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286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的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

莫雷诺(J.L.Moreno)于1921年在维也纳通过创办“自发性剧院”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莫雷诺将心理剧定义为通过戏剧手法来探索真理的科学。

它通过戏剧形式,让当事人扮演某种角色,将心理问题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作为一种团体心理咨询形式,心理剧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

角色理论是心理剧的主心骨,莫雷诺认为角色理论具有激励创造性变化的潜在作用,他认为对角色不断地进行评估和实践,可促进角色不断地更新,具体地说,通过剧中角色的扮演,能帮助主角将自我和所扮演的角色相分离。

团体治疗理论是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

在有效的团体治疗中,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剧自传入我国以来,逐渐融入了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质的元素。

在我国的一些学校,包括大中小学校园内,都有因心理剧的启发而产生的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是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蓝本,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艺术化的行为表现形式,展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它是一种特殊的、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促进他们认识其中的心理问题,领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理解与关爱的氛围,而且提供了他助、助他及群体互助的平台,促使学生学会自助和互助。

二、心理剧的三种积极力量

孟万金的研究指出,我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式具有6大维度20个品质,它们是:

其一,认知的力量,包括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思维与观察力。

其二,情感的力量,包括真诚、勇敢坚持、热情。

其三,人际的力量,包括感受爱、爱与友善、社交智慧。

其四,公民性力量,包括团队精神、正直公平、领导能力。

其五,避免极端的力量,包括宽容、谦虚、审慎、自制。

其六,精神信念的力量,包括心灵触动、希望与信念、幽默风趣。

高校心理剧大赛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了学生在认知、人际、情感等方面的积极力量的发展。

(一)认知的力量。

笔者在开展心理剧大赛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主角还是辅角,参与的学生均是主动报名,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作才能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他们和心理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发展、行为表现,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艺术表达能力。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还会根据剧情需要进行角色互换,来体验父母、老师等日常生活的角色,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情感。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并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观察力、想象力、开放思维、创造力、学习力等积极品质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人际的力量。

心理剧团队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形成一个人际关系网络,无论是心理老师,还是主角、辅角、其他工作人员,都在这个人际关系网络当中。

心理剧团队成员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交往,形成一个人际互动频率较高的团体,成员之间的包容度、接受度高于团体之外的成员。

演员在角色讨论、表演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要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人际互动。

通过与他人的配合与合作,演员可以感受到其他团队成员的真诚、友善的态度,以及对演出的投入、对自我的勇敢展示等表现,有效地形成一种镜像反应,使演员可以获得一种正向的激励,从而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

这正是体验式教育以及人际的力量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三)情感的力量。

心理剧也提供了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机会。

剧中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将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宣泄,往往在情绪平稳之后,他们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

演员通过角色置换,可以体会父母、朋友、他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这是一种情感的教育。

同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演员可以将自己的负性情绪进行宣泄,并学习剧中人物的问题解决方法。

这种角色扮演的体验式教育,对演员以及观众的情绪调适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情感的力量。

三、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一)心理剧是的团体辅导的有效载体。

高校校园心理剧是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一种团体辅导新形式。

它突破了以往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的单调、枯燥和局限,在生动、直观、形象的艺术表现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

心理剧的排练、表演聚焦于此时此地,大大促进了每个成员的社会缩影的产生与发展。

团体中的成员,通过扮演角色、讨论角色的心理活动、表演角色的行动等有效的人际互动,促进了表达、回馈、情绪宣泄、有意义的自我暴露和社交技巧的习得,从而获得积极的转变。

从狭义上来看,心理老师、演员、剧务等人员,组成了一个心理治疗的团体,心理老师是团体指导者,在心理剧的排练、演出过程中,团体成员得到心灵的成长。

从广义上来看,如果将心理剧演出的过程中参与观看的观众也纳入其中,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团体。

所有团体成员,随着心理剧的创作、排练、演出等过程的进行,都在感受着团体所带给他们的影响,团体的每一次发展和每一次进步,都促使所有的演员、其他工作人员,在团体中进行互动和学习。

所有的观众,通过观看演员的表演,感受现场的音乐,聆听旁白的述说,也都进入到这个大的团体当中,进行互动与交流,感受和分享。

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剧大赛活动,可有效提高高校团体辅导的效率和效果。

(二)心理剧让每一个生命在体验和感受中成长。

高校校园心理剧来源于现实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心理剧的剧本来源以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困惑、现实生活冲突等为基础,通过剧本创作进行再加工;

通过大学生演员进行角色体验、角色互换等进行夸张的表演,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情绪情感发展。

其中的情景对话、独白、歌唱等艺术表现形式,除了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达到心理咨询中的倾诉、倾听、情感宣泄的作用;

除了表演角色的心理冲突外,还可以让演员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宣泄自身的情绪,释放压力。

观众在观看心理剧表演的过程中,也跟随剧情的变化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也牵动观众的情绪变化,观众的反应和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成为一个整体,都在此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剧中人物带给他们的感受。

所有参与演出的剧务工作人员,在演出过程中进行舞台布景、灯光、音响、道具等的操作和调控,在服务舞台演出的过程中,有效地参与到演出团体之中,在演出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到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剧的舞台艺术表达形式,对观众产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强烈冲击,从而带动他们的情绪、认知、思维的积极活动,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和成长。

心理剧正以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感染着校园中的每一个师生,感动着每一颗心灵。

四、心理剧在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虽然每一个个体都可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但是他们都具有爱、勇敢、学习力、创造力等诸多人类优秀的品质,为此,他们也必然具有自我疗愈的能力。

因此,通过体验式的心理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能得到情绪的释放、情感的发展和心灵的成长,这是发展体验式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针对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必修课为主要渠道,辅之以体验式心理活动。

即在课堂之外大力开展渗透式、体验式的积极教育活动,包括“5·

25”心理健康文化月、新生心理健康服务月等系列活动。

这些积极教育活动包括除了传统的心理学讲座外,将心理学知识渗透于不同的活动形式之中,创新开展许多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心理活动,如心理剧大赛、心理漫画大赛、团体拓展训练等,创出多个独具特色的校园心理教育品牌活动,并在2012年入选教育部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经典案例集。

(一)心理剧的要素。

作为积极心理教育活动的心理剧大赛活动,其要素由团体指导者、演员、观众、舞台及后台等组成。

1.团体指导者:

心理老师或学生心理社团骨干。

笔者从2012年开始探索和开发高校心理剧活动,圆满举办了两届心理剧大赛。

采用的形式是由心理老师指导或由学生心理社团的骨干作为团体指导者,在学生中征集志愿者加入,由学生自由组队进行剧本创作和演员选择。

这使得心理剧的剧本创作的取材更加广泛和具有代表性,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

2.演员:

包括主角、辅角,都是由学生自愿报名参演。

这一点与传统的心理剧治疗有所不同。

传统的心理剧治疗是由心理治疗师作为团体指导者,由患者作为演员参与其中,对患者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演绎,从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由于参演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所以有效避免了当事学生的心理阻抗,并且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来主动报名参与,演出更具有影响力。

3.观众:

心理剧的观众一般由老师、学生、家长等成员组成。

在心理剧排练期间,观众一般由各系部的学生心理社团的学生组成,或者由心理剧团队所在班级成员组成。

心理剧大赛演出时的观众由所有在校大学生组成,同时包括部分老师。

4.舞台:

提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得以表现的场景,需要背景、灯光、音响、道具的支持。

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剧大赛所用的是学院的讲学厅的演出舞台,配有基本的音响、灯光,背景,并根据剧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道具、背景、追光、音乐等以烘托气氛。

5.后台:

指舞台台口后面的所有地方。

这里主要指所有参与心理剧的导演、配音、灯光师、音响师、道具等所有幕后工作人员所在的及幕后工作。

(二)心理剧的效果。

参与心理剧大赛的多个学生团队,针对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学习、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现实生活问题作为剧本的内容,创作出了《暗涌》、《活着就好》、《父亲》、《心灵港湾》等多部心理剧作品。

其中《暗涌》荣获广东省第三届高校心理剧大赛二等奖。

《暗涌》是一部反映学生与父母的亲情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大学生在大学三年中的成长故事,提醒大学生要正确面对学业、恋爱,以及父母和家庭;

《活着就好》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于面临情感挫折时看待死亡,以及生活态度转变的故事,从而说明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

《父亲》反映了一个父亲在面对家庭的巨大变故的时候,如何与子女进行问题解决的故事,从而彰显了父爱的伟大;

《心理港湾》反映的是大学生在面对参加社团活动与情感受挫问题时,如何通过自身的力量去进行沟通、澄清误会、化解矛盾的自我成长的故事。

笔者对心理剧大赛的观众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心理剧很好地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占74.2%;

认为“心理剧让我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的占50.7%;

认为“心理剧让我看到现实中的自己”的占69.3%;

认为“心理剧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父母”的占86.1%;

认为“心理剧让我理解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的占62.5%;

认为“观看心理剧让我的情绪得到了疏解”的占46.9%;

认为“观看心理剧让我理解了活着的意义”的占51.6%。

参加心理剧演出的所有人员都在“心理剧让我更好地理解别人”和“心理剧让我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的选项上做了肯定的选择。

五、结语

心理剧作为一种活泼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团体辅导新形式,充分展示出了体验式心理教育的积极力量和强大生命力,在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心理剧将心理健康教育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展现于大学校园之中,展现在积极、健康、阳光的氛围之中,被广大师生认可和接受,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心理剧充分展示了积极心理教育的力量,让学生在体验和感受中受到灵魂的洗涤,心灵得到成长,促进了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但是,心理剧毕竟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心理老师作为指导者,还需要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并发展出更有效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心理剧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2]张涛.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3]薛香.积极心理健康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9下)

[4]陈建华.体验式教育的心理学分析与实践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6

(2)

[5]毕爱红,杨卫华,袁琳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验式教育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6]RobertJLandy.戏剧治疗:

概念、理论与实务[M].台北:

心理出版社,1998:

35

[7]李鸣.心理剧的历史和理论[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6)

[8]IrvinDYalom.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115

[9]孙雪玉.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7下)

[10]徐烨.让高校心理咨询的形式更丰富——心理剧疗法实践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8)

[11]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