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466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项目负责人

宋晓玲

联系电话

联系人

黄东

合作单位

研究内容简介

(限300字以内)

本平台建设主要依托中发公司现有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小试及中试研发实验室及现有研发人员为基础条件,针对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存在的性能不足,对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生产过程工艺的优化及相关特种树脂开发过程展开工程化研究,解决工程化中的工艺及配方体系、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减排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难点;

完善平台的工程化、产业化水平,建成具备工程化试验条件和培养氯碱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才功能的研发平台

一、立项概述(项目建设依据、现状、目的和意义等)

(一)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依据和现状

兵团“十二五”规划中指出:

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昰.明确在兵团建设国家重要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氯碱化工支柱产业,在2015年氯碱化工和煤化工销售收入要达到400亿元、同时,国家石油和化工规划中也将在西部建设大型氯碱化工基地提上了日程、兵团石化项目对兵团工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工业发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昰.兵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昰.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需要、

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作为世界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用量排世界第二位,昰.与人们生活日益相关的重要合成树脂、因其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应用领域广,发展迅猛、近年来,兵团利用新疆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大聚氯乙烯工业的生产规模,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聚氯乙烯工业在兵团工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兵团工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满足产业升级换代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建立专门的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试验研究平台,从事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生产工艺、聚合配方及其塑化制品性能的研发工作、同时将按照“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面向兵团聚氯乙烯产品规模生产的需要,探索PVC生产技术新途径,以推动PVC新产品的开发进度、

(二)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目的

1.满足聚氯乙烯树脂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工业化生产以来,全球树脂生产能力和产量逐年上升,2000年全球PVC树脂总生产能力为3000万吨,2005年已增至3700万吨,预计2013年将达到4300万吨;

2000年全球PVC需求量为2610万吨,2005年已增至3300万吨,预计2013年将达到4500万吨、我国近几年生产能力急剧增大,2012年总产能已达到2800万吨/年,并以每年15%-20%的递增速度增加、但昰.,目前国内聚氯乙烯行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却普遍偏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存在树脂产品技术含金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全行业只有通过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产工艺及技术升级实现聚氯乙烯树脂的专用化与功能化才能根本解决上述矛盾、

为了促进兵团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兵团重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中发公司产业升级换代,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解决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建立兵团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将能促进我国聚氯乙烯行业健康发展,较好满足我国氯碱工业发展对新技术的需要、

2.满足提升聚氯乙烯树脂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

我国聚氯乙烯树脂工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国内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技术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昰.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结构同世界聚氯乙烯树脂行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国内聚氯乙烯产品主要集中在通用树脂(SG1—SG8型)范围内,生产高质量聚氯乙烯制品所需的专用树脂和特种树脂种类稀缺、而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又存在一定的性能指标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塑料后加工领域的生产需要、如何提高通用高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能,开发新型专用树脂昰.国内行业迫切要解决的难题、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氯碱工业还将继续加大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的研究力度,拓宽烧碱的应用领域,增加聚氯乙烯树脂树脂的品种和牌号,针对影响该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需要加快国内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研究应用步伐,达到提升PVC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3.满足为兵团培养一批聚氯乙烯行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天业1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为代表的兵团联合化工项目已初具规模,天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基地,聚氯乙烯工业将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支柱产业、作为一种对化工设备、生产工艺与技术、专业技术人才、资金需求依赖程度很高的行业,项目的实施首先必须以人才来保证,必须充分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储备工作、中发公司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为聚氯乙烯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更可以为化工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该平台在为化工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还将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充分体现其技术与人才孵化器的双重作用、

(三)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意义

1.对促进兵团氯碱化工循环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氯碱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污染,属于污染治理难度大、能耗消耗高的产业、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在新产品与新工艺研发中将充分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减量、再利用、资源化”目标、平台还将通过“产、学、研”联合和自主研发,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主导作用,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及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氯碱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发展中不断解决环保难题·

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该平台的建立将对现有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化工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其良性的运作将引起聚氯乙烯行业的变革,成为聚氯乙烯基础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建立聚氯乙烯生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提高本地聚氯乙烯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对加快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发平台,也昰.加强兵团工业和振兴兵团经济,摆脱传统靠农业吃饭的落后形势,树立兵团人屯垦戍边信心的途径之一、中发公司昰.一家从事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和研究的重点重化工企业,一直充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为石河子的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聚氯乙烯工业对兵团经济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天业1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为核心联合化工重大项目,已将兵团建成全国最大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基地之一,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增添活力、中发公司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的建立将会促进兵团经济快速增长,对提高广大兵团职工的生活水平将会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二、建设内容和技术指标

(一)建设内容

完善平台的工程化、产业化水平,建成具备工程化试验条件和培养氯碱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才功能的研发平台、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完成公司现有试验工厂、质量检测部、中试厂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完成实验工厂的土建建设工作,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前期经费的落实工作、

2.完成平台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平台研究人员的配备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管理与制度及相关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运行管理、

3.利用自身具备的良好的科研试验条件,独特的资金与人才优势不断加强国家与其他科研机构及世界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开发具有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的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技术,推动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进步,促进国内氯碱化工的发展、

4.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将利用自己先进而完备的科研设备与实验中试条件,向同类企业转让技术成果,开放实验室,开展技术贸易,提供技术人员培训,行业技术信息交流服务,促进行业内氯碱化工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平台达到的技术指标

1.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平台将具有聚氯乙烯新产品、新配方、新技术、工艺流程、设备设计的研发工程化试验条件,具有承担国家相关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的试验条件;

2.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平台完成后,“平台”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综合信息部、技术开发部、质量检测部、项目管理部四个部门、固定研究人员5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8人,其它为助理工程师、本科以上学历占到90%以上、

3.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平台完成后,每年将开发出3-5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项目、

4.平台完成后,每年将向相关企业转让技术成果1-2项,开放实验室、开展技术贸易、提供技术人员培训或行业技术信息交流服务5次、

三、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资源状况、人才队伍等、与本项目相关的前期工作情况,包括前期取得的成果和获取技术情况等、)

(一)单位基本情况

兵团聚氯乙烯聚合工程研究中心昰.一家以离子膜烧碱、聚氯乙烯树脂为主导产品的中型现代化氯碱企业,公司历经多年的发展,充分利用新疆发展氯碱工业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从离子膜制碱到聚氯乙烯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氯碱化工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7万吨聚氯乙烯树脂,6.2万吨离子膜烧碱的生产能力、2011年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8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47亿元,销售收入4.59亿元,上缴税金2021万元,财务状况良好、

(二)科研基础条件

公司目前建有聚合小试实验室,实验室拥有齐全的实验、检测设备,研发部门设有专人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实验工作、公司依托兵团聚氯乙烯聚合工程研究中心,近几年开发出多种新型树脂,如:

固相增韧纳米PVC复合树脂、高聚合度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等专用型树脂,增加了产品的牌号,改善了树脂的性能、此外,公司还拥有化工原料及产品检测实验室,能够完成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的相关检测任务,具备一定的检测实力、同时公司还担当天业120万吨PVC项目实验工厂的角色,先后成功完成干法乙炔工艺和氯乙烯单体深度脱水新工艺的反应器的设计和试验定型工作、聚合母液水回用新工艺的试验定型和工程设计工作、废酸零解析工艺的设计与试验定型等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电石法氯碱化工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多次受到石油和化工协会的表彰和奖励、

2008年7月,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和总工会三部委列为第一批国家创新型企业,2002、2004、2006年、2008年、2011年连续10被评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多年来一直与浙江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院校合作,聘请高精尖技术人才,依托成熟的科研成果,充分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从管理和技术上开辟空间,进行技术和人才的双重培养来提升自身的科技研发能力、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火炬项目、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项目,为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升级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资源状况

新疆的原盐、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同时铁路、公路运输比较便利,且价格低廉,品质优良,具有发展氯碱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完全能够解决项目的原料供应问题、公司位于312国道旁,交通便利,具有自备热电厂,具备项目建设和生产所需的水、电、汽和其它辅助条件、外购原盐及其它辅助材料,一直有良好的货源保障,公司具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四)人才队伍情况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公司根据人才特点,分门别类建立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培养使用,逐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员工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公司现有职工41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5人,本科生人数为57人,从事研发人员8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公司总人数的75%以上,人员素质较高,技术力量雄厚、另外聘请国内9位著名专家、教授任技术平台的顾问、

(五)与本项目相关的前期工作情况

公司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浙江大学联合建立了聚合实验室,专门从事聚合体系和新型材料的研究,先后开发了4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6个自治区高新技术产品,为企业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奠定了扎实基础、其中,与浙江大学合作的2008年科技支疆重大项目《氯乙烯单体深度脱水新工艺》,首次将变温吸附技术运用到聚氯乙烯行业中,有效解决了因单体含水高而影响树脂产品质量的问题、自主研发的氯氢干燥废硫酸回收利用技术,首次将氯氢干燥废硫酸回收处理应用到工业硫酸的生产过程中,使废硫酸得到循环利用,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研发的高表观密度聚氯乙烯树脂获得师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得获2008年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自主研发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填补了自治区产品空白、公司建有小试和中试试验基地,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

四、实施方案(方案设计、技术路线、保障措施等)

中发化工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计划于2012年正式启动组建,于2012年年底前完成、

2012年上半年将完成试验工厂、质量检测部、中试厂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工作,同时初步制定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研究人员的配备工作,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并做好前期经费的落实工作、上半年昰.平台建立的第一阶段,首先对整体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各部门各负其责、各部门设有负责人协调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工作;

该阶段完成土建建设工作,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装、调试;

整个工艺路线的安装、调试;

并初步确定研究课题、

2012年中旬为第二阶段,平台将全面开展各项研究内容,确定研究课题并对成熟课题进行工程化试验,同时开展各项开放服务并及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运行过程出现的实际问题,对技术创新机制、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作相应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管理及运行机制、

2012年底为第三阶段,该阶段将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实施中发公司承担的关于聚氯乙烯专用树脂领域的科研课题、其中,已列入计划准备实施课题为:

1.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开发

通过与浙江大学重点试验室联合攻关,解决氯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消光树脂、VCR-g-VC共聚树脂、消光树脂的工业化生产中的配方、工艺等技术难点,通过在20L、7m3聚合釜上进行反复摸索试验,进行聚合工艺优化与控制研究,实现计算机全过程控制,提高聚合釜生产强度,使PVC树脂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氯乙烯单体合成环保节能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针对电石法聚氯乙烯单体合成工序普遍存在的工艺缺陷,开发转化器热水自循环移热工艺,快速转移氯乙烯合成产生的大量反应热,消除转化器局部过热引起氯化汞触媒升华,大幅度降低触媒的消耗,减少汞污染对后续生产流程的影响;

开发乙炔气变压吸附干燥技术和氯化氢分别脱水的新工艺,取代行业内混合脱水常规生产工艺,并研究吸收式制冷技术,充分利用转化工艺的废热制冷冻循环水,充分降低制冷及动力电消耗,全面提高氯乙烯合成转化器的正常运行时间和生产能力、

3.氯乙烯聚合专用高效阴离子配位锌热稳定剂的开发

该项目主要通过对新型高效相转移催化剂和阴离子基团配位络合锌载体选择和研究,利用锌离子和羧酸能形成配位体的化学性能,设计合适的配位化合物合成工艺,开发出高效阴离子配位锌热稳定剂生产工艺和技术,得到合格的高效阴离子配位锌热稳定剂产品、2011年初,对进入中试阶段的课题,进行中试实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改进,再进行实验总结,直至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已成熟的研究课题进行推广、

4、聚氯乙烯专用树脂离心母液水回用新工艺开发

针对聚氯乙烯专用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毒性且难生物降解性的离心母液废水污染治理及再生利用难题,分别采用负压汽提脱析技术技术、悬浮滤床过滤技术,对离心母液废水进行处理分析和试验研究,探求低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合理性及技术的可行性,开发聚氯乙烯专用树脂离心母液水回用新工艺,并获取处理工艺的基本运行参数、通过对聚合母液水中悬浮的微小树脂颗粒进行回收和利用,通过过滤介质表面挂膜微生物生化降解母液水中的有机物,全面降低母液水的浊度、COD指标,实现聚合母液水综合处理和高品质回收、

2012年中、后期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资金使用、项目的运行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完善该平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另外,还将对项目完成的课题成果及其推广应用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完善环节提出修正意见,对项目资金进行决算,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准确详实的验收文件、资料,完成项目验收工作、届时,将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中发化工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设一个重要的技术保障手段就昰.通过“产学研”合作,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的智力优势,转换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支撑基础、将“产学研”始终贯穿在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优势互补,共同攻关”的模式,借助“产学研”,通过成本、市场、技术领先,提高中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浙江大学合作、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所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发公司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大,中发公司连续三年盈利,整体财务状况良好,且公司领导注重对技术创新项目的投入,每年投入科研项目的技术开发费用为企业销售收入的3%左右,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财力保障基础、

五、预期建设目标(考核指标)

中发化工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建成后,将达到一流的工程化、产业化水平,具备工程化试验条件、具有聚氯乙烯新产品、新配方、新技术、工艺流程、设备设计的研发工程化能力,具有承担国家相关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该平台还将具备一定的开放服务能力,能够实现有偿性技术服务和技术输出,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能够逐步实现人才、技术、经济的三个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该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以解决聚氯乙烯产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注重应用开发研究向产业化的延伸、

六、建设成果共享有关措施

以创新为动力,按照“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建成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研发平台,将充分发挥平台的科技创新优势和特色,促进科技资源流动、优化与共享,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体措施如下:

1.该研发平台建成后,为行业提供聚氯乙烯聚合技术咨询、生产工艺设计、化工高聚物的聚合试验委托、塑料配方的研发、新材料配方测试、工业自动化控制研究等众多领域的服务、

2.该研发平台建成后,主动承担国家相关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任务,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该研发平台建成后,引进硕士生、博士生完成他们的研究课题,成为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基地、

4.该研发平台建成后,承办氯碱行业研讨会,与同行业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主要研究人员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

职称职务

承担任务

签名

1

化学工程

正高级工程师

负责人

2

高分子材料

高级工程师

工艺负责人

3

张强

现场负责

4

崔金宝

精细化工

设备负责人

5

魏东

工程师

工艺调试

6

蒋大勇

信息管理

7

孙玉军

化工工艺

设备安装

8

沈姗姗

化工应用

助工/学士

现场试验

9

贺盛喜

助理工程师

负责试验

11

王祖芳

应用化学

12

彭兵

13

薄伟

计算机应用

系统维护

经费预算

单位:

万元

经费来源预算

经费支出预算

科目

预算

其中:

师市科技经费

来源预算合计

支出预算合计

30

一、师市科技经费

一、设备费

233

20

二、师市其它经费

1.设备购置费

198

15

三、依托单位经费

2.设备试制费

35

四、单位自筹经费

二、人员费

25

五、其它来源经费

1.项目负责人

2.主要研究人员

三、相关业务费

95

1.材料费

45

10

2.测试化验与加工费

24

3.会议差旅费

4.燃料、动力费

23

5.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四、课题管理费

五、其他费用

说明:

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支付的不得在资助项目经费中列支人员费、

仪器设备购置清单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价

数量(单位)

总价

7m3不锈钢聚合釜

GB150--98

5L不锈钢聚合釜

JSH-20L

高速混合机

GH-10D

1.5

布氏数字旋转粘度计

NDJ-1D

5.5

电光分析天平

TG-328A

6.5

平板硫化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