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287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州市物流调查报告文档格式.doc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2006级①班

学号:

2006484134

常州市物流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21世纪企业的竞争逐渐转向物流服务的竞争,物流也从不被人重视的角落提升到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高度上来。

我国现阶段的物流究竟发展到何种水平是各个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据有关研究表明:

一方面宏观状况社会物流总值大幅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另一方面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

在这样大的物流环境下,作为内陆地区的代表城市常州的情况又是何种态势呢?

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对此有所了解!

二、调查目的

通过走访询问与观察,了解常州物流市场的现状:

从事传统物流还是现代物流、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调查对象

常州市物流市场内所有的物流企业。

四、调查项目

物流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经营的业务范围、经营的对象、主要从事业务的具体内容(如运输的工具、距离、价格等)、与客户的关系等。

五、调查地点

常州市南内环附近的物流企业

六、调查性质

探索性调查

七、调查方法

由于我们要了解常州市物流市场的现状所需信息需具有时效性,应采取获得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

由于调查之中兼有必须由物流企业内部人员配合完成的内容又由靠调查员自己观察便可完成的内容,综上理由我们选择询问调查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选取物流企业,由于个人本身原因与所调查对象的难接近性我们根据管理人员的介绍将物流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三种,然后按任意抽样的方法在各层中抽取三分之一作为样本,即抽取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各3、15、32家。

八、调查时间

2010年3月10日至2010年3月30日

九、调查报告

常州市共有大、中、小物流公司400多家,其中大型的物流公司占13%,中型物流公司占32%,小型物流公司占55%。

在这400多家物流公司中,只有6家是中外合资企业,其余的全部是私营企业或者合伙企业,其经营的业务范围是除违禁物品以外的各种物品,可以零担运输,也可以整车运输。

运输的价格多是根据运输的距离双方协商而定,各运输公司的客户流动性较大,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调查显示,整个常州市的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层次较低,基本上都是从事传统的物流运输,现代化的物流企业较少。

对常州市的物流企业调查后发现,小型企业都是对省内或省外固定大城市的专线运输,天天发车,中型企业中有33%可以为全国各大城市运输和配送货物,67%的运输范围是省内或省外固定的一片区域,大型企业都可以运往全国各大城市。

每家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物流设施设备,在繁忙时也会租赁。

运输、配送和储存的物品可以是除了大型器械和违禁物品以外的各种物品,可以零担运输,也可以整车运输。

每家企业运输车辆有8-46辆,大致为装载量为10T、15T左右的小型货车和装载量为30T以上的大型货车。

调查的物流市场只有12辆付费使用的叉车,搬运货物主要靠人,偶尔使用小型推拉车。

在所调查的50家企业中,只有一家天地华宇物流是中外合资企业,其他企业都是个人企业。

只有天地华宇物流和久佳物流两家拥有条码技术,其他企业都只有通过互联网和电话联系和了解货物情况,只有一家洲燕货物运输有限公司是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各物流企业基本上不涉及包装领域,有时只是简单地对易损物品进行加固,也都没有涉及到流通加工领域,在提供信息服务上也仅仅是通知收货和发货,顾客不能随时了解到货物的具体情况。

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能相互提供信息,而且基本上都没有运用GPS、GIS等先进的信息技术。

整个物流中心环境比较差,运输车辆和工具行驶、停放混乱,货物乱摆乱放,物流企业和所经营的业务多、杂、乱,从事物流业务的人员整体上文化水平低,专业知识不足,除此之外,常州物流市场还表现出一些危机:

1、鱼龙混杂信誉度走低。

十多年前,在常州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公司还比较少,大都是企业自己搞货运,按客户需求把货物配齐后,再把货拉到客户处,然后结款走人。

这样就有两个弊端,一个是经营成本大,再就是客户往往是收到下一批货,才结清上一批货的钱。

而如今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同时代收款现象成了货运公司信誉走低的“瘟床”,一些经营不好的货运公司,常常拿代收款填补,拆东墙补西墙,待公司亏空的黑洞无法填补后,这些货运公司便选择“人间蒸发”,最终损失的是货物承运商,也使大众对整个常州物流行业的信誉度产生怀疑。

2、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走访中,有负责人反映:

“按目前货运量来说,省内做广东线的有30家货运公司就已经饱和了,而实际已有不下50家公司,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公司十多年来一直做的是北京线,当时做这条线路的只有两三家公司,现在则发展到40多家”。

货运公司发展速度跟货运量不成比例,同行压价的现象严重。

3、一些没有手续的“黑货运”趁机浑水摸鱼。

据常州市物流协会统计,常州市登记在册的物流公司大约有400余家,就目前他们掌握的情况来说,在这400余家货运公司中,真正赚钱的占10%左右,50%的货运公司持平,40%的亏损,而在40%的亏损企业中,有20%的货运公司处于退出边缘。

从事货运的经营户80%以上是租个门面房,摆两张桌子、一部电话,大一些的公司还有个周转库房,一些小货运部干脆就地收货、转运、“代收货款”。

从业者90%以上没有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还有20%的干脆连工商营业执照都没有。

十、总结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常州的物流企业还处于传统的物流企业业态,要努力发展常州物流市场,加速使物流企业转变为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上、在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上、在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上,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措施,以保障常州物流产业在规范管理制度环境中健康快速发展。

2、加快物流现代化建设。

政府应为物流企业投入资金的筹集工作提供方便。

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将物流企业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物流服务平台。

要加强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信息采集自动化,并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建立并完善统计报告的格式和程序制度,定期发布物流产业的统计信息。

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

加强物流设施设备的改进,引进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速度。

3、加强物流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现有物流业法人的培训,组织他们到现代物流业发展先进的地区,进行参观、学习、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传授现代物流业的基础知识,通过培训强化现代物流理念,并逐步掌握现代物流技术操作的基本要领。

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现代物流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建立现代物流、连锁经营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人才。

4、充分发挥常州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其成为所在行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提供物流信息,协调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

各物流企业要在充分吸收外国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在企业自我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