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906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 第八单元 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docx

高考总复习生物新人教全国1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2讲附解析及答案

第22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考纲考情——知考向

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

生命观念

建立内环境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

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式图,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

近三年考情

2018·全国卷Ⅰ(31)、

2017·全国卷Ⅰ(31)、

2017·全国卷Ⅱ(30)、

2016·全国卷Ⅲ(3)

科学探究

探究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社会责任

学习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

1.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1)

(2)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及作用

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4.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1)

(2)稳态调节的实例:

pH调节的过程图解

教材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017·全国卷Ⅰ,31(3)](  )

(2)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2015·海南卷,8C)(  )

(3)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2015·海南卷,16B)(  )

(4)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2016·全国卷Ⅲ,3D)(  )

提示 

(1)√

(2)×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

(3)√ (4)√

2.深挖教材

(1)(人教版必修3P5“旁栏思考”拓展)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影响?

提示 会造成细胞失水或吸水,从而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人教版必修3P6“技能训练”和P8图1-4)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

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变小。

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3.边角拾遗

(1)(人教版必修3P3“相关信息”)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

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血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还含有血细胞。

(2)(人教版必修3P11“科学史话”)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在器官水平上,存在着心脏活动(血压、心率)的稳态等;在宏观水平上,种群数量的消长存在着稳态现象,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也存在稳态。

可见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稳态已经成为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结合内环境组成及功能,考查稳态与平衡观

1.(2018·海南卷,9)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

解析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淋巴管内的液体为淋巴,属于内环境,A正确;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肾小管内的液体等,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C、D错误。

答案 A

2.(2019·河北衡水四调)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解析 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神经—体液调节可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

答案 A

1.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

(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

(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

3.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结合内环境稳态及调节,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14·全国卷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 D

4.(2018·河南漯河高中三模)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

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解析 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

答案 C

1.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3)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4)体温失调——发烧、中暑等。

(5)血钙过高——肌无力;血钙过低——肌肉抽搐等。

2.组织水肿的成因

→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

                组织水肿

                  ↑

→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

⑤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积累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1.体温调节

(1)人体的产热与散热

(2)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

(3)体温调节的机制:

神经—体液调节

①寒冷时

②炎热时

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1)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2)调节的结构基础

(3)调节过程

教材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2016·全国卷Ⅲ,3A)(  )

(2)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2016·全国卷Ⅲ,3B)(  )

(3)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2015·海南卷,14B)(  )

(4)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2015·海南卷,14A)(  )

提示 

(1)√

(2)× 肾小管通过被动运输吸收水。

(3)√

(4)× 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为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2.深挖教材

(人教版必修3P33练习2改编)有些同学为减少去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是否可取?

为什么?

提示 不可取。

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些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结合水盐平衡调节及其意义,考查生命观念

1.(2018·海南卷,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解析 输入的高渗盐水溶液进入血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

答案 B

2.(2019·河北石家庄重点高中摸底)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人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导致水中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蛋白类激素

B.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

C.静脉滴注0.5%盐水可迅速减轻组织水肿,改善症状

D.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解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蛋白质类激素,A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分,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血浆渗透压会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B错误;血浆的渗透压相当于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0.5%的盐水会降低血浆的渗透压,因此静脉滴注0.5%盐水不会改善组织水肿,C错误;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不属于反射,D正确。

答案 D

 结合体温调节,考查稳态与平衡观

3.(2018·经典高考,30)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    ,激素乙通过    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图可知,激素甲由下丘脑产生后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产生激素乙,激素乙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

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

(2)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可增加产热,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38.5℃体温调定点。

综合图解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的体温调节既可以通过靶腺分泌相应激素进行激素调节,也可以通过神经控制某些腺体进行,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种途径。

(3)高温持续期体温恒定,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此阶段人体出现脱水现象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可能是因为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最终血压轻度升高。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结合实验拓展,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4.(2018·全国卷Ⅰ,31)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

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

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    。

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    。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解析 

(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

(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

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葡萄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经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

答案 

(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 葡萄糖 (3)下丘脑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易错易混]

易错点1 正确区分细胞液、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点拨 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大液泡中的液体。

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是细胞外的液体,即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易错点2 正确区分血液≠血浆,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点拨 

易错点3 对冬季或发热情况下产热与散热关系理解不透

点拨 只要体温稳定,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体温37℃,还是甲亢病人的偏高体温(如一直维持在39℃)均应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即产热≈散热,若产热>散热则体温升高,反之则体温降低。

易错点4 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个误区

点拨 

(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紊乱”但此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深度纠错]

1.(2019·全国百所名校联考)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淀粉、蔗糖及果糖等物质

B.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

C.人体内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都是组织液

D.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会出现在正常人的内环境中

解析 淀粉、蔗糖等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酶催化分解成小分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果糖是单糖可被人体吸收进入内环境,A错误;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错误;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浆,C错误;正常人的内环境中也会有少量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D正确。

答案 D

2.(2019·湖南永州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C.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

D.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实现的

解析 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均可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神经递质位于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抗体与抗原的作用也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错误;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实现的,D正确。

答案 C

3.(2018·重庆名校联盟联考)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病人体温维持在40℃的高温时产热大于散热,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B.冬季产热多,散热少,夏季则相反

C.在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失调时,均可通过口服相应激素得到一定的缓解

D.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只有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方可保持体温稳定

解析 “维持在40℃”时其产热与散热应相等;冬季产热多、散热多,夏季则相反;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

答案 D

探索高考命题的奥秘(五)

[教材原型] 必修3教材P5“旁栏思考题”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提示 人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质量分数为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转换视角]

转换视角1 结合水盐稳态考查Na+、Cl-浓度变化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

1.(2017·全国卷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解析 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 C

转换视角2 结合动物生理实验分析注射生理盐水后,水盐去向及Na+、Cl-分布状况

2.(2015·全国卷Ⅰ,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C、D错误。

答案 A

转换视角3 将细胞等渗溶液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换成“5%葡萄糖溶液”考查注射后相关生理变化

3.(2014·全国卷Ⅰ,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    ,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 

(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

35分钟)

1.(2019·乌鲁木齐诊断性考试)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激素、氨基酸和尿素等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细胞外液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 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

答案 D

2.(2019·江西七校联考)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B.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C.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D.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解析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A正确;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存在于淋巴等内环境中,利于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含有蛋白酶,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D正确。

答案 C

3.(2018·江西上饶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

B.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们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C.饥饿时,流经胰腺后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升高

D.肌细胞产生乳酸后,NaHCO3进入肌细胞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35~7.45

解析 只要人体体温正常,机体散热量就等于产热量,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增多,散热量也增多,故寒冷时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A错误;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饥饿时,血液流经胰腺,其中的葡萄糖被胰腺的组织细胞利用,血糖浓度会降低,C错误;NaHCO3主要存在于内环境中,当肌细胞产生乳酸后,乳酸会进入血浆,血浆中的NaHCO3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35~7.45,D错误。

答案 B

4.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1可能是淋巴细胞,细胞2可能是肌肉细胞

B.A、B、C所表示的三种成分合起来称为体液

C.若A的渗透压增大,则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D.饥饿条件下,细胞1通过水解肝糖原使血糖升高

解析 图中A、B、C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

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肌肉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A正确;体液由内环境(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B错误;血浆渗透压减小时会导致更多的水流向组织液,进而会出现组织水肿,C错误;肝糖原水解发生在肝细胞中,肝细胞生活在B(组织液)中,D错误。

答案 A

5.(2019·湖南怀化期末)在长跑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C.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恒定不变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解析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错误;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使血浆pH发生改变,但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胰岛素促使血糖降低,血糖浓度偏低时分泌增多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D错误。

答案 B

6.(2018·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B.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

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都可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外液中存在缓冲物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引起内环境pH发生剧烈变化,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答案 A

7.(2018·安徽安庆联考)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