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07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文言文原文

《兰亭集序》

  作者: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⑿,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神龙本兰亭集序

  之盛(shèng),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qū)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注释

  永和:

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

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41位国家顶级军政明星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

阴历三月。

暮,晚。

  会[huì]于会[kuài]稽:

会:

集会。

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

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qì)事也:

(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

诸多贤士能人。

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贤:

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

全到。

毕:

全、都。

  少长:

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

都。

  崇山峻岭:

高峻的山岭。

  修竹:

高高的竹子。

修:

长,引申为高。

  激湍:

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

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曲水:

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流:

使动用法。

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

列坐在曲水之旁。

列坐,排列而坐。

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

演奏音乐的盛况。

盛,盛大。

  一觞一咏:

一边饮酒一边作诗。

  幽情:

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

这一天。

  惠风:

和风。

和畅:

缓和。

  品类之盛:

万物的繁多。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

用来。

  骋:

使…奔驰(使动用法)

  极:

穷尽。

  信:

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夫,引起下文的助词。

相与,相处、相交往。

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

从……中取得。

  悟言:

坦诚交谈。

《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亦通。

一说,对面交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因,依、随着。

寄,寄托。

所托,所爱好的事物。

放浪,放纵、无拘束。

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万殊:

各有各的爱好。

趣舍,即取舍,爱好。

趣,趋向,取向。

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

安静与躁动。

暂:

短暂,一时。

  怏然自足:

感到自大和满足。

然:

……的样子

  (曾)不知老之将至:

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语出《论语·述而》: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曾:

竟然。

  所之既倦:

(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

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迁:

变化。

  感慨系之:

感慨随着产生。

系,附着。

  向:

过去、以前。

  陈迹:

旧迹。

  以之兴怀:

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

以,因。

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

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

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化,自然。

  期:

至,及。

  死生亦大矣:

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

判断句。

  契:

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

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悼:

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

临,面对。

  喻:

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

虚诞,虚妄荒诞的话。

殇,未成年死去的人。

妄作,妄造、胡说。

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列叙时人:

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

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

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

后世的读者。

  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

  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

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从自己的胸怀抱负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的交谈;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

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

古人说:

“死生也是一件大事。

”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

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世的人看我们今天,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

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其次

古义:

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

列坐其次。

今义:

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古义:

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

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或取诸怀抱

怀抱

古义:

胸怀抱负。

如:

或取诸怀抱

今义:

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以为

古义:

把……作为。

如: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

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

古义:

①表凭借,用来。

如:

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

如:

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一世

俯仰

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如:

俯仰一世

今义:

低头抬头

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古义:

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如:

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

物品的种类

【句式】

古汉语句式:

a)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b)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

于+宾语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ⅰ【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ⅱ【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

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二)一

(1)一起。

例:

若合一契

(2)一样。

例:

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

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

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

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七)之

(1)动词,往,到达。

例:

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例:

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

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

例:

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例:

暮春之初。

【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取”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像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

(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

(2)卒葬之;以故(3)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4)者,褒之庐冢(zhǒng)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5)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6),其文(7)漫灭,独(8)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9)。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10),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11)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12)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13)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14)愈奇。

有怠(15)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16)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17)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18)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19),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20)明也。

既(21)其出,则(22)或咎其欲出者(2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24)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25)深而无不在也。

夫(27)夷以(26)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28)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29)又不随(30)以怠,至于(31)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32)至焉,于人(33)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34)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35)!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36)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37)也哉!

此所以(38)学者不可以(39)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

庐陵(40)萧君圭君玉,长乐(41)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42)平父(fǔ)、安上纯父(fǔ)。

  至和元年(43)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注释

  ⑴浮图:

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

唐代高僧。

舍:

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址:

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⑵而:

连词,并且。

卒:

死,去世。

之:

指褒禅山麓。

  ⑶以故:

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

名:

命名,动词。

禅:

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⑷慧空禅院:

寺院名。

庐冢(zhǒng):

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

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庐:

屋舍。

(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

)冢:

坟墓。

禅院:

佛寺。

  ⑸华山洞:

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

以:

因为。

乃:

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阳:

山的南面。

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

名:

命名,动词。

  ⑹仆道:

“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⑺文:

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

漫灭:

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⑻独:

唯独,只有。

其:

指代石碑。

文:

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

犹:

还,仍。

  ⑼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

言:

说。

盖: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

谬:

错误。

  ⑽侧出:

从旁边涌出,记游:

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⑾上:

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

窈(yǎo)然:

深远幽暗的样子。

  ⑿问:

探究,追究。

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

则:

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穷:

穷尽。

  ⒀拥火:

拿着火把。

拥,持,拿。

以:

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⒁ 见:

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⒂ 怠:

懈怠。

且:

副词,将,将要。

  ⒃ 盖:

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

尚:

还。

不能十一:

不及十分之一。

不能:

不及,不到。

  ⒄ 而:

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⒅ 则:

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至:

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加:

更,更加。

  ⒆ 方是时:

正当这个时候。

方:

当,正在。

是时:

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⒇ 以:

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明:

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

已经,……以后。

其:

助词。

  (22)则:

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

或:

有人。

咎(jiù):

责怪。

其:

那,那些。

  (23)其:

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而:

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不得:

不能,极:

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夫:

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

对于这种情况,因此。

焉:

句末语气词。

  (25)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得:

心得,收获。

  (26)以:

因为。

求思:

探求、思索。

而:

连词,表递进,而且。

无不在:

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

表议论的发语词。

夷:

平坦。

以:

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则:

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

可是。

观:

景象,景观。

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

因而。

焉:

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

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

以:

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

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幽暗昏惑:

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昏惑:

迷乱。

以:

连词,表目的。

相(xiàng):

帮助,辅助。

  (32)以:

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焉:

兼词,相当于“于此”。

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

在比如人(看来)。

为:

是。

  (34)其:

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孰:

谁。

  (35)得:

心得,收获。

  (36)谬其传:

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

谬,使……谬误,把……弄错。

莫能名:

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37)何可胜道:

怎么能说得完。

胜,尽。

  (38)所以:

表示“……的原因”。

慎取:

谨慎取舍。

  (39)以:

以(之),因此。

悲:

叹息

  (40)庐陵:

现在江西吉安。

萧君圭,字君玉。

  (41)长乐:

现在福建长乐。

王回,字深父。

父:

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42)王安国,字平父。

王安上,字纯父。

  (43)至和元年:

公元1054年。

至和:

宋仁宗的年号。

临川:

现在江西临川。

王某:

王安石。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1-8]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初慧褒和尚墓边的庐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幽深的洞穴,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

“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大都能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问题深远而广泛全面。

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还有谁能讥笑他吗?

这就是我得到的收获了。

  我(返回)到那倒在路上的石碑时,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原因了。

  (同游的)四个人:

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氏王安石记。

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罢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壬戌[2]之秋,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4]来,水波不兴[5]。

举酒属[6]客,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8]之章。

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10]之间。

白露横江[11],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14]独立,羽化而登仙[15]。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16]而歌之。

歌曰:

“桂棹[17]兮兰桨,击空明[18]兮溯流光。

渺渺[19]兮予怀,望美人[20]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21]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2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23],不绝如缕[24]。

舞幽壑之潜蛟[25],泣孤舟之嫠妇[26]。

  苏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29]?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0]。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31],东望武昌[32],山川相缪[33],郁[34]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35]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6],舳舻[37]千里,旌旗蔽空,酾酒[38]临江,横槊[39]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0],驾一叶之扁舟[41],举匏樽[42]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43],渺沧海之一粟[44]。

哀吾生之须臾[45],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6]。

知不可乎骤[47]得,托遗响于悲风[48]。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49],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50],而卒[51]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52]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53]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4]。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55]。

肴核[56]既尽,杯盘狼籍[57]。

相与枕藉[58]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59]。

注释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

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

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