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342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综合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16

17

18

19

20

1.下列关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按照财富多寡分配政治权力

2.下图所示主要反映了

 

A.秦朝的三公制B.隋朝的三省制C.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内阁制

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高一历史试题卷——2(共8页)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4、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

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B、可以征派赋税

C、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D、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

6、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

7、明太祖曾说过: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取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

A、秦朝以后设相制度都是错误的B、明太祖不希望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C、要提防丞相专权的现象D、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8、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

A、为我国明清及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有利于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事实,巩固其统治

D、使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之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9、对于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10、“除国君外,无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为了维护人民的权利否定贵族特权

C、为了强调君主专制D、以法执政,建立法治国家

11、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到清朝末年为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哪两种主要形式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

C、地主政权与农民政权D、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13.下列在《南京条约》中开放的口岸从南至北排列正确的是

A.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B.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C.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D.广州--厦门--宁波--杭州--上海

14、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

《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回到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清政府更加腐败,甘愿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D、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15、2001年7月2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一百年前的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国人民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辛丑条约》C、洗劫北京城D、镇压义和团运动

16、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③刘永福的黑旗军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日军蓄意挑起战争②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③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了血腥屠杀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18.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着名画家张光宇所作漫画《“七七”与“切切”》。

图中两人为日本人。

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19、胡锦涛指出:

“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负担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B、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9、左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一则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国民政府发动徐州会战B、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七七事变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二、材料解析题:

共4题60分,每题1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代的皇帝制度: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代)中朝,内朝也。

(“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自做出了决策。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书·

刘辅传》

【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意为“互不统属”)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矛盾?

这一矛盾最终结果是什么?

(3)材料四中为什么说军机处是“隐然执政之府”?

(4)材料三、四反映的史实说明了什么变化?

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

太祖、成祖时代,皇帝自己处决事情,口头哈哈大学士代笔,后来,皇帝年轻不民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士看过,写成意见条附在上面,再由皇帝细阅决定,这在当时叫做“条旨”,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自己的意见。

自宪宗成化以后,到熹宗天启,前后一百七十年间,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皇帝有事交与太监,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这样太监就慢慢地专了权。

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

然而先生见不到学生面,大学士照政制论是无法主持政令的。

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才能施展抱负,来策动当时的政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2)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说“有明(明代)之无善汉,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一观点基本正确,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立阐明理由。

2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

(1分)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

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

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所述“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

(1分)材料肯定了该制度哪方面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城头蓬蓬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清)黄遵宪《台湾行》

(3)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

“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

材料四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4)这首被温家宝总理称为“震憾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材料五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5)材料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材料六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

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4、阅读下列所提供的材料:

图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图二: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图为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1)请你扼要叙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你认为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2)面对两幅图片,你的态度如何?

为什么?

(3)抗战胜利以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

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

结合抗战的历史,说说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如何?

23、

(1)“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图一、“悲愤”:

“悲伤”――中华民族从此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愤怒”――清政府苟且偷安,丧权辱国。

(2分)

图二、备受鼓舞:

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扞卫了民族尊严。

21、⑴皇权至高无上(君主主宰国家政治)。

⑵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2分)丞相被废除。

⑶军机处总揽军国大事。

⑷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分)妨碍社会的进步。

22、特点:

参与处理国政;

受太监牵制;

无实权

理由:

丞相废除后,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内阁与六部矛盾激化,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23.(共14分)

(1)秦始皇赢政。

(1分)灭六国统一中国。

(1分)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甲午战争。

(1分)《马关条约》。

邱逢甲、徐骧领导的义军(答出一人物即可)和刘永福的黑旗军。

(4)悲愤或爱国。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

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得2分,其他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