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3132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第六章投资决策

第八章成本控制

第九章存货控制

第十章责任会计

规划与决策会计

控制与责任会计

第七章全面预算

说明:

每个知识点后面,我都标注了该知识点在视频课件上的大致位置,以方便大家学习。

本章是总论,主要介绍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产生和发展历史、意义和作用、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及主要内容。

本章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要内容如下:

1、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课件“管理会计01”)

2、管理会计的意义和作用(课件“管理会计01”)

管理会计的定义;

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

所利用的技术方法是多样的;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现金流量对企业管理尤为重要;

重视数学模式和定量分析方法,但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管理会计的作用;

提供管理信息,直接参与决策,实行业绩考评。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课件“管理会计02”)

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重点在于提供信息,反映情况

重点在于规划未来

主要在于反映过去

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与局部

以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对象

不必拘泥于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

需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

提供的信息具有特殊性

对数据要求严格、精确,具有唯一性

提供的报告不具备法律责任

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具法律责任

更多地应用现代数学方法

较少应用数学方法

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工作对象相同、基本信息同源、最终目标一致

4、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课件“管理会计03”)

认识图表1-4,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外乎“计划”(决策)和“控制(考核)”两大部分。

(1)计划决策:

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数据,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方法,进行推导来规划未来的经济活动,并对企业的某项经营和投资作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

(2)控制考核:

运用现代化手段收集和分析评判日常经营活动成果,确定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并把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立即反馈给有关管理部门,以便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本章主要涉及到成本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企业成本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其中,将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最为重要,它是分析成本习性的基础。

另外,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相当重要。

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课件“管理会计03”)

①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②非制造成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成本按习性分类: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课件“管理会计04”)

①固定成本的定义、特点及在图形中的表示

②变动成本的定义、特点及在图形中的表示

③半变动成本(又叫混合成本)的定义、特点

补充:

阶梯成本

3、其它成本概念:

①有关成本和无关成本(课件“管理会计04”)

按照与预测、决策是否有关来划分。

②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③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

④产品成本和时期成本

⑤机会成本和假设成本(课件“管理会计04”)

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中选择某一方案放弃另一方案而丧失的可望获得的潜在收益。

比如,周末你有面授课,但你朋友叫你去看电影,如果你翘课去看电影,那么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你在面授课上所能学到的知识。

5、半变动成本的分解(课件“管理会计05”)

半变动成本分解的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这些方法的相同点在于,在分解前都设定一个y=a+bx的一元一次方程,与半变动成本相对应。

6、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定义与特点(课件“管理会计05、06”)

变动成本计算法又称直接成本计算法,它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只计入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对于与产品生产量无关的固定制造费用则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全部转销。

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都计入在内。

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相比,一般地说,变动成本计算法存在三方面的特点,包括:

产品生产成本构成不同、两种成本计算的服务对象不同、计算税前利润步骤不同。

7、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对利润的影响(课件“管理会计06”)

变动成本计算法是只将产品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制造成本,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这是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

需要大家掌握两种方法下计算利润的步骤。

①在销售量变动而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的影响(课件“管理会计06”)

如果期末存货大于期初存货,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两法下的差额等于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乘上期末存货数量与期初存货数量之差。

如果期末存货等于期初存货,则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相等。

如果期末存货小于期初存货,则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全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

两种方法下的差额等于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乘上期末存货数量与期初存货数量之差。

②在销售量稳定而产量变动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的影响(课件“管理会计06”)

前述的销售量变动而产量稳定的情况下,按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对利润影响的规律基本适用,但不完全一致。

这是因为各年的产量发生变动后,各年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不相同,这样即使期初期末存货数量相同,但存货成本却不完全一致。

8、了解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课本46-48页)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专门方法。

本章中涉及许多概念和计算公式,需要同学们做大量的习题。

1、本量利分析的意义及其内容(课件“管理会计07”)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实质是假定在销售单价和费用耗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研究销售数量与销售利润的关系。

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损益平衡点分析和目标利润规划。

2、损益平衡点分析(课件“管理会计07”)

损益平衡点的含义和损益平衡点分析的定义(课本57页)

损益平衡点的计算步骤大致可归纳为:

一是计算边际贡献与边际贡献率;

二是计算保本点销售量和销售额;

三是计算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率分为:

①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课件“管理会计07”)

②多品种产品生产的情况(课件“管理会计07”)

3、保本点销售量和销售额的计算

如果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此时的销售量称为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量下的销售收入称为保本销售额。

①单一品种保本点计算:

公式法(掌握)、图解法(课件“管理会计08”)

②多品种保本点计算: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法(掌握)、分别计算法和历史资料法(课件“管理会计08”)

4、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的计算(课件“管理会计08”)

安全边际是指预计销售量(额)和保本点销售量(额)之间的差额。

这个差额的大小说明企业生产免于亏损的安全可靠程度,差额愈大,企业生产经营就愈安全可靠。

安全边际量=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量)/预计销售额(量)´

100%

5、保本点作业率(课件“管理会计08”)

保本点作业率是保本销售量(额)与正常或预计销售量(额)的比值。

它是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一个逆指标。

这个指标值越小越安全。

保本点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

=保本销售量(额)/预计销售量(额)´

6、保本点的敏感分析(课件“管理会计09”)

保本点的敏感分析是指构成保本点的因素的每一个微小变化所引起的保本点变动的分析。

①售价变动

②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③固定成本总额变动

7、利润预测和最优利润规划(课件“管理会计09”)

目标利润规划的含义(课本58页、71页)

目标利润规划一般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规划期的目标利润预测,并进行决策分析,确定最优利润目标;

二是依据目标利润确定产销量,制定售价,规划成本,并进行生产经营全面预算。

预计利润=预计销售量´

(预计单价-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目标利润的三种计算方法(课本73页)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量

确定目标利润的成本水平(课本76页)

8、为实现目标利润可采取的措施(课件“管理会计09”)

①单个因素变动:

增加产销量、提高售价、减少变动成本、减少固定成本

②多个因素综合变动:

降低售价、扩大销量;

价格上浮,同时增加固定成本;

降低售价、扩大销量,同时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推测。

具体而言,经营预测包括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的预测和资金需求量预测。

1、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课件“管理会计10”)

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

①定性分析法,又称非数量分析法

②定量分析法:

趋势预测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平均法、直线趋势法)和因果预测法(本量利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

2、销售预测(课件“管理会计10、11”)

销售预测是其他预测的基础,主要包括目标销售量、单价和目标销售额。

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对销售状况和市场占有率进行预测,市场占有率预测是销售预测中前导性预测,是通过概率预测法来完成的。

3、利润预测(课件“管理会计11、12”)

①传统公式型预测法:

立足于除产量变动外,其他影响利润的各个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预测。

②敏感分析型预测法:

假定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些影响利润的因素一个或多个因素变动情况下,对未来利润的预测。

③概率分析法:

研究影响利润各因素可能出现的数值及相应的概率对利润未来数值的影响额。

熟悉各种预测方法的计算公式(课本102-117页)

4、成本预测(课件“管理会计11”)

①产品成本水平预测法

②因素变动预测值

③产品质量成本的预测:

产品质量损失成本、产品质量检验成本和产量质量预防费用

熟悉各种预测方法的计算公式(课本118-122页)

5、资金需求量的预测(课件“管理会计12”)

此节只需了解。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标,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通过必要的分析和判断,选择并决定采用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决策按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决策(即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即投资决策)两类。

本章主要讨论经营决策,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要内容如下:

1、短期经营决策的概念及程序(课件“管理会计13”)

短期经营决策是企业在一年内为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在现有技术装备和经营条件下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短期经营决策一般不涉及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其涉及范围、资金应用量较小。

短期经济决策分析的程序:

明确决策的目标、提出备选的可行性方案、收集方案的有关资料、比较分析个备选方案、确定最优方案。

(课本139-140页)

2、短期决策分析方法(课件“管理会计13”)

①差量分析法:

在几种方案的收入、成本分别进行比较产生差别的基础上,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

②平衡分析法:

通过假设不同方案产量(或某个指标值)相等,求出两方案的共同解即平衡点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③数学模型法:

通过对各方案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来求解,从而选定最优方案的方法。

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和例题。

(课本140-144页)

3、短期决策分析案例

①追加订货的决策:

在生产能力范围内订货者提出的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追加订货,或在生产能力外提出的追加订货的决策。

(课件“管理会计14、15”)

②自制或外购零部件的决策(课件“管理会计14、15”)

③最优生产批量法:

是指一次投产的最优经济批量,在这个投产批量下,生产成本最低。

④半成品是继续加工后出售还是立即出售的决策(课件“管理会计14、15”)

⑤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了解)(课件“管理会计14、15”)

⑥亏损企业是否应停产的决策(了解)(课件“管理会计14、15”)

(课本144-159页)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

本章重点讨论了对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决策,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要内容如下:

1、长期投资决策的定义和特点(课件“管理会计16”)

长期投资就是指投资期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性支出,主要是指购置、建造固定资产,购买长期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用实物、现金对外进行的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的特点:

①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般至少在一年以上;

②长期投资是一种资本性支出,是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改造,一般来说,对企业影响面大、时间长而持久。

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第一,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发展趋势,进行项目的规划和设想,企业管理人员提出项目建设的构想;

第二,在论证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行性以及在投资后财务上确实可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决策层根据建议书和研究报告,会同专家进行论证,在确认可行和高效的基础上批准计划,立项投资,作出最后决策。

2、货币的时间价值(课件“管理会计16、17”)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放弃现在使用货币的机会,可以换取按一定时间与利率计算的报酬。

简单地说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货币在不同时点上的不同价值,也就是说今天的一元钱不等于明天的一元钱。

比如,今天将一元钱存入银行,假定银行存款利率为10%,一年后可得到1.1元,这多出来的0.1元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所以,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可理解为货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后所发生的增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包括三项计算内容,即现值、终值和利息。

其计算方法可分为两种,即单利和复利。

3、年金(课件“管理会计17”)

年金是每隔一定相同时期(一年、一季、一月、一旬)收入或支出一笔相等的款项,例如定期收入的租金、工资和定期支出的房租、保险费等。

年金有四种形式:

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

4、现金流量(课件“管理会计17、18”)

现金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统称。

具体而言,现金流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入量。

在确定投资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时,有一条重要原则是:

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未来决策有关的。

为了正确计算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必须正确判断哪些支出会引起企业总现金流量的变动;

哪些支出不会引起企业总现金流量的变动。

5、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①净现值法:

是指项目在可回收年限内,将各年回收额折算到投资时的现值,再比较其与投资支出的差额是否大于零来取舍投资方案的方法。

(课件“管理会计18”)

②内含报酬率法:

又称内在报酬率,是一种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报酬率。

③投资回收期法:

将初始投资收回的期限。

(课本184-194页)

6、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决策分析(课件“管理会计18”)

单一的独立投资方案可使用以上各类方法进行判断。

多个相互排斥的方案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哪种方法,例如,如果不同方案的使用年限相同,并且投资额相等,那么可以使用净现值法。

7、长期投资决策应用实例(掌握)(课件“管理会计18、19”)

第七章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决策所定目标的数量表现,也称总预算。

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要内容如下:

1、全面预算的概念与作用(课件“管理会计20”)

概念:

预算就是采用货币计量的方法,具体地、系统地将决策方案概括出来。

预算按其控制期的长短,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

长期预算是指控制期在1年以上的预算,如购置更新固定资产等长期投资的预算,由于长期投资一般是资本性支出,它的影响面大,周期长,因此属于规划性预算。

短期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年经营期内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经营财务总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收支预算,由于涉及面广,形成一个体系,因此又把这种预算成为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企业经济活动全部计划的数量形式的反映。

企业通过编制、落实全面预算使各个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明确在经营期内应该干什么及如何干,以保证各工作部门任务按计划完成,从而促使整个企业工作顺利进行。

全面预算的作用如下:

(1)明确奋斗目标,控制业务活动。

通过编制全面预算,企业和各个职能部门在计划期间的工作就分别定出了目标,也明确了部门、个人的责、权、利,使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收益挂钩,促使企业的每个职业努力去完成企业的目标。

(2)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全面预算使企业各职能部门工作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各职能部门通过执行预算,明确各自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协调各自的工作步伐,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是争取自己狭小范围的计划最优化,而是争取全局的计划最优化,通过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实现来保证各职能部门的经济效益的取得。

(3)评定实际工作成果。

全面预算经过有关人员起草,交有关部门讨论、修改、定稿以后,必须发给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

企业领导应发动全体员工想方设法去完成预算所提出的奋斗目标,并以他们完成预计目标的程度来评价各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成绩。

2、全面预算的各种编制方法

①弹性预算:

在编制预算时,考虑到计划期间的各种可能变动因素的影响,编出一套能适应较多经营水平的一种预算。

比较弹性预算和固定预算。

(课件“管理会计20”)

②零基预算:

不受基期实际数的束缚,一切费用预算额以零为起点,从工作内容需要出发,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比较调整法和零基法。

③滚动预算:

是指它的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1个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再增加1个月的预算,至始至终保持12个月的预算幅度,因此又称永续预算。

④概率预算:

对影响目标利润的各种变量(如产量、销售量、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作出一些近似的估计,估计其可能变动的范围,结合在这个范围内出现的可能性(即概率)进行分析编制预算的方法。

由于它有一定的可能范围,所以又把它称为一种修正的弹性预算。

(课件“管理会计21”)

(课本230-244页)

3、全面预算的体系(课件“管理会计21”)

从内容看,全面预算体系主要有三大类:

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从具体组成来看,全面预算体系包括:

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产品成本和期末存货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现金收支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

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成本控制的意义(课件“管理会计22”)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的制订和形成过程中,对各项生产费用的发生进行引导、限制和监督。

通过成本控制使费用降低,实现目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按发生的时间,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

2、标准成本的意义、分类及作用(课件“管理会计23”)

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它是根据历史资料,结合目前已拥有的技术、经营水平,应用一定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来确定的生产产品所必需的各项成本。

标准成本包含:

基本的标准成本、理想的标准成本、正常的标准成本。

①基本的标准成本是该产品在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第一年度的实际成本。

②理想的标准成本是在最好的生产技术条件,最佳的工作状态下所应当发生的最低成本。

③正常的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生产水平,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正常的价格条件下,用预期能达到的标准来制订的成本。

标准成本的作用:

加强成本控制、为决策提供资料、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

3、标准成本的制定(课件“管理会计23”)

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主要是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的制定。

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般是以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表现的。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指每种材料的标准用量乘上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指生产所必需的标准时间乘上标准工资率。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指数量标准乘上价格标准。

由于制造费用可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因此其分配率也有两种,对应不同的计算公式。

掌握上述三种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

(课本266-267页)

4、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课件“管理会计23”)

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公式

成本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

其中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