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070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docx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高考习题

第一篇 专题九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

一、选择题

(2018·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

根据材料完成1~3题。

1.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  )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养分状况D.透气状况

解析:

相对于水培,气雾栽培是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根系裸露在空气中,是气生根,吸收营养速度更快,主要改良的是透气状况,使根部吸收养分,D对;没有改变光照条件、热量条件、养分状况等,A、B、C错。

答案:

D

2.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优势有(  )

①节水、节肥 ②减少投入 ③减少病虫害 ④提高产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植物吸收养分更快,且减少浪费,节水节肥,①对;营养液雾化设备会增加投入,②错;根悬在空气中,减免了基质对病虫的滋生与传播感染,减少病虫害,③对;生长速度快,能提高产量,④对。

故选D。

答案:

D

3.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  )

A.极地寒冷地区B.人口密集的岛屿

C.青藏高寒地区D.人烟稀少的沙漠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该栽培方式节水节肥,产量大,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看,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人口密集的岛屿。

岛上地表水短缺,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需要发展节水农业,B对;极地寒冷地区、青藏高寒地区、人烟稀少的沙漠虽然水资源少,市场需求量也小,供需矛盾小,A、C、D错。

答案:

B

(2018·海滨区期末练习)下图中甲、乙、丙三地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回答4~5题。

4.与甲地相比,丙地(  )

A.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大

B.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

C.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解析: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区,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洞庭湖平原。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积大。

洞庭湖平原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低。

故选D。

答案:

D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春旱严重,影响冬小麦返青

B.乙地交通的改善,削弱了产品对本地市场的依赖

C.丙地光照充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D.三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其农业地域类型不同

解析:

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产品对本地市场的依赖减弱。

故选B。

答案:

B

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分布的地域范围广,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也大量种植小麦,相对于小麦,玉米对光照的要求更多些。

读世界某国农作物分布图和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产量变化图。

回答6~8题。

6.图中某国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A、B、C三地对应的农作物分别是(  )

A.小麦、玉米、葡萄B.葡萄、玉米、小麦

C.玉米、小麦、葡萄D.小麦、葡萄、玉米

解析:

读图,根据图示信息,图中某国是法国,A处是巴黎盆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B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光照条件较好,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C处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作物是葡萄,A对,B、C、D错。

答案:

A

7.本世纪以来,导致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气候变暖,病虫害增多

B.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

C.流水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D.国内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

解析:

读图,根据曲线形态可以看到,本世纪以来,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原因最可能是国内小麦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D对;本世纪以来,我国没有持续的病虫害灾害,A错;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不是小麦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B错;小麦产区位于平原地区,流水冲刷少,C错。

答案:

D

8.美国小麦年产量一直比加拿大高,其原因不包括(  )

A.耕地面积广大B.人口数量多

C.气候温暖湿润D.黑土土壤肥沃

解析:

美国小麦年产量一直比加拿大高,原因包括美国的耕地面积广大、气候温暖湿润、黑土土壤肥沃,A、C、D不符合题意;人口数量多不是小麦产量大的原因,B符合题意,选B。

答案:

B

“设施农业”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近年来,甘肃省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率先实施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

据此回答9~11题。

9.下列关于“设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投入,高产出B.只能在晴天生产

C.只适用于种植业D.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生产模式对于技术要求高,投入多,产出多,A对;可以进行全天候生长,B错;发展的是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不是只适用于种植业,C错;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D错。

故选A。

答案:

A

10.M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方向可能有(  )

①以沙拐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②引水灌溉的水稻种植业 ③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④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而采取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沙拐枣对于自然环境尤其是干旱的环境适应性强,不需要采取设施农业促进发展,①错;甘肃地区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②错;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强,可以发展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③④对。

故选C。

答案:

C

11.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是(  )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海南岛D.三江平原

解析:

由材料可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属于科技对于自然条件的改造,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适宜发展该模式,而其它三个选项,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不需要采用该模式,故选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2.(2018·浙江十校联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部设在杭州火车站附近的A葡萄酒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效益良好。

该公司引进法国顶级酿酒师,利用从宁夏银川及山东烟台拉来的新鲜葡萄汁,酿造高端葡萄酒。

公司采用网上定制的方式销售,客户定制后可以全程监控酿酒过程,确保葡萄酒的品质。

材料二:

银川附近是我国优质酿酒葡萄产区,这一产区的葡萄酒产业得到了国家及自治区的高度重视。

2010年以来,银川的葡萄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效益快速增长。

材料三:

银川附近地区种植酿酒葡萄,需把葡萄蔓在11月份下架,深埋土中,第二年4月份再出土。

下图为银川与烟台的位置及气候资料图。

(1)与山东烟台比较,简述宁夏银川附近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银川附近种植葡萄需“埋土”的原因及其对葡萄种植的不利影响。

(3)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评价银川葡萄酒产业的区位条件。

高考二轮总复习 (4)分析杭州A葡萄酒公司经济效益好的原因。

答案:

(1)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发。

(2)冬季时间长,气温低,春季风大,需“埋土”防寒防风;“埋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会大幅度增加葡萄种植成本。

(3)有利:

原料丰富优质;政策支持;劳动力廉价;地价低等。

不利:

距离葡萄酒主要消费市场较远;技术水平较低;销售服务网络较不完善等。

(4)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高端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先进的酿酒技术,严格的监控体系,酒质有保证;定制服务的销售形式,满足客户心理需求;临近杭州火车站,交通便利等。

13.(2018·合肥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玫瑰喜冷怕热,爱阳忌阴、耐肥畏瘠,喜爱水足肥丰、排水性能好的土壤。

厄瓜多尔是世界最适合玫瑰生产的国家之一,现有100多个玫瑰品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玫瑰生产国,顾客遍及世界各地。

该国的玫瑰农场主要分布在中北部海拔3000多米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周围地区。

(1)说明厄瓜多尔能生产种类多样玫瑰花的自然条件。

(2)分析科托帕希火山周围地区成为厄瓜多尔玫瑰主要种植区的原因。

(3)请为厄瓜多尔玫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

(1)此题注意审题,注意关键词“多种玫瑰”,厄瓜多尔能生产多种玫瑰,说明厄瓜多尔自然条件多样,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厄瓜多尔纬度低,日照时间长,适宜玫瑰生长的范围广,地形起伏大,排水条件好,热量带多,玫瑰生长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根据材料提示:

喜冷怕热,爱阳忌阴、玫瑰耐肥畏瘠,喜爱水足肥丰、排水性能好的土壤。

科托帕希火山周围地处赤道附近,降水丰沛,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山地地形,灌排条件好;且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同时离首都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成为厄瓜多尔玫瑰主要种植区。

(3)厄瓜多尔玫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改善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

答案:

(1)厄瓜多尔纬度低,水热充足,日照时间长,适宜玫瑰生长的范围广;地形起伏大,热量带多,玫瑰生长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科托帕希火山周围地处赤道附近,降水丰沛;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充足;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山地地形,灌排条件好;离首都近,交通便利,便于花卉出口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3)改善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采取保温措施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等;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确保花品优势;对鲜花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生产系列产品。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