销售模式上进行创新。

●细分行业客户,借电信运营商之力,逐步介入行业客户市场

3.3.2销售策略

充分整合电信运营商和社会渠道商资源,在已有市场渠道资源是我们整合的主体,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全国市场。

以江浙沪为基础,以经济发达地区和资金状况好的运营商为重心策略。

以先进、成熟的应用模式引导用户建立准确的项目定位策略。

采用多层次的业务交流,促进与用户的紧密沟通,树立客户的对企业良好的信心策略。

坚持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

3.3.3营销模式

我们将综合考虑直销、建立分销代理渠道和系统集成等方式来促进销售。

此外,我们还将采用贸易展销会、现场展示会、学术讨论会和国际互连网等方法来进行产品促销。

●渠道代理制

这将是我们的主要销售方式。

公司将逐步在各省市和地区,与代理商建立合作,让他们代理我们的产品,利用他们的关系占领当地的市场,降低公司销售费用的支出。

对高技术产品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全国的营销网络,提供服务质量,树立公司形象。

●直接销售

直销方式将是我们次要销售方式;目前我们把江浙沪定位我们最主要的直销区域,目的是建立示范行业应用,给渠道代理商和集成商带来案例和市场的应用思路。

●集成商

利用我们的汇聚网关和ASK短距离无线传输模块的技术优势,给系统集成商提供最核心的行业应用设备,使我们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高端。

 

4风险分析与防范

4.1风险分析

4.1.1技术风险

由于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