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313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调研新课标历史必修二卷2文档格式.docx

到过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

B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

C

没有到过

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

D

待考证

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

答案 D

解析 A项依据与史实相符,但不一定说明麦哲伦到过;

B项依据也符合史实,但麦哲伦本人并没有完成整个航行,也就是说依据不充分,结论不科学;

C项依据也与史实相符,但不能充分说明麦哲伦没有到过;

A、B、C三项都不能充分说明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故应是待考证,D项最匹配。

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解析 题目中问的是谁开辟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航路,迪亚士到达了非洲南端,没有到达亚洲,所以A项不正确。

达·

伽马到达了印度,只是联系了欧洲和亚洲,没有联系美洲和亚洲,所以B项不正确。

哥伦布到达了美洲,建立了美洲与欧洲的联系,所以C项不正确。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途径欧洲、美洲、亚洲,所以他开通了亚洲和美洲的航路,故选D项。

4.下表可以反映出(  )

世界商船吨位表(单位:

万吨)

1800年

1870年

商业帆船

400

1290

商业汽船

300

A.世界贸易不断扩大B.英国对汽船采取技术封锁

C.人类环保意识增强D.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起步

答案 A

解析 从时间信息可排除C、D两项;

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排除B项;

材料中商船吨位的不断增加,反映了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故A项正确。

5.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

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B.荷兰

C.西班牙D.英国

解析 18世纪后半叶开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因此其贸易范围遍布全世界。

6.(2017·

湖南衡阳学测模拟)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

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解析 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

B项与C项是英国,故不选。

而A项“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开始是葡萄牙与西班牙,因而A项不对。

结合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可知D项正确。

7.在西欧,“小麦的价格从十六世纪初到世纪中未有大幅上升,而在世纪末却涨到了四倍于世纪中的价格”。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大丰收B.贵金属大量输入冲击市场

C.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D.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的革新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美洲大陆大量贵金属的不断涌入导致物价不断上涨形成“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

8.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题干材料有效信息反映了16至18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范围的拓展,海外市场迅速扩大,推动了英国和欧洲各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发展。

因此,A项正确。

9.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查尔斯·

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0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史实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君主立宪制确立B.世界市场形成

C.殖民扩张加剧D.工业革命的发展

解析 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科技发明出现,专利申请的数量越来越多。

10.(2017·

河南郑州一模)某国的规定从“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到“沿海允许外国的商船从事贸易”。

该项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开展解放运动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代议制完善民主政治D.该国获取世界工厂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题干涉及到各国贸易问题,而非主权独立问题,故A项错误;

从题干中看不出贸易中心的问题,故B项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民主问题,故C项错误;

题干表明,贸易自由的倾向,即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思潮,故D项正确。

11.(2017·

湖南娄底学测模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

”“两种新能源”是指(  )

A.蒸汽和电力B.蒸汽和石油

C.石油和电力D.电力和核能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蒸汽、煤炭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电力和石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

12.(2017·

福州高一检测)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而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两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得以形成,而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故B项正确。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52分)

13.(26分)(2017·

江苏徐州学测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

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

材料二 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

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材料三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传体制。

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

材料四 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

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

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

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

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以上材料皆引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注意概括提炼,不要简单列举史实)(12分)

(2)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6分)

(3)17世纪后半期,荷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个国家?

指出其丧失大国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8分)

答案 

(1)重视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

重视商业信誉,信守合同;

重视商业机制创新;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重视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

国家独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殖民扩张;

保护贸易自由等。

(上述答案只要答出四点即可)(12分)

(2)结合相关史实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

外部原因:

三次英荷战争,沉重打击了荷兰,使荷兰逐渐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内部原因:

缺乏坚实的工业基础。

解析 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回答第

(1)问时一要注意将四则材料读透,其次要注意提取信息不可泛泛而谈,最后要注意概括,切忌照搬材料。

(2)问谈启示时注意范围必须符合材料。

回答第(3)问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

14.(26分)(2017·

湖南娄底学测模拟)工业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表(1860-1900年):

年份

位次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90年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

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

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12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答案 

(1)变化趋势:

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

主要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

圈地运动的影响。

(2)变化趋势: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由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

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美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也带来环境破坏、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

解析 本题旨在综合考查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认识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工人权益受损等一系列问题,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的启迪。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各问一一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